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5)
- 2023(12265)
- 2022(10712)
- 2021(10213)
- 2020(8539)
- 2019(19976)
- 2018(19679)
- 2017(38201)
- 2016(20679)
- 2015(23227)
- 2014(23117)
- 2013(22645)
- 2012(20743)
- 2011(18323)
- 2010(18581)
- 2009(17254)
- 2008(15939)
- 2007(14015)
- 2006(12359)
- 2005(11025)
- 学科
- 济(78088)
- 经济(77996)
- 管理(59486)
- 业(57417)
- 企(48405)
- 企业(48405)
- 方法(37100)
- 数学(32133)
- 数学方法(31631)
- 融(27015)
- 金融(27013)
- 中国(26731)
- 银(25609)
- 银行(25576)
- 行(24601)
- 财(22783)
- 农(21061)
- 业经(18768)
- 制(17726)
- 地方(17643)
- 学(16566)
- 务(15681)
- 财务(15606)
- 财务管理(15573)
- 理论(14798)
- 企业财务(14795)
- 农业(14454)
- 贸(14069)
- 贸易(14057)
- 易(13672)
- 机构
- 大学(282160)
- 学院(281216)
- 管理(113744)
- 济(109559)
- 经济(106931)
- 理学(98088)
- 理学院(97068)
- 管理学(95226)
- 管理学院(94745)
- 研究(90632)
- 中国(74993)
- 京(60548)
- 科学(56056)
- 财(52066)
- 所(45055)
- 中心(44028)
- 农(42596)
- 财经(41702)
- 业大(41009)
- 研究所(40847)
- 江(40363)
- 北京(38814)
- 经(37786)
- 范(36356)
- 师范(36059)
- 州(34378)
- 农业(33103)
- 院(32911)
- 经济学(32658)
- 财经大学(31099)
- 基金
- 项目(191804)
- 科学(149779)
- 研究(142817)
- 基金(137787)
- 家(118636)
- 国家(117606)
- 科学基金(101500)
- 社会(87751)
- 社会科(83235)
- 社会科学(83211)
- 省(75181)
- 基金项目(73550)
- 自然(65944)
- 教育(65073)
- 自然科(64415)
- 自然科学(64404)
- 自然科学基金(63180)
- 划(62673)
- 编号(59892)
- 资助(57591)
- 成果(48728)
- 重点(42364)
- 部(41691)
- 发(40506)
- 课题(40277)
- 创(40005)
- 项目编号(37635)
- 创新(37220)
- 科研(36747)
- 大学(36312)
- 期刊
- 济(117876)
- 经济(117876)
- 研究(84307)
- 中国(52511)
- 学报(42332)
- 管理(40860)
- 财(39869)
- 农(38632)
- 科学(38581)
- 融(38421)
- 金融(38421)
- 大学(32229)
- 教育(32093)
- 学学(30074)
- 农业(26388)
- 技术(24781)
- 财经(19876)
- 业经(19173)
- 经济研究(18054)
- 图书(17311)
- 经(16781)
- 理论(16201)
- 问题(15246)
- 实践(15016)
- 践(15016)
- 技术经济(13539)
- 科技(13189)
- 业(12711)
- 现代(12563)
- 情报(12463)
共检索到417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进 朱宁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多类型的数据产生了巨大的数据处理需求,引发了信息产业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企业纷纷增设或强化信息科技部门,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增加对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科技投入,以期抢占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应用的战略高地,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斩获先机。当前,"互联网+"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大数据在众多行业的应用,以及对这些行业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都早已屡见于报端。金融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高度的需求,大数据的出现,恰为金融业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对大数据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对金融企业实施市场预测与风险管控、进行个性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有着非常重...
关键词:
互联网 大数据 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彬 吴晓光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逐步深入,在为金融行业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数据安全问题。金融行业如何在实施大数据战略的过程中保障安全,是政府部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的特征和趋势2010年前后,大数据技术基于传统的数据分析技术发展起来。传统的数据分析、挖掘通常是基于结构化、关系型的数据,通过抽样分析对整个数据集进行预测和判断,这就要求提供抽样的样本必须是高质量的,否则预测的结果会出现很大偏差。而大数据分析,则是对全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吴晓光
近年来,大数据战略在各行各业实施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与社会各行业构成了巨大的交织网络,沉淀了大量数据。这种背景下,数据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可从数据所有者、数据使用者、技术、应用场景等维度入手梳理金融大数据安全保护中的关键点,建立大数据安全标准框架,以及与标准配套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数据安全 标准框架 网络安全防护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郭震洲
大数据时代,金融在海量数据的支持下,形成了广覆盖面和细分化的两个核心突破,也让金融变得更普惠。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在保险、证券、信贷三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在各类产品、营销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实在金融领域,大数据更为密不可分。金融是数据利用极高的行业,在大数据这个概念还未兴起前,数据已经深入金融的多个领域,以各类产品形式实现了不小的产出。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蕾 薛杨阳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促使金融业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清华金融评论》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合作,邀请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工作组部分成员及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促进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合规安全应用,为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大数据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文 雷禹
本文在指出基于个人信用报告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不足之后,认为大数据的前瞻性应用有助于提高消费金融的服务覆盖面与服务效率。在大数据前瞻性应用的推动下,消费金融服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这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由投资驱动向内需拉动转型。
关键词:
消费金融 个人征信 大数据 经济转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柴洪峰
本文从大数据的起源开始,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大数据对金融和银行卡产业的影响,在分析银行卡产业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聚合分析的概念,并介绍了中国银联面向银行卡产业的大数据实践。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中国银联将与行业机构一起,充分聚合银行卡产业的各方数据,通过深度的分析和挖掘,为持卡人、商户和行业机构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
大数据 金融 银行卡产业 实践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新海 骆司融 曹晨舟 马燕杰
征信体系作为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作为信用管理行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征信数据应用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对美国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的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分类、解释和说明,并通过应用案例具体论述了征信数据在金融保险业中的典型应用。通过借鉴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国内征信机构加深对征信数据的理解,而且还能促进金融保险业更加广泛地使用征信数据进行风险监控、信贷决策、定价等,对提高国内征信数据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鹏
本文所指的平台大数据,是各种非金融平台留存的消费者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平台的订单、社交等消费者行为数据,也包括在公共事业平台中留存的消费者数据,如水电煤气、工商、税务等大数据。利用平台大数据有助于降低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但是如何确保平台大数据在金融领域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培育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带入快车道,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具有极大的运用价值,能够帮助银行、证券、保险、P2P网贷等行业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金融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完善自身管理结构并吸引潜在客户。然而新技术的运用往往伴随着诸多的隐患,应当从加强大数据战略的顶层设计、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迭代、保障网络用户数据安全、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构建互联网金融联合监管模式等方面不断完善,以保障互联网金融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涛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撑。现有的信用体系在标准化、平台化、应用场景化等方面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一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该信用体系采用基于多维数据的"臻信"新标准,对信用主体进行全面信用画像;通过构建统一的大数据信用服务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互联;引入多维评议技术,实现信用在各种互联网金融场景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信用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云翔 张爽
基于数据挖掘而产生的金融创新,使金融业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在改变着传统的金融业运营模式。对于那些能拥有并理解大数据的金融机构来说,大数据意味着无穷的业务创新、新的竞争力源泉和业务利润。文章将对金融营销领域大数据应用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大数据 金融营销 应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培育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带入快车道,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具有极大的运用价值,能够帮助银行、证券、保险、P2P网贷等行业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金融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完善自身管理结构并吸引潜在客户。然而新技术的运用往往伴随着诸多的隐患,应当从加强大数据战略的顶层设计、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迭代、保障网络用户数据安全、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构建互联网金融联合监管模式等方面不断完善,以保障互联网金融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嘉
数字是继人力资源、技术、资本后,第四大经济生产要素。政府数据信息具有量大面广、权威准确的优势,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各类社会主体的经营行为特质和社会行为特性,具有广泛的金融应用价值。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金融机构普遍有应用政府信息大数据的强烈诉求,但由于政府信息数据获取不畅和信息大数据金融应用壁垒较多的现实困难,
关键词:
大数据金融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孙国峰
从风控、征信等角度看,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存在的风险。要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市场自律等多方面入手,为金融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巨量数据集合"。传统的数据集合往往是基于特定目的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