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2)
- 2023(11028)
- 2022(9223)
- 2021(8373)
- 2020(6964)
- 2019(15375)
- 2018(14772)
- 2017(27615)
- 2016(15293)
- 2015(16408)
- 2014(16072)
- 2013(15590)
- 2012(14665)
- 2011(13014)
- 2010(12833)
- 2009(11630)
- 2008(11512)
- 2007(10288)
- 2006(8834)
- 2005(7421)
- 学科
- 济(60049)
- 经济(59995)
- 管理(40943)
- 业(38119)
- 企(29693)
- 企业(29693)
- 方法(25700)
- 数学(22886)
- 数学方法(22632)
- 农(18054)
- 中国(16205)
- 地方(15902)
- 财(14885)
- 学(14479)
- 业经(13255)
- 农业(12333)
- 贸(11000)
- 贸易(10997)
- 易(10634)
- 环境(10546)
- 制(10269)
- 技术(9706)
- 务(9081)
- 财务(9057)
- 财务管理(9038)
- 银(8883)
- 融(8870)
- 金融(8870)
- 银行(8841)
- 企业财务(8648)
- 机构
- 学院(209238)
- 大学(207429)
- 济(80548)
- 经济(78904)
- 管理(76684)
- 研究(75905)
- 理学(66623)
- 理学院(65789)
- 管理学(64471)
- 管理学院(64113)
- 中国(54673)
- 科学(51487)
- 农(46204)
- 京(44348)
- 所(39797)
- 业大(38825)
- 研究所(36993)
- 农业(36820)
- 江(36517)
- 财(35656)
- 中心(34641)
- 财经(28446)
- 院(28183)
- 范(27903)
- 师范(27421)
- 省(26722)
- 北京(26358)
- 经(25890)
- 州(25592)
- 农业大学(24526)
- 基金
- 项目(153008)
- 科学(119017)
- 基金(109306)
- 研究(104271)
- 家(99666)
- 国家(98814)
- 科学基金(82869)
- 社会(66054)
- 省(63174)
- 社会科(62494)
- 社会科学(62471)
- 基金项目(58874)
- 自然(56465)
- 自然科(55127)
- 自然科学(55106)
- 自然科学基金(54093)
- 划(52590)
- 教育(47340)
- 资助(43782)
- 编号(39869)
- 重点(35829)
- 发(33462)
- 部(32431)
- 创(31746)
- 计划(31128)
- 成果(30147)
- 科研(30133)
- 创新(29805)
- 课题(29556)
- 科技(28111)
共检索到303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昊民 王娟 田昆 王四海 杨宇明
金沙江中游水电建设因其对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选择淹没区面积、斑块数、景观多样性、均匀性、聚集度、蔓延度、形状指数、分维数等指数,构建了由10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景观多样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金沙江"虎跳峡-旭龙河"段适宜水电建设的龙盘、塔城和其宗3个坝址、5套建设方案淹没区景观层次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江段往下游方向,景观多样性、均匀性、连通性逐渐降低、破碎化程度加剧;各方案对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影响:其宗下坝>其宗上坝>塔城坝>龙盘高坝>龙盘低坝。研究结果为深入评价金沙江中游水利水电开发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了借鉴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丽艳
本文在对云南金沙江中游河段龙盘水电站建设与虎跳峡河段旅游协同发展问题进行SWOT分析的过程中,除了采用管理实践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关键因素的权重外,还借鉴旅游界学者许春晓倡导的SWOT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对如何将层次分析法(AHP)与SWOT定量分析相结合选择战略作了应用推介。文中,通过计算得出总优势力度为0.5066,总劣势力度为-0.1897,总机遇力度为0.4704,总挑战力度为-0.3981;战略四边形重心坐标P(X,Y)=(0.08,0.02),战略方位角θ=14°02′,战略正强度U=0.2383,战略负强度V=0.0755,战略系数ρ=0.76,用以确定战略选择。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俊强 彭期冬 任杰 柏海霞 赵利
为探讨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赤水河栖息繁殖的可能性,评估赤水河作为金沙江下游干流替代生境的可行性与适宜性,将河流生境进行适当概化,建立赤水河与金沙江下游河段的生境相似性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相似理论,提出基于恒定型相似元、时间型相似元和系统相似度的河流生境相似性计算方法。以赤水河与金沙江下游河段为研究对象,实例计算了两个河流生境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赤水河与金沙江下游河段在水环境方面的相似度高达0.811,处于高度相似等级,河流地形地貌与水文方面的相似度分别为0.743和0.640,均处于基本相似等级。总体来说,赤水河与金沙江下游河段的河流生境相似程度较高,相似度达0.694,处于基本相似等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国欢 沙永翠 熊鹰 张培育 徐军
人类活动通过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从而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物种功能性状在连接群落组成改变和生态系统进程转变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物种功能性状的差异,栖息环境改变后,群落中容易适应新环境的物种占据优势,难以适应的物种数量减少甚至消失,从而导致整个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使整个生态系统进程发生转变。通过评价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大坝截流前后鱼类群落组成情况,结合不同种类功能性状的差异,采用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两种不同手段,对比分析截流前后大坝下游鱼类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从而分析大坝建设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Bray-Curtis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 苏巍 杨少荣 姜伟
为探索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群落多样性影响,于2011年(蓄水前)和2015年(蓄水后)对金沙江下游绥江断面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分析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绥江段共计采集鱼类60种,隶属于5目12科,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2种。蓄水前以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为优势种类;蓄水后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优势种类。与蓄水前相比,鱼类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生态类群分析,静水缓流型鱼类由蓄水前54%增加到蓄水后的71%,河道洄游型鱼类从39%减少到20%,江湖洄游型鱼类蓄水前后变化不大。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蓄水前绥江段鱼类群落未受到干扰,而蓄水后受到严重干扰。库区蓄水后总生物量有明显增加趋势,但优势种类趋于小型化、种类结构单一化。为科学保护金沙江下游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建议成立鱼类保护区、开展梯级生态调度和加强流域环保预警研究等措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伟 周琼 张沙龙 王龙涛 李博 张家波
选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金沙江观音岩江段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统计分析了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学指标,结果显示所选用的10对微卫星引物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8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4296;观测杂合度0.8000~0.9333、期望杂合度0.7747~0.8414;多态信息含量为0.649~0.753;Shannon’s指数为1.5237~2.2602;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为0.0326~0.1277。结果表明该江段圆口铜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伟 周琼 张沙龙 王龙涛 李博 张家波
选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金沙江观音岩江段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统计分析了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学指标,结果显示所选用的10对微卫星引物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8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5.429 6;观测杂合度0.800 0~0.933 3、期望杂合度0.774 7~0.841 4;多态信息含量为0.649~0.753;shannon’s指数为1.523 7~2.260 2;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为0.032 6~0.127 7。结果表明该江段圆口铜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寿康 唐国勇 刘云根 雷晨雨 许英杰 阮长明 孙永玉 张春华 王妍
【目的】为更精准地保护和修复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明晰不同立地环境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段植物多样性结构特征与差异。【方法】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调查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中段和下段共47个样地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等。【结果】(1)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从上段到下段有增加趋势,植物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然林(20.56)、人工林(12.16)、稀树灌草丛(8.00),天然林和人工林之间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均不显著。(2)随海拔上升,植物多样性有增加趋势。阴坡植物多样性显著高于阳坡(P<0.05)。【结论】受海拔和坡向等立地环境的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段植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局部造林可提高当地的植物多样性。图1表4参27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流域区段 植物多样性 立地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隋欣 齐晔
虎跳峡坝址为金沙江流域上下游鱼类的分界处,水生生境敏感而脆弱。科学预测水库蓄水对水温的影响,对于研究水库兴建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保护金沙江流域鱼类资源,探讨水库泄水对下游农田灌溉作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应用多种水库水温预测模型和方法,对虎跳峡水库蓄水后对库区和下游河道水温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水库泄水对下游灌溉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虎跳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温比蓄水前明显升高,正常蓄水位1 950 m和2 010 m两个方案库区年均水温分别增加5.9℃和5.6℃,且6月~次年1月水温增幅较大;4~9月水库泄水水温比天然河段水温分别低3.5~6.2℃和3.3~7.1℃,两个方案都将对坝下采用干...
关键词:
水温 水库蓄水 虎跳峡水库 影响预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海龙 李迪华 黄刚
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景观影响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简要阐述水电开发的景观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及意义之后,首先阐述了峡谷区域水电开发的景观影响及评价方法,然后以怒江为例,具体探讨了峡谷区域水电开发景观影响评价的过程与结果。通过设计一系列景观测度参数,包括可视域损失、大坝视觉影响范围、高差损失、景点改变、峡谷急流损失等,并利用GIS进行模拟,基于计算结果对水电建设对峡谷整体和局部景观影响以及坝址各段建库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在怒江这样的急流高山峡谷上建坝应该慎而又慎,其决策应参考包含景观影响评价在内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应逐步完善此方面的立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素清
1987年我曾陪关君蔚老师考察了金沙江的支流小江及攀枝花以下的金沙江段,行程是东川市—昆明市—元谋县—攀枝花—西昌市—成都市.此段属金沙江中下游,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地形地势变化剧烈,构造变动强烈,其两岸的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频繁活跃,引起环境加剧退化.这里亦是人口密集区,人类经济活动发达地区,人类经济活动不合理的部分,促进了环境的恶性循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理 王章文 殷庆元 黄成敏
【目的】以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实验区不同修筑年限、种植不同作物的梯田与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益,筛选和提炼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梯田农业生态利用模式。【方法】分析新修梯田、老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土壤养分元素等指标,结合微型径流小区观测。【结果】坡耕地改为梯田之后,尽管梯田减流与减沙效果明显,可达30%以上,但因人为扰动以及梯田修筑过程技术不规范等,导致新修梯田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和主要养分含量与坡耕地土壤无显著差异,甚至个别指标有所下降。而较于新修梯田和坡耕地,10年以上老梯田土壤容重显著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水解氮等含量显著上升,土壤结构体数量增加。【结论】坡改梯在长期实行后,其在固土保水、提高土壤质量等效益会十分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尊相
建设溪落渡开发金沙江王尊相金沙江水能资源居我国12大水电基地之冠,为未开垦的处女地,全长2360公里,流域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水量丰沛而稳定,落差大而集中:宜宾河口多年平均流量4920立米/秒,多年径流量1508亿立米,约为黄河的3倍,年际水量变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瑞 宗桦 周璐 鲍方 吴晓奕
【目的】以泸定县全域为例,从大尺度的景观格局视角,研究高山峡谷区域乔灌木景观的空间格局,探索海拔与地形差异对此区域乔灌木分布的影响,为高山峡谷区景观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亦可为川藏铁路沿线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泸定县2019年林业调查和研究团队的实调数据,运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分析了泸定县县域乔灌木的主要群落类型、结构及景观格局,探讨了海拔梯度对其物种多样性和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1)泸定县高山峡谷区内乔木景观面积占全县辖区面积的42.43%,灌木景观面积占全县辖区面积22.28%,合计占比64.71%。乔灌木中,乡土物种占有绝对优势,占比高达98.00%。乔木以冷杉、铁杉、川滇高山栎、云杉为优势种,灌木以杜鹃、川滇高山栎、杯腺柳、马桑、高山杜鹃为优势种。2)乔木斑块主要分布于海拔2 100~3 599 m区域,灌木景观则较均衡地分布于海拔5 100 m以下的各个海拔区间。灌木景观的破碎程度高于乔木景观,二者在低海拔河谷沿岸的破碎程度均为最高。3)泸定县乔灌木物种的α多样性较好(SHDI> 1.95),并随海拔梯度的递增呈单峰格局,峰值出现在海拔2 400~2 700 m区间。乔灌木的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由南坡向北坡减少,且平缓河谷地区及险坡处其值也较小。Pearson相关性显示,乔木及灌木的丰富度及α多样性指数均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山峡谷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焚风效应,奠定了泸定乔灌木植被整体景观格局,不同海拔区间乔灌木景观格局差异明显,人类活动亦成为了影响中低海拔乔灌木景观空间结构的活跃力量。在川藏铁路的建设与后期修复过程中,应秉承泸定县乔灌木植被原有的景观格局,顺应当地植被演替规律,在保障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建设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