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0)
2023(15576)
2022(13343)
2021(12442)
2020(10270)
2019(23523)
2018(23442)
2017(45924)
2016(25066)
2015(28042)
2014(28108)
2013(27739)
2012(25525)
2011(23194)
2010(23317)
2009(21695)
2008(21277)
2007(18856)
2006(16882)
2005(15070)
作者
(71890)
(59851)
(59255)
(56815)
(38214)
(28638)
(27076)
(23246)
(22642)
(21649)
(20391)
(20211)
(19077)
(19071)
(18674)
(18317)
(17853)
(17775)
(17150)
(17056)
(14930)
(14742)
(14446)
(13598)
(13311)
(13306)
(13295)
(13272)
(12057)
(11707)
学科
(99875)
经济(99743)
管理(79188)
(73439)
(61036)
企业(61036)
方法(41662)
数学(35580)
数学方法(35121)
(29075)
(27488)
中国(26953)
业经(24602)
(23259)
地方(21175)
(20808)
农业(19208)
环境(18050)
(17329)
贸易(17322)
(16929)
(16836)
技术(16757)
(16750)
财务(16673)
财务管理(16639)
理论(16611)
(16245)
银行(16204)
企业财务(15774)
机构
大学(357000)
学院(356971)
(144682)
管理(143156)
经济(141452)
理学(123205)
理学院(121893)
研究(120226)
管理学(119964)
管理学院(119293)
中国(89443)
(76294)
科学(72677)
(69062)
(59801)
(55054)
中心(54197)
财经(54096)
研究所(54061)
(53721)
业大(51327)
(49006)
北京(48419)
(46989)
师范(46599)
(43785)
(43083)
经济学(43007)
农业(42738)
财经大学(39954)
基金
项目(240922)
科学(190016)
研究(179671)
基金(174088)
(150126)
国家(148866)
科学基金(128521)
社会(113158)
社会科(107306)
社会科学(107281)
(94387)
基金项目(92056)
自然(82423)
教育(81640)
自然科(80348)
自然科学(80332)
自然科学基金(78860)
(78585)
编号(73918)
资助(71554)
成果(60805)
重点(53539)
(53234)
(52063)
课题(50967)
(50263)
(47252)
创新(46853)
国家社会(46166)
教育部(45822)
期刊
(163497)
经济(163497)
研究(107626)
中国(69883)
管理(54154)
学报(53239)
(52314)
(50805)
科学(49675)
大学(40582)
教育(39917)
学学(37950)
农业(34891)
(32742)
金融(32742)
技术(31006)
业经(27450)
财经(26331)
经济研究(25068)
(22526)
问题(21192)
图书(19099)
理论(17586)
(17422)
科技(17318)
技术经济(17190)
现代(16737)
实践(16030)
(16030)
资源(15954)
共检索到531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芳  张坤  
从金属资源产业绿色转型的内生驱动机制出发,以基本金属铜为例,运用Vensim PLE软件构建铜产业绿色转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金属资源企业环境治理成本呈上升趋势,说明随着铜产品产量增加,相应的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进一步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情景演化仿真,Current为常规情景,Current 1为"三废"利用率提高情景,即政府在原有基础上"三废"综合利用率均提高2%,Current 1情景下环境治理成本比Current常规情景下降12.4%;Current 2为企业增加环保技术投入情景,即企业自主提高环保技术投入4%,Current 2情景下环境治理成本比Current常规情景下降5.2%;结果表明,促进金属资源产业绿色转型应从政府环保政策规制和企业自主参与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建议细化金属资源产业的环保指标体系和实施标准,提高企业环保门槛,强化企业自主环保意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颖  李潘婷  李瑞平  
以城市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构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协同治理模型。以北京市生活垃圾历史数据为例,利用vensim软件进行政策仿真模拟。研究表明,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承载能力和废弃物管理法律,是维持系统良性运转的主要动力因素;提高垃圾收费水平、控制常住人口规模、强制实施垃圾分类,可以显著降低城市垃圾产生量,有效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治平  
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强、塑造区域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产业集群的集聚因素和动力机制为框架,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并围绕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吕薇  
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已接近警戒红线,长期积累的环境欠账亟待解决,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比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覆盖面更宽、标准更严格、管理更精细、参与更广泛。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涉及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各方面,需要付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转变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治理的手段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实行发展与环境预防、保护、治理相结合,监管与激励相结合,短期措施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促进个体效益与整体效益相一致,推动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海波  马金伟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转变经济发展形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绿色生产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政策落实与法律制度之间不够协同。为此,有必要建立符合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琳   蒋雨轩   杨文升  
资源型企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消耗,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特点,加快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论文以地方政府和公众作为外部刚性与柔性约束的动力来源,同时考虑资源型企业“犹豫不决”的绿色转型内生动力,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地方政府、公众与资源型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进行数值仿真实证分析,以期明晰地方政府、公众与资源型企业在推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动力来源、作用机制与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外部动力方面,地方政府的奖惩力度和监管强度以及公众监督与绿色消费偏好都能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2)内生动力方面,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的获取能够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3)协同动力方面,资源型企业期望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地方政府、公众行为加强后形成的外部合力能够共同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4)大连市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现状是地方政府严格监管、公众积极监督、资源型企业尚未实现整体自主绿色转型。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有助于为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推动资源型企业探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茂华  
建立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矿区环境修复进程,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国家战略的优先领域。阐述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意义、基本原则和标准,结合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行为的特殊性以及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稀有稀缺性、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重点从加快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措施两方面提出建立我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为我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斌  
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挑战,持续损害的自然基础威胁到人类大部分的生存空间,实现削弱环境、资源冲击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是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首先,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采用DRCCGE模型,估算了2010-2020年的潜在经济增长指标,论证了绿色经济不是简单的数量级别的调整,而是以创新为核心的内涵式经济增长;其次,文章指出了绿色创新基石是绿色需求,包括消费者导向、企业导向和社会责任导向三大绿色需求;最后,文章阐明了三大绿色需求的共同作用形成推动企业主动因应环保压力的五大动力机制,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文凯   陈辉民  
传统观点认为,制造业是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服务业是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产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考虑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副产品”后,服务业的发展并不绿色。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基础,推动服务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鉴于数字经济具有绿色属性,能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新途径,加之数字经济大发展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依靠数字经济推动服务业绿色转型已经具备现实基础,为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搭建完整理论分析框架,梳理新质生产力赋能服务业绿色转型的理论逻辑。随着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产业的新型经济形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态,可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服务业绿色转型提供可行的路径机制:从现实案例看,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数字经济赋能物流业绿色转型;从理论分析看,新质生产力能够依靠数字经济所具有的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优势为服务业绿色转型提供关键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率、形成规模效应为服务业绿色转型提供可行路径。我国服务业绿色转型起步较晚,目前在理念、资金、技术、市场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服务业绿色转型,政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供配套的政策和措施:一是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强化服务业绿色转型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三是加大对服务业绿色转型的资金支持力度;四是培育和规范服务业绿色转型的市场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敏  赵国浩  张宝建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人类生产和居住空间产生了负面影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迫在眉睫,而企业绿色责任的承担对于顺应绿色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企业,其绿色责任的承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绿色发展意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文章以资源型企业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对于地方政府行为下企业绿色责任承担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解构资源型企业绿色责任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政府行为下企业产生的应对行为进行了情景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企业绿色责任承担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民  Nicholas Stern  Joseph E.Stiglitz  刘世锦  张永生  李俊峰  Cameron Hepburn  
中国以及全球范围的碳中和共识与行动标志着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传统发展范式逐渐落幕,一个新的绿色发展范式开始兴起。本文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旧有发展范式的不可持续性,揭示绿色发展范式在发展目的、发展内容、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普适性上,是对传统发展范式的一次深刻革命。在新的绿色发展范式框架下,本文重新思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如价值理论、财富的内涵和测度,以及个人和集体行为等,分析新发展范式转变对于重塑中国重要经济部门和系统的政策含义,并讨论了转型过程中体制机制、金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以及如何实现协调和平衡的转型。本文同时提出中国如何引领世界碳中和治理机制建设,并讨论了同世界实现绿色合作共赢的机遇和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大伟  
制度设计决定绿色农业生产者、相关生产、经营企业的行为和绩效结构;政策激励可以促进要素市场完善,推动绿色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按照绿色农业产业特性,研究产业内外各种关键动力因素的作用机理和作用途径;根据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构建完善的绿色农业发展系统动力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绿色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制度变迁的根源及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进行研究,分析适合现阶段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制度因素,充分发挥关键动力因素的作用,优化制度设计促进绿色农业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梅  李曦  刘明培  
我国绿色食品供给动力不足和需求增长乏力已成为制约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 ,限制了绿色食品经济特有功效的发挥。本文从利益、科技和需求三个方面着力构建了促进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义国  
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一明晰高远的决断,概缘于世界各国目前已无法回避的、关涉人类生存的最重大命题:生态文明与可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本文在分析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基础上,从工业化的阶段理论、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指出了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时间点的选择;并从原则、战略目标、机制途径,阐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框架和机制;从资金、手段、制度、组织化和产业化、科技、法制等,提出了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