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1)
2023(16129)
2022(13850)
2021(12982)
2020(10813)
2019(24758)
2018(24236)
2017(47124)
2016(25596)
2015(28381)
2014(28130)
2013(27768)
2012(25542)
2011(23113)
2010(23088)
2009(21304)
2008(20181)
2007(17579)
2006(15518)
2005(13708)
作者
(74439)
(61620)
(61071)
(58107)
(39244)
(29577)
(27950)
(24094)
(23620)
(22029)
(20830)
(20752)
(19520)
(19389)
(19116)
(19080)
(18622)
(18382)
(17719)
(17635)
(15449)
(15094)
(14988)
(14079)
(14052)
(13708)
(13662)
(13632)
(12401)
(12122)
学科
(95984)
经济(95877)
管理(72526)
(70633)
(58446)
企业(58446)
方法(44338)
数学(38814)
数学方法(38350)
中国(30730)
(28485)
金融(28484)
(27337)
(27179)
(27138)
银行(27074)
(26084)
业经(22267)
(21193)
地方(21008)
(20765)
(20480)
贸易(20467)
(19955)
农业(18356)
(17852)
财务(17783)
财务管理(17758)
企业财务(16912)
理论(16737)
机构
大学(355876)
学院(355026)
(142594)
管理(140090)
经济(139458)
理学(121608)
研究(121072)
理学院(120280)
管理学(118165)
管理学院(117566)
中国(95954)
科学(75533)
(75031)
(66092)
(62943)
(61361)
中心(56558)
研究所(56150)
业大(56119)
财经(52953)
(50935)
农业(49664)
(48182)
北京(47438)
(45264)
师范(44735)
(43542)
经济学(42752)
(41914)
财经大学(39502)
基金
项目(245243)
科学(191150)
基金(177382)
研究(175844)
(155959)
国家(154629)
科学基金(131844)
社会(109861)
社会科(104269)
社会科学(104242)
(95877)
基金项目(94367)
自然(87453)
自然科(85389)
自然科学(85364)
自然科学基金(83815)
(81188)
教育(80170)
资助(73592)
编号(71504)
成果(57383)
重点(55003)
(53509)
(52348)
(51290)
课题(49064)
创新(47820)
科研(47238)
教育部(45533)
大学(45303)
期刊
(150785)
经济(150785)
研究(105342)
中国(65718)
学报(60171)
(56452)
科学(52877)
管理(49403)
(48418)
(47019)
金融(47019)
大学(44788)
学学(42453)
农业(38111)
教育(36483)
技术(28472)
财经(25156)
业经(25051)
经济研究(24885)
(21405)
问题(19255)
(19034)
理论(17960)
科技(17728)
图书(17119)
(16641)
实践(16397)
(16397)
技术经济(16319)
(15822)
共检索到520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单畅  
现实经济生活中金融中介、金融摩擦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宏观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非金融公司、家庭、政府行为中的金融中介约束以及由此对宏观经济行为的影响,推动各国政策制定者重新考虑金融中介这一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梳理分析了国外研究金融中介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作用的最新文献,纳入金融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最新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以及金融危机以来非常规政策实施效用的研究文献,同时指明了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政策意义并对可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远  
当前我国经济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但主要还是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上存在问题,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在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改革上取得突破。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审慎和稳健,既要适度扩大总需求,防止出现经济短期过快下行,但又不能过度放水,防止因货币供给过多而产生的加杠杆和资产泡沫风险,需要协调好稳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师  郑直  王颖  
通过建立一个具备货币替代、金融加述器和负债美元化的中型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进行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可由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加以经验描述,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到金融摩擦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并且,金融摩擦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征会造成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干预,弱化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方面的表现,并带来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应该探索一系列更为灵活的外汇政策,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师  郑直  王颖  
通过建立一个具备货币替代、金融加述器和负债美元化的中型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进行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可由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加以经验描述,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到金融摩擦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并且,金融摩擦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征会造成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干预,弱化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方面的表现,并带来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应该探索一系列更为灵活的外汇政策,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余粤  
在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框架正在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然而有别于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时期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环境,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要复杂得多,尤其是经济增速放缓引发的信用风险暴露使得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难度更大。本文基于一个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模型研究各类货币政策与最优政策响应的差异,指出传统泰勒规则和灵活通胀目标制在缓解金融摩擦带来的资源配置无效率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地,本文在将各类金融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引入泰勒规则后发现,利差虽然是衡量信用摩擦程度的指示器,但稳定利差的货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宏涛  王晓芳  
基于金融摩擦的市场环境,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拓展泰勒规则分析大规模债券购买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观察外生冲击对长期和短期利率、储蓄、消费、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的作用,并比较不同政策组合的福利损失。研究发现:债券购买会通过"期限偏好"渠道传导至总产出和价格;与单独使用常规货币政策相比,常规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结合的最优货币政策,将明显降低福利损失;即使在非金融危机期间,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稳定总产出和通胀也有利,尤其在零利率附近作用更为明显;常规货币政策的通胀调节是对非常规货币政策总产出缺口反应的有益补充,相互配合可以降低福利损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战明华  徐杰灵  王石磊  
以金融摩擦与国有投资比重为约束条件,在新古典的逻辑框架内,本文构建了一个既体现中国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又符合主流经济逻辑且能打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黑箱"的理论模型。据此对中国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类型的传导机制与传导效应进行剖析,同时提出假说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是只要充分考虑市场的不完全性特征,新古典逻辑框架仍能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提供强有力的解释;二是市场的严重不完全,可以衍生出多重重要政策含义;三是就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含义远非是仅仅放开金融资源的价格,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妍  王继红  
中国从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角度出发,分析了金融摩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机制,并基于15家上市影子银行金融机构2015年第1季度到2016年第4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以流动性缺失为表征的金融摩擦能够增强影子银行个体风险承担对于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性,最终因为风险传染或共同风险暴露的出现而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子银行也可能出现逆周期的风险承担,这主要出现在金融系统出现严重损失时,此时"风险转嫁"机制发挥作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关注金融摩擦状态,警惕影子银行顺周期风险承担带来的金融不稳定性以及逆周期风险承担导致的货币政策失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晰  王雪标  王颖  
文章以存贷比政策变更为视角,基于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金融摩擦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准确地揭示了我国货币政策在存在金融摩擦时的滞后现象。进一步分析了存贷比政策的变更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通过脉冲响应结果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是存在金融摩擦时,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二是存贷比政策变更,减缓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金融摩擦,对我国推动经济增长及抑制膨胀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效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战明华  
以金融摩擦条件下修正的状态证实模型为基础,本文首先对银行信贷渠道影响信贷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假说,并利用差异中的差异交叉项模型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一是银行信贷渠道的强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结构性错配效应,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显著地放大了这一效应;二是企业的国有属性强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信贷资源错配效应,但在考虑企业国有属性的条件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却对这种错配效应没有显著影响。不过尽管如此,由于国有比重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因而,总的来看,经济中国有比重的提高,仍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信贷资源错配效应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最后,本文从产业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羽  李黎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所关心的热门话题。由于目前对于金融稳定的内涵缺乏一个广泛可接受的定义,从而无法建立起考察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的一致的分析框架,有关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相互作用机制难以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采用金融不稳定说来定义金融稳定,从金融机构危机、货币危机和资产价格冲击三个方面,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吴燕生  戴朝忠  张景智  
互联网金融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而高速发展,但与其发展速度相背离的是,互联网金融不仅存在监管不全面等问题,还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模式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通过影响货币供求和社会信用,削弱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使得货币政策效应的随机性和内生性增加,进而削弱政策实施的可控性和准确性。为此,本文就消除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不良影响,提高货币政策前瞻性和有效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雪芬  
现有的金融危机理论主要基于四个角度来阐释金融危机,经历了"由强调宏观因素到强调微观因素,再到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并重"的发展过程。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理论中的重要性也随着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视角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体现。本文对金融危机理论中有关货币政策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并作相应述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阮健弘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随着金融深化而发展变化。随着金融深化的发展,金融稳定愈发重要,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体制要与金融深化水平相适应金融深化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以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多数发展中国家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以低利率、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政策等为工业部门融资,使得储蓄不足、资本匮乏与低效率配置并存,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就是"金融抑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曦  金钊  
同业拆借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改变了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行为,同业市场摩擦因而通过银行贷款决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我国同业市场的特殊性又在于,存在着具有不同流动性充裕度和信用风险的大小银行,其中大银行可看作资金批发方,小银行主要是资金拆入方。针对这些特征,本文构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我国异质性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动态优化决策模型,推导不同类型银行的贷款投放决策,探讨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结论是,同业市场摩擦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面对货币政策冲击,不同类型银行反应不一;特殊的同业市场结构进一步阻塞了政策传导——若同业风险飙升,大银行将急剧减少资金拆出规模,货币政策传导遭遇梗阻并产生类"钱荒"现象。然后使用2007—2019年间279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理论推断。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改革的建议。对于深入理解我国货币市场运行,以及如何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问题,本文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