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986)
- 2023(23230)
- 2022(19754)
- 2021(18487)
- 2020(15494)
- 2019(35549)
- 2018(35225)
- 2017(67561)
- 2016(36734)
- 2015(41560)
- 2014(41784)
- 2013(41129)
- 2012(38515)
- 2011(34861)
- 2010(35445)
- 2009(33312)
- 2008(32705)
- 2007(29412)
- 2006(26086)
- 2005(23896)
- 学科
- 济(158101)
- 经济(157911)
- 管理(109400)
- 业(104238)
- 企(85823)
- 企业(85823)
- 方法(64344)
- 数学(55458)
- 数学方法(54735)
- 中国(46034)
- 农(42823)
- 财(42581)
- 地方(35792)
- 业经(35235)
- 制(34364)
- 学(32936)
- 银(32073)
- 银行(32008)
- 融(31960)
- 金融(31954)
- 行(30721)
- 农业(28690)
- 贸(28059)
- 贸易(28039)
- 易(27150)
- 务(26418)
- 财务(26314)
- 财务管理(26254)
- 理论(25258)
- 企业财务(24949)
- 机构
- 大学(528977)
- 学院(528461)
- 济(218616)
- 经济(213677)
- 管理(201974)
- 研究(183718)
- 理学(172223)
- 理学院(170263)
- 管理学(167228)
- 管理学院(166268)
- 中国(143338)
- 京(113778)
- 科学(111234)
- 财(104838)
- 所(93984)
- 农(87717)
- 研究所(84613)
- 中心(84331)
- 江(81578)
- 财经(81548)
- 业大(76491)
- 经(73754)
- 北京(72818)
- 范(70090)
- 师范(69418)
- 农业(68246)
- 院(66229)
- 经济学(66227)
- 州(65443)
- 财经大学(60115)
- 基金
- 项目(343728)
- 科学(269317)
- 研究(252728)
- 基金(247259)
- 家(214856)
- 国家(213022)
- 科学基金(182223)
- 社会(158391)
- 社会科(150068)
- 社会科学(150030)
- 省(134715)
- 基金项目(129825)
- 自然(117350)
- 教育(116988)
- 自然科(114553)
- 自然科学(114523)
- 划(112929)
- 自然科学基金(112442)
- 编号(104055)
- 资助(103032)
- 成果(86313)
- 重点(77178)
- 部(75954)
- 发(75156)
- 课题(72663)
- 创(70638)
- 创新(66019)
- 科研(65180)
- 教育部(65118)
- 国家社会(64712)
- 期刊
- 济(251531)
- 经济(251531)
- 研究(163303)
- 中国(111642)
- 财(82536)
- 学报(81791)
- 农(80457)
- 管理(76562)
- 科学(74889)
- 大学(62409)
- 教育(61247)
- 融(60355)
- 金融(60355)
- 学学(58623)
- 农业(54065)
- 技术(47660)
- 财经(40917)
- 业经(39997)
- 经济研究(39997)
- 经(35142)
- 问题(32088)
- 业(28054)
- 技术经济(26609)
- 图书(26153)
- 贸(25549)
- 理论(25390)
- 统计(24650)
- 版(24440)
- 科技(24255)
- 现代(23713)
共检索到81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亚飞
目前,金融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其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基于新发展理念,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分解为创新发展、普惠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经济增长五个维度。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与科技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信息传递、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等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科技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亟须提升;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放大了开放经济、绿色经济、普惠经济、创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举措,以进一步强化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机制,提升金融与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金融 科技 联动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慧泉 简兆权 毛世平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区域创新创业的视角,实证检验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各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2)促进区域创新创业是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3)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促进本地区高质量发展,但会抑制邻近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意义:加深了对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影响机制与异质性的理解,为中国数字技术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创业 高质量发展 空间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妺 刘奕彤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力和推动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先后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政策措施,从国家层面对数字经济进行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新发展阶段,发挥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需要深入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影响机制,构建数字经济与中国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茹少峰教授和博士生张青撰写的《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详细介绍了数字经济在具体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机制,剖析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明确了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以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 戴红梅 查嫣媛
采用归纳演绎法提出了数字交通六大子系统观点,构建数字交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选取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数字交通发展水平整体上逐年提高,对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目前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规划、系统间协调互动低、区域间异质性明显、部分子系统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效益不理想等问题突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维林 王艺斌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城市走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是当前亟待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使用2011—2019年中国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数字经济自身特征的基础上,从边际效应和作用机制两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假说,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数字鸿沟”效应的存在。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创新能力激发效应和公众认知能力提升效应三重机制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些结论在多种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解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特征,实践上有助于中国政府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赋予的时代机遇,加快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打造创新、智慧、生态、美丽的新型城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方卉 陈淼
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刻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典型事实后,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耦合协调关系,时序演化上两者耦合协调度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且表现出区域间的差异性和收敛性,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空间演变上表现为明显的“分散→聚集”特征。在本地内,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数字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中部>西部>东部”的强度差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数字金融的提质效应明显高于增量效应。在邻域内,仅存在着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单向驱动作用,暂未实现双向赋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平 董晶
中国经济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仍面临农信机构改制不到位、基础设施落后、风险分担机制滞后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金融科技行业迅速发展,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稳步推进,为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本文基于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挑战和金融科技发展机遇的分析,从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改善风险定价等角度阐述了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从助力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重塑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等维度揭示了金融科技赋能的现实路径,进而提出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礼 蒋乐
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固定效应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GLS方法实证分析了互联网科技进步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互联网科技有效赋能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规模增长以及结构优化;相较于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发展环境以及互联网商务应用,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正向影响较弱,表明我国互联网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新基建对消费金融行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边际效用递增作用,并逐渐形成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昱 闫瑞雪 胡涵清 魏巍
以金融力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形势下的重要选择。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7-2019年的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析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正向的空间自相关特性,无论是在长期或短期内,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正向直接效应,也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长期内造成的溢出效应大于其直接效应,短期内的直接效应大于溢出效应。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统筹规划金融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推动资金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搭建区域间金融合作平台,完善融资金融配套政策;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川宇 何劲松 杨佳雯 朱玲莉
为探究人才创新高地建设的政策效应,基于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将人才创新高地建设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人才创新高地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才创新高地建设显著提高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城市创新能力在人才创新高地建设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人才创新高地建设对规模较大城市和中西部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果更显著。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人才创新高地建设通过提高城市的科技投入水平进而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永琦 林凰锋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以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地级市层面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等,并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和企业效率等内部优化手段,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从实现路径来看,目前数字金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企业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三个路径发挥作用,而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路径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同时,有效的金融监管是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的必要保障。因此,应加强对数字金融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等潜在路径,充分发挥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路径的积极作用,并以适度监管保障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永琦 林凰锋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以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地级市层面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等外部约束,并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和企业效率等内部优化手段,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从实现路径来看,目前数字金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企业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三个路径发挥作用,而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路径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同时,有效的金融监管是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的必要保障。因此,应加强对数字金融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等潜在路径,充分发挥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路径的积极作用,并以适度监管保障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许锐
科技是数字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能有效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催生数字文旅新业态。福建省致力于打造数智文旅品牌,极大地促进了数字文旅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福建数字文旅经济还存在数字基础建设薄弱、数字赋能不足;文旅产品融合深度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数字文旅数据资源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本研究认为:应加强科技赋能,从科技赋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文旅产业治理、数字文旅产品创新、数字文旅产业营销、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等方面促进福建数字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科技赋能 数字文旅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绮琪
实体经济和金融协调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下,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问题在不断得到改善。现阶段,实体经济处于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爬坡阶段,整体环境更有利于金融更好地发挥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需要有与实体经济需求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发展策略。深圳目前正加快构建“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深圳金融业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引导生产方式和发展动力变革、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面对金融机构运营模式带来的产品服务供给不足、金融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善等问题,金融业需抓住实体经济质量型发展特征,不断提升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度、协调性,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地方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融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惠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资源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数字经济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科技创新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力量,通过数字经济对传统农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促进农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构筑覆盖全产业链、全过程的农业新形态。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 高质量发展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