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3)
2023(5008)
2022(4143)
2021(3655)
2020(2995)
2019(6488)
2018(6132)
2017(11389)
2016(6232)
2015(6479)
2014(6046)
2013(5830)
2012(5180)
2011(4604)
2010(4293)
2009(3896)
2008(3700)
2007(3066)
2006(2507)
2005(1981)
作者
(20075)
(16772)
(16772)
(15560)
(10504)
(8346)
(7356)
(6650)
(6376)
(5756)
(5670)
(5470)
(5441)
(5387)
(5139)
(5073)
(5032)
(5012)
(4913)
(4711)
(4459)
(4058)
(3853)
(3816)
(3747)
(3661)
(3660)
(3597)
(3551)
(3302)
学科
(22659)
经济(22630)
(17966)
管理(17919)
(13659)
企业(13659)
方法(11469)
数学(10540)
数学方法(10485)
(7124)
(6538)
(6416)
贸易(6416)
(6280)
(5683)
中国(5562)
业经(5364)
农业(5059)
技术(4485)
环境(4401)
(4177)
财务(4176)
财务管理(4172)
企业财务(3983)
产业(3729)
(3681)
(3493)
(3395)
地方(3363)
(3316)
机构
大学(88046)
学院(87514)
(35588)
经济(35105)
管理(33882)
理学(30854)
理学院(30506)
研究(30283)
管理学(29938)
管理学院(29808)
(24252)
科学(21731)
中国(21271)
业大(19801)
农业(19703)
(17427)
(16121)
研究所(15361)
(13927)
农业大学(13738)
中心(13516)
财经(12062)
(11574)
(11191)
经济学(11029)
(10894)
经济学院(10266)
(10246)
经济管理(10180)
北京(10159)
基金
项目(69377)
科学(54053)
基金(52212)
(49117)
国家(48723)
研究(42246)
科学基金(40799)
自然(28995)
社会(28876)
基金项目(28633)
自然科(28388)
自然科学(28376)
自然科学基金(27899)
社会科(27501)
社会科学(27493)
(27112)
(23442)
资助(19947)
教育(18674)
重点(15856)
计划(15541)
(15057)
(14663)
(14414)
编号(14401)
科研(14319)
创新(14129)
(13999)
科技(13996)
国家社会(12742)
期刊
(31074)
经济(31074)
学报(22799)
(20698)
研究(19189)
科学(18309)
大学(16056)
学学(15807)
农业(13929)
中国(12986)
管理(10205)
(9828)
(7521)
业大(7134)
农业大学(6227)
经济研究(6175)
业经(6011)
(5951)
(5646)
金融(5646)
财经(5589)
科技(5513)
技术(4821)
商业(4811)
(4728)
问题(4584)
林业(4323)
中国农业(4243)
资源(4177)
自然(4120)
共检索到110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漆梦雯  沈毅  羊桂英  余婷  李吴晗  周琪欢  谢晓俊  朱娅宁  莫建初  
【目的】探究金属离子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消化代谢过程的影响,挖掘黑翅土白蚁对含有金属离子的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潜在价值。【方法】根据浓度梯度法,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Al~(3+)、Ca~(2+)、Fe~(3+)和Mg~(2+)的饵料供给黑翅土白蚁,确定黑翅土白蚁对饵料中金属离子的最大可取食质量分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黑翅土白蚁虫体内及其新建菌圃内的对应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明确饵料中Al~(3+)、Ca~(2+)、Fe~(3+)和Mg~(2+)对虫体内及新建菌圃内对应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法测定黑翅土白蚁虫体内及其新建菌圃内漆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确定饵料中Al~(3+)、Ca~(2+)、Fe~(3+)和Mg~(2+)对上述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黑翅土白蚁对饵料中Al~(3+)、Ca~(2+)和Fe~(3+)的最大可取食质量分数均为1.00 g·kg~(-1),对饵料中Mg~(2+)的最大可取食质量分数为10.00 g·kg~(-1)。黑翅土白蚁取食含有10.00 g·kg~(-1) Mg~(2+)的饵料后,其虫体内和菌圃内都发生了Mg的富集;取食含有1.00 g·kg~(-1) Fe~(3+)的饵料后,Fe仅在菌圃内富集。取食含有1.00 g·kg~(-1) Al~(3+)的饵料,会显著提高黑翅土白蚁虫体内的漆酶活性(P<0.05),但会显著降低纤维素酶活性(P<0.05),但会显著降低菌圃中的漆酶活性和黑翅土白蚁虫体内的纤维素酶活性(P<0.05),但会显著降低菌圃中的纤维素酶活性(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众望  潘鲁青  董双林  
以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9种金属离子(Cu2+、Mg2+、Fe3+、Hg2+、Zn2+、Ca2+、Pb2+、Ag+和Mn2+)对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缢蛏壳长(5 64±0 25)cm,9种金属离子浓度分别设置为2×10-6mol/L、2×10-5mol/L、2×10-4mol/L、2×10-3mol/L、2×10-2mol/L5个梯度。实验表明,缢蛏3种消化酶活力大小为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Cu2+、Fe3+、Mg2+、Pb2+对蛋白酶活力影响不显著,Hg2+、Zn2+、Ca2+、Ag+、Mn2+对蛋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娅宁  羊桂英  周琪欢  谢晓俊  漆梦雯  沈毅  莫建初  
【目的】探明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菌圃微生物对优势真菌蚁巢伞Termitomyces heimii生长的影响,可为深入研究白蚁菌圃微生态提供实验参考,对人工栽培蚁巢伞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方法】使用寡营养培养基分离菌圃微生物。细菌方面,通过探究细菌发酵液对蚁巢伞生长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菌液中新生成的可溶性糖类物质,初步明确菌圃细菌对蚁巢伞生长的影响;真菌方面,采用对峙培养手段探明蚁巢伞与其他菌圃真菌的互作情况。【结果】从黑翅土白蚁菌圃中共分离8种细菌及12种真菌杂菌,发现菌圃内存在大量蚁巢伞孢子。菌圃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促进蚁巢伞生长,在其影响下蚁巢伞菌丝呈现纽结凸起,菌丝生长速率相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最高提升0.033 cm·d~(-1)(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求应  雷朝亮  薛东  
通过观察黑翅土白蚁的觅食行为,对黑翅土白蚁的食物选择性作了研究。室内结果表明:在6种纯饵料中,小米粉的被食率、泥被面积及泥被覆盖率均最高,其泥被出现时间仅长于松木粉,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在5种添加物中,除15%黑木耳外,15%香菇、10%松花粉、10%白砂糖、15%蜂蜜都能显著提高小米粉对黑翅土白蚁的诱食效果,其中又以10%白砂糖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小米粉+10%白砂糖诱饵对黑翅土白蚁的诱食效果优于小米粉诱饵。可见,小米粉+10%白砂糖是最优化的饵料组合,可作为黑翅土白蚁毒饵中的饵料组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佳佳  嵇保中  刘曙雯  曹丹丹  冀士琳  张新慰  杨锦锦  丁芳  Ehsan Soleimani-Nezhadian  汪洪江  
通过不同林分黑翅土白蚁采食工蚁的饵料筛选结果,分析白蚁取食经历对食物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林分的黑翅土白蚁喜食树种最佳为鹅掌楸树皮粉,其工蚁数量、泥被覆盖率和饵料被食率均较高,泥被出现时间在所有饵料中也相对较早。筛选出的辅食饵料最佳比例为15%小米粉和5%蔗糖,高糖分对黑翅土白蚁仅有短暂的诱食作用,一段时间后,高糖分诱食作用减退。白蚁采食工蚁存在取食记忆现象,取食记忆的持续时间与原取食材料在食物资源中的嗜食序列有关。若原取食材料属于食物选择试验中最嗜食物质,取食记忆可持续存在;否则,一定时间后发生食物选择的改变。试验筛选出最佳饵料配方为80%鹅掌楸树皮粉+15%小米粉+5%蔗糖,采食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亚召  嵇保中  刘曙雯  徐立军  金明霞  王怡  
【目的】黑翅土白蚁是一种重要的培菌白蚁,采食工蚁有取食菌圃物质的习性。研究菌圃物质、菌圃物质提取液、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对黑翅土白蚁采食工蚁的诱食活性,为研究开发食性引诱剂提供依据。【方法】从采食工蚁数量、泥被出现时间、泥被面积、泥被覆盖率及饵料被食率5个指标比较不同饵料对采食工蚁的诱食活性。【结果】黑翅土白蚁的副巢菌圃、主巢中层菌圃、主巢下层菌圃的诱食活性优于主巢上层菌圃、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和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P<0.01);副巢菌圃在工蚁数量、饵料被食率方面优于主巢下层菌圃(P<0.01);主巢上层菌圃在采食工蚁数量、泥被出现时间方面优于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P0.05);与前5种饵料相比,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在各方面都最差且差异极显著(P<0.01)。在菌圃正己烷提取液、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构成的食物选择试验中,副巢菌圃提取液饵料与主巢下层菌圃提取液饵料诱食活性均优于杂交鹅掌楸外表皮、主巢上层菌圃提取液饵料、主巢中层菌圃提取液饵料及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P0.05),但优于主巢上层菌圃提取液饵料及杂交鹅掌楸外表皮(P<0.01);主巢上层菌圃提取液饵料优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P<0.01);副巢菌圃提取液饵料在采食工蚁数量、饵料被食率方面优于主巢下层菌圃提取液饵料(P<0.05)。【结论】菌圃物质和菌圃提取液(上层主巢菌圃提取液除外)的诱食活性优于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菌圃物质的诱食活性优于其提取液;副巢菌圃及其提取液的诱食活性最高;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的诱食活性优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的诱食活性;菌圃及其提取液诱食活性的强度与菌圃的分布和部位有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毅  漆梦雯  羊桂英  周琪欢  余婷  李吴晗  莫建初  
【目的】挖掘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共生真菌在秸秆资源利用上的应用潜力,为实现秸秆生物降解产业化补充菌种资源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为分离培养基,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从黑翅土白蚁肠道中分离筛选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真菌,并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在液态发酵条件下,评估不同真菌以及真菌组合对水稻Oryza sativa秸秆的降解效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晶体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降解前后水稻秸秆的理化性质。【结果】从黑翅土白蚁肠道中共分离到4种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真菌,经鉴定分别为安拉阿巴德篮状菌Talaromyces allahabadensis、刺孢篮状菌T. aculeat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灰孔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tephropora。纤维素酶活结果显示:黑曲霉的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高,安拉阿巴德篮状菌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水稻秸秆降解试验表明:黑曲霉与灰孔多年卧孔菌双菌组合具有最强的秸秆降解能力,20 d内可降解秸秆中38.27%的干物质、62.59%的纤维素和51.75%的半纤维素。降解后水稻秸秆内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结晶度由22.44%上升至32.53%,秸秆表面崩解碎裂,结构蓬松化。【结论】从黑翅土白蚁肠道分离得到的黑曲霉和灰孔多年卧孔菌在组合降解水稻秸秆时表现出极强的降解能力,在秸秆生物降解产业化上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图6表2参3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芳  嵇保中  刘曙雯  杨锦锦  张新慰  王丽平  赵正萍  王亚召  
【目的】研究黑翅土白蚁工蚁对松木粉及密黏褶菌腐木粉的觅食行为及腐木粉对工蚁的引诱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黑翅土白蚁工蚁取食习性和开发毒饵诱杀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Y形嗅觉仪为主要部件,构建了黑翅土白蚁采食场,观察工蚁的觅食行为。同时,利用Y形嗅觉仪观察黑翅土白蚁工蚁对松木粉和腐木粉的趋性反应。【结果】黑翅土白蚁工蚁觅食行为主要包括嗅觉感受、食物探索与确认以及采食个体召募等环节,采食工蚁对松木粉和腐木粉的觅食行为相似,但各环节的行为出现时间不同,工蚁在松木粉侧臂首次出现、到达松木粉、泥被出现的时间皆晚于腐木粉侧臂;不同树种来源的工蚁对腐木粉觅食行为反应依次是杂交鹅掌楸工蚁>香樟工蚁>水杉工蚁;在腐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婷   黄越   李吴晗   周琪欢   陈翔   莫建初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共生微生物在秸秆综合性应用中的潜能,为生产上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黑翅土白蚁肠道和菌圃中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为分离培养基,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7种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潜力的微生物。进一步鉴定后,测定木质纤维素降解优势酶活并进行菌株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构建固-液发酵体系,评估不同微生物与其组合菌系对玉米(Zea mays)秸秆的降解效果;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晶体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玉米秸秆生物降解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分离得到的二叉毛壳属(Dichotomopilus sp.)真菌F1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处理12 d即能对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有28.74%的降解率;普里斯特氏菌属(Priestia sp.)细菌G1、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G2、二叉毛壳属真菌F1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真菌F2四种菌组成的复合菌系对玉米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效果相对最佳,处理12 d对玉米秸秆的干重、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23.65%、23.84%、46.39%和27.08%。同时,玉米秸秆表面结构分崩离析、结晶度由38.02%下降至33.63%、木质纤维素有关化学键强度减弱。[结论]本研究发掘了极具秸秆降解潜能的菌株二叉毛壳属真菌F1,以其为基础构建了高效的四菌降解菌系,在产业化利用上具有进一步开发潜能,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后猛  崔法  西廷业  王洪刚  
为了建立小麦成熟胚的高频再生体系,以泰9817和泰山2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金属离子(Cu2+和Ag+)对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1μmol/L CuSO4或10μmol/L AgNO3有助于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不同浓度CuSO4或AgNO3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出愈率的影响不如对胚性愈伤率、分化率及出苗率的影响大;在最佳CuSO4浓度(1μmol/L)下,泰9817和泰山21的胚性愈伤率、分化率及出苗率分别比对照(未加CuSO4)提高了71.18%和87.37%、76.01%和88.92%1、59.64%和323.79%;在最佳AgNO3浓度(10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鹏虎  周刚  陈大福  梁勤  
探讨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蜜蜂球囊菌几丁质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0 mmol.L-1范围内,一价金属离子Na+、K+随离子浓度的增大,对几丁质酶活力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在1-10 mmol.L-1范围内,二价金属离子Mg2+、Mn2+起抑制作用,Zn2+基本没有影响,Ca2+、Fe2+起促进作用;在1-10 mmol.L-1范围内,三价金属离子A l3+起促进作用,Fe3+基本没有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贝贝  曲东  
以水稻土土壤浸提液作微生物接种液,人工合成的F e(OH)3为唯一电子受体,测定了厌氧培养过程中F e(Ⅱ)浓度的变化,探讨了添加Cu2+,Zn2+,Pb2+,Cd2+,Hg2+和A s5+对铁还原过程的影响及添加不同浓度Cu2+和Hg2+对F e(Ⅱ)浓度的影响,并以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u2+试验作为对比。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对异化铁还原影响不同,在同一浓度的几种重金属中,Cu2+和Hg2+对异化铁还原抑制最强;不同浓度Cu2+和Hg2+对异化铁还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主要表现在增加异化铁还原发生前的时间,减慢异化铁还原的速率,当Cu2+和Hg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异化铁还原几乎不发生;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立红  肖波  王晓洁  侯月利  王佳  孙静  
以草鱼肝脏为材料提取一种酸性磷酸酯酶(ACPase,EC.3.1.3.2),进一步用(NH4)2SO4沉淀分离,Sephadex G-200柱纯化,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度鉴定呈现单一酶蛋白带,该酶紫外吸收峰为240nm和280nm,等电点为4.8,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46.1。该酶水解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的最适pH值为4.4,最适温度为45℃,并有热激活现象,热激活温度为60℃。耐热实验表明,该酶在最适温度下耐热时间为33min,最适温度下20min时表现出最大活性。在60℃下耐热时间为25min,15min时表现最大活性。酶促反应初速度为0.0475μmol/min,最大反应速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是雨霏  卢赐鼎  陈祯鸿  梁运  林建辉  李渊顺  叶秀素  吴木花  林清兰  梁光红  
[目的 ]为明确黑翅土白蚁对不同树龄建柏危害差异及机制,以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 ]本试验以1、2、4 a生建柏植株为研究对象,分别观测其地径处树皮组织的形态结构,测定和分析其部分营养物质及植物次生物质的含量差异。[结果 ]在不同林龄的建柏林分中,1 a生建柏树皮厚度最薄且蜡质层平整度最低,树皮裂痕数最少,但黑翅土白蚁被害率与被害程度最高,表明2 a生及以上建柏具有一定的物理抗性;各龄树皮中的多糖、可溶性蛋白、黄酮、总酚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可溶性糖与单宁含量则具有显著差异(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毛明光  王印庚  尹立杰  张家松  刘宗柱  
为提高聚肌胞(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I:C)的配对效果,本文研究了温度和金属离子对聚肌胞配对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45℃条件下合成的聚肌胞减色效应最强,说明在该温度下聚肌苷酸(Polyinosinic acid,PI)和聚胞苷酸(Polycytidylic acid,PC)配对最紧密;Na+、Ca2+、Mg2+、Mn2+和Zn2+能够增强聚肌胞双链结构的紧密性,当Na+浓度增加到0.085mol/L后,聚肌胞的配对接近饱和;Ca2+、Mg2+、Mn2+和Zn2+对聚肌胞结构的保护效果基本一致,而Cu2+对聚肌胞结构具有明显破坏作用。建议采用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