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6)
2023(15807)
2022(13284)
2021(11889)
2020(10175)
2019(23083)
2018(22351)
2017(43073)
2016(23271)
2015(26006)
2014(25838)
2013(25673)
2012(23917)
2011(21838)
2010(22197)
2009(21267)
2008(20345)
2007(18484)
2006(16493)
2005(15116)
作者
(70056)
(58871)
(58771)
(55927)
(37227)
(28342)
(26671)
(22791)
(22214)
(20700)
(20329)
(19354)
(18938)
(18594)
(18594)
(18358)
(17709)
(17325)
(17048)
(16908)
(14784)
(14648)
(14226)
(13517)
(13346)
(13201)
(13012)
(12981)
(11900)
(11631)
学科
(110511)
经济(110377)
管理(70815)
(67209)
(55093)
企业(55093)
方法(42674)
数学(37778)
数学方法(37506)
中国(30883)
(30542)
(28797)
金融(28793)
(27289)
银行(27231)
(26738)
(26172)
(25543)
地方(25224)
业经(23041)
(22043)
(19165)
(19141)
贸易(19128)
财务(19126)
财务管理(19082)
(18577)
农业(18258)
企业财务(18167)
(17311)
机构
大学(341252)
学院(340736)
(152385)
经济(149395)
管理(126148)
研究(119836)
理学(108284)
理学院(107059)
管理学(105374)
管理学院(104751)
中国(95964)
(71941)
科学(71848)
(70372)
(63583)
(62006)
财经(56592)
研究所(56094)
中心(55970)
业大(52480)
(52184)
(51171)
农业(50151)
经济学(48940)
经济学院(44044)
北京(43979)
(42197)
财经大学(41833)
(40870)
(40486)
基金
项目(223000)
科学(174513)
基金(163284)
研究(157600)
(143888)
国家(142696)
科学基金(121041)
社会(103383)
社会科(98170)
社会科学(98140)
(87467)
基金项目(86551)
自然(77739)
自然科(75933)
自然科学(75905)
自然科学基金(74616)
(73230)
教育(71143)
资助(66239)
编号(61353)
重点(50966)
成果(50024)
(49409)
(48976)
(46886)
创新(44083)
国家社会(43675)
(43546)
科研(43259)
课题(42824)
期刊
(171370)
经济(171370)
研究(102891)
中国(67353)
学报(58235)
(58144)
(57814)
科学(50915)
管理(46358)
(45648)
金融(45648)
大学(43333)
学学(41713)
农业(37211)
财经(29592)
经济研究(28932)
技术(27117)
教育(25947)
(25447)
业经(25430)
问题(22263)
(19331)
技术经济(18045)
(18008)
(16904)
理论(16383)
国际(15884)
统计(15765)
世界(15662)
商业(15655)
共检索到519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祖华  
基于熊彼特方法的资本积累和创新增长模型分析表明,资本积累通过提高技术创新部门的利润刺激了创新,而更多的创新通过提高资本边际产出又促进了资本积累,两者在实现长期经济增长中相互促进。金融中介通过资本积累效应的"风险过滤"、"风险分担"、"储蓄动员"机制和技术进步效应的"发现评估"、"信息揭示和传递"、"成本和风险管理"机制,促进经济内生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冉茂盛  黄凌云  张宗益  
论文运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分析论述了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内生机制。金融中介能够通过改变储蓄率和部分投资渠道或投资的社会边际生产力来影响经济增长 ,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 ,要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必须将金融市场加以区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众  
本文通过引入人力资本的溢出效益,在对均衡经济增长路径求解的基础上,说明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的差距将内生地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差距的扩大。本文的分析说明了政府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进行补贴,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乔雅君  王军  
通过构建将自动化水平内生化的理论模型,研究老龄化、自动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动化在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老龄化压力会倒逼企业提高自动化水平,并进一步促进产出的增长,从而对由劳动力减少给产出带来的负面影响起到抵消作用。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后,结果也验证了老龄化通过自动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占18%左右,但这种中介作用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呈现减弱的趋势。因此,在传统的“机器换人”的自动化基础上,必须实现更高级的人工智能,才能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良好动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敬  冉光和  温涛  
本文从金融交易的视角论证了金融的分工功能,揭示了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文章在回顾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一个基于劳动分工的金融交易效率模型,然后以1992-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显示,劳动分工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银行贷款效率、民间金融交易效率与商品交易效率共同制约着分工演进与经济增长。银行贷款效率提高对劳动分工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在商品交易效率足够高时,银行贷款效率与劳动分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银行贷款效率提高显著地促进了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在商品交易效率极低时,银行贷款效率提高对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但因民间金融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伟  
关于经济增长周期到底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经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发现,各国居民收入分布均具有服从正态分布的特点,据此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消费需求和整个经济存在由居民收入正态分布特征所决定的内生性增长周期。企业创新和收入差距变化会改变消费需求增长周期波动形态,适度的较小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对1978年以来我国耐用消费品需求分布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的实证分析,为理论分析结论提供了实证支持。该理论的重要政策涵义是,加快技术进步、缩小收入差距,对促进未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至关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英军  张钧苗  
金融业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着影响呢 ?本文认为有两种机制存在于两者之间 :总量机制与结构机制。本文着重讨论了后一种机制 ,指出金融从下述三个方面促进着经济增长 :降低信息收集成本 ,有效分配资源 ;有效降低对企业的监督成本 ;促进创新的进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旺红  杨海  
本文认为国内目前衡量金融中介发展的指标有待改进 ,提出了使用信贷总额指标代替金融深化指标 ,同时引入世界银行专家近两年采用的对私营部门贷款占GDP比重的指标 ,并对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线性回归 ,结论证实两者之间的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随后本文对这种正相关关系尝试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之进行检验 ,证明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很可能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方向为金融中介发展引致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咏刚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78—200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Granger C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之间存在双向明显的因果关系。1978—2007年,金融中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5.43%,表明金融中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殷小丽  
文章基于江苏省1978-2016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指标构建模型,通过协整分析与结构模型方法,探讨了金融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的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的金融发展通过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制度因素这三种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质资本存量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影响途径;而技术进步不是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传导渠道,证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GDP增长的推动较少地通过技术进步这一影响因素来实现,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积极引导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技术含量,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修海  杜延军  
基于RBC模型,假设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瓦尔拉斯竞争的,但引入了一个不完善的冲击信息市场扩展了RBC模型。扩展模型主要通过产出动态学分析了产出方差变化。模型结果表明,经济人依据不同经济状态调整自己对冲击的信息知识,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内生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柴晶霞  
文章基于消费和投资的双重视角分析绿色金融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依赖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在绿色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时,消费对于宏观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随着其进一步发展,消费的影响开始显著为负,只有当绿色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消费对于宏观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才能够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对于投资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单门限效应,只有当绿色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投资对于宏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才能凸显出来。并且投资促进作用的显现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要求要低于消费,这说明绿色金融先通过投资而后才通过消费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秀丽  
将环境要素纳入分析框架,利用中国285个城市2003—2016年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并依据生态承载力分区,考察区域差异性。研究表明,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要素替代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总体上,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均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生态承载力不同,环境规制通过环境要素替代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路径显著不同;生态承载力越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促进作用越小。据此,政策主张为:应基于生态承载力条件选择环境规制强度,且应激励创新,以促进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积极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雷宏  陈会荣  
本文以1996-2005年各省域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方法探讨了中国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银行的贷款总额对各地经济增长也无显著的促进作用,向非国有部门的贷款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但小的促进作用。而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能忽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地区层面,从社会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三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中介贡献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三个主要结论:金融中介发展与社会储蓄的持续攀升关系不大;金融中介的发展对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投资效率不高;金融中介市场的开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