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13)
2023(15605)
2022(13308)
2021(12226)
2020(10226)
2019(23448)
2018(22937)
2017(45245)
2016(23875)
2015(26728)
2014(26710)
2013(26634)
2012(24524)
2011(22302)
2010(22521)
2009(21299)
2008(19814)
2007(17370)
2006(15640)
2005(14053)
作者
(68018)
(56503)
(56188)
(53647)
(36231)
(26982)
(25542)
(22088)
(21620)
(20197)
(19247)
(19185)
(17857)
(17834)
(17645)
(17387)
(16573)
(16256)
(16135)
(16110)
(14112)
(13790)
(13570)
(12907)
(12782)
(12658)
(12440)
(12126)
(11462)
(10926)
学科
(117355)
经济(117232)
管理(71134)
(67592)
(56915)
企业(56915)
方法(49735)
数学(43191)
数学方法(42826)
中国(31415)
(28485)
金融(28484)
(27699)
地方(26383)
(26139)
银行(26102)
(25760)
(25137)
业经(24045)
(22646)
(21082)
理论(18116)
农业(18089)
(18084)
财务(18020)
财务管理(17986)
(17872)
贸易(17857)
(17224)
企业财务(17209)
机构
大学(348019)
学院(345081)
(151886)
经济(148864)
管理(137980)
理学(119632)
理学院(118353)
管理学(116503)
管理学院(115885)
研究(115005)
中国(91064)
(72583)
(69870)
科学(66416)
财经(56452)
(56304)
中心(52824)
(51312)
研究所(50897)
(49058)
(48881)
经济学(48166)
业大(46782)
北京(46015)
(43733)
师范(43395)
经济学院(43288)
财经大学(42204)
(41273)
(40290)
基金
项目(230507)
科学(182409)
研究(171057)
基金(169565)
(145575)
国家(144360)
科学基金(125446)
社会(111044)
社会科(105462)
社会科学(105434)
基金项目(89608)
(88181)
自然(79326)
教育(77839)
自然科(77482)
自然科学(77469)
自然科学基金(76127)
(73496)
资助(70505)
编号(68868)
成果(56081)
(51780)
重点(50962)
(49335)
(47674)
课题(46804)
国家社会(46240)
教育部(45474)
人文(44643)
创新(44424)
期刊
(167490)
经济(167490)
研究(108872)
中国(62066)
(53301)
管理(51181)
学报(49477)
科学(46237)
(43861)
(43744)
金融(43744)
大学(38389)
学学(36366)
教育(33717)
农业(29433)
财经(29380)
技术(29056)
经济研究(28161)
(25097)
业经(24453)
问题(21258)
技术经济(18456)
理论(17994)
实践(16027)
(16027)
(15857)
现代(15572)
图书(15441)
商业(15439)
统计(15426)
共检索到514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蔡庆丰  宋友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部门加速扩张导致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继而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金融中介的利益冲突日益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本文运用多国数据和非线性面板数据协整模型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二次非线性关系,也就是说金融部门的过度膨胀反而可能抑制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和金融市场日益成为代理人(各种金融中介和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金融中介的利益冲突使得金融部门存在自我膨胀的机制,导致金融危机频发和影响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要实现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可持续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治平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群发展战略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城市群发展不仅带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优化了经济要素的空间布局,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市群发展也步入了由空间地域扩展向空间结构优化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群深度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次。如何满足新阶段城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月  李云山  
传统观点认为,宽松货币主要通过刺激经济增长进而提高物价水平,这意味着在宏观经济低迷时,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即使宽松货币也不会导致通胀水平上升。但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形势下,通货膨胀持续保持高位,反映传统通胀传导渠道解释力不强。本文运用微观主体追求广义资产组合收益最大化的分析框架,认为在经济低迷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刺激房地产上涨,进而强化通胀预期,促使通胀压力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仍不断加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勇  王媛媛  
从2010年下半年起,我国经济运行逐步呈现出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困境。本文认为危机后低利率和货币信用扩张政策,在推动经济较快恢复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国内生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出现扭曲,推涨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和通胀预期,进而推高劳动力成本,挤压消费需求,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建议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矫正负利率局面,促进经济良性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庆丰  尹皎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不少学者越来越认同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利益冲突行为才是引发危机的真正根源。事实上,早在危机爆发之前,西方学者就在积极探讨各类金融机构的利益冲突行为和金融机构的各类利益冲突行为。其研究主要包括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涉及证券分析师的乐观偏差、共同基金的利益冲突、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分析师的声誉机制、基金经理的薪酬激励、股票的IPO抑价等诸多现象。此外,法律法规在控制利益冲突方面的作用也是西方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拟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应元  于泳波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全球金融市场面临更大的挑战,各国业界人士都开始认同金融机构中的利益冲突是引发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其实在危机爆发以前,许多业界人士就开始讨论金融机构中的利益冲突带来的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各类银行机构的利益冲突行为,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利益冲突行为。本文针对金融机构的利益冲突问题进行了研究,也分析了法律法规在解决利益冲突问题时所发挥的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岳衡  康强  
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对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自1970年代出现"滞胀"以来就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的主题之一。本文主要是从纯学术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卫民  
文章采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1995—2015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一个唯一确定的关系,中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表现出了不同的相互关系,但由于中国总体上处于低通胀水平,通货膨胀主要来源于市场化进程中价格水平不断趋近市场出清水平,因此无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还是负相关,通货膨胀均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短期效果远大于长期效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劳拉·索乐亚  夏青  
据称,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高层官员受贿丑闻已成为全球备受瞩目的利益冲突丑闻。在选择未来世界杯比赛主办国家、转播权、门票等事项中出卖投票权以获取个人利益的指控,揭示了实际发生或已被认定的重要利益冲突不仅会引起极大的名誉损害,还会使组织偏离其战略发展目标。就在FIFA事件受到极大关注之际,媒体也不断报道不同组织中已经显露出来的利益冲突事项。利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黄霞  蔡庆丰  
本文首先对投资银行“利益冲突”行为的根源及表现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在介绍西方国家加强对“利益冲突”行为监管的逻辑思路和具体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近期西方学术界有关华尔街投资银行“利益冲突”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和综述,从学术角度探讨投资银行的“利益冲突”及其对市场的影响、美国监管当局出台相应监管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期对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非  
利益冲突是金融兼业经营不可避免的弊端。通过对西方国家管制利益冲突的格拉斯—斯蒂格尔墙、防火墙和中国墙三项制度的介绍,使我们可以提出在欧盟、日本、美国均已实行金融兼业经营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应逐步实行兼业经营。与此同时,有必要建立防火墙和中国墙制度,以保护公众利益,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旭  石妮  张笑寒  
笔者以声誉溢价模型对信用评级机构与发行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声誉机制是解决评级市场利益冲突、保证评级等级正确性的结论,这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保证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宗鹏  郑学高  
金融危机后,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目标,货币供给量增长迅速。本文通过对2008年后广义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在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投资、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本文实证分析在研究角度、数据搜集、方法处理上相较于以前的研究都有所改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姜梅华  
本文从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冲击影响角度出发,利用GVAR模型将贸易联系紧密的4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视为一整体,考察相关变量的冲击反应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源自国内还是其他三国的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冲击,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其他三国的通货膨胀率相比响应最为显著,且持续时间较长,自动调节能力较差;相比中国和日本,美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升温对提升其他三国价格水平具有更大的拉动作用,且美元供给冲击对各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高于日元;在东北亚区域内,中国经济增长对日韩通货膨胀的压力高于来自日本的经济增长;整体来看,主要货币冲击对通胀的影响小于各国经济增长冲击对通胀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