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2)
2023(15737)
2022(13473)
2021(12637)
2020(10357)
2019(24158)
2018(23789)
2017(45760)
2016(24502)
2015(27717)
2014(27730)
2013(27543)
2012(25769)
2011(23412)
2010(23800)
2009(21941)
2008(20906)
2007(18466)
2006(16788)
2005(15310)
作者
(71226)
(58897)
(58323)
(55313)
(37609)
(28173)
(26786)
(22973)
(22653)
(21154)
(20255)
(19888)
(18881)
(18740)
(18332)
(18118)
(17320)
(17055)
(16978)
(16764)
(14749)
(14375)
(14208)
(13560)
(13231)
(13215)
(13120)
(13088)
(11904)
(11512)
学科
(101167)
经济(101066)
管理(64576)
(63984)
(51829)
企业(51829)
方法(40749)
(34777)
中国(34685)
银行(34630)
数学(34498)
数学方法(34148)
(33066)
(31978)
金融(31976)
地方(28787)
(26964)
(26326)
贸易(26302)
(25484)
(25480)
(23802)
业经(23485)
(20354)
农业(18407)
理论(17132)
环境(15861)
(15761)
技术(15449)
(15096)
机构
大学(343052)
学院(342285)
(141434)
经济(138191)
管理(132263)
研究(121356)
理学(112271)
理学院(110991)
管理学(109261)
管理学院(108646)
中国(100723)
(74600)
科学(72467)
(65060)
(61293)
中心(56786)
(55913)
研究所(55449)
(51301)
财经(51187)
业大(48541)
北京(48149)
(46439)
(46107)
师范(45686)
(43981)
农业(43537)
(43190)
经济学(42366)
经济学院(38261)
基金
项目(226599)
科学(176640)
研究(168556)
基金(162155)
(140482)
国家(139272)
科学基金(118648)
社会(104533)
社会科(99203)
社会科学(99178)
(88055)
基金项目(86012)
教育(76153)
自然(75899)
(74366)
自然科(74048)
自然科学(74032)
自然科学基金(72649)
编号(69757)
资助(67413)
成果(57103)
(52432)
重点(50890)
(49544)
课题(48399)
(46955)
创新(43821)
科研(42728)
项目编号(42727)
教育部(42498)
期刊
(159495)
经济(159495)
研究(110801)
中国(71410)
(56032)
金融(56032)
(51370)
学报(51085)
管理(49080)
科学(47792)
(46872)
教育(39786)
大学(38721)
学学(36264)
农业(34229)
技术(28807)
业经(26045)
经济研究(25579)
财经(24568)
问题(21609)
(20889)
(20797)
国际(20643)
理论(18533)
图书(18457)
(17898)
实践(17081)
(17081)
现代(15955)
科技(15848)
共检索到539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再萍  曹迪  徐永林  
金砖银行作为首个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标志着金砖国家间经济金融方面的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通过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金砖银行、自贸区之间的联系,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路径与金砖银行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运用SWOT模型探索金砖银行发展面临的优劣势和挑战,并提出金砖银行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优发展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望  
本文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初步分析研究了上海与中西部金融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合作联动发展的机遇与潜力,对如何促进中西部金融发展并为上海创造更广阔的发展腹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贺瑛  肖本华  
金融中心的形成依托路径依赖,金融中心一旦确立,其地位难以撼动。由于"蝴蝶效应"的存在,金融中心可以发生漂移。自贸区的设立,为上海承接这一"漂移"提供了可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以借助路径依赖和蝴蝶效应的耦合来提升金融中心本身能级,即通过路径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贸区的蝴蝶效应功能,借助自贸金融载体,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跨越式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裴长洪  付彩芳  
通过梳理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历史,寻找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兴衰变迁的原因,并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分析,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条件、障碍与路径选择。自贸区金融改革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契机,一些改革措施已经初见成效并形成了可复制的经验,文章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推进的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探讨自贸区金改与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纯福  
银行总部是金融中心的标志。金融市场与银行总部互为条件,银行总部圈的层级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能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成立以及大型商业银行营运机构在上海的逐步集聚,为发展银行总部圈奠定了必要基础。比较若干模式,交易、创新型功能总部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以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功能型总部为突破,形成中外资银行共同参与合作竞争的高层级银行总部圈,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走向综合化、国际化,这是积极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晓昀  
开放发展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具体落实到"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层面的法律机制。通过制度比较,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大致以开放发展金融政策为先导,以地方金融立法进行特色促进,加以国家性金融立法的普遍适用。上海立足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秉承开放发展理念,引导开放发展的机制设计。"引进来"要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人才、金融监管五个层面展开,"走出去"要加强与我国港澳台地区、其他国家金融中心城市、国际金融组织等层面的金融合作。未来的《金融中心城市促进法》要明确"开放发展"的立法宗旨,纳入开放发展的特色机制,实现从上海特色到全国统一立法的"自下而上"制度变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晓昀  
开放发展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具体落实到"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层面的法律机制。通过制度比较,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大致以开放发展金融政策为先导,以地方金融立法进行特色促进,加以国家性金融立法的普遍适用。上海立足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秉承开放发展理念,引导开放发展的机制设计。"引进来"要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人才、金融监管五个层面展开,"走出去"要加强与我国港澳台地区、其他国家金融中心城市、国际金融组织等层面的金融合作。未来的《金融中心城市促进法》要明确"开放发展"的立法宗旨,纳入开放发展的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雪静  
本文就金融市场发展环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发展路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资本市场现状与发展等热点问题综述了与会代表的意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仲海  张学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是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长远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要具有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量能、产业结构高度服务化等条件基础。上海经过上百年历史的积淀和持续发展,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基础和条件。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也要突出上海经济和城市的特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干杏娣  
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进入了实质起步的新时期。本文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策略应是 :发挥政府推动作用 ;发挥后发优势 ,借鉴国际经验 ;加快经济金融体制的市场化发展 ;抓住潮流 ,发展特色。上海应根据国际上金融中心发展的水平与上海的差距 ,制订出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本文就各金融市场运行与结构的有关内容 ,尝试提出导向性的发展指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温德经  
繁荣的文化是当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突出特质,而文化产业也是其支柱性产业。上海应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高度,积极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和路径并予以制度性的保障,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本文从相关历史与国际经验角度,探讨了货币国际化与大国功能性金融中心发展的内在关联,重点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促发展可能具有的渠道和途径,并根据当前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金融循环相对缺失这一重要特征,研究了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枢纽以有效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主要方向和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课题组  王欣欣  
本课题遵循结合中国国情、灵活借鉴国际经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提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应设定如下战略:以长三角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大陆经济为依托,以人民币产品中心尤其是固定收益产品中心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人民币的结算、投资和储备功能的实现,使上海从国内金融中心加速迈向亚太区域金融中心,最终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建华  
上海作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的具有先进科学技术与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城市,要求上海按照当代国际标准来加速发展,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尤其是在金融、贸易方面,要加快形成国内进而成为国际的中心.以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为特色、具有财政和银行双重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而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