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43)
2023(19753)
2022(17108)
2021(15899)
2020(13665)
2019(31525)
2018(31351)
2017(60747)
2016(33196)
2015(37415)
2014(37585)
2013(37179)
2012(34410)
2011(30977)
2010(31333)
2009(28911)
2008(28233)
2007(25286)
2006(22007)
2005(19566)
作者
(96852)
(81215)
(80669)
(77024)
(51633)
(39071)
(36880)
(31779)
(30653)
(29050)
(27431)
(27424)
(25901)
(25752)
(25182)
(25149)
(24407)
(24100)
(23390)
(23226)
(20222)
(20165)
(19756)
(18546)
(18259)
(18066)
(17961)
(17936)
(16641)
(16101)
学科
(145228)
经济(145079)
管理(94540)
(89565)
(74026)
企业(74026)
方法(64959)
数学(56781)
数学方法(55909)
(35745)
(34887)
中国(34525)
(31969)
业经(29961)
地方(29315)
(24397)
(24233)
贸易(24221)
农业(24169)
(23447)
理论(23162)
(22030)
财务(21936)
财务管理(21885)
(21245)
企业财务(20710)
(20185)
环境(20160)
银行(20120)
技术(19856)
机构
大学(475669)
学院(475212)
(193910)
经济(189787)
管理(184043)
研究(160803)
理学(159428)
理学院(157617)
管理学(154374)
管理学院(153529)
中国(119053)
科学(101275)
(101009)
(87618)
(82381)
(80099)
研究所(75181)
中心(73021)
业大(72695)
财经(70243)
(69966)
北京(63813)
(63616)
农业(62873)
(61815)
师范(61159)
经济学(58742)
(57963)
(56315)
经济学院(52700)
基金
项目(320616)
科学(250622)
基金(231690)
研究(229343)
(203225)
国家(201584)
科学基金(172288)
社会(143015)
社会科(135522)
社会科学(135484)
(125755)
基金项目(122094)
自然(114241)
自然科(111612)
自然科学(111581)
自然科学基金(109547)
教育(106581)
(105830)
资助(97602)
编号(93493)
成果(75698)
重点(71979)
(70174)
(67889)
(65731)
课题(64427)
科研(61985)
创新(61387)
教育部(59793)
大学(59567)
期刊
(212767)
经济(212767)
研究(137161)
中国(87823)
学报(78556)
(71623)
科学(70561)
(68325)
管理(67722)
大学(58979)
学学(55686)
教育(50399)
农业(49051)
技术(43317)
(39102)
金融(39102)
经济研究(35409)
财经(34218)
业经(33557)
(29341)
问题(27080)
(26285)
统计(25053)
技术经济(24451)
图书(23642)
(22695)
(22291)
科技(21774)
理论(21773)
商业(21577)
共检索到695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籍艳丽  
采用面板模型,对金砖五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强度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来看,金砖五国中只有巴西和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效应,但短期内,金砖五国的经济增长均收敛,而各国的收敛速度不同。在能源消费强度的收敛性方面,中国和南非存在收敛效应,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却不能判断收敛与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叔文  丁永霞  李怡欣  罗光华  牛云翥  
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现实意义重大。本文以亚太八国为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71-2005年间能耗、GDP和CO2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此建立的面板回归模型显示,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基数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单位能耗和单位GDP排放的CO2低,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我国的能耗和碳排放指标优于其它3个发展中国家,但次于发达国家。为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寻求主动,我国应积极转换能源结构,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用能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尹希果  孙惠  
使用1979—2008年我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系,研究表明:(1)我国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在控制了空间依赖性、居民消费水平及增速等差异后,中国省市经济增长表现出收敛现象,收敛速度为6.97%;(3)消费水平及消费增长率对经济增长收敛产生显著促进作用,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来源,并因此拉动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和赶超,是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的重要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子惠   古丽娜尔·玉素甫  
选取2010—2020年RCEP成员国面板数据,借鉴经典的Markandya研究方法,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的收敛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差异逐渐收敛;中国与RCEP发达成员国的能源强度差异逐渐收敛,而发展中成员国与中国的能源强度差距逐渐扩大。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提高市场化程度有利于中国和发展中成员国的能源强度向低处收敛。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外商直接投资还未达到门槛值时,外商直接投资的提升会促使能源强度向低处收敛,当超过门槛值后能源强度差异将逐渐扩大。为此,中国要利用好RCEP合作平台,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产能合作,以命运共同体定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子惠   古丽娜尔·玉素甫  
选取2010—2020年RCEP成员国面板数据,借鉴经典的Markandya研究方法,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的收敛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差异逐渐收敛;中国与RCEP发达成员国的能源强度差异逐渐收敛,而发展中成员国与中国的能源强度差距逐渐扩大。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提高市场化程度有利于中国和发展中成员国的能源强度向低处收敛。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外商直接投资还未达到门槛值时,外商直接投资的提升会促使能源强度向低处收敛,当超过门槛值后能源强度差异将逐渐扩大。为此,中国要利用好RCEP合作平台,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产能合作,以命运共同体定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望生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能源使用效率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方面,其地区间的收敛性研究对于解决当下社会主要矛盾、提升发展质量和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入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衡量指标,以中国2001—2016年各省(市、区)数据为样本,构建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对不同地区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差异的收敛性、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差异间的收敛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①在全国范围和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均存在收敛趋势;②在全国范围和中、西部区域内,能源消费强度差异随增长集约化程度差异的收敛呈发散趋势;在东部区域内,能源消费强度差异随增长集约化程度差异的收敛而收敛;③产业结构、能源与非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能源价格等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差异性,是导致能源消费强度差异随增长集约化程度而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呈现不同变化特征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强  彭方平  
本文首次应用动态门槛面板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我国省区间经济增长率在收敛速度上具有显著的收入门槛效应。当人均收入低于1007元时,存在经济增长障碍,一旦突破低收入门槛,在同一收入状态里,省区经济增长率趋向收敛,然而,由于较高收入省区的收入收敛速度快于较低收入省区,我国富裕省区与相对落后省区的人均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展鹏  
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收敛假说的思想及方法,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及各俱乐部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了"总体收敛、局部分异"的动态演变规律。从σ收敛来看,全国层面及中部地区出现了σ收敛,东部地区σ收敛的态势不明显,西部地区则趋向发散。从β绝对收敛来看,全国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表现出绝对收敛的态势,西部地区则没有表现出绝对收敛。总体来看,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对全国及三大地区的β条件收敛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蒲勇健  魏亚敏  
本文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研究了我国省域金融成熟度的空间相关与区域收敛性问题。基于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标体系,全面衡量各省2001~2010年金融产业发展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β收敛进行分阶段探索。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在开放过渡阶段呈现显著的β收敛特征,地区差异在减小;而在全面开放阶段,呈现显著的发散特征,地区差在增大,金融开放加大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春艳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各省1996-2005年人均GDP及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关系分别进行了模型拟合,结论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显著,而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是需求导向型的。其次,就各次产业与人均GDP的关系看,第一产业与人均GDP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第二、三产业与人均GDP呈现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海军  翟印礼  
文章采用l992年~2005年期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该时间区间内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对各个县区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农民纯收入、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财政投入均会对地区农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冠艺  谢童伟  
本文依据我国11个沿海省份的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得到,如果港口吞吐量增加1%,那么将带动海洋产业产值增长上升0.23%;β-收敛模型的分析得到结果说明11个沿海省份大力发展港口确实可以促进海洋经济差距收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大来  陈仲常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银行业竞争结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国的银行竞争结构不仅主要存在着空间依赖性的特征,同时也有空间异质性的表现;在控制了银行业竞争结构、金融深化、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等差异后,各省份的经济增长符合条件收敛假说,表明省际间银行业竞争结构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增加对加快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快落后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缩小省际间银行业竞争结构差异,提升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度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颖  薄勇健  
本文在测算1990-2005年31个省市的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基础上,通过研究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发现:非生产性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公共资本却有利于省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包含公共资本和公共支出的结构变量的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趋势。上述结论为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量规模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最后给出改变目前省区公共支出状况的政策建议,也将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有效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成  郭其友  
利用1992~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环境污染综合指标,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区域性差异,并讨论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技术进步、人口、储蓄率、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且目前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部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同样存在倒U型关系并处于其下降部分,西部地区呈现出N型关系并处于右侧上升部分。同时,不同控制变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具有不同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