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1)
- 2023(14036)
- 2022(12245)
- 2021(11505)
- 2020(9724)
- 2019(22440)
- 2018(22184)
- 2017(42676)
- 2016(23545)
- 2015(26527)
- 2014(26437)
- 2013(26164)
- 2012(24230)
- 2011(21934)
- 2010(22387)
- 2009(21251)
- 2008(20031)
- 2007(17541)
- 2006(15673)
- 2005(13988)
- 学科
- 济(89198)
- 经济(89058)
- 管理(71197)
- 业(66326)
- 企(57126)
- 企业(57126)
- 方法(39524)
- 数学(33053)
- 数学方法(32634)
- 财(25984)
- 中国(24228)
- 农(23559)
- 学(21820)
- 制(21667)
- 业经(20907)
- 理论(16745)
- 地方(16711)
- 贸(16409)
- 贸易(16399)
- 务(16163)
- 财务(16082)
- 财务管理(16045)
- 易(15943)
- 融(15690)
- 金融(15686)
- 银(15513)
- 银行(15469)
- 和(15375)
- 农业(15275)
- 企业财务(15238)
- 机构
- 大学(341625)
- 学院(335666)
- 济(131161)
- 管理(130319)
- 经济(128259)
- 研究(114542)
- 理学(112011)
- 理学院(110679)
- 管理学(108804)
- 管理学院(108180)
- 中国(84273)
- 京(73089)
- 科学(70901)
- 财(64446)
- 所(58247)
- 农(53336)
- 研究所(52832)
- 财经(50729)
- 中心(50566)
- 业大(49632)
- 江(49611)
- 北京(46302)
- 范(46132)
- 经(45966)
- 师范(45703)
- 农业(41685)
- 院(41109)
- 州(39947)
- 经济学(39358)
- 财经大学(37744)
- 基金
- 项目(225766)
- 科学(177253)
- 研究(165821)
- 基金(164273)
- 家(143655)
- 国家(142203)
- 科学基金(121246)
- 社会(103657)
- 社会科(98070)
- 社会科学(98042)
- 基金项目(87091)
- 省(86957)
- 自然(78854)
- 自然科(76958)
- 自然科学(76942)
- 教育(76200)
- 自然科学基金(75571)
- 划(74099)
- 编号(67356)
- 资助(67127)
- 成果(56837)
- 重点(50590)
- 部(50200)
- 发(47010)
- 课题(46821)
- 创(46784)
- 创新(43670)
- 制(43466)
- 教育部(43266)
- 科研(43017)
- 期刊
- 济(147934)
- 经济(147934)
- 研究(103801)
- 中国(66563)
- 学报(57064)
- 财(50963)
- 科学(50841)
- 管理(49536)
- 农(49166)
- 大学(43108)
- 教育(40379)
- 学学(40259)
- 农业(33575)
- 融(29801)
- 金融(29801)
- 技术(27529)
- 财经(26103)
- 经济研究(22452)
- 业经(22316)
- 经(22224)
- 问题(19419)
- 图书(19238)
- 业(17333)
- 理论(16894)
- 版(16716)
- 科技(16355)
- 实践(15456)
- 践(15456)
- 技术经济(15220)
- 现代(15179)
共检索到503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薇 陈磊
在发达经济体遭遇债务和高失业困扰、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经济依然呈现快速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态势。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得到提升。但是,相比第一、第二产业的强势发展,这些后起之秀在金融等软实力产业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弱。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汇率作为一国对外交换的主要制度,成为影响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金砖国家汇率制度演进的过程,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并对危机前后这五个国家主要汇率的变动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中国汇率制度的安排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金砖国家 汇率制度 汇率变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继炜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五国对汇率制度进行了调整,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更加灵活的管理浮动汇率。2005年起,由于美元贬值,东亚各国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且加大了波动。通过对东亚五国汇率制度调整的研究,本文认为,通过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维持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东亚五国的汇率政策调整取得了成功。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东亚五国 管理浮动汇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道先 刘诺
全球经济出现动荡,增长乏力,而金砖国家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金砖国家的国情与开放程度不同,发展水平也不一致,从而选择了不尽相同的汇率制度。本文回顾了金砖五国汇率制度变革的过程,从名义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外汇储备与特别提款权、国际收支、外债规模与结构四个方面对金砖五国汇率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期提出更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汇率政策。
关键词:
汇率制度 绩效分析 金砖国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谷小青
目前有关银行危机决定因素的文献都侧重于宏观经济、外部环境和监管,很少将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加以实证分析。为此,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变量的回归模型,采用21个新兴国家在1980-2000年期间的综合数据,对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中对汇率制度的三类划分采用了各国实际所实行的汇率制度,而不是其宣称的汇率制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间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相比,加大了新兴国家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固定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的关系并不明显。
关键词:
汇率制度 银行危机 新兴国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德忠 董新辉
本文以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当前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困境。实证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下诱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大于浮动汇率制度。要有效规避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汇率震荡,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的迷思"中跳出,就要通过各国汇率制度协调和改革,藉此合理地构建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促进区域货币合作。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危机 理论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兆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海红
反思这次东亚货币危机,我们不能不考虑其中的汇率制度因素。东亚各国普遍采用的类似钉住的汇率制度曾经在东亚经济起飞和快速增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同时,也正是这种汇率安排成为促成这次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多数危机国家已经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汇率制度,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惠芬
东南亚及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自卷入金融危机以来,不断招致其汇率制度败的批评。危机前,泰国、马来西亚行的是钉住自己组合的货币篮子的率制度,印尼、韩国及新加坡原本实行弹性制的管理浮动,菲律宾已实行汇率的独立浮动,但实际上这些国家的货币却与美元保持了长期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改革问题上,两极论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然而,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一直持怀疑态度。90年代以来,采用两极汇率制度国家的增加为两极论提供了有利依据,但另一方面,一些名义上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制的国家仍然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的行为,又为两极论提供了不利证据。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学者认为,在IMF和美国政府的压力下,一些国家不得不采用名义上的自由浮动汇率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真正放弃了中间汇率制度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学会 姜建强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金融危机再次成为理论上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 ,内生于钉住汇率制度的道德风险是造成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脆弱的主要原因 ,而脆弱的金融体系、大量的短期外汇负债又会在国际资本的冲击下最终导致钉住汇率制度的崩溃。虽然危机前 ,各国在维护钉住汇率制度和保护国内金融体系这两个目标之间更趋向于后者 ,但是对于一个短期外债比例较大的东南亚国家来说 ,一旦货币危机发生会反过来对国内脆弱金融体系造成更大的冲击 ,并引发国内的银行危机。因此 ,当经常项目持续逆差主要是由短期外债的流入来融资的 ,为了避免双重危机 (Twincrises)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爆发 ,就需要一场主动的、及时的汇率贬值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凌 马先仙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后汇率制度选择与应对G-3国家①汇率波动冲击之间关系的研究证实:就发展中国家应对G-3国家汇率波动的冲击而言,从汇率管理方式看,依据均衡汇率②进行的管理优于依据一篮子货币进行的管理;从汇率制度选择看,在国际金融一体化背景下,浮动汇率制度优于固定汇率制度。从总的趋势看,外汇市场的发展和灵活的汇率安排有利于消减G-3国家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冲击。据此,本文认为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的人民币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尽管更为适合我国国内外经济的实际,有利于应对G-3国家汇率波动冲击,但仍然具有过渡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