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7)
- 2023(9312)
- 2022(7838)
- 2021(7560)
- 2020(6161)
- 2019(14246)
- 2018(13733)
- 2017(26428)
- 2016(14185)
- 2015(16080)
- 2014(15669)
- 2013(15531)
- 2012(14939)
- 2011(13804)
- 2010(13988)
- 2009(12998)
- 2008(12924)
- 2007(11472)
- 2006(10403)
- 2005(9461)
- 学科
- 济(64637)
- 经济(64563)
- 业(38554)
- 管理(36684)
- 企(28752)
- 企业(28752)
- 方法(24967)
- 数学(22134)
- 数学方法(21892)
- 中国(21216)
- 农(20170)
- 贸(15057)
- 贸易(15050)
- 易(14748)
- 财(14056)
- 业经(13864)
- 农业(13150)
- 制(12541)
- 地方(12404)
- 学(11758)
- 策(11217)
- 产业(10843)
- 银(10749)
- 银行(10728)
- 行(10459)
- 融(10265)
- 金融(10263)
- 环境(9501)
- 技术(9390)
- 及其(8906)
- 机构
- 大学(209622)
- 学院(207598)
- 济(100195)
- 经济(98615)
- 研究(80684)
- 管理(78631)
- 理学(67270)
- 理学院(66501)
- 管理学(65571)
- 管理学院(65179)
- 中国(61594)
- 京(44948)
- 科学(44920)
- 财(44496)
- 所(40392)
- 研究所(36754)
- 中心(35070)
- 财经(35024)
- 经济学(32628)
- 农(32468)
- 经(32156)
- 江(30451)
- 经济学院(29425)
- 北京(29182)
- 院(28638)
- 范(28082)
- 师范(27887)
- 业大(26572)
- 财经大学(26079)
- 农业(25267)
- 基金
- 项目(135683)
- 科学(109385)
- 研究(102237)
- 基金(102017)
- 家(89542)
- 国家(88485)
- 科学基金(74982)
- 社会(68443)
- 社会科(65124)
- 社会科学(65112)
- 基金项目(52125)
- 省(49034)
- 教育(45528)
- 自然(45518)
- 自然科(44460)
- 自然科学(44443)
- 自然科学基金(43718)
- 划(42757)
- 资助(42578)
- 编号(39360)
- 成果(33538)
- 部(32223)
- 发(31409)
- 重点(30956)
- 国家社会(29860)
- 中国(28499)
- 创(28393)
- 课题(27964)
- 教育部(27944)
- 创新(26681)
共检索到322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永利 郭玲 宋振瑜
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并不断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存在的差异性,基于中国视角提出金砖国家产业转移的主要思路和重点合作领域。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产业转移 经济环境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永利 郭玲 宋振瑜
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并不断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存在的差异性,基于中国视角提出金砖国家产业转移的主要思路和重点合作领域。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产业转移 经济环境 产业结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石东平 夏华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洁 商海岩
"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本文从产业层面展开,详细介绍了"金砖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状,并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竞争指数分析了这些国家之间的产业互补性,为中国进行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洁 商海岩
利用金砖国家的产业互补性,适时进行产业转移,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以下思路,深入进行产业转移。一、中印产业互补性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印两国产业结构相似,因此存在竞争性,特别是在能源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汽车制造产业、制药业等产业竞争较为激烈。但仍然可以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王建事 丁立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对外合作共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运用产业转移评估模型、产业转移吸引力评估模型,结合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承接力与吸引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中国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①201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98降为0.185,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承接力差异有所减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Moran’s I的均值为0.367,表明产业承接力空间集聚态势明显;②2012—2016年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吸引力有空间正相关关系且大致符合距离衰减定律,基尼系数在0.756附近上下浮动,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吸引力的差异态势大致不变且区域差异仍然较大,Moran’s I的均值为0.126,表明空间集聚态势较弱;③将承接力与吸引力划分为7种组合类型,并基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分布,提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友金 周健 曾小明
互惠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产业转移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应有之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能否形成双边产业的互惠共生,不仅决定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根基是否稳固,而且能够为回应某些别有用心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动机的质疑提供经验证据。本文从共生关系的融合性、互动性和协调性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互惠共生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采用2002—2020年EORA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的产业互惠共生水平不断提升,但各细分行业以及地区板块间的差别较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有助于促进双边产业互惠共生,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推进区域价值链合作和提升产业集聚水平等途径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互惠共生效应存在地区、行业及时间段的差异,与沿线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中高技术行业的产业转移及倡议提出之后的产业转移,其效应更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深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构建互惠共生的区域价值链合作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冰平
首先计算出1998—2014年金砖国家与美国贸易间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通过对比分析该指数研究是否存在高碳产业跨国界转移现象。然后基于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和广义矩估计控制相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利用金砖国家1992—201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国际贸易与碳排放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均发生了产业转移,并且表现为双向转移;国际贸易开放度提高使得金砖国家碳排放以及人均碳排放增加。由此,笔者认为金砖国家应优化贸易结构,以减少对其贸易伙伴国的隐含碳排放。
关键词:
跨国界产业转移 碳排放 国际贸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冰平
首先计算出1998—2014年金砖国家与美国贸易间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通过对比分析该指数研究是否存在高碳产业跨国界转移现象。然后基于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和广义矩估计控制相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利用金砖国家1992—201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国际贸易与碳排放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均发生了产业转移,并且表现为双向转移;国际贸易开放度提高使得金砖国家碳排放以及人均碳排放增加。由此,笔者认为金砖国家应优化贸易结构,以减少对其贸易伙伴国的隐含碳排放。
关键词:
跨国界产业转移 碳排放 国际贸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友金 尹延钊
共生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客观要求,产业转移路径选择的本质是寻找与之具有更强共生适配性的地域产业承载系统。文章基于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背景,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了“产业扩散—产业承接”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框架,从“共生三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共生环境3个维度建立了共生适配性指数模型,评估了2010、2014、2018、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60个主要国家的共生适配性。结果表明:六大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显示出明显的区域空间分异特征,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最高,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最低。文章最后以共生适配性指数和特征要素禀赋为甄别条件,为中国不同类型制造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提出了路径选择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玥儒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方式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商贸流通业作为市场的先导性与基础性产业,其发展能够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从而实现产业共生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2021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细分商贸流通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贸流通业梯度转移的产业共生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中国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贸流通产业净转移过程中形成了商贸流通产业共生效应,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共生依存度更高;第二,商贸流通产业梯度加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商贸流通产业净转移对中国产业共生度的正向效应,较高的商贸流通产业梯度更能促进产业转移的共生效应;第三,商贸流通产业梯度对中国产业共生度的调节效应在国家层面均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研究结论为建设“一带一路”商贸流通产业共生格局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更加合理地进行商贸流通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薇
本文基于地缘经济的视角,从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新格局的形成、全球价值链产业分工变化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等方面,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基础与条件。通过拓展的引力模型建立分析中国对沿线国家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检验,并通过比较实际值与预测值差异判断产业转移潜力。最后从资源互连互通的区位选择、利益共分共享的投资模式以及制度共建共守的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产业转移 地缘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浩
产业政策是发展中国家主导性的经济政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政策因其产生的特殊背景与条件,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合理性,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缺陷,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为更好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反思产业政策带来的现实问题,对产业政策作出适当调整。要强调劳动生产率上升标准,严格把握重点产业的选择标准;对重点产业的保护与扶植做到公开透明,并进行定期评估;在重点产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企业充分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对创新行为的支持与保护。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在重点产业的选择上应更为慎重,并更多地考虑如何在重点产业内部创造竞争并提高政策扶植透明度、强化评估监管等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合光 王静怡 陈珏颖
本文采用GTAP第八版数据库,模拟金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五国农业部门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多数农产品品种产出将下降,而且表现为贸易逆差扩大,但是中国总福利提高,经济进一步增长;巴西将是农业受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将获得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