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9)
2023(9445)
2022(7952)
2021(7398)
2020(5985)
2019(13350)
2018(12883)
2017(25768)
2016(13431)
2015(14605)
2014(14148)
2013(13605)
2012(12307)
2011(10910)
2010(11303)
2009(10944)
2008(9885)
2007(8897)
2006(8210)
2005(7490)
作者
(34097)
(28135)
(28131)
(26870)
(17985)
(13346)
(12803)
(10876)
(10739)
(10220)
(9542)
(9193)
(8906)
(8902)
(8901)
(8756)
(8291)
(8272)
(8116)
(8014)
(7028)
(6791)
(6758)
(6606)
(6450)
(6397)
(6291)
(6184)
(5594)
(5561)
学科
(50886)
经济(50844)
(38589)
管理(37792)
(30739)
企业(30739)
(26133)
金融(26132)
(24078)
银行(24071)
(23395)
中国(21950)
方法(19145)
数学(17151)
(17120)
数学方法(16925)
(16921)
地方(14331)
(14052)
业经(12234)
农业(11656)
(11580)
贸易(11567)
(11322)
中国金融(11217)
(10815)
财务(10784)
财务管理(10771)
企业财务(10223)
(10051)
机构
学院(176925)
大学(170594)
(78980)
经济(77344)
管理(66461)
研究(57814)
理学(56239)
理学院(55760)
管理学(54917)
管理学院(54601)
中国(52261)
(40470)
(33799)
财经(31001)
科学(30863)
中心(29386)
(28036)
(27560)
(27268)
经济学(25343)
(24891)
研究所(24454)
经济学院(22947)
财经大学(22895)
(22812)
(22587)
银行(22067)
(22048)
金融(21639)
(21342)
基金
项目(111301)
科学(88317)
研究(87462)
基金(79970)
(67307)
国家(66681)
科学基金(58107)
社会(56472)
社会科(53731)
社会科学(53725)
(44650)
基金项目(40732)
教育(40136)
编号(37127)
(36128)
自然(34580)
自然科(33802)
自然科学(33796)
资助(33460)
自然科学基金(33193)
成果(30877)
课题(25790)
(25781)
重点(25098)
(24590)
(24077)
(23752)
国家社会(23154)
项目编号(22888)
创新(22426)
期刊
(89584)
经济(89584)
研究(57630)
(36378)
金融(36378)
中国(34654)
(30978)
管理(25131)
(24231)
科学(20174)
学报(20122)
教育(19074)
大学(16214)
经济研究(15841)
业经(15665)
农业(15493)
学学(15449)
财经(15221)
技术(14831)
(13111)
问题(11060)
(10381)
国际(9626)
理论(8992)
商业(8552)
现代(8447)
技术经济(8168)
实践(7972)
(7972)
统计(7908)
共检索到279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蒲宇飞  
2001年5月31日,世界银行和国务院体改办在北京联合发布了题为“金融与增长:动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的世行最新金融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两位作者卡普里奥先生和赫诺汉先生,是世行研究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享有盛名的金融专家。两位专家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特别是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制的深刻分析,指出了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金融服务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提出了金融改革的方向和原则,阐明了金融服务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完善监管体系的重要性,论述了建立金融安全网、防范金融风险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了金融开放的意义与时机选择。本文简要介绍了世行报告的基本观点及两位作者对中国金融政策的建议,仅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在急剧动荡的外部金融环境下,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进程应如何进一步推进?一、制度化的汇率合作机制应当缓行,汇率政策协调需要加强;二、加强各经济体金融市场的相互开放和区域债券市场的建设;三、在东亚区域储备合作方面,将多边化CMI机制建设为多国合作的金融投资基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元龙  
一、制约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外贸进出口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受亚洲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影响,199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率出现了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这也是16年来的最低点,为-0.38%;出口增长速度,自1998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礼辉  
2007年全球经济波澜起伏,在高速增长中调整,全年增速预期为5.2%,略低于2006年高达5.4%的近30年来峰值。美国经济大幅放缓,欧
[期刊] 征信  [作者] 熊劼  
传统国际经济学中的三元悖论并没有考虑金融全球化的规模,特别是银行国际化在其中的作用,因此在面临全球金融动荡时,独立的货币政策只可能在资本项目实施管制下实现。由于全球性金融周期的显现,中心国家的金融环境越来越显著地影响到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从资本管制、内部化溢出效应、宏观审慎政策、杠杆率限制四个维度提出政策选项,以应对全球金融动荡的潜在冲击,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熊劼  
传统国际经济学中的三元悖论并没有考虑金融全球化的规模,特别是银行国际化在其中的作用,因此在面临全球金融动荡时,独立的货币政策只可能在资本项目实施管制下实现。由于全球性金融周期的显现,中心国家的金融环境越来越显著地影响到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从资本管制、内部化溢出效应、宏观审慎政策、杠杆率限制四个维度提出政策选项,以应对全球金融动荡的潜在冲击,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苏基溶  廖进中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利用中国省际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化改革后,中国的金融发展通过提高研发产出效率和技术吸收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两种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促进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但通过提高本国技术吸收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比进口贸易有更强的技术外溢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今年4月刚刚履新的越南中央银行副行长Neguyen Van Bihn6月30日在河内召开的"国际新兴市场论坛"上谈到,最近两年外资大量流入越南,尤其是2007年越南加入WTO之后,外资流入更加汹涌,这使得越南的货币供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王晋斌  阎衍  朱戎  
始于去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其影响自今年以来逐步扩大,逐渐发展成金融危机。美国成为重灾区,欧洲和亚太地区都受到波及。金融危机中的资产价格迅速下降,为金融业并购重组创造了条件。因此,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克勇  蔡而迅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 ,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扩大内需应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向启动。“十五”期间应采取财政与金融“双轮驱动”的政策来扩大内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2008年11月13日,九届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理论研讨会、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在理论研讨会上,来自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各大高校及金融机构的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碧落  
泰国金融动荡剖析碧落一、泰国发生挤提风潮,金融体系不稳3月5日,泰国出现挤提风潮,仅5日、6日两天,投资者从10家出现问题的财务公司提走近150亿铢(约兑5.77亿美元),7日挤提风潮继续蔓延。同时,泰国的股市连续4天大幅下跌,7日跌至近5年来的最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永言  
今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泰铢紧盯美元的政策,改为浮动汇率制,泰铢汇率下跌25%,东南亚各国也受到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相关国家给予援助。我国引入外资以直接投资为主,外债结构以中长期为主,资本项目的外资出入仍需审批,国际短期资本在中国活动的空间很小。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全球为数很少的无外债地区,外汇储备充足,中国内地和香港金融界对港元地位稳固充满信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