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2)
- 2023(8454)
- 2022(6955)
- 2021(6125)
- 2020(5133)
- 2019(11313)
- 2018(11028)
- 2017(21037)
- 2016(11075)
- 2015(12539)
- 2014(12799)
- 2013(12421)
- 2012(11701)
- 2011(10961)
- 2010(11416)
- 2009(11146)
- 2008(9709)
- 2007(8887)
- 2006(8246)
- 2005(7610)
- 学科
- 济(67746)
- 经济(67686)
- 管理(32172)
- 业(28275)
- 融(25741)
- 金融(25734)
- 企(23806)
- 企业(23806)
- 银(22893)
- 银行(22874)
- 行(22273)
- 中国(21932)
- 地方(20158)
- 方法(19982)
- 数学(17590)
- 数学方法(17506)
- 制(14132)
- 财(14089)
- 业经(13006)
- 地方经济(12681)
- 学(12668)
- 农(12046)
- 体(11166)
- 中国金融(11101)
- 理论(9107)
- 务(8647)
- 财务(8615)
- 财务管理(8602)
- 农业(8552)
- 企业财务(8284)
- 机构
- 学院(163390)
- 大学(161683)
- 济(78945)
- 经济(77300)
- 研究(60249)
- 管理(57186)
- 中国(52073)
- 理学(48102)
- 理学院(47544)
- 管理学(46735)
- 管理学院(46453)
- 财(36669)
- 京(33477)
- 科学(33188)
- 所(30527)
- 财经(28644)
- 中心(28484)
- 研究所(27394)
- 经济学(26365)
- 经(25813)
- 江(25293)
- 农(25053)
- 经济学院(23428)
- 北京(21464)
- 院(21347)
- 财经大学(21129)
- 业大(20682)
- 州(20631)
- 范(20035)
- 师范(19801)
- 基金
- 项目(100842)
- 科学(79012)
- 研究(75387)
- 基金(72585)
- 家(62386)
- 国家(61841)
- 科学基金(52592)
- 社会(49925)
- 社会科(47416)
- 社会科学(47406)
- 省(40039)
- 基金项目(37466)
- 教育(33765)
- 划(32453)
- 自然(31125)
- 自然科(30408)
- 自然科学(30399)
- 资助(30254)
- 自然科学基金(29855)
- 编号(29749)
- 成果(25014)
- 发(23550)
- 重点(23000)
- 部(21895)
- 课题(21836)
- 国家社会(21013)
- 创(21007)
- 发展(19761)
- 创新(19708)
- 性(19585)
共检索到268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立杰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湖北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脱失向虚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金融健康稳定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关注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立杰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湖北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脱失向虚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金融健康稳定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关注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何志强
经济发展金融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一些研究甚至认为美国经济的快速金融化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是经济沿着金融化轨道疾驰过程中的一次撞车。当前美国经济仍然面临向金融化发展的强大惯性,导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弱化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但美国社会各界仍未就如何协调解决经济金融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达成共识,陷入去监管和再监管争论的旧有路径上,特别是目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金融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燕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面临着实体部门债务杠杆率畸高,金融具有脱实向虚的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在2017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要解决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和金融风险凸显的问题,首先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分析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合规律性的正确关系,给予两者正确定位,并结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异化而陷入危机的现实,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实,找到两者符合发展规律、能够协调发展的正确治理措施。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金融 金融化 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朱太辉
准确理解金融体系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对于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防范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两个视角,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发现,在主流经济理论中,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理解,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理论背景;金融体系并非实体经济对立面的虚拟经济,而是作为服务业一部分直接贡献了实体经济产出,并且还是实体经济配置资源的核心;实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于,准确理解金融体系自身的运行机制,并把握好其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林 熊政平
本文对衍生金融工具及实体经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剖析;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研究衍生金融工具对实体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以及相应的防范策略。作者试图从衍生金融工具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出发,探寻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及市场的发展及如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实体经济 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辉 冉光和 张冰 李军
要实现以金融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厘清金融集聚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基于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全国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金融集聚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不同区域金融集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金融集聚显著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增长,且东部地区金融集聚的经济效应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实体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玲 罗荣华
文章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框架,在控制了政府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后,研究了金融发展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金融发展规模和股票市场发展抑制了经济增长,而金融发展效率和债券市场发展则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长期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只存在金融发展规模和股票市场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单向短期格兰杰原因。另外,短期的经济增长还得益于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干预经济的痕迹明显。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实体经济 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建亮 鄢晓非
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关系,并建立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模型考察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程度的大小,进而对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模式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受到自身标准差的冲击短期为正向效应但长期为负向效应,但其受到实体经济增长标准差的冲击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呈现出正向效应。(2)我国实体经济增长受到自身标准差的冲击为正向效应,但其受到金融发展标准差的冲击则呈现负向效应。(3)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是一种有利于金融业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属于Patrick所提出的实体经济需求跟进模式。
关键词:
金融 实体经济 共生关系 脉冲响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淑丹
本文通过构建带合约机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模拟和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和金砖五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考察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发达国家拥有较好的金融环境,而金砖五国表现出过短的金融传导链条和较低的金融发展程度;中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并非绝对低水平,且表现出强劲的金融发展潜力;中国需要改善信贷约束、正确权衡监管和成本之间的关系,通过延长实体经济企业与金融部门的资金链条,实现金融体系契合实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我们要让金融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同时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衡量金融创新与推进金融发展都发挥着指导作用。然而,在现实理解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服务"一词没能全面地阐发,以至于常常在狭义范畴内或机械地制定和执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伍琴
(一)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适应效率的实证分析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可以找到许多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适应或不适应的例子。如战后的日本,根据自身的国情,政府对金融体系实施了广泛的规管,并形成了以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结构。一方面,银行集中了资源,并利用自身在信息处理上的规模优势来分配这些资源;另一方面,主办银行制使得银企之间通过融资与持股的纽带建立了一种长期稳定的特殊关系,确保了银行低成本地获取有关企业的信息,并能很容易地识别好的投资项目、对企业进行控制和为有前景的企业动员储蓄。这种金融体系适应了当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增长的瓶颈在于缺乏大量的资本来建设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实体经济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