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3)
2023(8653)
2022(7556)
2021(6715)
2020(5834)
2019(13708)
2018(13063)
2017(25168)
2016(14015)
2015(15931)
2014(16127)
2013(15949)
2012(15174)
2011(13544)
2010(13821)
2009(12839)
2008(13110)
2007(12042)
2006(10201)
2005(9211)
作者
(41682)
(34973)
(34858)
(33292)
(22390)
(17075)
(16151)
(13675)
(13064)
(12390)
(11810)
(11779)
(11139)
(11069)
(11063)
(11052)
(10985)
(10387)
(10187)
(10120)
(8830)
(8635)
(8523)
(8045)
(7960)
(7871)
(7842)
(7719)
(7113)
(7101)
学科
(60450)
经济(60381)
(38852)
管理(37725)
方法(30180)
(29515)
企业(29515)
数学(27039)
数学方法(26809)
(20017)
(18383)
贸易(18376)
(18025)
(16607)
中国(15751)
(13049)
(12323)
地方(11590)
农业(11492)
业经(11357)
(10247)
(9158)
财务(9140)
财务管理(9109)
(9059)
出口(9049)
出口贸易(9049)
(8944)
(8929)
金融(8927)
机构
大学(208243)
学院(205905)
(89252)
经济(87537)
管理(78851)
研究(70383)
理学(67996)
理学院(67244)
管理学(66175)
管理学院(65797)
中国(52295)
(43704)
科学(42991)
(40432)
(39032)
(36308)
研究所(33037)
中心(33021)
业大(32507)
财经(32472)
(31223)
农业(31156)
(29427)
经济学(28562)
北京(27435)
(26815)
师范(26502)
经济学院(26182)
(24848)
(24315)
基金
项目(137024)
科学(106610)
基金(99081)
研究(99052)
(87492)
国家(86430)
科学基金(72497)
社会(62944)
社会科(59764)
社会科学(59741)
(53367)
基金项目(51914)
自然(46223)
教育(45655)
自然科(45134)
自然科学(45120)
(45022)
自然科学基金(44327)
资助(41672)
编号(39811)
成果(32771)
(31336)
重点(31185)
(30057)
(28140)
课题(27277)
科研(26798)
教育部(26592)
创新(26396)
国家社会(26328)
期刊
(93329)
经济(93329)
研究(59313)
中国(38095)
(35179)
学报(34295)
(31587)
科学(29580)
管理(25966)
大学(25389)
农业(24061)
学学(23805)
教育(20526)
技术(17259)
(17014)
金融(17014)
财经(15723)
经济研究(15597)
业经(15389)
(14011)
问题(13500)
(13455)
(13229)
统计(11357)
国际(10882)
技术经济(10868)
世界(10725)
(10460)
商业(9988)
(9960)
共检索到303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唐宜红  王文晓  张艳  
本文借鉴Khandelwal(2010)模型,利用HS 6位码的货物贸易数据,测算并比较了19952015年间金砖国家制造业出口质量指数。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并未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张而上升,甚至出现略微恶化的趋势。在对金砖国家的制造业出口质量指数比较后发现:中国出口质量的下降更多地来源于资源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其质量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低技术制成品行业将成为金砖国家未来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中国中技术制成品质量稳定增长,但高技术制成品质量增长缓慢。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将低端行业转移到印度等其他金砖国家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唐宜红  王文晓  张艳  
本文借鉴Khandelwal(2010)模型,利用HS 6位码的货物贸易数据,测算并比较了1995~2015年间金砖国家制造业出口质量指数。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并未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张而上升,甚至出现略微恶化的趋势。在对金砖国家的制造业出口质量指数比较后发现:中国出口质量的下降更多地来源于资源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其质量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低技术制成品行业将成为金砖国家未来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中国中技术制成品质量稳定增长,但高技术制成品质量增长缓慢。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将低端行业转移到印度等其他金砖国家将是避免恶性竞争、优化中国出口结构的重要渠道。此外,金砖国家具有质量优势的产品种类具有互补性,加强金砖国家互补产业之间的合作是推动金砖国家质量升级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晓娜  
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下降态势;私营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显著低于国有企业,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的产品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主要来自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快速上升,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变化对低收入国家以及高技术类型产品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晓娜  
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下降态势;私营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显著低于国有企业,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的产品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主要来自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快速上升,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变化对低收入国家以及高技术类型产品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亢梅玲  和坤林  
本文使用1995~2009年中国制造业对世界180个国家的出口数据,采用事后反推法算出中国出口的2518种产品的质量指标。我们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在逐年缓慢提升,产品的质量与出口目的国的发展水平正相关。在得到产品质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照生产率的出口干中学效应,检验产品出口是否带来质量升级即质量的出口干中学效应。使用非线性回归方法我们发现,先前出口经验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存在质量的出口干中学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如何科学合理地测算贸易产品质量是研究企业产品质量异质性的一个关键问题,但目前仍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方法,也没有相关研究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文章基于国家层面的进口质量、企业层面的出口质量和企业层面的进口质量三个视角,将已有研究方法进行归类,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测算和检验,力求找到不同视角下最符合中国现实的测算方法。研究表明:(1)国家层面的进口质量测算使用KHW方法,而企业层面的出口质量测算则使用SHIBZ方法更加符合中国现实;(2)对于企业层面的进口质量测算,通过引入运输成本和汇率作为产品价格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如何科学合理地测算贸易产品质量是研究企业产品质量异质性的一个关键问题,但目前仍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方法,也没有相关研究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文章基于国家层面的进口质量、企业层面的出口质量和企业层面的进口质量三个视角,将已有研究方法进行归类,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测算和检验,力求找到不同视角下最符合中国现实的测算方法。研究表明:(1)国家层面的进口质量测算使用KHW方法,而企业层面的出口质量测算则使用SHIBZ方法更加符合中国现实;(2)对于企业层面的进口质量测算,通过引入运输成本和汇率作为产品价格的工具变量对现有方法加以改进,可以克服其存在的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3)对贸易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在国家层面与企业层面、进口方面和出口方面进行划分,其测算结果能够合理地解释我国近年来的进出口产品质量变动趋势,且国家层面与企业层面的一般贸易进口产品质量的变动趋势一致。文章不仅为今后研究中国进出口产品质量问题提供了测算依据,而且有助于我们廓清我国进出口产品质量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动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奕辉  
本文基于微观及宏观数据,实证分析跨境电商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存在的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无论是个体固定效应还是双向固定效应下,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均对出口产品质量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通过内生性和稳健性分析后结果依然成立;从企业异质性角度来看,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对中小型企业、成长期企业、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且在不同地区下跨境电商均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为更好地持续提升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文章提出优化企业结构、引导加强品牌建设、建立国际标准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洪铎  张建武  
基于BACI微观贸易数据库,运用需求信息回归推断法从整体、行业以及产品三个层面对1995—2013年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展开综合测度,并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明:(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的出口产品质量在考察期内呈现"急剧上升-波动震荡"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即先是在1995—2004年间处于大幅上升的态势,继而出现升降交替甚至急剧波动震荡的现象。(2)基于产品层面的考察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质量总体呈现向好迹象,但近年来的提升速度有所放缓。(3)基于行业层面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怡  耿纯  
本文运用2002-2007年间海关统计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研究出口退税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以往研究出口产品质量的文献不同,本文将无进口中间产品的一般贸易作为处理组,与不受退税和关税影响的加工贸易出口进行比较,从而剔除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显示,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证据都表明出口退税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下降,促使企业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具体而言,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比加工贸易高出考察期内企业出口产品平均质量水平的3.69%。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沈成燕  
本文基于Feenstra&Romalis(2013)整理的各国出口数据,首先运用生存概率法分析各经济体SITC4位码产品的出口持续性,进而借助工具变量2SLS模型,首次就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与启示有:发达经济体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作用表现为"高质稳进"型正效应,而对于发展中经济而言,过长的出口持续时间则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低端锁定"和"低端下滑";出口过度依赖传统优势产品和"质量革新惰性"是近几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执行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战略有利于发展中国经济体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空间型地理接近"不一定能够促进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制度型地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美  
本文检验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企业出口关系存续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企业出口关系的存续,并能够提升其出口增长率。稳健性检验显示,更换产品质量测算方法、样本区间、计量方法等并不影响本文基本结论,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基本结论依然不变。从影响机制来看,产品质量升级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提高了企业出口关系存续概率,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以及提高出口价格促进了出口增长率提升;同时,产品质量升级还通过提高企业出口关系存活概率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出口增长率的提升。最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对外资企业和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出口关系存续的积极影响较大,而对私营企业和出口到低收入国家的出口增长率的积极影响较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本文首次测算了中国企业层面出口产品质量,并提炼了相关典型化事实。结论发现:由于持续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质量总体水平上升;质量升级效应主要发生在第二年;产品质量越高,出口持续时间越长、广度越大;由于生产低质量产品企业的大量进入,本土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下降,与外资企业差距扩大;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出口稳定性、持续时间、广度均劣于外资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成为本土企业出口的更高追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保霞  张辉  王桂军  
区别于其他自由贸易协议,“一带一路”倡议在发展目标、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等诸多方面具有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作为发展效应的核心内容之一,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对广大的欠发达国家摆脱贫困和培育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地提高了沿线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且对距离中国更近的国家影响更大,对较低收入国家的提升作用也更强劲。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从增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出口额增加和自主创新多条路径为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带来发展红利,并最终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妍  范爱军  
基于2008—2020年CEPII-BACI数据库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显著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在进行了内生性问题处理等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且该促进作用在中低技术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同质化产品中更为显著。(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提升“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结构和创新水平而促进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同时“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发展、制度质量和确定性程度会加强该促进作用。(3)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其他国家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产品的质量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更能显著提高中国从其进口产品的质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增加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