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9)
2023(13326)
2022(11436)
2021(10497)
2020(8786)
2019(20076)
2018(19832)
2017(38646)
2016(20370)
2015(23001)
2014(22935)
2013(22825)
2012(20903)
2011(18996)
2010(19242)
2009(18087)
2008(16474)
2007(14345)
2006(12847)
2005(11494)
作者
(58315)
(48196)
(47825)
(45695)
(30741)
(23065)
(21827)
(18878)
(18469)
(17194)
(16443)
(16307)
(15275)
(15218)
(15044)
(14665)
(14250)
(13952)
(13708)
(13665)
(12029)
(11751)
(11561)
(11009)
(10942)
(10768)
(10580)
(10416)
(9734)
(9303)
学科
(101216)
经济(101126)
管理(59265)
(55236)
(46715)
企业(46715)
方法(39348)
数学(34359)
数学方法(34049)
中国(28204)
(27180)
金融(27179)
地方(25430)
(25001)
银行(24969)
(24146)
(21516)
(21018)
业经(20780)
(19373)
(18032)
(14720)
地方经济(14718)
贸易(14706)
农业(14693)
理论(14642)
(14196)
(14077)
财务(14013)
财务管理(13990)
机构
大学(292033)
学院(290631)
(126651)
经济(124030)
管理(116640)
理学(100889)
理学院(99829)
研究(98394)
管理学(98311)
管理学院(97800)
中国(78304)
(61175)
科学(57979)
(56003)
(48407)
财经(45347)
中心(45320)
研究所(44020)
(41109)
(40948)
(40875)
业大(39993)
经济学(39365)
北京(39014)
(36741)
师范(36458)
(35460)
经济学院(35211)
(34103)
财经大学(33825)
基金
项目(196661)
科学(154818)
研究(146210)
基金(143092)
(122878)
国家(121862)
科学基金(105479)
社会(93516)
社会科(88822)
社会科学(88797)
(76450)
基金项目(76143)
自然(66864)
教育(65612)
自然科(65269)
自然科学(65259)
自然科学基金(64078)
(63369)
编号(59402)
资助(59085)
成果(47956)
重点(43449)
(43131)
(42992)
(40919)
课题(40453)
国家社会(38405)
创新(38184)
教育部(37606)
人文(37232)
期刊
(141545)
经济(141545)
研究(91084)
中国(52819)
管理(43463)
学报(41473)
(41091)
科学(39304)
(38103)
金融(38103)
(37157)
大学(31829)
学学(30138)
教育(27742)
农业(25328)
技术(25161)
经济研究(23579)
财经(22796)
业经(20848)
(19486)
问题(17784)
理论(15757)
技术经济(15588)
实践(14226)
(14226)
图书(14064)
现代(13582)
科技(13078)
商业(12917)
(12417)
共检索到434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河北省金融学会课题组  
金融与经济的协调运行是经济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最终体现为货币供求关系的总量协调性和结构协调性;认识和判断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可主要通过货币供求关系,以及当前物价和利率的变化情况来把握;维护和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的正确运用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经考察可以认为,目前我国及我省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是历史最好的时期之一,并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我省的情况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要更好些。当前存在的问题中,最突出的是还没有对我国经济中的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在融资方面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这需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才能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弓  叶蜀君  
新型城镇化在"十二五"中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以城市群为单位推进城镇化,最终实现"两横三纵"的城市群架构,通过连笔纵横,实现全国城镇化。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存在诸多失衡与失调,如人口转移与土地扩张不匹配、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迁移不同步、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发展失衡等。对上述不协调现象的探索,学者们多从空间、人口、产业城镇化进程的内部找原因。本文提供另外一个思路,由于区域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在要素层面有千丝万缕的勾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所以,探讨三者的协调性有积极意义。据此,本文以中国21个城市群为研究样本,选取相关指标,建立经济增长、金融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伟  王浣尘  
工业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体现和保证。本文基于我国1980-2002年工业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状况,运用协调性理论的概念和模型来对我国这段时期金融发展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行计算和评价,以期考察金融和工业两部门协调发展和相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工业经济的协调性呈现出逐步强化的态势,金融发展为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作用,两部门的发展保持在基本协调的水平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小波  
本文从金融开放的内涵着手,构建了金融开放的体系结构,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测算金融开放水平的公式,并进一步地对金融开放的协调性的涵义、测度和判断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选择包括中国在内的108个国家和地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官方承诺的金融开放处于中度开放水平,现实金融开放水平明显要低于官方承诺水平。而中国金融开放的协调性研究表明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开放与国内发展不相协调且这种不协调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即相对于官方承诺的金融开放水平所要求的速度和质量国内发展显得不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再清  彭建刚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彬  张笑  
基于31个省的统计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性。研究表明:2010—2015年中国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高度耦合性,协调度不断由中度协调回落到濒临失调;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经济越发达地区耦合协调水平越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曙霞  严玉华  
理论上GDP结构升级和金融结构转换具有关联性,二者若协调可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GDP结构升级和金融结构转变的协调性很弱,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金融发展战略,以促进GDP结构调整和升级,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娟  
征信要求信息公开,金融隐私则要求数据保护。如何处理征信与金融隐私的关系、协调两者之间的冲突、寻找其平衡点,是各国理论和立法关注的焦点。从征信与金融隐私的概念切入,研究两者的主要冲突,分析协调两者之间冲突的关键因素,对我国的征信管理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辛红  
“双碳”愿景的实现需要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撑,同时也倒逼绿色金融体系进行深刻变革。通过构建碳交易与绿色金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试点碳交易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各试点省市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的状态,碳交易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在耦合度方面,重庆处于低耦合协调阶段,广东和湖北处于高耦合协调阶段,其他试点处于中等耦合协调阶段。因此,应缩小地区间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碳交易体系,为我国碳交易和绿色金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助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霍军  
本文以国际金融危机为时间窗,选取东中西部典型省区为比较样本,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截面研判广西税收收入的运行走势和税收负担情况,分析税收经济发展的拟合度,提出促进广西经济税收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颜洪平  陈平  
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理学上的耦合协调模型,对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程度差异较大,河南和湖北耦合协调程度较高,安徽、湖南和山西属于中级协调,江西耦合协调程度最低;安徽、河南和湖北属于同步发展型,湖南和江西属于金融集聚滞后型,山西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孟艳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善监管者协调性是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对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适应性变革的关键点。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在协调性方面存在漏洞和弊端,无论是中国金融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还是金融开放的外在压力,都要求对既有监管体制进行调整或转换。本文在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国际考察和国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转换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路径和方案,以期改善我国的监管者协调性、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洪文  王文静  陈南旭  
甘肃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前沿重地,兼顾处理好经济高速发展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甘肃省生态平衡、金融发展、经济增长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三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998—2017年甘肃省经历了低水平经济增长滞后阶段(1998—2003年)、过渡期金融发展滞后阶段(2003—2014年)、高水平生态平衡滞后阶段(2014—2017年)。截至2017年,两系统交互作用的耦合协调度初步进入协调发展的评价区间,两系统交互耦合协调度之间的差距经历了先发散后收敛的变化阶段。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进入初级协调耦合阶段,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内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将持续优化,步入优质耦合协调发展阶段。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刘玉鑫  刘文斐  王山  
本文依据城市数据运用二次指派程序,从全样本、分时段、逐年三个角度研究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是否增强了其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样本考察期间,金融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存在正向影响,金融的协调发展有效增强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2)分时期来看,2008年之前金融协调发展是增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性的主要力量,2008年之后其作用有所减弱。(3)逐年来看,尽管长三角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强度呈现波动上升状态,但城市间金融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连年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国辉  李显生  
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方法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为基础,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创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层次因子分析评价模型;以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实力为研究视角,建立了二元回归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协调性;以吉林省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例,对模型具体的构造方法与实用性进行了说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