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5)
- 2023(14366)
- 2022(11724)
- 2021(10526)
- 2020(8884)
- 2019(19813)
- 2018(19086)
- 2017(37652)
- 2016(19550)
- 2015(21436)
- 2014(21126)
- 2013(21076)
- 2012(19803)
- 2011(17549)
- 2010(18343)
- 2009(17636)
- 2008(16894)
- 2007(15238)
- 2006(13736)
- 2005(13072)
- 学科
- 济(108762)
- 经济(108648)
- 业(84566)
- 企(75756)
- 企业(75756)
- 管理(69680)
- 方法(39803)
- 财(31748)
- 业经(31244)
- 数学(31087)
- 数学方法(30905)
- 农(28609)
- 融(28479)
- 金融(28479)
- 中国(28242)
- 银(25235)
- 银行(25217)
- 行(24436)
- 地方(23976)
- 务(23040)
- 财务(23021)
- 财务管理(22992)
- 制(22198)
- 企业财务(21947)
- 农业(21658)
- 技术(17793)
- 体(17253)
- 贸(17045)
- 贸易(17030)
- 易(16569)
- 机构
- 学院(288047)
- 大学(283569)
- 济(140721)
- 经济(138442)
- 管理(112366)
- 研究(98939)
- 理学(95410)
- 理学院(94490)
- 管理学(93505)
- 管理学院(92948)
- 中国(83743)
- 财(66739)
- 京(57947)
- 科学(53006)
- 财经(52560)
- 所(49212)
- 经(47835)
- 农(46074)
- 中心(45839)
- 经济学(45292)
- 江(43854)
- 研究所(43854)
- 经济学院(40741)
- 财经大学(38993)
- 北京(36821)
- 业大(36593)
- 农业(35614)
- 院(34787)
- 州(34646)
- 商学(34134)
- 基金
- 项目(179296)
- 科学(143829)
- 基金(134363)
- 研究(133664)
- 家(116071)
- 国家(114741)
- 科学基金(99926)
- 社会(91038)
- 社会科(86745)
- 社会科学(86722)
- 基金项目(69857)
- 省(68761)
- 自然(61253)
- 自然科(59902)
- 自然科学(59885)
- 自然科学基金(58945)
- 教育(58595)
- 划(56055)
- 资助(54999)
- 编号(50524)
- 成果(40970)
- 部(40873)
- 创(40511)
- 发(40407)
- 重点(39987)
- 国家社会(39343)
- 业(38913)
- 创新(37149)
- 性(36720)
- 教育部(35975)
- 期刊
- 济(164810)
- 经济(164810)
- 研究(94341)
- 财(55674)
- 中国(55153)
- 管理(48054)
- 农(44025)
- 融(43132)
- 金融(43132)
- 学报(37558)
- 科学(37455)
- 大学(30029)
- 农业(29387)
- 学学(29035)
- 财经(28377)
- 经济研究(27673)
- 业经(25137)
- 技术(24857)
- 经(24685)
- 问题(21020)
- 教育(19114)
- 贸(18243)
- 世界(18057)
- 业(18012)
- 技术经济(17988)
- 国际(17759)
- 现代(14557)
- 财会(14364)
- 商业(13983)
- 经济管理(13831)
共检索到457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俞超 彭丹丹
本文基于12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能够克服内生性的两阶段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业相对盈利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业相对盈利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健的倒U型曲线关系;当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趋于相等时,经济增长最快。采用不同收入水平和金融危机前后的子样本检验,均不改变上述结论。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较高的金融业盈利性能够促进金融深化而推动经济增长;剔除这一影响后,金融业盈利性提高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且该负面影响在银行效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更加严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武志胜 吕洋 王百之
本文基于当前金融业与实体企业收益率的长期不均衡这一热点问题,研究了金融业相对盈利性对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业相对盈利性与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之间存在稳健的U型曲线关系;金融业与实体企业收益率趋于相等时,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最小;较高的金融业相对盈利性会促使实体企业加杠杆从而增强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因此,促进金融业与实体企业之间的收益平衡,将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控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业相对盈利性 杠杆率 金融市场风险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宋瑞 胥英伟
国内旅游是多数国家旅游发展的根基,是全球旅游市场的主体,也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使用121个国家1996~2015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应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模型,就国内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各国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旅游促进增长假说"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国内旅游发展,按照动态模型测算,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每上升1%,经济增长率提升0.00254%;与此同时,物质资本、政府规模、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客运能力、城镇化水平等因素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亦应引起关注。
关键词:
国内旅游发展 经济增长 平衡面板数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平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建筑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好坏,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性质的建筑产品的技术经济效果并对其正确地进行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建筑(例如,工业生产厂房,农业生产用房等等),以及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非生产性建筑(例如,住宅、商店、影剧院、体育馆等)两大类。而按其经济特征,可分为盈利性建筑(如,旅游旅馆、工业建筑、商业建筑等),非盈利性建筑(如,住宅、学校、医院等),和半盈利性建筑(如,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范辰 刁莉
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它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但印度拥有良好的金融体系,加之近几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有追赶中国的趋势,研究印度的金融改革对中国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银行业改革是金融业改革的重点,借鉴印度银行业的改革可以带来如下启示:重视通过市场手段促进公营银行独立,鼓励银行业竞争;重视银行造血功能建设,提高银行盈利能力;重视银行改革和监管的制度保障,防止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
关键词:
银行业 金融体系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俞超
金融结构对于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因金融功能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基于1989~2011年46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考虑了金融结构等变量内生性可能的系统GMM回归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市场导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曲线,但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由于实际金融结构的市场导向远低于世界平均的"最优水平",因此,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提升总体而言有助于经济增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那些金融效率更高、金融稳定性更强、金融可及性更好,即金融功能相对更完善的经济体中,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提升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结构的市场导向是金融改革...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金融功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晓西
本文从政府的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金融机构盈利性与公益性的选择等方面,分析绿色金融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政府在定位上应选择尊重市场主体的方式引导与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既要看到政府与市场结合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厘清政府职能边界中的复杂性;从金融机构盈利性与公益性的选择上,可以看出绿色金融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将绿色因素纳入金融管理体制与金融机构的金融运行体系中,任重而道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晓西
本文从政府的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金融机构盈利性与公益性的选择等方面,分析绿色金融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政府在定位上应选择尊重市场主体的方式引导与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既要看到政府与市场结合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厘清政府职能边界中的复杂性;从金融机构盈利性与公益性的选择上,可以看出绿色金融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将绿色因素纳入金融管理体制与金融机构的金融运行体系中,任重而道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沙永红 李学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永 刘睿
国家主权信用作为评估中央政府偿债意愿和能力的有效因素,其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政府债务内生化的经济增长理论,利用1996—2018年的跨国经验数据从主权信用视角评估了政府债务扩张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整体上,不同规模的政府债务扩张均不利于经济增长,但债务和主权信用条件组合下的结论具有异质性;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样本划分,发现稳定的政治和金融环境对维系高水平政府债务产生积极效应;中低债务水平上的货币政策利率工具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调控作用,但在高债务水平上未能发挥其应有政策效果。对于当前主要国家政府债务高企问题,良好的政治和金融环境是国家主权信用发挥内生作用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主权信用 国别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名华
国际债券投资是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买卖各种国际债券的活动。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资本市场证券化的发展,国际债券投资的比重迅速提高。据统计,1981年国际资本市场投资总额为2005亿美元,其中国际债券为528亿美元,约占26.3%;银团贷款为946亿美元,约占47.2%;其他为531亿美元,约占26.5%。到1990年,国际债券所占比重上升到54.7%,而银团贷款的比重下降到28.8%;1991年国际债券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到61.6%,而银团贷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慧芳 邱力生
本文利用有关核算资料对近十几年中国四大区域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考察。通过从总量、结构和贡献率等角度,并辅之于部分省际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区域金融的分布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分布一致,金融业增加值向东部地区高度集中,区域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是东部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值得关注的是,在区域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中,区域金融业贡献率最低,且呈平稳的下降趋势。
关键词:
区域金融业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春萍 于雪
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体现在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两个方面。直接贡献体现在金融业各行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间接贡献是指金融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所增加的价值,从核算的角度无法直接度量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量,本文主要从直接贡献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菲 石川 李东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利润的主营业务收入与费用支出,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IT投资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及其滞后效果,发现IT投资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有显著且持续的作用,但IT投资也带来了企业费用的增加;IT对净利润的贡献逐年递增,在投资后第三年呈现显著效果;与此同时,IT投资对这几项经营指标的影响远远大于非IT投资。另外,在行业差异的分析中发现非制造业企业的IT投资绩效明显好于制造业企业,可带来持续显著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的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凯 赵晓菊
文章从经济增长模式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不同类型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比较优势出发,分析了中国六类银行的盈利优势。文章将财务分析思想贯穿于实证模型的设计、检验和分析中,在保证模型结果可靠性的同时丰富了实证分析的内涵。研究发现,大型商业银行盈利优势受益于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和规模优势,但成本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股份制商业银行受经济增长模式影响不显著;城市商业银行受益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建设推动了农村金融发展,利差升水补偿了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高成本、高风险;外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