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5)
- 2023(12544)
- 2022(10594)
- 2021(9376)
- 2020(7900)
- 2019(17606)
- 2018(17118)
- 2017(32708)
- 2016(17591)
- 2015(19359)
- 2014(19082)
- 2013(18723)
- 2012(17531)
- 2011(15951)
- 2010(16088)
- 2009(15247)
- 2008(14838)
- 2007(13312)
- 2006(12014)
- 2005(11016)
- 学科
- 济(90043)
- 经济(89924)
- 管理(54479)
- 业(50043)
- 企(40157)
- 企业(40157)
- 方法(31374)
- 数学(27636)
- 数学方法(27415)
- 财(21605)
- 中国(20781)
- 农(20605)
- 地方(19654)
- 制(18339)
- 业经(17874)
- 学(17641)
- 贸(14490)
- 贸易(14483)
- 农业(14076)
- 易(14058)
- 体(13482)
- 融(13262)
- 金融(13260)
- 地方经济(13248)
- 环境(12956)
- 银(12804)
- 银行(12758)
- 行(12163)
- 务(12078)
- 财务(12056)
- 机构
- 大学(262032)
- 学院(259129)
- 济(120705)
- 经济(118615)
- 管理(96814)
- 研究(94646)
- 理学(83498)
- 理学院(82533)
- 管理学(81362)
- 管理学院(80882)
- 中国(70179)
- 财(55757)
- 科学(55230)
- 京(54163)
- 所(48139)
- 农(46632)
- 财经(43893)
- 研究所(43561)
- 中心(41844)
- 经(39808)
- 业大(39630)
- 经济学(39076)
- 江(38868)
- 农业(36542)
- 经济学院(34970)
- 北京(33939)
- 院(33579)
- 财经大学(32494)
- 范(31307)
- 师范(30870)
- 基金
- 项目(173315)
- 科学(136840)
- 基金(129081)
- 研究(122099)
- 家(115399)
- 国家(114135)
- 科学基金(96357)
- 社会(82990)
- 社会科(78781)
- 社会科学(78762)
- 基金项目(67996)
- 省(65729)
- 自然(61198)
- 自然科(59765)
- 自然科学(59744)
- 自然科学基金(58742)
- 划(55675)
- 教育(54599)
- 资助(51740)
- 编号(45291)
- 重点(39627)
- 部(39056)
- 发(37858)
- 成果(37176)
- 创(36105)
- 国家社会(36028)
- 制(35887)
- 创新(34027)
- 教育部(33663)
- 科研(33095)
- 期刊
- 济(137850)
- 经济(137850)
- 研究(80977)
- 中国(50777)
- 学报(44674)
- 财(43982)
- 农(42376)
- 科学(40018)
- 管理(37184)
- 大学(33996)
- 学学(32713)
- 农业(27846)
- 融(24506)
- 金融(24506)
- 经济研究(23814)
- 财经(23143)
- 经(20026)
- 技术(19723)
- 业经(19560)
- 教育(19224)
- 问题(17999)
- 业(14604)
- 贸(14254)
- 技术经济(13776)
- 世界(13676)
- 国际(12991)
- 版(12857)
- 统计(12141)
- 科技(11833)
- 商业(11697)
共检索到394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焱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以及南非金砖五国先后进行了一次持续的经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推动了各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增长效果却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改良的内含制度因素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社会生产函数模型,利用金砖国家经济制度变迁以来的相关数据,测算了金砖五国在技术、劳动力、资本以及资本与劳动力协调配置等要素方面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砖五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经济制度变迁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完全不同。该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对中国持续深化生产要素的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经济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金砖国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晔
通过经济制度功能分析、作用机理分析和传导路径分析,认为经济制度是以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为主要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同时,从因素、区域以及时序3个维度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二是东部区域的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比中、西部区域更加明显;三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经济制度的变迁,产权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重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晔
通过经济制度功能分析、作用机理分析和传导路径分析,认为经济制度是以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为主要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同时,从因素、区域以及时序3个维度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二是东部区域的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比中、西部区域更加明显;三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经济制度的变迁,产权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重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长庚 田龙鹏 陈彬
"包容性增长"理念已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新共识,包容性增长指数的测算使得评估制度变迁的整体效应成为可能。本文构建并测算了改革开放33年来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水平不断提升。运用SVAR模型检验发现:(1)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均能显著提升中国的包容性增长水平,表明"中国模式"具有明显的制度优越性;(2)三种经济制度变迁均能促进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影响最大,贡献度达35.9%;(3)中国特色市场化改革并非扩大而是能缩小收入差距,这主要得益于"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的双重调控。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背景下,尤其要注重发挥对外开放的经济...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包容性增长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海林 申登明
制度变迁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并将制度变迁效应从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分析制度变迁对云南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为:在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率从3.9125%下降到2.3045%,技术进步率下降的部分为1.608%。或者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看作是:在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1.85%下降到24.65%,下降部分为17.2%。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索洛余值 云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兆旭 陈东景
根据我国1978年至2016年人均GDP产出、人均资本存量以及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所合成的经济制度变迁指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中,产权制度、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起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程度过高会产生负向作用。经济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变迁虽然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人均资本存量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起正作用,但效果不及经济制度变迁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培育多元化产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春根 胡琴
FDI(国际直接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作用日益显著。本文从计量分析的角度,利用协整理论考察了金砖五国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刻画它们的动态均衡关系。实证分析表明:长期来看,巴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FDI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而南非的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则不存在稳定的关系;短期内,巴西和俄罗斯两国的FDI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互补性,但中国FDI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副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毅 何代欣
针对经济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现有研究的不足,通过协整理论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测算了1952—2010年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经济制度变迁及人均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制度变迁在长期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短期影响则十分有限;如果以1978年为分界点,则经济制度变迁在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改革开放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萍 孙群力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分化日益突出,而制度变迁差异是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经济体制变迁和产权制度变迁为样本,利用1978—2003年间28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估计检验,证明了这一论点,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向东 廖进中 赖明勇
本文分析了经济制度安排和贸易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该国经济增长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九个经济制度安排变量中对一国贸易流量影响作用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是该国的贸易政策,对一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是该国的产权保护程度。从对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分析发现,在所有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中,一国产权的保护程度对该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大;同时产权保护的程度和政府干预对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凯宇
本文将经济增长、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纳入VAR模型之中,通过对浙江19862014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对比,并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以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在制度变迁、金融发展的冲击下而显现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的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大,前期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反应有适应性的调整过程,之后逐渐产生稳定上升的正响应,而制度变迁的红利主要释放在前期,虽然会引发后面各时期经济的增长,但增长的弹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保持平稳的规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永杰 贾志永 锁利铭
文章在梳理既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评析了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效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初步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毅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制度变迁三个分类指标在1952~2010年各自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显示:三个分类指标均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来看,产权多元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及分配格局变化都与人均产出存在协整关系,也都能够有效促进人均产出的增加;短期来看,对外开放程度及分配格局变化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权多元化程度的正向影响则十分有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强 陈泽珅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1986—2013年中国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在长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仍能进一步增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技术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制度冲击的影响衰退更快。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艳华
本文建立模型对1978—2007年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物质资本投入。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降低;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但将1978—1999年与2000—2007年两个时期相比较,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不断加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制度变迁 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