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1)
- 2023(10600)
- 2022(8013)
- 2021(7054)
- 2020(5962)
- 2019(13047)
- 2018(13010)
- 2017(25003)
- 2016(12931)
- 2015(14267)
- 2014(14119)
- 2013(13765)
- 2012(12060)
- 2011(10470)
- 2010(10841)
- 2009(10923)
- 2008(10290)
- 2007(9329)
- 2006(8335)
- 2005(8065)
- 学科
- 业(70957)
- 企(65665)
- 企业(65665)
- 济(61172)
- 经济(61098)
- 管理(51891)
- 业经(26744)
- 融(25876)
- 金融(25876)
- 银(22904)
- 银行(22899)
- 方法(22874)
- 中国(22867)
- 行(22302)
- 农(22050)
- 财(21855)
- 务(17758)
- 财务(17733)
- 财务管理(17723)
- 农业(17140)
- 企业财务(16812)
- 制(16008)
- 数学(15475)
- 数学方法(15421)
- 技术(15082)
- 地方(13050)
- 理论(12675)
- 策(12663)
- 体(12576)
- 和(11316)
- 机构
- 学院(185365)
- 大学(178091)
- 济(85583)
- 经济(84191)
- 管理(75777)
- 理学(64186)
- 理学院(63687)
- 管理学(63061)
- 管理学院(62727)
- 研究(56463)
- 中国(53284)
- 财(41035)
- 京(36165)
- 财经(32409)
- 科学(29584)
- 经(29378)
- 农(29133)
- 江(29086)
- 中心(27977)
- 所(27003)
- 经济学(26754)
- 经济学院(24319)
- 研究所(23926)
- 财经大学(23785)
- 州(23509)
- 商学(23255)
- 业大(23175)
- 商学院(23046)
- 农业(22544)
- 北京(22462)
- 基金
- 项目(115325)
- 科学(93401)
- 研究(89493)
- 基金(85298)
- 家(71575)
- 国家(70833)
- 科学基金(63600)
- 社会(60427)
- 社会科(57527)
- 社会科学(57516)
- 省(46390)
- 基金项目(44711)
- 教育(38812)
- 自然(38022)
- 自然科(37240)
- 自然科学(37234)
- 自然科学基金(36667)
- 划(36124)
- 编号(35959)
- 资助(33301)
- 业(30459)
- 成果(28196)
- 创(28151)
- 发(26655)
- 国家社会(25601)
- 重点(25445)
- 创新(25340)
- 部(25111)
- 制(24477)
- 课题(23949)
- 期刊
- 济(99869)
- 经济(99869)
- 研究(57010)
- 中国(35912)
- 财(35108)
- 融(34460)
- 金融(34460)
- 管理(33926)
- 农(29578)
- 科学(21850)
- 学报(20059)
- 农业(19642)
- 业经(18780)
- 技术(17537)
- 大学(16859)
- 财经(16828)
- 学学(16230)
- 经济研究(15883)
- 经(14573)
- 教育(13362)
- 问题(12934)
- 业(12479)
- 技术经济(11637)
- 现代(10751)
- 财会(10628)
- 世界(10574)
- 贸(10323)
- 国际(10196)
- 商业(10056)
- 经济管理(8916)
共检索到290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将中资金融机构打造成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金融机构,也有利于发挥其国际创新能力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将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列为扩大开放的首位,强调指出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2017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裴平 卢授永
经济金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推动了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形成了无国界金融的格局。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业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要从辩证的、历史的角度对此进行认识。为应对全球化的影响,要采取渐进开放的策略,并通过加强金融法制建设、金融创新及国际合作等措施,趋利避害,实现中国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雅珍
本文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提升中国金融业竞争力的可行模式。文章从金融竞争制度变迁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认为在中国现实的约束条件下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竞争力的一种现实模式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钦先 薛誉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钦先 薛誉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厚文 王志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清
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带动了我国金融开放,也影响了金融安全。本文首先对金融全球化进行理论分析,指出金融全球化的适度性边界,并对我国金融开放现状进行阐述,其中包括对所引发金融安全问题的总结,再对美国的金融保护战略进行分析,最后明确提出了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关键在于采取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安全 金融开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厚文 王龙 陈淮 余永定 周刚 黄范章 林志远
经济全球化及其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愈益显示了金融的突出地位和作用,然而世界各国在金融全球化的赛场上并非处于同一起跑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既提供了机遇,又潜在着巨大的风险。因而中国作为已经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并且还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发展中大国,在制定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时,必须积极而审慎地对待金融全球化问题。为此,本刊编辑部举行笔谈会,特邀七位专家学者就金融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取的对策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期将这一问题的研讨推向深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腾 范合君
《应用公司金融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7年19卷第1期第8~15页刊登了RenéM.Stulz的一篇题为"金融全球化的限制"(The Limit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的文章。文章指出,尽管过去60年来在国际投资活动中潜在壁垒得以大幅度降低,但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一直受到明显的限制。作者认为基于所谓的双重代理问题,国家性质对金融决策的制定仍然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国家控制者和公司内部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惜牺牲外部投资者利益,于是双重代理问题产生。当这种双重代理问题很严重时,分散所有权是无效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东
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经济已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 ,金融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和金融体系既是机遇 ,也加大了风险 ,在金融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大量不良贷款和远不能满足巴塞尔协议要求的资本充足率 ,使中国银行业存在现实和隐含的金融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来应对挑战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中国银行业 风险与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慧艳 郝兴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一国的金融活动也逐渐越出国界 ,与国际间的金融活动结合在一起 ,并逐渐相互趋同。发展中国家实现资本账户开放是必然的 ,只是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时机掌握得要适当 ,要采取渐进的、审慎的步骤 ,同时注意相关政策的选择与协调。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资本帐户开放 经济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