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6)
- 2023(8972)
- 2022(7580)
- 2021(6914)
- 2020(5874)
- 2019(13655)
- 2018(13069)
- 2017(25676)
- 2016(13756)
- 2015(15589)
- 2014(15655)
- 2013(15763)
- 2012(14831)
- 2011(13300)
- 2010(13572)
- 2009(13037)
- 2008(12233)
- 2007(11126)
- 2006(9499)
- 2005(8665)
- 学科
- 济(59819)
- 经济(59770)
- 业(38219)
- 管理(35903)
- 企(29557)
- 企业(29557)
- 方法(28720)
- 融(26990)
- 金融(26988)
- 数学(26100)
- 数学方法(25917)
- 银(25173)
- 银行(25153)
- 行(24322)
- 中国(22333)
- 财(19947)
- 农(16998)
- 地方(14978)
- 制(14628)
- 业经(12431)
- 农业(12133)
- 贸(11708)
- 贸易(11697)
- 务(11429)
- 财务(11406)
- 中国金融(11383)
- 财务管理(11379)
- 易(11343)
- 学(11150)
- 企业财务(10803)
- 机构
- 大学(198033)
- 学院(197874)
- 济(87515)
- 经济(85668)
- 管理(74443)
- 研究(66789)
- 理学(63986)
- 理学院(63229)
- 管理学(62232)
- 管理学院(61876)
- 中国(57985)
- 京(41237)
- 财(41200)
- 科学(39852)
- 农(34127)
- 所(33823)
- 中心(33561)
- 财经(32906)
- 研究所(30747)
- 经(29826)
- 江(29575)
- 经济学(29002)
- 业大(28881)
- 农业(26952)
- 经济学院(26643)
- 北京(25876)
- 范(25092)
- 师范(24851)
- 财经大学(24550)
- 州(23991)
- 基金
- 项目(130702)
- 科学(103093)
- 基金(96113)
- 研究(94615)
- 家(83237)
- 国家(82592)
- 科学基金(70913)
- 社会(61420)
- 社会科(58519)
- 社会科学(58498)
- 基金项目(51679)
- 省(50986)
- 自然(45077)
- 自然科(44065)
- 自然科学(44051)
- 自然科学基金(43275)
- 教育(42767)
- 划(42707)
- 资助(39131)
- 编号(38190)
- 成果(30711)
- 重点(29693)
- 部(29198)
- 发(28895)
- 创(27408)
- 课题(25904)
- 国家社会(25897)
- 创新(25769)
- 科研(25462)
- 教育部(25155)
共检索到293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甜迪
我国各省金融与非金融业收入差距呈现特殊空间格局。对此,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建模分析发现:各省金融与非金融行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不断增强,且空间格局演化的两极分化趋势明显,空间互动以协同改善为主。分析发现,金融化、人力资本、金融业垄断、金融业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其中金融化和金融业生产率会同时扩大本省及周围省市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和金融垄断会扩大本省收入差距,缩小周围省市收入差距;现阶段经济增长会缩小本省收入差距,扩大周围省市收入差距,因此收入分配改革需考虑空间关联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甜迪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进一步加剧经济"空心化"和"资产价格泡沫",给经济转型平添阻力。理论分析发现:金融化对人力资本和收入结构造成非对称冲击,直接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随着金融化程度加深,金融部门凭借资本跨期配置提前抽取其他部门的未来价值,间接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且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研究结论对中国当前金融领域国有企业薪酬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化 行业收入差距 金融业 非金融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甜迪
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要高于非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存在市场的合理解释,但金融行业具有顺周期性,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食利了非金融行业的部分利润,存在着不合理收入。实证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建议金融行业从中长期激励及顺周期拨备的角度进行薪资改革。
关键词:
金融化 行业收入差距 金融业 非金融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甜迪
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要高于非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存在市场的合理解释,但金融行业具有顺周期性,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食利了非金融行业的部分利润,存在着不合理收入。实证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建议金融行业从中长期激励及顺周期拨备的角度进行薪资改革。
关键词:
金融化 行业收入差距 金融业 非金融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丹 叶蜀君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我国31个省区数据组成连续完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算金融集聚与基尼系数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衡量金融集聚程度的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股票市场筹资额、保费收入,金融集聚知识溢出及政府作用与基尼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金融集聚规模、人力资本和市场开放度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区域间金融资源的非均衡集聚是造成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依据各地区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优势设计匹配的金融集聚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贯春 刘媛媛
现有关于金融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多集中于金融发展的规模因素,忽略了金融结构的重要性。考虑到当前阶段中国仍处于"金融抑制"状态,如何将有限的金融资源分配到不同金融部门尤为关键。基于金融部门与结构特征的双重视角,在199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不同区域(城镇、农村和整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其边际效应的动态演化特征。全样本估计结果发现,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缓解农村和整体两个层面的收入不平等,但在城镇层面不存在积极效应。同时,金融结构在不同时期的边际效应存在结构性突变,2002年后仅在农村层面存在缩小效应。进一步,面板分位数估计结果表明,伴随着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
金融结构 收入不平等 边际效应 动态演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茜茜
通过构建金融发展指标对各地区进行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发现金融广化因子和金融深化因子能很好地解释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综合排序的空间演化表明,2000~2008年,我国的金融资源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沿线等区域集中,金融发展呈现"两极化"态势。空间演化的驱动力分析表明,政府可以利用地理区位优势,通过金融政策和政府行为对金融资源的地域空间转移施加影响。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综合评价 动态演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军 奚君羊
国际学术界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关系,即在金融发展的初期,其对收入差距具有扩大效应,而在金融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就会随之缩小。在这个过程中,收入差距表现为先是扩大,继而缩小的倒U型(或者说n型)走势。本文就中国的金融发展分别与农村、城镇、城乡和全国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倒U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各项收入差距之间确实存在倒U关系。在目前阶段,金融发展总体上对收入差距仍然具有扩大效应,但这种效应正在迅速衰减。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收入差距有望随之缩小。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差距 倒U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雪峰 王志江
文章基于中国1981~2006的时间序列数据,应用最小二乘估计以及Granger因果分析研究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可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城乡收入差距对金融发展各指标没有反作用。这意味着虽然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最近二十几年来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库兹涅茨的"倒U"效应并不成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传文 刘亦文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其不均衡发展势必会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最终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不均衡。选择1978—2008年全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城市化率、城乡就业差异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指标等经济和社会因素指标共同构建VAR计量模型进行的分析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说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总量对农村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金融效率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对于乡镇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够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长期以来,乡镇企业没有能够得到金融的有效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农民的增收,也就限制了乡镇企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农村 金融发展 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素絮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该省1978-2011年的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和状态空间模型等方法对广东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发展规模显著加大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也会加大城乡收入差距,并对此提出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玉军 王静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但是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有很大争议。我们把金融发展分为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两个较为微观的方面,选取了经济增长、第一产业比值、城市化率等控制变量,对我国1980-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了协整检验和ECM模型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我国金融规模的发展在短期和长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效率提高在长期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短期的效果并不明显。另外,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长短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着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平 盖凯程
文章基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从金融集聚的角度阐释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倒U型"关系,城乡金融资源分布差异导致城乡劳动力报酬的不同,最终体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上。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存在双门槛效应,金融发展效率存在单门槛效应。一味地扩大金融发展规模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提升金融发展效率则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燕飞
金融资源在城乡的空间配置随着金融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深度而呈阶段性变化,资本积累的城乡差异也随之变化,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发生变化,其趋势是先扩大,达到一定水平后缩小,直到收敛到一定水平。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非参数检验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彦龙 李燕
数字金融与收入差距是当前中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本文尝试采用多维数据从国内与国外、宏观与微观、直接与间接等多个视角综合考察数字金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的国内、国外两大视角出发检验数字金融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之后以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数字金融存在的拉大高收入群体间收入差距的作用进行了检验,并有以下发现。第一,数字金融缩小了国家内部的收入差距,但数字金融与收入差距间存在着潜在“U”型关系,创新是上述潜在“U”型关系的重要解释,这与以往研究显示的简单线性关系不同。第二,数字金融拉大了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且这种扩大趋势在高收入国家中更加明显。第三,数字金融拉大了高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这一结论同时得到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支持。整体来看,本文不仅为数字金融与收入差距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为如何通过数字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收入差距 影响机制 多维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