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8)
- 2023(13656)
- 2022(11075)
- 2021(9964)
- 2020(8340)
- 2019(18711)
- 2018(18311)
- 2017(34641)
- 2016(18720)
- 2015(20946)
- 2014(20863)
- 2013(20353)
- 2012(18837)
- 2011(16937)
- 2010(17900)
- 2009(16917)
- 2008(16294)
- 2007(14840)
- 2006(13355)
- 2005(12545)
- 学科
- 济(89176)
- 经济(89093)
- 业(79823)
- 企(71935)
- 企业(71935)
- 管理(65076)
- 方法(35301)
- 业经(29964)
- 中国(29233)
- 数学(27241)
- 农(27137)
- 融(26822)
- 金融(26821)
- 数学方法(26757)
- 财(25018)
- 银(24759)
- 银行(24742)
- 行(24106)
- 地方(22982)
- 农业(20163)
- 务(19277)
- 制(19272)
- 财务(19231)
- 财务管理(19212)
- 理论(18751)
- 技术(18602)
- 企业财务(18190)
- 和(15075)
- 策(14884)
- 体(14170)
- 机构
- 学院(269734)
- 大学(260027)
- 济(113926)
- 经济(111623)
- 管理(104940)
- 理学(88752)
- 研究(88696)
- 理学院(87837)
- 管理学(86236)
- 管理学院(85729)
- 中国(75470)
- 京(55800)
- 财(53552)
- 科学(51750)
- 农(45476)
- 所(44892)
- 江(43318)
- 中心(42086)
- 财经(41583)
- 研究所(40022)
- 经(37539)
- 业大(37193)
- 北京(35858)
- 州(35646)
- 农业(35241)
- 经济学(34071)
- 范(33242)
- 师范(32898)
- 院(31993)
- 经济学院(30692)
- 基金
- 项目(168530)
- 科学(133727)
- 研究(127488)
- 基金(119545)
- 家(102271)
- 国家(101232)
- 科学基金(88812)
- 社会(80584)
- 社会科(76567)
- 社会科学(76551)
- 省(70505)
- 基金项目(62023)
- 教育(59183)
- 划(56516)
- 自然(55831)
- 自然科(54651)
- 自然科学(54641)
- 自然科学基金(53671)
- 编号(52401)
- 资助(49937)
- 发(41715)
- 成果(41443)
- 创(38780)
- 重点(38162)
- 课题(37599)
- 业(36995)
- 部(36005)
- 创新(35333)
- 发展(34033)
- 展(33479)
- 期刊
- 济(135558)
- 经济(135558)
- 研究(82387)
- 中国(61335)
- 管理(45994)
- 财(44072)
- 农(43877)
- 融(39523)
- 金融(39523)
- 学报(35218)
- 科学(34708)
- 教育(33597)
- 农业(29855)
- 技术(29311)
- 大学(27884)
- 学学(26409)
- 业经(24682)
- 财经(21020)
- 经济研究(20930)
- 经(18184)
- 业(17981)
- 问题(16736)
- 技术经济(16453)
- 统计(14281)
- 策(13685)
- 现代(13516)
- 商业(13249)
- 世界(12976)
- 贸(12924)
- 财会(12613)
共检索到430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东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经济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金融业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从事金融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目前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力资源已超过资本资源成为现代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金融人才培养对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金融业能有今天,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大国,与改革开放近40年来金融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远的将来,站在金融强国的角度,用引领世界金融发展趋势的标准看,中国金融人才的培养之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的观念和认识需要深化,很多体制约束需要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金融人才培养对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金融业能有今天,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大国,与改革开放近40年来金融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远的将来,站在金融强国的角度,用引领世界金融发展趋势的标准看,中国金融人才的培养之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的观念和认识需要深化,很多体制约束需要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邹宏秋
在日常用法中,相对于"道德"范畴而言,"伦理"更多地用于物和事,更具有客观、客体、社会、团体的意味。伦理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和准则,反映共同需要的规范经社会认可后的具体化。西方社会学交换理论代表者乔治o霍曼斯认为,所有生活于这个社会中的人,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祝华
金融行业的深刻变革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在把握金融行业发展大势,了解不同类型银行的人才需求趋势,掌握银行业发展对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影响的基础上,金融类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基层一线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定位不动摇,要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紧跟金融业发展变化趋势,为新岗位、新业务做好准备,还要努力提升学历层次,争取举办本科层次的金融高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浙江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佳颐 宋彤
作为金融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金融人才数量需求巨大、人才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金融产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事关民生福祉。因此,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一直备受关注。所谓顶层设计,指的是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从学校及学科建设层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这种设计自上而下层层推进,以全局的视角将各要素进行系统配置和组合,制定实施路径和策略,逐步实现预期效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鹏飞
金融人才是金融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实现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下大气力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将金融人才培养作为推进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工程来抓。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分析江西金融人才队伍现状和未来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推动、高校为主、行业为辅、多方协作"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金融人才 培养 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汤凌霄 黄谨 张友农
理工院校金融专业须根据学校优势、学生特点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上因素考察,可以将其培养目标确定为"专业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科学素养高的金融领域应用型人才"。与此相应,需构建"三个知识平台+一个应用平台"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
理工院校 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衍 李阳 柳玖玲
产教融合推动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交融的一个主流渠道。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完善政策、机制、模式,全方位建立起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多元合作办学形式,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郭福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郭福春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银行业经过不良资产的剥离、市场化的成功改制,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期。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明显提升,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人员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全面了解我国银行业发展对于银行一线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需求情况。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先后在浙江省的主要地市杭州、台州、绍兴、嘉兴、湖州、宁波、衢州等地召开了15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从做中学理论"视角,为提高应用型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还需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合理教学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改进评估体系;健全政府保障体系,提高企业参与程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艳华 尤月
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提出由学生、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条件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搭建了体系运行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各子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体系内外、体系内部各要素协同发展两个角度,阐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运行效果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佩禹 孙毅
结合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实践,重点对如何进行专业调研、调研结论分析、人才培养改革路径、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改革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研究,展示应用本科转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希望以此能促进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转型发展 人才培养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