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8)
- 2023(3348)
- 2022(2593)
- 2021(2633)
- 2020(2126)
- 2019(4943)
- 2018(5101)
- 2017(10051)
- 2016(5124)
- 2015(6013)
- 2014(5861)
- 2013(5822)
- 2012(5172)
- 2011(4604)
- 2010(4803)
- 2009(4326)
- 2008(4239)
- 2007(3972)
- 2006(3672)
- 2005(3111)
- 学科
- 济(17624)
- 经济(17482)
- 管理(12429)
- 业(11914)
- 企(11169)
- 企业(11169)
- 方法(7003)
- 理论(6978)
- 中国(6549)
- 农(6408)
- 业经(6386)
- 和(5816)
- 制(4111)
- 教学(3942)
- 社会(3925)
- 地方(3803)
- 数学(3779)
- 财(3764)
- 教育(3748)
- 数学方法(3710)
- 学(3655)
- 农业(3441)
- 经济理论(3366)
- 企业经济(3349)
- 贸(3333)
- 贸易(3329)
- 易(3220)
- 技术(2733)
- 银(2623)
- 银行(2619)
- 机构
- 学院(69389)
- 大学(68596)
- 管理(25722)
- 济(25167)
- 经济(24427)
- 研究(21860)
- 理学(21644)
- 理学院(21394)
- 管理学(21005)
- 管理学院(20879)
- 中国(17344)
- 京(14181)
- 财(12558)
- 科学(12348)
- 江(10888)
- 中心(10812)
- 范(10521)
- 师范(10440)
- 所(10401)
- 财经(9789)
- 研究所(9226)
- 北京(9094)
- 经(8825)
- 州(8818)
- 农(8615)
- 师范大学(8355)
- 业大(8196)
- 技术(8088)
- 经济学(7587)
- 院(7505)
- 基金
- 项目(43448)
- 研究(34921)
- 科学(33681)
- 基金(29748)
- 家(24986)
- 国家(24714)
- 社会(23180)
- 科学基金(21167)
- 社会科(20543)
- 社会科学(20528)
- 省(17351)
- 教育(17187)
- 编号(15593)
- 基金项目(15518)
- 划(14431)
- 成果(13649)
- 自然(12142)
- 资助(11965)
- 自然科(11880)
- 自然科学(11879)
- 自然科学基金(11676)
- 课题(11007)
- 重点(9679)
- 部(9626)
- 项目编号(9564)
- 年(9421)
- 创(9383)
- 发(9092)
- 性(8944)
- 大学(8709)
共检索到109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晨漠
今年8月10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正在上海访问的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金祖禄(Kim Sang Rok)博士.同行的还有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国际部指导员尹凡秀、国际问题研究所外事局局长崔正燮、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赵相鲜.问: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朝鲜的报章杂志经常出现“朝鲜式社会主义”一词,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其中包括哪些要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栋
选择社会主义公债理论为研究命题,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分析与金融史研究相结合,得出结论:(1)马克思、恩格斯公债思想是对西方公债学说的扬弃;(2)中国近代旧政府公债因债信泯灭而失败;(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公债实践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70年取得辉煌成就。基于中国方案的理论发展,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国债实践是公债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观点:(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基本原则;(2)服务新发展格局确保经济循环畅通无阻;(3)坚守经济安全底线、防范化解风险;(4)"一带一路"倡议下提供国际公共服务品。新发展格局的重点策略建议:(1)实现"共同富裕"远景目标,便利国债投资确保人民获得发展红利;(2)提高国债流动性和收益率曲线的应用,发挥国债基准功能,促进金融服务经济实体;(3)国债市场选择渐进式开放策略,增强市场韧性、维护经济安全;(4)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动绿色主权债券成为国际储备资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适应,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享制度,要把握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这个关键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公平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方略,不仅重点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的基本问题,而且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的发展目标,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各方面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以表达人民群众的绿色发展意愿,贯彻依靠全民力量的绿色发展路线,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前景,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发展思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制度的绿色化为根本着力点,旨在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实现绿色栖居的美好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力,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东
人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主体、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是目的与动力的辩证统一。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现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忽视人的发展的倾向,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归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本源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坚持经济发展与人民的发展相统一。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刘惠文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需要正视过去由分配制度造成并长期存在的初次分配不合理现象,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分配关系,使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成为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市场规则严格管理,确保民生保障和改善与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同步获得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膨胀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宗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这一立场决定了其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是反映和确保人民群众利益: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全新界定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是人民利益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丰富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新发展理念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是实现和扩大人民利益的根本途径。这一立场也决定其基本方法体现了人民性原则,包括唯物辩证法,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统一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统筹兼顾、平衡协调的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正仁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由"本体篇""运行篇""发展篇""开放篇"四部分33章构成。"本体篇"是根本,"运行篇"是本体行为,"发展篇"是本体拓展和升华,"开放篇"是本体走向世界,四个部分有机联系,缺一不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体架构。各章之间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又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体现出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血脉系统和经络系统。贯穿于各个部分和各个章节的红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荣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价值原则。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前提条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追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东
人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主体、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是目的与动力的辩证统一。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现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忽视人的发展的倾向,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归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本源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坚持经济发展与人民的发展相统一。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适应,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享制度,要把握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这个关键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公平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膨胀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宗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东
人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主体、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是目的与动力的辩证统一。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现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忽视人的发展的倾向,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归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本源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坚持经济发展与人民的发展相统一。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