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95)
- 2023(18934)
- 2022(15994)
- 2021(14892)
- 2020(12339)
- 2019(28544)
- 2018(27789)
- 2017(53386)
- 2016(28304)
- 2015(31808)
- 2014(31534)
- 2013(31119)
- 2012(28562)
- 2011(25663)
- 2010(25527)
- 2009(23812)
- 2008(22080)
- 2007(18955)
- 2006(16649)
- 2005(14896)
- 学科
- 济(129562)
- 经济(129433)
- 管理(81224)
- 业(76943)
- 企(62981)
- 企业(62981)
- 方法(54679)
- 数学(48374)
- 数学方法(47825)
- 中国(37463)
- 农(31187)
- 财(30840)
- 融(28812)
- 金融(28810)
- 地方(28179)
- 银(27106)
- 银行(27067)
- 业经(26802)
- 行(26070)
- 学(24445)
- 制(23446)
- 贸(22716)
- 贸易(22696)
- 易(22082)
- 农业(21576)
- 务(19706)
- 财务(19628)
- 财务管理(19590)
- 企业财务(18659)
- 理论(18557)
- 机构
- 大学(399380)
- 学院(397034)
- 济(174806)
- 经济(171485)
- 管理(157881)
- 理学(137080)
- 研究(136375)
- 理学院(135627)
- 管理学(133350)
- 管理学院(132652)
- 中国(108048)
- 京(84059)
- 科学(79489)
- 财(77901)
- 所(66515)
- 财经(63117)
- 中心(62865)
- 研究所(60612)
- 农(58792)
- 经(57660)
- 业大(55235)
- 江(55119)
- 经济学(54746)
- 北京(53410)
- 范(50401)
- 师范(49973)
- 院(49679)
- 经济学院(49251)
- 财经大学(47257)
- 农业(45662)
- 基金
- 项目(272187)
- 科学(215699)
- 研究(200543)
- 基金(200503)
- 家(173860)
- 国家(172457)
- 科学基金(149311)
- 社会(130004)
- 社会科(123471)
- 社会科学(123439)
- 基金项目(105610)
- 省(103027)
- 自然(95217)
- 自然科(93042)
- 自然科学(93022)
- 教育(91539)
- 自然科学基金(91371)
- 划(86839)
- 资助(83069)
- 编号(80303)
- 成果(64347)
- 部(61272)
- 重点(60601)
- 发(58552)
- 创(56330)
- 国家社会(54774)
- 课题(54648)
- 教育部(53367)
- 创新(52659)
- 科研(51800)
- 期刊
- 济(187125)
- 经济(187125)
- 研究(121733)
- 中国(73421)
- 财(58848)
- 管理(58276)
- 学报(57668)
- 科学(54899)
- 农(53023)
- 融(45186)
- 金融(45186)
- 大学(45085)
- 学学(42601)
- 教育(39113)
- 农业(36638)
- 技术(34905)
- 经济研究(31801)
- 财经(31458)
- 业经(27751)
- 经(27066)
- 问题(23805)
- 技术经济(20322)
- 贸(19754)
- 业(19205)
- 世界(19109)
- 理论(18959)
- 统计(18739)
- 图书(17739)
- 国际(17686)
- 科技(17327)
共检索到587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随洪光 段鹏飞 高慧伟 周瑾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28个省级样本2001-2015年的数据,考察了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显著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资金吸纳环节,动员社会资金功能与增长质量正相关,其贡献主要来自对增长稳定性的提升;动员居民储蓄功能与增长质量负相关,其不利影响主要来自对增长可持续性的冲击。在资金投放环节,投资转化功能与增长质量正相关,显著提升了增长的可持续性;资金配置功能与增长质量正相关,对增长效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均产生了积极影响。鼓励针对非居民的金融产品创新,适当放松资本充足率管制,提升非国
关键词:
金融中介 经济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随洪光 段鹏飞 高慧伟 周瑾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28个省级样本2001-2015年的数据,考察了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显著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资金吸纳环节,动员社会资金功能与增长质量正相关,其贡献主要来自对增长稳定性的提升;动员居民储蓄功能与增长质量负相关,其不利影响主要来自对增长可持续性的冲击。在资金投放环节,投资转化功能与增长质量正相关,显著提升了增长的可持续性;资金配置功能与增长质量正相关,对增长效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均产生了积极影响。鼓励针对非居民的金融产品创新,适当放松资本充足率管制,提升非国有部门的授信比例,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
关键词:
金融中介 经济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随洪光 余李 段鹏飞
本文测度了2001-2015年中国大陆29个省市的经济增长质量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考察了FDI对增长质量的作用以及汇率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FDI整体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外商在华投资中可能存在着较大比例的非耐心资本。人民币汇率升值具有显著的FDI甄别效应,通过提高耐心投资份额改善了FDI的作用。经济联系紧密度越低,资本流动倾向越高,甄别效应越显著。汇率甄别主要在效率和可持续性渠道中改善了FDI的作用,在稳定性渠道中则没有显著影响。当汇率持续升值时,其在效率和可持续性渠道中的积极作用会迅速衰减,对资本流入的冲击还将引发稳定性渠道中强烈的负面反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随洪光 余李 段鹏飞
本文测度了2001-2015年中国大陆29个省市的经济增长质量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考察了FDI对增长质量的作用以及汇率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FDI整体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外商在华投资中可能存在着较大比例的非耐心资本。人民币汇率升值具有显著的FDI甄别效应,通过提高耐心投资份额改善了FDI的作用。经济联系紧密度越低,资本流动倾向越高,甄别效应越显著。汇率甄别主要在效率和可持续性渠道中改善了FDI的作用,在稳定性渠道中则没有显著影响。当汇率持续升值时,其在效率和可持续性渠道中的积极作用会迅速衰减,对资本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阳 姜承昊
文章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金融机构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不同金融机构的实体中介规模(量)与中介质量(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国样本显示整体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中介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沿海地区显示整体金融机构的中介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而城市商业银行则相反;内陆地区显示整体金融机构的中介质量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实体中介规模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影响。该结果反映中国不同金融机构的中介(量与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问题,可为不同金融机构在制定以金融中介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上提供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阳 姜承昊
文章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金融机构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不同金融机构的实体中介规模(量)与中介质量(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国样本显示整体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中介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沿海地区显示整体金融机构的中介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而城市商业银行则相反;内陆地区显示整体金融机构的中介质量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实体中介规模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影响。该结果反映中国不同金融机构的中介(量与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问题,可为不同金融机构在制定以金融中介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上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英杰
本文对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金融中介总体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在一个较长的滞后期内 (如三年 )是正相关的 ;如果把衡量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的指标也作为金融发展的指标且是主要指标的话 ,那么 ,经过这一修正的金融发展理论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结论是符合我国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也就是说 ,在我国 ,强化中央银行的作用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总的来讲 ,根据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可以预计的时期内经济体制状况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正相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强化中央银行的作用
关键词:
金融中介 经济增长 中央银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赖明勇 阳小晓
本文针对中国 1 978— 2 0 0 0年期间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证明了两者的因果关系。其中 ,金融中介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金融中介部门效率 ,提高以及金融中介部门对非金融中介部门外部效应两条途径实现 ;同时 ,经济增长对金融中介发展也有反向带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实际部门对金融中介部门的外部效应大于金融中介部门对实际部门的外部效应 ,这说明我国金融中个发展基本处于是“需求带动型”附段。
关键词:
金融中介 外部性 供给引导 需求带动
[期刊] 征信
[作者]
詹韵秋
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经济增长数量的抑制效应,而对经济增长质量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分别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着"U"型和倒"U"型关系,且数量效应处于抑制区间、质量效应处于上升区间。因而,需要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此来促使其早日越过抑制经济增长数量的区间和进一步接近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最优值。分地区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效应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此外,资本、劳动和对外贸易依旧是经济增长数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创新、FDI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加快各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顶层设计,提高参与主体的数字普惠金融意识,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旺红 杨海
本文认为国内目前衡量金融中介发展的指标有待改进 ,提出了使用信贷总额指标代替金融深化指标 ,同时引入世界银行专家近两年采用的对私营部门贷款占GDP比重的指标 ,并对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线性回归 ,结论证实两者之间的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随后本文对这种正相关关系尝试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之进行检验 ,证明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很可能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方向为金融中介发展引致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洪斌 柳欣
通过将金融发展水平作为一项投入引入新古典生产函数,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均衡时的资本存量,进而增加了均衡状态的人均产出的结论。根据中国1995~2006年季度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指标的选取,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得出在我国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与理论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结论。最后针对实证结论探究中国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任芃兴
债务曾在中国过去长期高速经济增长中被奉为"神明",又在当前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而被斥为"魔鬼",事实上,债务本身并无"善恶"之分,也不存在各地区普适的最优债务安排,合理的债务规模和结构应该适于经济体所处发展阶段。为探究经济增长目标下的最优债务条件,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债务总规模与公共性债务"双重增长"存在"最优解",在此"最优解"之前无论是债务规模的增长或是公共性债务的增长均会带来经济增长,而在达到这一上限后,要实现经济增长,唯有在降低债务规模或是债务结构调整之间做出权衡。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最优解"以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谷慎 汪淑娟
通过深入剖析科技金融投入作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机制,阐释了中国科技金融投入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时空异质性,并利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为正,且影响系数呈波动增大态势;在科技金融投入产生正向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11个省市中,除福建省外均是国家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所在省市;我国科技金融投入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时空变化轨迹与科技金融投入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的变动轨迹相契合。因此,国家应进一步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战略,充分挖掘科技金融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岳书敬
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的基础上,将中国30个省份1990—2005年的经济增长分解为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分别考察了三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使用绝对收敛方程分析了它们的收敛效应。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技术效率为0.8;经济增长的77%是由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3%左右;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不仅需要要素积累,还需要增强落后区域的技术进步能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Malmquist生产率 收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白钦先 张志文
本文采用GMM估计量,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投资、出口、进口、人力资本、制度质量和通货膨胀)作为条件信息集,对金融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发现:债券市场规模发展、银行对私人信贷扩张和股票市场流动性提高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而股票市场规模发展和波动性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投资规模扩张,进而驱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债券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