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82)
2023(17052)
2022(14095)
2021(13115)
2020(11003)
2019(25218)
2018(24923)
2017(48127)
2016(26124)
2015(29030)
2014(29176)
2013(28460)
2012(26019)
2011(23217)
2010(23440)
2009(21851)
2008(20526)
2007(18232)
2006(16047)
2005(14529)
作者
(75139)
(62259)
(61314)
(58922)
(39594)
(29713)
(28197)
(24262)
(23733)
(22258)
(21170)
(20993)
(19844)
(19764)
(19334)
(19308)
(18410)
(18346)
(17929)
(17722)
(15528)
(15333)
(15148)
(14163)
(13909)
(13840)
(13726)
(13661)
(12543)
(12438)
学科
(98888)
经济(98767)
管理(71938)
(69973)
(58418)
企业(58418)
方法(42320)
数学(35995)
数学方法(35535)
中国(33647)
(29040)
金融(29032)
(27530)
(27514)
银行(27477)
(27415)
(26470)
(23763)
业经(23730)
(23304)
地方(21876)
理论(18860)
农业(18411)
(18119)
贸易(18103)
(17806)
财务(17723)
财务管理(17692)
(17627)
企业财务(16918)
机构
大学(361664)
学院(358556)
(140127)
管理(137405)
经济(136936)
研究(124221)
理学(118328)
理学院(116962)
管理学(114738)
管理学院(114094)
中国(96948)
(77745)
科学(77204)
(66734)
(62918)
(61623)
中心(57568)
研究所(57470)
业大(54603)
财经(53171)
(53092)
北京(49216)
(48387)
农业(48384)
(48059)
师范(47498)
(45167)
(43647)
经济学(42437)
财经大学(39820)
基金
项目(245519)
科学(191912)
研究(179047)
基金(177033)
(155176)
国家(153878)
科学基金(131126)
社会(111374)
社会科(105481)
社会科学(105452)
(96152)
基金项目(93360)
自然(85318)
自然科(83375)
自然科学(83353)
教育(82082)
自然科学基金(81807)
(81162)
编号(73085)
资助(72968)
成果(60389)
重点(55280)
(53537)
(52319)
(51144)
课题(50905)
创新(47709)
科研(47057)
国家社会(45713)
教育部(45692)
期刊
(152382)
经济(152382)
研究(108463)
中国(73027)
学报(61298)
(56635)
科学(54175)
(50764)
管理(50757)
大学(46083)
(44238)
金融(44238)
教育(43842)
学学(43133)
农业(38340)
技术(29848)
财经(25852)
经济研究(25097)
业经(24687)
(22097)
(20079)
问题(19988)
图书(19225)
理论(17709)
(17390)
科技(17170)
实践(16221)
(16221)
技术经济(15852)
现代(15778)
共检索到538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伍志文  
本文利用18个国家1982-2003年和24个国家1992-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金融一体化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如下几点结论:一是不同类型的资本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差别。国际证券投资不利于金融稳定,而直接投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并不明显,其他投资对金融稳定存在一定的影响,但综合效应并不十分确定。二是金融一体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而且不同类型的资本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不同的时滞效应。三是金融一体化对金融稳定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同时也不是十分稳定。总体而言,金融一体化对金融稳定没有产生稳定而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叶  贺培  
笔者选取金砖5国的15个金融脆弱性指标,使用SPSS19.0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金砖国家金融脆弱性指数,并展开跨国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金砖5国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但总体上处于收敛和平稳的趋势。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金融脆弱性发展趋势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形态,而中国的金融系统则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在巴西、印度和南非的金融脆弱性指数中微观市场指标起到了主要的影响作用,中国和俄罗斯的金融市场指标、宏观经济与政府指标是其金融脆弱性体系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金砖5国在金融合作与发展的进程中要积极应对可能存在的阻碍和风险,各取所长,相互学习,继续推进合作进程的深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奇  何帆  刘明兴  
近年来有关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之间关系的讨论在文献中屡见不鲜。本文认为金融自由化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一个独立效应,与此同时,金融自由化政策是否与政府其他经济政策协调一致也会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换言之,金融自由化作为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经济政策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不仅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而且也会显著地影响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经验证据也支持了我们的观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立坚  牛晓梦  李安心  
本文从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验证我国金融体系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能否发挥“投融资、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流动性供给、信息生产和公司治理”这六大基本功能,来揭示当今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从而为现在中国金融的改革方案提供必要的政策依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岳娟丽  程启智  管鸿禧  
作为"国家重要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其脆弱性来源及特征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重视。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探寻金融脆弱性来源。以现有金融脆弱性来源理论为基础,把金融脆弱性来源归纳为实体经济债务膨胀、金融机构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国际贸易与跨国冲击、宏观经济波动等五个维度,分析脆弱性来源的相对水平与累积以及脆弱性来源的关联支撑效应,可为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研究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洪明  
一、新兴市场的划分 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划分,新兴市场是指那些人均收入处于中低档水平的发展中和转型经济的国家。按此标准,目前世界上有31个以上的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亚洲有10个,欧洲有7个,拉丁美洲有7个,中东和非洲有7个。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金融角度看,在新兴市场中,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本文对日见流行而又很模糊的一个概念———“金融脆弱性”展开研究。金融脆弱性 ,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 ,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来自于借款人的高负债经营和银行不恰当的评估方法的合力。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及波动性的联动效应。信息不对称对两个市场上的脆弱性起着根源性作用。金融工具发行单位的清偿力是衡量金融脆弱性程度最直接指标。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膨胀发展 ,金融脆弱性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种自增强的趋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荔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人们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过度的金融自由化会增加金融体系固有的脆弱性 ,加大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过度金融自由化的表现与衡量指标 ,并对过度金融自由化如何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进行了重点分析 ,提出了若干解决的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芳  赵净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加大,金融脆弱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等收入国家更是如此。文章选取16个代表性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脆弱性指数,并对泰国1996-2009年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程度、金融监管方式、政府应对危机决策能力和宏观经济基本面是影响泰国金融脆弱性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乐  
本文提出家庭金融脆弱性冲击下的跨期消费行为假说,基于CHFS数据构建均衡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家庭金融脆弱性对跨期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理论假说分析发现,持久性和暂时性的金融脆弱性冲击对家庭消费流动性和消费排列影响明显,家庭金融脆弱性引发跨期消费选择。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家庭金融脆弱性降低跨期消费对当期资产负债水平的敏感性,提高跨期消费对当期收入支出水平的敏感性。资产负债水平、收入支出水平存在通过金融脆弱性挤占家庭总消费的强化预算约束路径。资产负债水平通过金融脆弱性对农村家庭跨期消费平滑的弱化能力更明显,收入支出水平的跨期消费平滑路径仅存在于城镇家庭。金融脆弱性通过强化预算约束路径对农村家庭消费的挤占效应更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奕  
国际金融一体化与金融自由化是国际金融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两大成就,其独特的“双刃剑效应”既给跨国银行带来发展的机遇,也对跨国银行的监管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指出了传统跨国银行监管方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研讨了跨国银行监管的新方式和发展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志勇  
本文在金融脆弱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适合美国金融体系和次贷危机特点的金融脆弱性测度模型,认为美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主要是由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国际收支、金融监控和银行安全这四个主因子决定的。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2000年以来美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最低点出现在2002年,随后逐年攀升;2008-2009年是次贷危机集中爆发和蔓延的时期,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仍有上行的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立坚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验证我国金融体系在不完全市场的制约条件下,能否发挥“价值创造、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流动性供给、信息生产和公司治理”这六大基本功能,以及通过进一步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来揭示当今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表现及其症结所在。论文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影响我国金融体系“健全性”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房地产价格和流动性,它们直接左右银行的信贷行为;相反,利差幅度和基础货币的调控却没有显著的制约效果。所有这些特征都恰恰反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至今为止还没得到有效的发挥。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可为  安毅  高源  
科学评估金融脆弱性的溢出效应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事关国家金融安全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选取我国股票、债券、货币和外汇市场的关键指标构建国内金融脆弱性指数,基于TVP-VAR和BK溢出指数法研究金融子市场的脆弱性外溢效应,并分析国内外金融脆弱性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市场的脆弱性外溢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极端事件的发生会导致溢出效应增强;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长期,股票、债券和外汇市场是长期脆弱性的净传递者,货币市场是长期脆弱性的净接受者;国内金融脆弱性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抑制作用最大,国外金融脆弱性的中期抑制作用最大。因此,对金融脆弱性的监测,不仅要考虑市场本身的脆弱性累积,还要考虑跨市场的脆弱性外溢效应,并加强对国外金融状况尤其是极端事件的关注,增强国内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劲  
由内生特点决定的银行体系脆弱性会阻碍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传导,引发金融危机。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分支,小企业金融的脆弱性较银行体系更甚。单体银行脆弱性的测度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杠杆率和RAROC等指标相关。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某银行小企业金融实际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单体银行脆弱性测度同样适用于小企业金融。据此可以找出小企业金融脆弱性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出有效应对小企业金融脆弱性的路径和策略,即保持合理的小企业金融发展速度,加快实施内部评级法,丰富小企业金融服务内涵和建立逆周期计提拔备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