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5)
2023(10218)
2022(8333)
2021(7314)
2020(5769)
2019(12857)
2018(12328)
2017(23432)
2016(12090)
2015(13432)
2014(13423)
2013(13491)
2012(13088)
2011(12211)
2010(12903)
2009(12395)
2008(11211)
2007(10132)
2006(9609)
2005(9332)
作者
(36429)
(30250)
(30200)
(28637)
(19384)
(14401)
(13671)
(11732)
(11566)
(10909)
(10616)
(10029)
(9810)
(9797)
(9622)
(9477)
(8887)
(8706)
(8698)
(8261)
(7902)
(7396)
(7326)
(7068)
(6990)
(6891)
(6671)
(6538)
(6210)
(6049)
学科
(77057)
经济(77003)
管理(32649)
(32390)
中国(27148)
地方(26290)
(26286)
金融(26286)
(24552)
企业(24552)
(23829)
银行(23818)
(23282)
方法(19112)
(16829)
数学(16638)
数学方法(16549)
业经(16519)
地方经济(15525)
(14295)
(13307)
(12579)
农业(12312)
(11929)
环境(11894)
中国金融(11184)
(10422)
贸易(10407)
(10019)
(9948)
机构
学院(182276)
大学(178238)
(90160)
经济(88394)
研究(71254)
管理(63154)
中国(60472)
理学(51905)
理学院(51293)
管理学(50622)
管理学院(50288)
(40279)
科学(39228)
(38442)
(36353)
中心(32844)
研究所(32342)
财经(30832)
经济学(29652)
(29008)
(28335)
(27723)
经济学院(26320)
北京(25486)
(25145)
(24099)
(24091)
师范(23868)
财经大学(22579)
业大(22286)
基金
项目(108814)
科学(85490)
研究(83061)
基金(76970)
(65714)
国家(65109)
科学基金(55500)
社会(55296)
社会科(52706)
社会科学(52696)
(44145)
基金项目(39569)
教育(35869)
(35571)
编号(32772)
资助(31654)
自然(31575)
(31389)
自然科(30795)
自然科学(30790)
自然科学基金(30216)
成果(27031)
发展(26314)
(25884)
重点(25045)
课题(24296)
国家社会(23314)
(23048)
(23015)
创新(21699)
期刊
(114917)
经济(114917)
研究(65474)
中国(42836)
(36059)
金融(36059)
(29747)
(28010)
管理(26416)
学报(23574)
科学(23036)
经济研究(19549)
大学(18494)
农业(18329)
教育(17802)
学学(17598)
业经(17487)
技术(16825)
财经(16553)
(14420)
问题(14235)
(10874)
技术经济(10844)
世界(10733)
国际(10637)
商业(9450)
经济问题(9322)
(9191)
统计(9001)
现代(8845)
共检索到311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佳  赵慧娥  
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的定义,紧接着在分析绿色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现状,最后,提出我们应通过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机制、完善投融资渠道和加速金融创新等措施,积极促进支持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树俊   董哲铭  
文章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深入研究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存在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同时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对经济发展韧性存在促进作用;数字金融能够通过降低煤炭资源依赖度与发展绿色金融进而影响经济发展韧性;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的正向影响在高互联网普及率地区大于低互联网普及率地区,且在长江经济带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沿海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周胜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绿色发展纳入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导向,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化转型。甘肃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推进绿色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甘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志刚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和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也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一。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绿色发展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不足以支撑我国完成绿色发展的任务。如何提高绿色金融发展的质量和层次,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志刚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和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也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一。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绿色发展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不足以支撑我国完成绿色发展的任务。如何提高绿色金融发展的质量和层次,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周胜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绿色发展纳入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导向,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化转型。甘肃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推进绿色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甘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遥  潘冬阳  张笑  
近年来,中国环境问题凸显,经济亟需绿色发展,"绿色金融"在此背景下受到广泛关注与大力推动。文章基于前人有关"中国的绿色金融"、"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问题的研究,展望性地探讨了绿色金融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及其作用机制。文章认为,这样的贡献及机制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绿色金融优化经济的宏观发展,提高经济的微观效率并与传统经济政策形成互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怀艳  
中国政府为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很多有关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在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阐述了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现阶段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钧惠  
中国经济的增长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对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田霞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全局GML指数测度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绿色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二,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都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三,分区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文杰  陆岷峰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内在要求,而数字金融已经成为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依据我国30个省份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结合非径向距离函数、系统GMM估计等方法,对我国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是覆盖广度的作用不明显。通过改善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能够发挥更好的影响,说明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绿色经济差距。因此,新时期加快数字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金融资源向绿色行业优化配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帕瓦达瓦蒂尼·桑达拉彦  纳格拉彦·维崴克  范连颖  
绿色金融是低碳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与金融业发展、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文章旨在研究绿色金融,证明在印度开展绿色金融具有可行性。绿色金融可以减少大气中的含碳气体,因而可以防止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绿色金融是市场主导的投资或借贷项目,它将环境影响纳入风险评估,或利用环境激励措施影响商业决策。此外,文章还探讨了绿色金融在印度的发展趋势及其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绿色金融的意义在于认识到环境及其自然资本的价值,寻求在降低环境风险、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提高人类福祉,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李瑶  
绿色金融是贵州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实施、助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绿色金融发展,不仅是简单地增加绿色投资规模,而是更加注重资源优化配置,注重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美誉,最大的优势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春生  
以绿色金融为手段,如何实现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正在探索的领域。文章探讨了绿色金融的概念、含义和特征,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了绿色金融的作用机理,论证了绿色金融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路径。很显然,绿色金融的实质是利用金融业的杠杆作用,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庭强   史嘉豪   刘梦   李泽煜   余乐安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2009-2019年中国27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分地区回归和FGLS方法,从金融发展视角,对产业智能化赋能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空间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产业智能化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发展水平、产业智能化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其中,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智能化对东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而二者的交互作用主要影响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