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4)
2023(17937)
2022(15071)
2021(13878)
2020(11573)
2019(26359)
2018(26076)
2017(50317)
2016(26978)
2015(30206)
2014(29879)
2013(29914)
2012(27523)
2011(24829)
2010(25369)
2009(23834)
2008(22902)
2007(20407)
2006(18432)
2005(16823)
作者
(77732)
(64300)
(63850)
(60356)
(41167)
(30570)
(29147)
(25062)
(24511)
(23211)
(21940)
(21896)
(20641)
(20414)
(19775)
(19768)
(19068)
(18838)
(18510)
(18406)
(16083)
(15841)
(15509)
(14750)
(14508)
(14419)
(14360)
(14347)
(12919)
(12759)
学科
(116008)
经济(115886)
(98586)
管理(88809)
(86762)
企业(86762)
方法(46345)
中国(36427)
数学(36388)
数学方法(36017)
业经(35030)
(34697)
(32866)
地方(28697)
(28413)
金融(28412)
(27585)
银行(27545)
(26667)
(25662)
农业(24685)
(23293)
财务(23218)
财务管理(23189)
企业财务(21980)
技术(21944)
理论(21385)
(21171)
贸易(21148)
(20666)
机构
学院(384056)
大学(380924)
(157683)
管理(155452)
经济(154134)
理学(132458)
理学院(131032)
管理学(129221)
管理学院(128486)
研究(128159)
中国(103381)
(82442)
科学(76149)
(73771)
(64015)
(61228)
中心(59215)
(58878)
财经(58065)
研究所(57544)
业大(53837)
北京(52680)
(52632)
(49712)
师范(49284)
(48486)
农业(47448)
(46501)
经济学(46095)
财经大学(42863)
基金
项目(251128)
科学(198308)
研究(188741)
基金(180933)
(155585)
国家(154114)
科学基金(133821)
社会(119001)
社会科(112840)
社会科学(112810)
(99138)
基金项目(95791)
自然(85219)
教育(85102)
自然科(83255)
自然科学(83239)
(81856)
自然科学基金(81784)
编号(78560)
资助(73979)
成果(63738)
(57051)
重点(55549)
(54655)
(54103)
课题(53593)
创新(49806)
项目编号(48996)
国家社会(48235)
教育部(47175)
期刊
(183872)
经济(183872)
研究(117763)
中国(79206)
管理(62401)
(57783)
(57176)
学报(53908)
科学(52011)
(47134)
金融(47134)
教育(42966)
大学(41623)
农业(39157)
学学(38834)
技术(34963)
业经(32326)
财经(28551)
经济研究(28042)
(24479)
问题(23299)
图书(23058)
(22023)
技术经济(20331)
现代(19299)
理论(19135)
商业(18465)
科技(17989)
(17863)
实践(17302)
共检索到594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邱兆祥  李奂哲  安世友  
在新发展格局下,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带动经济健康良性循环的主要动力是扩大内需,拓展国内市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具有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功能,在促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是中国金融业的职责和使命。中国金融业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高效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在促进中国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发挥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何振亚  
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外需下降给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切实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政策,对于保持宁波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立足于宁波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上跨越的特定历史阶段,从消费信贷的视角探讨金融支持宁波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建伟  胡彩娟  
在传统二元制度结构下,就城市而城市化的路径选择造成了城乡居民就业机会、财产制度、公共服务和消费市场等多方面的分割,使农村消费长期"启而不动"。为此,必须打破思维惯性,建立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手段、推进城市向农村"延伸"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才能有效释放和激发农村消费潜力,真正启动农村消费大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央提出了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我国是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内需不振的主要原因。要落实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就必须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边杨  商圆月  李兰冰  
在国际经贸关系变化的情况下,内需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国内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至关重要,而新型城镇化正是扩大内需潜力之所在。本文从"理论机制——路径探索"两个维度对扩大内需战略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系统性探究。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与扩大内需之间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迁移的消费需求规模扩张效应、城市生活品质改善的消费需求质量提升效应、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投资消费需求规模扩大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引致的投资规模量质双升效应等方面。基于扩大内需视角,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应关注以下几点:以城市生活品质建设促进要素集聚能力改善;以都市圈与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以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忠俊   徐立鹏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根植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成就基础之上,是党和人民面对复杂形式的主动选择,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而促进扩大内需;相应的,扩大内需又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有机地统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宏观格局,为我国在复杂多变的新时代指引了新道路,在新常态时期推动深层次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适应和引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伟军  陈启斐  李智  
本文基于扩展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考察了扩大内需战略以及金融业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随后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需求规模是促进出口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现阶段本土市场效应开始慢慢发挥作用;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出口,还能通过调节居民的收入水平,强化需求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政府干预的减少可以显著地促进对外出口。由于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目前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尚无法促进出口贸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毛韵  萧红美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迅速波及到中国,严重地影响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当前扩大内需必须立足长远,同时与短期灵活的政策相结合,从保持市场长久可持续的消费活力出发,提振民众消费信心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增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期刊] 求索  [作者] 高建昆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需要科学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理论逻辑与核心要义。在理论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遵循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统筹把握供给与需求、内需与外需的辩证关系,推动构建以内需为基础、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的需求体系。在实践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要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基本面系统推进,高质量地全面促进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高水平地系统拓展投资空间,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关乐宁  
共享经济是以使用权共享为理念,以数字化为驱动,通过整合盘活海量分散的社会资源,对广大消费者群体提供多元化共享服务的服务业新业态。相对与其他服务业形态,共享经济主要有两大创新变革:一是从产权角度有效突破资源约束,商业逻辑从讲求“所有权转让”转变为注重“使用权共享”;二是从技术角度创新破解时空约束,推动服务业从“时空不可分”升维为“时空可分”。在理念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共享经济能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来扩大内需:一方面推动供给侧的业态创新,使得产业表现出高效率、快增长、大体量的“增长效应”;另一方面在需求侧提升消费质量,实现对于居民消费效度、广度、精度的“提升效应”,是积极扩大有效供给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有机结合的创新体现。但共享经济扩大内需也面临一些发展梗阻:既包括商业模式本身的问题,也包括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还包括监管政策中存在的堵点。为充分释放共享经济扩大内需的潜力,应立足于共享经济的行业特性与发展特征,着力优化平台消费生态,切实保障用户权益与体验;引导发展动能转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监管模式创新,以良法善治优化营商环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龙  
在出口和投资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如何扩大以消费为主的国内需求成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宁波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区域,扩大内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比较宁波城乡消费市场,集中讨论了宁波农村的消费现状,认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农民消费偏低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以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农村信贷模式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要把发展服务业与扩大内需、解决城乡居民民生、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增长方式等目标结合起来。当前,特别要支持中小服务企业发展,要大力支持农村服务业发展,通过农村服务业发展来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要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突破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琪  
流通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流通业主要表现为:通过引导市场供求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循环效率提升、促进国内就业水平提高和推动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来扩大内需,但受我国流通业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扩大内需作用的发挥。文章最后以扩大内需为视角,提出了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金梦迪   段雨晨   李彬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扩大内需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扩大内需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近期学术热点和各界关切。因此,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扩大内需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
关键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邹加怡  
席卷美欧大地的金融风暴正在加速演变为全球实体经济的危机,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本文认为,此次危机提前放大和警示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缺陷和隐患,如果我们能够不失时机,坚决转向内需驱动的增长方式,就不仅能够捍卫几十年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而且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为稳定世界经济大局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对于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不能仅仅理解为反周期措施,而应当使之成为对经济增长方式作出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杠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