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2)
2023(18178)
2022(15439)
2021(14007)
2020(12122)
2019(27324)
2018(26880)
2017(51036)
2016(27687)
2015(31077)
2014(30823)
2013(30100)
2012(27739)
2011(25030)
2010(25399)
2009(23600)
2008(22610)
2007(19952)
2006(17695)
2005(15575)
作者
(81406)
(68124)
(67763)
(64461)
(43342)
(32652)
(30661)
(26492)
(25901)
(24116)
(23079)
(22939)
(21878)
(21497)
(21167)
(21100)
(20131)
(19785)
(19711)
(19569)
(17047)
(16806)
(16796)
(15631)
(15371)
(15088)
(15006)
(14814)
(13777)
(13307)
学科
(129056)
经济(128914)
管理(80012)
(73002)
(60575)
企业(60575)
方法(56686)
数学(50736)
数学方法(49941)
中国(30903)
(29520)
(29379)
地方(26531)
(26206)
业经(25036)
(22376)
(20426)
贸易(20411)
(19744)
农业(19718)
理论(19392)
(18019)
银行(17953)
(17827)
金融(17820)
(17667)
财务(17584)
财务管理(17541)
(17143)
环境(17062)
机构
大学(394249)
学院(393342)
(165673)
经济(162427)
管理(150561)
研究(133601)
理学(130122)
理学院(128715)
管理学(125995)
管理学院(125291)
中国(100901)
(82207)
科学(81993)
(75186)
(69601)
(67160)
中心(62090)
业大(61241)
研究所(61155)
(60103)
财经(59878)
农业(54822)
(54504)
经济学(51672)
北京(51013)
(49567)
师范(48890)
(48287)
(46647)
经济学院(46416)
基金
项目(268337)
科学(211420)
基金(196384)
研究(188955)
(173624)
国家(172242)
科学基金(147821)
社会(121507)
社会科(115325)
社会科学(115295)
(105307)
基金项目(102452)
自然(97815)
自然科(95689)
自然科学(95659)
自然科学基金(93966)
教育(89315)
(88856)
资助(82056)
编号(73997)
重点(61089)
成果(59444)
(58876)
(56856)
(55815)
课题(52404)
创新(52260)
科研(51949)
国家社会(51004)
教育部(50690)
期刊
(179659)
经济(179659)
研究(114135)
中国(78844)
学报(67451)
(61563)
科学(59283)
(58915)
管理(57624)
大学(51289)
学学(48535)
教育(42275)
农业(40797)
技术(37134)
(36765)
金融(36765)
经济研究(30875)
财经(30472)
业经(27559)
(26300)
问题(23029)
统计(22511)
(22102)
技术经济(20455)
(20436)
(19498)
(18779)
决策(18325)
商业(17771)
科技(17734)
共检索到587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奉先  
从个体消费者、商业银行和货币当局三部门均衡出发,构建了基于防范国际资本"突然停止"冲击的最优外汇储备分析框架,并对金砖五国的最优外汇储备数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的最优外汇储备数量分别占GDP的24.15%、14.25%、12.63%、12.21%、16.01%;降低公私部门短期外债规模、降低危机时居民资产置换率、提高银行部门存款准备金率对最优外汇储备管理意义明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奉先  
从个体消费者、商业银行和货币当局三部门均衡出发,构建了基于防范国际资本"突然停止"冲击的最优外汇储备分析框架,并对金砖五国的最优外汇储备数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的最优外汇储备数量分别占GDP的24.15%、14.25%、12.63%、12.21%、16.01%;降低公私部门短期外债规模、降低危机时居民资产置换率、提高银行部门存款准备金率对最优外汇储备管理意义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辰亮  丁剑平  
本文在一个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不同的三部门模型中,讨论了部门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不同商品间的替代弹性比较小时,就业人口流向服务业部门的充分条件是,本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快于制造业,且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快于服务业,而国外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快于制造业。通过对模型校准,本文较成功的模拟出美国的产业结构转型。美国的历史经验说明,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关键在于提高制造业和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武晓利  晁江锋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下,将政府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支付引入家庭部门,将政府投资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引入生产部门,并利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分析政府消费性支出、转移支付、投资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消费率的影响与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在长期内不仅挤出居民消费,而且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2)增加政府转移支付能够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并且在长期内促进居民消费率提高。(3)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在长期内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在一段时期内会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4)增加政府服务性支出能有效挤入居民消费,并在长期内促进居民消费率提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朱元倩  
本文比较了广义可加模型与线性回归模型、协整模型的差异,利用广义可加模型对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的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内外利差对外汇储备的线性作用与非线性作用不完全一致;随着一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其对外汇储备的非线性影响呈现由正向转为负向的趋势;汇率弹性的增大是汇率对外汇储备的非线性贡献产生的动因之一,控制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应该增大汇率弹性、实现汇率的双向波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薛伟  陈奉先  
基于2004~2016年金砖经济体的数据,采用横截面方差分解法,将外汇储备库因素引至方差分解模型中,考察不同外汇储备库规模下金砖经济体的风险分担程度及福利变化,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外汇储备库规模下,金砖经济体所实现的风险分担程度较低,但伴随着外汇储备库规模的扩大,其风险分担程度大幅度提升;金砖经济体已实现的福利收益甚微,仍存在较大的潜在福利上升空间。因此,金砖经济体应适时增加成员国,逐步扩大外汇储备库规模,以更好发挥外汇储备库风险分担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焕平  
外汇储备是一个综合性经济指标,是一国国际经济往来的最终结果;其增减不仅反映了该国对外经济往来的平衡与否,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该国经济总体状况的健康与否。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高投资率与低消费率,是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原鹏飞  操君  
本文从行业投资外生性增加的角度,用CGE模型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力从多个层面进行了系统地考察和比较,结果发现,不但不同行业对相同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区别,相同行业对不同变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就GDP和就业而言,农林牧渔业、轻工业以及服务业等劳动或服务密集型行业投资外生增加对拉动GDP增长和带动就业增加的效应较大;对于总投资、总产出以及进出口,行业投资外生增加影响较大的几乎都是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或者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普遍较高的采矿、能源、重工业以及建筑业等行业,其中尤以建筑业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童锦治  赵川  孙健  
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大国开放经济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外汇储备从贸易盈余时的短期均衡到贸易平衡时的长期均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降低出口退税率对长期均衡时的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出口退税率在短期内对减少贸易盈余和控制外汇储备增量有一定的帮助,但长期来看则与出口产品的价格弹性密切相关,只有降低那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才能够有效地减少长期均衡时的外汇储备,否则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总体缺乏价格弹性,因此,近年来实行的一系列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在长期内使国家外汇储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本文最后提出了相...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春逢  
本文利用1999-2007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我国外汇储备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短期内,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进出口贸易总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玉国华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区域、两要素和三部门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探析了空间均衡下高铁开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基于此,将高铁开通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DID模型检验高铁开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理论上,高铁开通能降低区域间创新要素流动成本,促进创新资源由技术中心区向外围区扩散,使技术创新在区域间实现稳定的“对称均衡”空间结构,进而推动各地区经济实现平衡增长。(2)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高铁建设越完善则越有利于促进“技术溢出”,从而提高区域整体技术创新水平。(3)高铁开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而技术创新是高铁开通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高铁开通能够通过调节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总体上,高铁开通有利于发挥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能够塑造更加均匀的经济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利锋  
构建包含金融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HDSGE)模型,考察金融冲击对我国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包含金融冲击的模型相对于未包含金融冲击的模型更好地拟合了我国经济的现实;金融冲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并且积极的金融冲击在增加房地产部门投资的同时降低了其他部门的投资;同时,金融冲击具有扩大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的"加速器"作用。进一步对房价波动进行贝叶斯冲击分解,分析表明:在短期和中期,金融冲击是推动我国房价波动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在中长期和长期,货币政策冲击仍是我国房价波动的主要推动力。因此,货币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权  
近年来,东亚经济体超额累积外汇储备现象用传统的衡量外汇储备水平的经验法则已无法解释。本文在分析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持续累积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同时,试图区分东亚经济体不同类别国家之间的差异。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东亚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为防范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风险的较强的谨慎动机,东亚相对发达经济体则主要是对规模和交易需求的反应,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谨慎动机倾向;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累积与汇率制度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相联系,而东亚相对发达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累积与其外汇市场干预和汇率波幅收窄相联系,东亚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累积行为并不能用重商主义动机进行解释。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超额累积现象凸显出加快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蕊  王铮  刘昌新  雷军  
基于通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平台,探讨了能源价格变动对新疆地区宏观经济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1)煤炭价格和天然气价格分别上涨10%以后,新疆地区的GDP、各部门的产出和居民消费变动不大,说明提高煤炭和天然气价格不会对新疆经济造成大的波动,未来新疆地区能源价格改革应从煤炭和天然气入手。(2)油价上涨10%后,新疆地区部门产出和居民消费变化较大,因此未来新疆地区在提高油价时应考虑社会稳定,避免产生大的经济波动。值得注意的是提高油价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来说提高油价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雨童  周光友  
考虑到外汇储备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文章提出采用VAR方法建立多因素外汇储备预测模型。通过对我国历年外汇储备和影响因素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从中选择最佳预测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为精确的预测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可以为短期内预测我国外汇储备提供有效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