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
2023(13)
2022(14)
2021(12)
2020(12)
2019(32)
2018(26)
2017(32)
2016(40)
2015(26)
2014(25)
2013(29)
2012(32)
2011(35)
2010(30)
2009(30)
2008(29)
2007(28)
2006(14)
2005(17)
作者
(160)
(127)
(125)
(118)
(107)
(105)
(84)
(69)
(68)
(68)
(64)
(56)
(51)
(51)
(50)
(50)
(49)
(49)
(49)
(48)
(48)
(44)
(44)
(43)
(42)
(42)
(41)
(41)
(40)
(40)
学科
(146)
(109)
(106)
(106)
防治(106)
生物(93)
(93)
(88)
虫害(88)
生物学(73)
群生(73)
蜂群(73)
病虫(63)
病虫害(63)
及其(55)
(30)
昆虫(30)
(29)
(29)
(26)
方法(24)
(24)
(23)
贸易(23)
(22)
其他(21)
害虫(21)
(21)
(21)
森林(21)
机构
学院(467)
大学(436)
(406)
研究(318)
科学(307)
农业(292)
(280)
研究所(274)
(221)
业大(207)
中国(183)
农业大学(180)
(168)
(159)
保护(154)
科学院(153)
(153)
林业(152)
(145)
实验(144)
生物(136)
实验室(134)
农林(130)
重点(128)
(126)
植物(118)
(118)
(110)
(108)
福建(107)
基金
项目(382)
国家(317)
(317)
科学(289)
基金(286)
自然(242)
科学基金(241)
自然科(236)
自然科学(236)
自然科学基金(233)
(197)
技术(184)
(178)
专项(161)
农业(160)
科技(156)
(150)
(139)
体系(138)
(138)
产业(131)
基金项目(127)
(122)
资助(113)
(108)
研究(104)
科研(104)
计划(104)
cars(102)
建设(96)
期刊
(405)
科学(381)
学报(289)
农业(261)
学学(223)
大学(222)
(170)
林业(164)
(140)
自然(139)
自然科(139)
自然科学(139)
农林(114)
(114)
中国(113)
中国农业(103)
福建(98)
业大(96)
农业科学(91)
农业大学(90)
研究(73)
科学研究(63)
(37)
西南(34)
(32)
经济(32)
世界(31)
南京(31)
南京农业(31)
(28)
共检索到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虹雨  丁韦程  和秋菊  杨晨  马方舟  施雯  易传辉  
利用扫描电镜对金环胡蜂指名亚种和贝罗纳亚种的蜂王、职蜂和雄蜂触角的超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两亚种雌蜂鞭节均为10小节,雄蜂鞭节为11小节,雄蜂鞭节每一小节上有感觉突;同一亚种蜂王、职蜂和雄蜂的触角长度关系为雄蜂>蜂王>职蜂,两亚种蜂王、雄蜂、职蜂的触角长度关系为贝罗纳亚种>指名亚种;两亚种雌蜂和雄蜂触角均有5种类型的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TSⅠ、TSⅡ)、锥形感受器(BSⅠ、BSⅡ)、板形感受器(PSⅠ、PSⅡ)、刺形感受器(CSⅠ、CSⅡ)和腔锥形感受器(CoS),其中,毛形感受器和板形感受器数量最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红盈  王志英  高宇  
【目的】明确密点曲姬蜂触角和触角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方法】对密点曲姬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密点曲姬蜂雌、雄成蜂触角形态相似,属于鞭状触角。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雌蜂鞭节由22个鞭亚节组成。雄蜂鞭节由25个鞭亚节组成。成蜂触角上共有5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型感觉器、刺型感觉器、板型感觉器、B hm氏鬃毛和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毛形感觉器(Ⅰ、Ⅱ)、刺形感觉器、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和板形感觉器主要分布在鞭节各个亚节。毛形感觉器(Ⅲ)主要分布在梗节和柄节的中部和端部。B hm氏鬃毛分布在梗节和柄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宇  王志英  赵红盈  刘欣  
【目的】明确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的优势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膜翅目:姬小蜂科)触角及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方法】对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蜂鞭节有5亚节,雄蜂鞭节有4亚节。触角上着生有板形感器(Ⅰ型和Ⅱ型)、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和Ⅲ型)、指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乳头状感器和B hm氏鬃毛,其中,板形感器Ⅰ型仅分布于雄蜂棒节,雌蜂未见分布,毛形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弓淑芬  戴华国  许月华  符文俊  
用扫描电镜观察玉米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ostriniae)、拟澳洲赤眼蜂 (T .confusum)及松毛虫赤眼蜂 (T .den drolimi)雌蜂触角上感器的外部形态 ,比较其感器的数目和着生位置。发现了镰刀形感器背面的特殊形态 ,并确定了其功能。确定了位于触角端部的单孔毛形感器为味觉器。 3种赤眼蜂棒节腹面的镰刀形感器数目及棒节背面板形感器的形态和嗅孔密度存在差异 ;玉米螟赤眼蜂的坛形感器与其他 2个种在形态上也具有较大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蕊  祈金玉  吕双双  许哲  王月  孙守慧  郑雅楠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触角。结果表明,在该蜂的触角上共发现了8种感觉器,分别为毛状感觉器、B觟hm氏鬃毛、板状感觉器、锥状感器、刺形感器、乳状感器、腔状感器和感觉孔。对不同类型触角感觉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描述,其中毛状感器是白蛾周氏啮小蜂触角上数量最多的感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竹红  黄建  
电镜扫描观察表明:友恩蚜小蜂雌蜂触角具有毛形感觉器、板形感觉器、钟形感觉器、指形感觉器和B hm氏鬃毛等5种感觉器.上颚发达,左、右上颚各具3根毛形感觉器;下颚须和下唇须各1节,在末端和近末端1/3处,分别具1根刺形感觉器.同时还探讨了各种感觉器的功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鑫阳  宋忠云  杨晨  和秋菊  易传辉  朱恩骄  
【目的】了解云南人工养殖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的遗传多样性状况,为科学人工养殖和危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mtDNACOⅠ基因标记,对云南省金环胡蜂8个主要人工养殖区237个人工养殖个体的mtDNACOⅠ基因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共获得金环胡蜂mtDNACOⅠ基因600 bp编码区序列,其中A+T的含量为68.05%,存在明显的AT碱基偏向性;有保守位点563个,变异位点37个,占分析位点总数的6.16%;变异位点中,有30个转换位点,7个颠换位点,无插入或缺失;共获得12个单倍型,其中6个单倍型为群体间共享,其余6个为不同群体独有单倍型;整体单倍型多样性(Hd)为0.82958,核苷酸平均差异数(K)为15.18387,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2526;各养殖种群内部遗传距离在0.00~0.0283,种群间遗传距离在0.0001~0.0544;遗传变异50.48%来源种群间,49.52%来源于种群内,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外部;F_(st)=0.50482,差异较显著(P<0.001),表明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大;COⅠ基因单倍型主要有2个聚类簇,多数单倍型之间只有1个位点突变。【结论】云南各地区养殖金环胡蜂种群单倍型多样性较高,核苷酸多样性较低;原始种群来源于少数个体,养殖过程中与当地野生自然种群或外地引入种群进行了基因交流,各种群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建议养殖种群尽量使用当地土著种源;严防外地引入种源养殖个体逃逸后与野生种群杂交,造成当地成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提高,从而增加种群的适应能力,导致种群的快速扩张,避免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授粉昆虫造成的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小红  蔡普默  杨燕川  王聪  杨晴阳  季清娥  陈家骅  
应用扫描电镜对橘小实蝇的4种寄生蜂(阿里山潜蝇茧蜂、切割潜蝇茧蜂、长尾潜蝇茧蜂和布氏潜蝇茧蜂)的产卵器和腹部感器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共发现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蒲姆氏鬃、钟形感器、浅凹状感器、栓锥感器、腔锥感器、刺形感器和分泌毛孔;同时发现阿里山潜蝇茧蜂和布氏潜蝇茧蜂的产卵针端部尖细,而长尾潜蝇茧蜂和切割潜蝇茧蜂的产卵针端部呈倒钩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可  王小艺  
[目的 ]触角是昆虫最重要的嗅觉器官,触角感受器是昆虫嗅觉识别的最小形态学单元。为了明确多种林木蛀干类吉丁虫和天牛的重要天敌白蜡吉丁肿腿蜂的触角感受器种类和形态。[方法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雌雄蜂触角及其感受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类感受器在不同性别成蜂触角上的分布规律和数量。[结果 ]白蜡吉丁肿腿蜂触角呈膝状,雌雄蜂触角均为13节,包括柄节、梗节和11个鞭小节,雄蜂触角显著长于雌蜂。在雌雄蜂触角上共发现7类11种感受器,包括2种刺形感器、3种毛形感器、1种锥形感器、1种板形感器、2种栓锥形感器、1种腔锥形感器和1种鳞形感器。雌蜂触角上存在10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器I型和II型、锥形感器为其特有。雄蜂触角上存在8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器III型为其特有。毛形感器I型、锥形感器、板形感器、栓锥形感器(I和II型)和腔锥形感器各自数量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间一致,而其余类型感受器的数量在不同个体间不等。在雌雄蜂共有的感器类型中,刺形感器I型、栓锥形感器I型在雌蜂触角上的数量较雄蜂更多;而板形感器、栓锥形感器II型在雄蜂触角上的数量较雌蜂更多;腔锥形感器的数量在雌雄蜂之间相同。毛形感器、锥形感器、板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表面有微孔,是典型的化学感器。[结论 ]本研究解析了白蜡吉丁肿腿蜂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发现雌雄蜂触角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特征均存在典型的性二型现象,这些结果为后续研究该寄生蜂的化学通讯机制和雌雄蜂的嗅觉行为差异奠定了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俊佳  徐荣  李永和  
【目的】了解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为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侵染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表过程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幼虫体壁的气门、节间膜等部位;接种14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萌发出芽管,并侵入体壁;接种26 h后,孢子和菌丝穿透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壁,且菌丝迅速生长;接种72 h后,菌丝穿出虫体表面,并长出产孢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菌丝在穿透幼虫体壁过程中,会伴随酶的参与和组织溶解现象;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附着于幼虫体壁的两个节间褶间的部位;接种14 h后,分生孢子萌发并进入表皮细胞层分泌物中;接种26 h后,菌丝侵入表皮并扩展蔓延,且在菌丝周围出现电子密度很低的光晕;接种38 h后,皮细胞层细胞排列松弛变成空泡;接种48 h后,菌丝充满虫体,表皮层出现大量菌丝。【结论】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及菌丝能寄生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并可致其死亡。观察结果准确反映了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并证实了侵染过程中酶与代谢产物的存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孝运  周淑芷  
本文记述分布于中国的锤角叶蜂科两新种:山楂童锤角叶蜂Agenocimbexcrataegum和内蒙古喜锤角叶蜂Praianeimonggunensi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萧刚柔  
本文记述了中国叶蜂科两新种,吴茱萸蛞蝓叶蜂及山药叶蜂。文中附有形态特征图2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叶寿德  王绍云  陈勇  王自力  
Wasps belong to Hymenopetera and feed on other insects.Wasps have been used as food insects for a long time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They are common edible insects in Yunna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12 species of edible wasps inYunnan. The larvae and pupae of was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刚柔  
记述丝角叶蜂亚科Nematinae实叶蜂属Hoplocampa一新种樱桃实叶蜂Hdanfengensis。本种危害樱桃严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洪霞  林乃铨  
记叙了采自我国海南的毛纹赤眼蜂属,此为本属在中国的首次报道.同时描述2个新种:长柄毛纹赤眼蜂C.longisCapiformus,sp.nov.和长索毛纹赤眼蜂C.longifuniCulatus,sp.nov.,并附它们的主要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