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1)
2023(10498)
2022(9471)
2021(9112)
2020(7657)
2019(17745)
2018(17804)
2017(34305)
2016(18906)
2015(21471)
2014(21498)
2013(21017)
2012(19547)
2011(17397)
2010(17334)
2009(15792)
2008(15544)
2007(13613)
2006(11801)
2005(10210)
作者
(55786)
(46080)
(45983)
(43528)
(29477)
(22301)
(20914)
(18327)
(17574)
(16508)
(16047)
(15397)
(14547)
(14479)
(14130)
(14078)
(14009)
(13824)
(13135)
(13098)
(11492)
(11328)
(11276)
(10393)
(10354)
(10321)
(10151)
(10139)
(9264)
(9160)
学科
(71301)
经济(71216)
管理(56383)
(50285)
(43100)
企业(43100)
方法(35098)
数学(29905)
数学方法(29441)
(19074)
(18163)
(17778)
中国(17419)
环境(15747)
业经(15503)
地方(14309)
理论(13658)
(12988)
(12539)
贸易(12533)
(12481)
(12151)
(11998)
(11975)
农业(11959)
财务(11911)
财务管理(11888)
技术(11554)
企业财务(11246)
教育(10396)
机构
大学(267912)
学院(265784)
管理(106512)
(97057)
经济(94667)
理学(92779)
理学院(91688)
管理学(89872)
管理学院(89409)
研究(87893)
中国(64682)
科学(58807)
(58493)
(45219)
(43798)
(43494)
业大(41843)
研究所(41611)
中心(39885)
(37885)
北京(37091)
(36160)
师范(35805)
财经(35647)
农业(34319)
(32331)
(32331)
(31550)
技术(29137)
师范大学(29012)
基金
项目(186344)
科学(144879)
研究(133982)
基金(133878)
(117535)
国家(116568)
科学基金(99447)
社会(80971)
社会科(76522)
社会科学(76500)
(72788)
基金项目(71875)
自然(67227)
自然科(65602)
自然科学(65587)
自然科学基金(64353)
(61804)
教育(61107)
资助(55902)
编号(55250)
成果(44435)
重点(41532)
(40147)
(38788)
(38017)
课题(37610)
科研(36096)
创新(35405)
大学(34544)
计划(34386)
期刊
(105126)
经济(105126)
研究(74440)
中国(48650)
学报(46085)
科学(41661)
(38785)
管理(38265)
大学(33984)
(32947)
学学(31835)
教育(31280)
农业(27539)
技术(23313)
(18832)
金融(18832)
图书(16904)
业经(16818)
财经(16507)
经济研究(15783)
(14027)
(13899)
资源(13833)
理论(13775)
科技(13681)
问题(13334)
实践(12919)
(12919)
(12894)
技术经济(12798)
共检索到379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白雪  陈旭  
金藻孢囊是金藻生殖过程的特有产物,在淡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其硅质外壳易在沉积物中保存。金藻孢囊的孔、领、环带以及表面纹饰特征是其鉴定分类的主要依据。金藻孢囊对水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变化研究中,包括古温度和古水文重建、水体富营养化和酸化评估等领域。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其他区域研究相对较少。相比于其他生物指标,金藻孢囊鉴定相对复杂,不利于其广泛应用。因此,未来应优化金藻孢囊鉴定分类方法,提高鉴定统计效率。其次,加强金藻孢囊的现代过程调查,尤其在欧洲和北美以外的地区,以揭示全球不同地区金藻孢囊多样性及其生态属性。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藻孢囊在泥炭地环境演变、生物地理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琦  蓝东兆  顾海峰  李超  
描述了厦门湾沉积物中的13种甲藻孢囊的形态与丰度、分布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平均丰度为3360粒·kg-1湿重;其中有2种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小型亚历山大藻,有2种有害甲藻:具刺膝沟藻和锥状斯氏藻的孢囊,且数量较为丰富。这4种有害有毒甲藻孢囊在环境条件适合时将可能引发赤潮,对厦门湾水产养殖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发文  高鹏程  来琦芳  么宗利  陆建学  周凯  仲启铖  郑亮  王慧  
以盐碱池塘优势微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温度(20℃,25℃,30℃)和光照强度(2000 lx,4000 lx,6000 lx)组合条件下两种微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结果显示,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均能使水环境ph上升。在本实验范围内,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能使水环境ph显著上升至9.50以上,在温度25℃、光照强度2000 lx条件下,藻密度达最大值1.1×10~7 cells/M l,水环境ph也达到峰值10.83;小球藻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欣艳   李鑫   于洁   赵娜   张旭   谢波  
藻类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重要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流动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些细菌可以通过促进藻类生长、帮助藻类抵抗逆境胁迫等作用,与藻类发生有益相互作用,进而对两者的生存、竞争、生理功能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近年来藻类和细菌有益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微生物类群、分子机制,及其在环境污染处理、生物质能源和合成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这不仅对理解水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种间关系的机制与效应具有重要作用,也将为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挖掘和利用生物资源造福人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祖  颜家坤  
用湖北天门小麦病田土壤中分离的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接种,并种植小麦,待小麦收割后,于不同时间内分离孢囊,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孵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旬平均9~12℃孵出的幼虫总数多。在15±1℃恒温下,孢囊孵出的幼虫显著高于20℃、10℃、5℃的处理。黄棕壤土浸液、小麦根汁5倍液有抑制孢囊孵化的作用,小麦根汁10倍液对孢囊孵化无显著影响。小麦根汁20倍液对孢囊孵化有利。室外自然条件下。6~10月线虫的孵化不发生。晾干的孢囊在冰箱冷冻室内存放16个月,不影响其孵化率,在7℃下存放16个月,失去活力的卵则较多。病土晾干在室温下存放16个月(过二个夏),孢囊孵出的幼虫...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俊锋  杨月巧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进展 ,探讨了GIS在水环境管理、评价与规划、模拟、非点源污染控制、环保应急反应等方面的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辉民  黄文坤  孔令安  彭德良  孙建华  
禾谷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产区主要的病害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从孢囊上分离寄生真菌,扩增其ITS序列,并通过室内生测和盆栽试验对其发酵液进行了杀线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共鉴定获得31株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支顶孢属、枝孢属、曲霉属、链格孢属、毛壳菌属、枝氯霉属、根霉、小球腔菌属、青霉菌属10个属,其中镰刀菌属真菌最多有8株。黑曲霉属真菌HN214与曲霉属真菌HN132的发酵液稀释4倍后,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66%和96.56%;室内盆栽活性测定表明,真菌HN132的8倍发酵液处理后,禾谷孢囊线虫的孢囊减少率达64.1%,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维昊  宋立荣  徐小清  刘永定  张锡辉  
微囊藻毒素是有毒蓝藻释放的肝毒性代谢物,对环境和人们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并已列入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特定检测项目。在暴发严重蓝藻水华的滇池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对水华污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进行了全年监测,结果表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17~0.82μg/L,比水体中蓝藻生物量的藻毒素含量低了至少一个数量级。为研究水体中藻毒素的归宿,通过有关微囊藻毒素的吸附、光降解、微生物降解等一系列现场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光降解是滇池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浓度降低的主要途径,同时微生物降解、生物积累和颗粒物吸附也是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浓度降低的因素。探讨了蓝藻水华污染水体的藻毒素归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雨虹  王枫  王雷  王瑞霞  王裕玉  陆阳  张永根  
通过喷涂和预处理两种方法将不同浓度植酸酶添加到豆粕型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W albaum)饲料中,研究了植酸酶对金鳟粪磷及养殖水环境中磷含量的影响。金鳟粪磷分析结果显示,喷涂法添加植酸酶,对照组中粪磷含量最高,其他各试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添加植酸酶的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水中磷含量试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可   王龙飞  
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具有浓度低、毒性大等特点,是饮用水和再生水水质安全的重要威胁。生物炭因制备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在水环境ECs的去除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推进生物炭在水环境新污染物去除的应用,本文从水环境中ECs污染现状、生物炭的性质、生物炭在水环境ECs去除过程中的研究和应用概况等方面进行综述,分别总结生物炭作为吸附剂、高级氧化催化剂与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对ECs的去除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振跃  王守正  李洪连  袁红霞  
通过对病害的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查明,河南省小麦发生了一种新病害,就是由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引起的小麦泡囊线虫病.经人工接种测定,该线虫还可侵染大麦、燕麦和黑麦;在谷子、玉米、水稻和高粱上未见表现症状,根部也未查到线虫.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种时沟施涕灭威或呋喃丹对该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鉴定了河南省12个主要小麦品种的抗性,结果均不抗抱囊线虫病,但感病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志刚  胡凡光  郭萍萍  吴志宏  宋娴丽  孙福新  李美真  王保廷  逄邵楠  
研究了在一定养殖空间内刺参–鼠尾藻适宜的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将不同密度的平均体重为(16.7±0.95)g的刺参和鼠尾藻混养在1 m3水体的塑料桶内,实验分为12组,每组设3个重复,对刺参、鼠尾藻的生长及养殖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1)刺参、鼠尾藻平均日增重率(Mdwg)和特定生长率(SGR)受刺参密度和鼠尾藻密度影响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志刚  胡凡光  郭萍萍  吴志宏  宋娴丽  孙福新  李美真  王保廷  逄邵楠  
研究了在一定养殖空间内刺参–鼠尾藻适宜的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将不同密度的平均体重为(16.7±0.95)g的刺参和鼠尾藻混养在1 m3水体的塑料桶内,实验分为12组,每组设3个重复,对刺参、鼠尾藻的生长及养殖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1)刺参、鼠尾藻平均日增重率(mdwg)和特定生长率(SgR)受刺参密度和鼠尾藻密度影响显著(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今煜  潘智雄  黄天培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Bt)库斯塔克亚种(subsp.kurstaki)8010为研究材料,通过PCR技术获得Bt 8010的外孢囊蛋白基因上下游序列,以含有卡那基因的pDG780质粒为中间载体,通过酶切、连接和PCR,构建含外孢囊蛋白基因上游序列、卡那基因、外孢囊蛋白基因下游序列的基因敲除载体pRN5101UKD,为后续外孢囊蛋白基因敲除工作做准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国祥  翁立达  张勇传  叶闽  
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日益受到国内外广泛的重视 ,把传统的力学、数学及计算机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入到本领域来进行学科交叉 ,是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者的职业义务。首先介绍了环境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而后对湍流流体力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 ,并从普通的湍流流体力学出发 ,结合河流流体力学及环境流体力学 ,概括地阐述了河流流体力学及环境流体力学的特征、研究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在长江流域水环境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而后 ,介绍了目前环境流体力学中运用较广的几种数值方法及较复杂边界的处理方法。最后 ,介绍了几种目前在水环境评估领域运用较多的近区模拟模型与远区模拟模型和近场、远场区分所带来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