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4)
- 2023(10154)
- 2022(9022)
- 2021(8530)
- 2020(7173)
- 2019(16538)
- 2018(16626)
- 2017(31341)
- 2016(17490)
- 2015(19844)
- 2014(19927)
- 2013(19546)
- 2012(17810)
- 2011(15907)
- 2010(15733)
- 2009(13922)
- 2008(13377)
- 2007(11444)
- 2006(9789)
- 2005(8295)
- 学科
- 济(64191)
- 经济(64124)
- 管理(50239)
- 业(48902)
- 企(41235)
- 企业(41235)
- 方法(32021)
- 数学(27664)
- 数学方法(27328)
- 农(17332)
- 技术(16751)
- 中国(16309)
- 学(15541)
- 财(14610)
- 业经(14485)
- 理论(13722)
- 地方(12756)
- 贸(11798)
- 贸易(11794)
- 农业(11789)
- 易(11469)
- 教育(11082)
- 和(10876)
- 环境(10470)
- 务(9730)
- 财务(9665)
- 制(9655)
- 财务管理(9651)
- 划(9398)
- 教学(9221)
- 机构
- 大学(242504)
- 学院(242063)
- 管理(98194)
- 济(88383)
- 经济(86249)
- 理学(85914)
- 理学院(84962)
- 管理学(83448)
- 管理学院(83029)
- 研究(78821)
- 中国(54700)
- 科学(52446)
- 京(51873)
- 农(41246)
- 所(39921)
- 业大(39778)
- 财(37586)
- 研究所(36923)
- 中心(35264)
- 江(34312)
- 范(33057)
- 师范(32692)
- 北京(32603)
- 农业(32589)
- 财经(31010)
- 技术(30203)
- 院(28699)
- 经(28268)
- 州(28249)
- 师范大学(26259)
- 基金
- 项目(173989)
- 科学(135522)
- 研究(127268)
- 基金(123619)
- 家(108126)
- 国家(107214)
- 科学基金(91791)
- 社会(76056)
- 社会科(71971)
- 社会科学(71949)
- 省(70325)
- 基金项目(66858)
- 自然(61509)
- 自然科(60071)
- 自然科学(60059)
- 教育(59788)
- 自然科学基金(58962)
- 划(58816)
- 编号(53094)
- 资助(50587)
- 成果(42203)
- 重点(39031)
- 部(37566)
- 创(37394)
- 课题(36800)
- 发(36683)
- 创新(34758)
- 科研(33310)
- 项目编号(32744)
- 大学(32435)
共检索到339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瑜 林茜 龙芳 何海旺 赵明 武鹏 林贵美 王趣有 李林月 吕朝安
设置6个不同光照和温度的处理组合,研究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粉蕉组培快繁的影响,探索一套适合‘金粉1号'粉蕉的组培快繁新技术。结果表明,在继代培养阶段,高温暗培养处理继代芽萌动早、分化早、分化快,继代培养25 d时,繁殖系数2.52,有效芽率96.74%,高于其他处理,发泡芽率5.43%,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生根培养阶段,除常温光培养处理外,高温暗培养处理等处理平均每株苗根数均大于5条,假值成活率高。综合考虑繁殖系数、分化效率、继代苗和生根苗质量、节能等多方面因素,粉蕉组培快繁时,高温暗培养处理组合最优。
关键词:
‘金粉1号'粉蕉 高温暗培养 组培快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志国 石云平 黄宁珍 付传明 唐凤鸾 蒋巧媛
以凉粉草带茎节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影响凉粉草组培快繁过程的3个因素(6-BA、ZT、NAA)的3个浓度水平进行优化试验,试验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并针对凉粉草在组培快繁过程中极易发生玻璃化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凉粉草的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1 mg/L,无玻璃化;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ZT0.5 mg/L+NAA 0.02 mg/L+PVA 1000 mg/L,无玻璃化,增殖系数达9.1,芽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KT0.01 mg/L。1000 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鸿 黄烈健 施琼 胡峰
[目的]建立16年生卷荚相思优树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16年生卷荚相思优树的当年新生枝条带腋芽茎段为材料,对卷荚相思外植体进行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植等。[结果]表明:通过对16年生卷荚相思成年优树采条进行扦插,以扦插苗建立采穗圃,选取采穗圃中当年生健康无病虫害枝条的中段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5%的酒精处理0.5 min和0.1%的升汞处理18 min,其存活率达69.33%,芽诱导率达86.67%;最佳初代培养基为改良mS+蔗糖40 g·L-1,出芽率为91.3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蔗糖30 g·L...
关键词:
卷荚相思 组培快繁 外植体 选择 消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邓杰玲 关世凯 黄昌艳 何荆洲 卜朝阳 张自斌
【目的】探讨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蒜香藤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最佳培养基,建立组培快繁体系,为其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以蒜香藤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灭菌方法、不同培养基类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蒜香藤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茎段灭菌的最佳组合宜先用75%酒精拭擦茎段再用0.10%升汞浸泡8~12 min,污染率为0,成活率为100.00%;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WPM+6-BA1.50 mg/L+NAA 0.10 mg/L,增殖系数为4.86;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WPM+IBA 0.20~0.30 mg/L;移栽基质以体积比为2∶1的泥炭混合珍珠岩为宜,移栽成活率为100.00%。【结论】采用酒精结合升汞处理蒜香藤茎段即可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使用含相应生长调节剂浓度的WPM培养基可获得较高的增殖系数和生根率,在合适比例的泥炭混合珍珠岩基质上移栽效果佳。
关键词:
蒜香藤 茎段 木本培养基 生根 增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续九如 李春立 孙建设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毛叶枣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 .证明 3、4月是 1年内采集外植体的最佳时期 ,在此阶段对外植体进行培养时 ,有效萌芽率最高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筛选出适合毛叶枣组培各阶段的适宜激素浓度和配比 ,分别为 :启动培养基MS +6 BA 0 8mg L +IBA 0 4mg L ;增殖培养基MS +6 BA 1 2mg L +IBA 0 5mg L ;生根培养基 1 2MS +IBA 3 0mg L .并阐明了继代次数与增殖系数和生根率的关系 ,提出毛叶枣继代次数以 8代左右为宜 ,8代之后应进行生根培养 .
关键词:
毛叶枣 组织培养 繁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寒霜 赵俊丽 李伟明 付书平 王书生
以河北省两个名优地方品种安国大蒜和永年大蒜为试材,用Ms,B5作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大蒜茎尖繁殖脱毒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B5+0.1 mg/L NAA+3 mg/L 6_BA,但是,激素、营养物质的添加数量以及培养时期不同品种间有差异;剥离大蒜茎尖带一定数量的鳞片为好,其不仅可提高脱毒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扩大茎尖繁殖系数。无毒蒜大田扩繁的播种时间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且品种间差异较大。
关键词:
大蒜 茎尖培养 脱毒 快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蒋月喜 王晓国 何荆洲 黄昌艳 邓杰玲 卜朝阳
通过蝶豆种子无菌萌发,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为建立蝶豆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75%酒精表面灭菌30 s结合0.1%的HgCl2表面灭菌10 min的方法,蝶豆的种子无菌萌发时污染率为0,发芽率为36.67%;下胚轴、上胚轴、子叶的愈伤诱导率为100.00%,愈伤分化率分别为82.11%、20.00%、0;愈伤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10mg/l+nAA 0.02 mg/l;上胚轴和下胚轴不能直接诱导出不定芽,子叶可以直接诱导出不定芽;不定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0 mg/l+iBA 0.50 mg/l;生根适宜培养基为ms+iBA 0...
关键词:
蝶豆 无菌萌发 愈伤组织 不定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单芹丽 许凤 李金泽 曹桦 汪国鲜 孟金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用MS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BA、TDZ、NAA、蔗糖和活性碳进行红芋(Colocasiatonoimo NaKai)萌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红芋诱导丛生芽较佳的启动培养基为MS+0.5 mg/L NAA+5.0 mg/L 6-BA,丛生芽增殖较佳的培养基为MS+3.0 mg/L 6-BA+1.5 mg/L TDZ+0.5 mg/L NAA+30.0 g/L蔗糖,丛生芽生根较佳的培养基为MS+0.5 mg/L NAA+0.3 mg/L 6-BA+1.5 mg/L活性碳。
关键词:
红芋 萌芽 组织培养 正交实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吴丽芳 汪国鲜 屈云慧 单芹丽 曹桦 阮继伟 李金泽 蒋海玉
利用江南越桔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WPS+6-BA 3.0 mg/L+NAA 0.2 mg/L+蔗糖20 g/L为诱导丛生芽较佳的启动培养基;WPS+ZT 1.0 mg/L+6-BA 0.2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为组培苗叶片诱导不定芽增殖较佳的培养基;1/2MS+IBA 0.2 mg/L+NAA 0.5 mg/L+活性炭3.5 mg/L为丛生芽生根较佳的培养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屈云慧 汪国鲜 单芹丽 吴丽芳 阮继伟 蒋海玉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芒萁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结果表明,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原叶体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NAA 1.0 mg/L+6·BA 1.5 mg/L+蔗糖30 g/L+琼脂7g/L;孢子体的诱导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
关键词:
芒萁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孢子体诱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军云 马文彬 瞿观 王耀生
摘要:通过除虫菊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消毒试验,确定了消毒方法:75%酒精中浸泡30 s,再放入0.1%升汞中处理10m in,无菌水冲洗2~3次;通过正交试验及优化筛选,建立了除虫菊适宜增殖培养基:MS+BA 0.5 mg/L+NAA 0.05 mg/L和MS+BA 1.0 mg/L+NAA 0.05 mg/L;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得到适合除虫菊的生根培养基:1/2MS+NAA 0.5 mg/L。
关键词:
除虫菊 组织培养 正交试验 快繁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燕 陈丙义 章镇 高志红 乔玉山
以原产我国的黄毛草莓匍匐茎茎尖为材料进行初始离体培养获得无菌苗,并以此为试材筛选出适宜黄毛草莓增殖快繁和离体生根的培养基。实验表明,利用草莓匍匐茎茎尖在MS+0.5 mg/L 6-BA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适合黄毛草莓快繁的培养基为MS+0.4 mg/L 6-BA+0.1 mg/L NAA,增殖倍数为5.877;适宜其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0.2 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初步建立了黄毛草莓茎尖培养、组培苗快繁技术,为今后黄毛草莓再生及离体诱导染色体加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毛草莓 茎尖培养 快繁 生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