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7)
2023(12737)
2022(11104)
2021(10281)
2020(8724)
2019(19734)
2018(19503)
2017(37134)
2016(20471)
2015(22656)
2014(22294)
2013(22041)
2012(19923)
2011(17985)
2010(17537)
2009(15875)
2008(15304)
2007(12969)
2006(11173)
2005(9431)
作者
(61496)
(51011)
(50602)
(48150)
(32404)
(24694)
(22783)
(20189)
(19417)
(17861)
(17408)
(17257)
(16246)
(15954)
(15731)
(15676)
(15548)
(15208)
(14605)
(14433)
(13025)
(12278)
(12228)
(11530)
(11435)
(11294)
(11270)
(11112)
(10291)
(10215)
学科
(76262)
经济(76181)
管理(58256)
(53917)
(44309)
企业(44309)
方法(37404)
数学(32639)
数学方法(32269)
(21193)
(20575)
中国(18840)
(18661)
业经(17380)
环境(16226)
地方(15502)
(14561)
贸易(14557)
农业(14421)
(14129)
(13177)
技术(12906)
理论(12460)
(12212)
(12207)
财务(12148)
财务管理(12133)
(12080)
企业财务(11501)
(10497)
机构
大学(287912)
学院(285899)
管理(115003)
(107286)
经济(104951)
理学(101361)
理学院(100200)
管理学(98313)
管理学院(97831)
研究(96790)
中国(68469)
科学(65977)
(60909)
(55178)
业大(50783)
(49644)
研究所(46395)
(45654)
农业(43974)
中心(43243)
(39537)
财经(38094)
北京(37973)
(37035)
师范(36527)
(35689)
(34811)
(32274)
经济学(31104)
技术(30803)
基金
项目(211433)
科学(164004)
基金(152765)
研究(146658)
(136872)
国家(135784)
科学基金(114830)
社会(90976)
社会科(86176)
社会科学(86149)
(83092)
基金项目(82621)
自然(78435)
自然科(76504)
自然科学(76480)
自然科学基金(75079)
(71153)
教育(66120)
资助(62245)
编号(58366)
重点(47739)
(45237)
成果(44959)
(44784)
(43962)
科研(41615)
计划(41464)
创新(41012)
课题(39805)
大学(38051)
期刊
(109718)
经济(109718)
研究(75847)
学报(55802)
(48261)
中国(47795)
科学(47793)
大学(40354)
管理(38539)
学学(38492)
农业(33749)
(31993)
教育(27399)
技术(21893)
业经(19484)
(19020)
金融(19020)
经济研究(17395)
财经(17224)
(17146)
科技(16476)
业大(15351)
(14850)
图书(14561)
(14541)
问题(14520)
资源(14278)
林业(13677)
理论(13512)
技术经济(12893)
共检索到389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学昉  许柳雄  戴小杰  周成  官文江  田思泉  朱江峰  
金枪鱼人工集鱼装置(Fish Aggregation Devices,FADs)分为漂流式和锚泊式两种,人工集鱼装置可以吸引热带金枪鱼类和其他中上层鱼类,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了数千艘渔船的捕捞作业,大幅提高了捕捞效率和渔获量。但大规模投放的人工集鱼装置被认为会对金枪鱼种群和中上层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生态影响:可能会对金枪鱼的集群、摄食、健康、生长、洄游、死亡等生活史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种质衰退;另一方面,兼捕多种硬骨鱼类、鲨鱼、蝠鲼、海龟等非目标鱼种也可能扰动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是,对于人工集鱼装置生态影响的评估在不同类型不同海域的研究结果中存在矛盾并无法确定。本文梳理归纳了过去30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俞辰  周成  万荣  张同征  王禹程  谢程兰  张禹  
为了解鱼类在人工集鱼装置(FADs)周围的集群特性,本研究基于2021年我国金枪鱼围网船在中西太平洋的回声探测浮标数据,对FADs投放后鱼类首次到达FADs的时间以及聚集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探究。利用U检验和H检验分析了鱼类首次到达FADs时间的差异性,利用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AMMs)分析了金枪鱼类聚集生物量随FADs海上漂流时间和漂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①鱼类首次到达FADs的时间为(8.9±9.0)d,其中金枪鱼类为(3.8±4.2)d,非金枪鱼类为(16.0±8.9)d;②金枪鱼类在不同水下长度FADs下的首次到达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金枪鱼类在FADs周围的聚集生物量随FADs海上漂流时间呈现动态变化,约在其投放后第25天到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④金枪鱼聚集生物量随着FADs漂流速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⑤随机效应表明,水下长度为80 m的FADs下金枪鱼类聚集生物量一般最高,60 m其次,而90 m最低。研究表明,FADs投放后金枪鱼类往往先于非金枪鱼类到达,其首次到达时间与FADs水下长度有关;具有较浅水下长度和缓慢漂流速度的FADs类型更易于吸引金枪鱼类在其周围聚集,同时,FADs投放后金枪鱼类逐渐聚集,生物量约在一个月时达到峰值,这可能反映了FADs投放后的最佳捕捞时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随附鱼群在FADs周围的行为模式,为设计开发高效生态友好型FADs、优化投网策略及制定针对随附鱼群的养护管理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曹晓怡  周为峰  樊伟  李圣法  
大眼金枪鱼是金枪鱼远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本文从大眼金枪鱼适宜环境因子、大眼金枪鱼渔场变动、资源丰度及其与环境因子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等几方面总结了大眼金枪鱼渔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大眼金枪鱼种群资源丰度的指标主要是CPUE和标准化后的CPUE,CPUE标准化的方法主要是GLM模型和GLM/HBM模型;目前,分析大眼金枪鱼资源变化与环境间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法、G IS软件定性分析法和栖息地指数模型。其中,聚类分析适用于研究大眼金枪鱼的渔场变动,包括系统聚类分析法、动态聚类分析法和灰色星座分析法,利用G IS软件定性分析适用于分析单个环境因子对渔场产生的影响;而栖息地指数模型能综合多个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聂启义  黄硕琳  
公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迫切要求对公海捕捞作业进行有效的养护和管理。金枪鱼作为一种重要的公海渔业资源,有众多国际渔业管理组织对其进行管理,对公海金枪鱼渔业的管理无论是在管理理念上还是管理实践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简要介绍了公海渔业概念,陈述公海金枪鱼渔业管理现状,分析公海金枪鱼渔业管理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公海金枪鱼渔业现状,提出发展我国公海金枪鱼渔业的建议:(1)加强我国在际金枪鱼管理组织中的政策决策影响力;(2)规范我国公海金枪鱼生产作业,完善远洋渔业数据库;(3)调整远洋渔业结构,积极开发新渔场;(4)发展金枪鱼加工产业;(5)开发国内消费市场;(6)开展对台远洋渔业合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超  林琴琴  陈作志  朱江峰  张春月  
近年来,渔业资源管理由单鱼种管理模式逐渐向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发展,但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这方面的模式研究以及应用还很少。依据印度洋金枪鱼渔业委员会(Indian Ocean Tuna Commission, IOTC)、Fishbase等公开数据库和文献,首次尝试构建了基于印度洋金枪鱼渔业19个主要物种的体长结构多物种生态系统模型LeMaRns,并模拟物种及生态系统结构在4种渔船作业方式、不同捕捞水平下的变化。结果表明,捕捞会造成种群生物量下降,还会影响种间关系,进一步导致其他物种的种群生物量发生变化。大型鱼类指数(large fish indicator, LFI)和平均最大长度(mean maximum length, MML)对延绳钓最为敏感,2个指标的减小表明生态系统中大个体鱼类的比例下降,小个体鱼类的比例上升,这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渔业管理中应着重考虑。捕捞对生态系统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不同作业方式对不同种群的影响不同,在渔业管理中应根据不同作业方式,考虑不同捕捞水平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设置的捕捞情境下生态系统中无种群处于崩溃状态,鲣鱼(Katsuwonus pelamis)、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在假设当前捕捞努力量两倍的情况下,相对种群生物量分别为0.6~0.7、0.6~0.7、0.7~0.8和0.6~0.7,仍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4个种群处于健康状态。最后,为了更好地将LeMaRns模型应用于大洋生态系统,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对LeMaRns模型进行结构性改进以更好适应实际情况,开展食物网调查和生物学研究以确保数据准确,纳入环境因素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平  周应褀  许柳雄  姜文新  
根据2004年8月-2005年3月在大西洋西部延绳钓作业捕获的大眼金枪鱼数据,对其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西洋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主要摄食沙丁鱼、鱿鱼、虾类、乌鲂、帆蜥鱼等13种饵料类群,其中沙丁鱼为主要饵料。平均饱满指数和空胃率都有明显的月份变化。食物组成也有明显的月份变化,沙丁鱼是大眼金枪鱼的各月份主要饵料鱼种(平均为55.77%),其次是鱿鱼。当体长小于100cm时,随着体长增加,空胃率呈下降趋势;当体长大于100cm时,随着体长的增加,空胃率变化不大。当体长小于140cm时,平均饱满指数变化较大,当体长大于140cm时,平均饱满指数变化相对较小。各体长组大眼金枪鱼胃含物中沙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  王家启  田思泉  
近年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捕捞量一直维持在最大持续产量附近,其整体资源处于风险状态。由于渔业数据存在各种误差,渔业资源评估结果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方法会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渔业管理策略评价是一种系统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管理对象的渔业系统,设定合理的管理目标,然后测试和评价不同渔业管理策略的表现,可以提高渔业管理成功的概率,在渔业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根据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生活史特征参数和渔业数据,建立操作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不同管理策略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选择适宜的管理策略,为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本研究共设置25种管理策略,通...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卉卉  黄硕琳  
作为世界上渔获量最大的渔区之一,中西太平洋区域是世界上金枪鱼最大的产区。该区域的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广阔的专属经济区和少量的陆地资源。岛国的地理特征决定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能依靠海洋资源来发展国民经济。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通过与太平洋岛国论坛渔业局和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合作,采取兼容性的渔业管理政策,控制捕捞努力量,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但是,中西太平洋区域的渔业管理措施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捕捞能力过剩、渔业数据缺乏、非法捕捞、养护和管理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偏低,以及政治因素的干扰等,使该区域长期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管理目标受到挑战。对中西太平洋渔区渔业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区域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山  周洁  
为养护高度洄游、跨界的金枪鱼资源,建立了五个金枪鱼国际组织,使公海金枪鱼渔业从自由竞争走向了以国际渔业组织为平台的合作、竞争时代。但是,由渔业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资源利用和养护规则与习惯国际法、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环境法确立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并不完全一致。相对比例过高的金枪鱼组织成员资格费,配额分配或捕捞能力限制过分地与历史渔获量和所谓的科学贡献关联,只和短期内的年均渔获量低程度关联的财政分摊方案等都有损于新兴远洋渔业国、沿海国、群岛国享有的渔业权益。建议重视国际渔业法和环境法理论研究,积极参加金枪鱼组织基本文件修订工作,和有关国家一起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渔业秩序,并应努力提高企业的国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浩  许柳雄  周成  朱国平  王学昉  
金枪鱼围网渔业是现代金枪鱼渔业中捕捞效率最高的方法,研究围网沉降性能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围网捕捞效率。利用2011年9—12月金枪鱼围网渔船"金汇7号"在中西太平洋作业时所收集的数据,实验分析了围网沉降深度(H)与放网时间(T),放网速度(V0),括纲(L)及跑纲(L1)的投放长度,10、60和120 m 3个水层流速(V10,V60及V120)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评价了各因子对沉降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具中部沉降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为H=-0.000 2 t2+0.408 6 t+1.809 9(R2=0.999 3);(2)沉降速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永莲  黄硕琳  
《中西太平洋高度洄游鱼类种群养护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经生效,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也将开始正式运作。中西太平洋是金枪鱼类的最大渔场,《公约》的生效,必将对中西太平洋地区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养护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在简要介绍《公约》背景、主要内容、我国在该海域金枪鱼渔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公约》对我国的几点主要影响,如发展规模的限制、船旗国责任的加大和生产成本的增加等,并给出了主要的对策与建议:合理规划,加强科学研究;健全法规,加强管理及培训;积极参与,密切合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艳波  蔡文贵  陈海刚  陈丕茂  贾晓平  
人工鱼礁是用于营造海洋牧场、调控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的人工设施。人工鱼礁所形成的环境可以作为鱼类良好的栖息、庇护和产卵场所,有利于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因此对鱼类具有良好的诱集效应。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的机理以及鱼类行为和生态诱集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沿海人工鱼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