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6)
- 2023(8556)
- 2022(6704)
- 2021(5954)
- 2020(5190)
- 2019(11610)
- 2018(11342)
- 2017(21906)
- 2016(11059)
- 2015(12240)
- 2014(11981)
- 2013(12072)
- 2012(10889)
- 2011(9438)
- 2010(9925)
- 2009(10066)
- 2008(9525)
- 2007(8557)
- 2006(7588)
- 2005(7295)
- 学科
- 业(67975)
- 企(63823)
- 企业(63823)
- 济(54663)
- 经济(54596)
- 管理(47964)
- 融(26151)
- 金融(26151)
- 业经(24558)
- 方法(22443)
- 银(22402)
- 银行(22402)
- 行(21876)
- 财(21205)
- 农(19546)
- 中国(18439)
- 务(17370)
- 财务(17357)
- 财务管理(17348)
- 企业财务(16419)
- 农业(15410)
- 数学(14973)
- 数学方法(14923)
- 制(14890)
- 技术(14512)
- 理论(11899)
- 策(11799)
- 贸(11781)
- 贸易(11769)
- 易(11542)
- 机构
- 学院(162626)
- 大学(156078)
- 济(79198)
- 经济(78005)
- 管理(68769)
- 理学(58168)
- 理学院(57762)
- 管理学(57399)
- 管理学院(57100)
- 研究(47736)
- 中国(47609)
- 财(38192)
- 京(31097)
- 财经(30117)
- 经(27315)
- 江(24834)
- 经济学(24571)
- 农(24259)
- 中心(24135)
- 科学(22966)
- 所(22477)
- 经济学院(22436)
- 财经大学(22166)
- 商学(21780)
- 商学院(21585)
- 融(20472)
- 州(20358)
- 金融(20070)
- 研究所(19703)
- 银(19699)
- 基金
- 项目(97952)
- 科学(79568)
- 研究(77011)
- 基金(73157)
- 家(60476)
- 国家(59840)
- 科学基金(54285)
- 社会(52223)
- 社会科(49917)
- 社会科学(49907)
- 省(39021)
- 基金项目(38369)
- 教育(33118)
- 自然(32229)
- 自然科(31571)
- 自然科学(31565)
- 自然科学基金(31094)
- 编号(30717)
- 划(30229)
- 资助(29277)
- 业(28282)
- 创(24941)
- 成果(23869)
- 发(22432)
- 创新(22286)
- 国家社会(22130)
- 部(21966)
- 制(21648)
- 重点(21238)
- 性(20717)
共检索到258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涛 汪川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中国金融业逐渐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承诺开放内地金融市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呈加速态势。2018年是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一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随后,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公布了
关键词:
金融业 负面清单 证券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林生
当代国际贸易中有一个突出的趋势,即服务贸易增长率明显地高于货物贸易,80年代后期以来,通常要高出一倍以上。在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货物贸易额曾出现过轻微的下降,而服务贸易的增势依旧强劲,到1992年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与货物贸易形成了1:...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洪才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一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具有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金融开放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完善等标志性事件。下一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基本原则,从稳步放开市场准入、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开放和金融改革创新同步发展等方面着重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文有
大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现状与展望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杨文有编者按:第二届海峡两岸金融研讨会子1995年7月31日至8月2日,在北京举行,本刊从这期起将选择部分与会者论文刊登以飨读者。一、大陆全融业对外开放进程的简要回顾十多年来,大陆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从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盛侃
我国“复关”后,经济将迅速纳入国际经济的运行轨道,并且随着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和非关税壁垒的撤除,国内的市场开放度会骤然增大,金融、产业界都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生活中这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对变动中的国际金融形势和关贸总协定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把中国金融的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有机地相结合,更好地利用外资,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伍旭川
2018年以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我国政府再次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力度明显加速。2018年4月,习总书记在亚洲博鳌论坛上宣布:"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
关键词:
金融业 外资金融机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和秀星 蒋志芬 何金旗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短期内外资银行难以对中资银行形成巨大冲击。从中长期看 ,外资银行大举进入 ,将对我国金融业形成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带来发展的机遇。对此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 ,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改善和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 ,提高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 ;拓展银行业务 ,支持业务创新 ;学习、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 ,建立全新的经营理念
关键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金融对外开放 金融创新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朱隽 郭凯 艾明 赵岳 白雪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协同推进金融业开放、汇率市场化和减少外汇管制"三驾马车",取得明显进展。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仍然不足。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总体不高,远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仍有较多歧视性规定,我国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不足,会计、审计以及税收等金融制度环境便利度仍有待提升。下一步,应继续协同推进"三驾马车",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核心实现金融业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短期内,可按照内外资同等对待的原则,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曼云
面对我国即将进入WTO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我国金融业如何在夯实自身基础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就成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大潮中一个不可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特从思维理念、金融制改、集团化经营、业务范围及金融监管等诸方面提出几点对策思考,与大家共榷。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红国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按银行、保险、证券的顺序有序地进行的。到1995年底,共有3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了470个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了142家营业性机构,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20家、外资银行5家、中外合资银行5家、中外合资和外资独资财务公司5家、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6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1家。到1995年底,已正式营业的外资银行和财务公司共有129家,在华外资银行的总资产额达19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1.7%,贷款总余额已达127.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8.2%。贷款中对境内企业贷款占主导地位,达90.4%以上。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良芳
金融业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是顺应经济、金融发展全球化的需要,也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金融部门要支持企业对外开放,为我国企业引进和利用外资,以及扶持外资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 要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加快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允许引进外资银行和发展中外合资银行,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京霞 俞雄飞
一、中国引进外资银行的基本概况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信息,1995年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外资银行在华业务保持高速增长。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共批准18家外资银行、2家外资保险公司和1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82家外资金融机构的代表处。截止到1995年底,我国共批准了137家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其中117家为外资银行分行,5家中外合资银行,5家独资银行,5家合(独)资财务公司,4家外资保险公司和1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此外,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代表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朱隽 郭凯 艾明 赵岳 白雪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协同推进金融业开放、汇率市场化和减少外汇管制"三驾马车",取得明显进展。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仍然不足。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总体不高,远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仍有较多歧视性规定,我国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不足,会计、审计以及税收等金融制度环境便利度仍有待提升。下一步,应继续协同推进"三驾马车",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核心实现金融业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短期内,可按照内外资同等对待的原则,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京文 王军生
中国加入 WTO最大的战略意义 ,在于它为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中国参加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 ,为中国的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WTO有关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即 GATS金融服务贸易框架从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等方面规定了 WTO成员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明确了对中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的要求 ,给中国金融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种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因此 ,中国相应的对策也应是全面的
关键词:
WTO 银行业 证券业 保险业 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苏宁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更加透明,开放步伐更加稳定有序,扩大了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范围。在银行业方面,按照承诺开放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业务限制,完全取消了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在证券业方面,不仅严格履行了关于证券业开放的有关承诺,而且在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进行了探索。在保险业方面,地域和业务范围已基本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在金融市场方面,积极引进国际金融机构,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文章提出,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给我国金融业带来了先进的金融技术、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设计理念,加快推动了国内金融全方位的创新进程,一是促进国内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二是...
关键词:
金融业 对外开放 金融服务 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