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8)
- 2023(13244)
- 2022(11614)
- 2021(10934)
- 2020(9377)
- 2019(21648)
- 2018(21478)
- 2017(42289)
- 2016(23012)
- 2015(25611)
- 2014(25635)
- 2013(25369)
- 2012(23054)
- 2011(20658)
- 2010(20617)
- 2009(19178)
- 2008(19123)
- 2007(16894)
- 2006(14874)
- 2005(13548)
- 学科
- 济(89971)
- 经济(89825)
- 管理(76666)
- 业(72558)
- 企(64628)
- 企业(64628)
- 方法(42049)
- 数学(36182)
- 数学方法(35815)
- 财(31312)
- 制(23168)
- 农(22105)
- 务(22004)
- 财务(21935)
- 财务管理(21896)
- 中国(21640)
- 企业财务(20996)
- 业经(20897)
- 学(18770)
- 体(16865)
- 地方(16204)
- 理论(14762)
- 银(14637)
- 银行(14594)
- 贸(14530)
- 贸易(14520)
- 和(14296)
- 农业(14248)
- 技术(14165)
- 易(14111)
- 机构
- 大学(327808)
- 学院(324266)
- 管理(132127)
- 济(129194)
- 经济(126353)
- 理学(114411)
- 理学院(113192)
- 管理学(111427)
- 管理学院(110826)
- 研究(104469)
- 中国(79269)
- 京(69499)
- 财(65021)
- 科学(62795)
- 所(51828)
- 财经(51436)
- 农(47666)
- 江(47156)
- 中心(46978)
- 经(46676)
- 研究所(46584)
- 业大(46326)
- 北京(44083)
- 范(40556)
- 师范(40161)
- 经济学(38515)
- 财经大学(38473)
- 院(38073)
- 州(38033)
- 农业(37002)
- 基金
- 项目(219239)
- 科学(173318)
- 研究(161356)
- 基金(160946)
- 家(138931)
- 国家(137801)
- 科学基金(119698)
- 社会(102052)
- 社会科(96772)
- 社会科学(96747)
- 基金项目(86188)
- 省(84381)
- 自然(78363)
- 自然科(76512)
- 自然科学(76496)
- 自然科学基金(75165)
- 教育(73813)
- 划(70978)
- 资助(66366)
- 编号(65440)
- 成果(53850)
- 部(49218)
- 重点(48468)
- 创(45499)
- 发(44888)
- 课题(44311)
- 制(43561)
- 教育部(42737)
- 创新(42463)
- 科研(41866)
- 期刊
- 济(142852)
- 经济(142852)
- 研究(97729)
- 中国(59980)
- 财(53353)
- 管理(50282)
- 学报(49523)
- 科学(45605)
- 农(43114)
- 大学(38166)
- 学学(35970)
- 教育(33070)
- 融(30541)
- 金融(30541)
- 农业(29365)
- 技术(26975)
- 财经(26010)
- 业经(22474)
- 经(21947)
- 经济研究(21899)
- 问题(18476)
- 理论(16906)
- 技术经济(15636)
- 图书(15572)
- 财会(15423)
- 实践(15355)
- 践(15355)
- 科技(15070)
- 业(14992)
- 现代(14916)
共检索到475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永淑 和辉 李文瑞
一、引言Laporta、Shleifer(1999)首次研究了终极控制权问题,他们通过层层追溯所有权的关系链找出终极控股股东。研究认为终极控股股东的目标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主要通过金字塔式控股及管理层任命来获得超过现金流权的控制权,并借以牟取私利。刘芍佳等(2003)认为,只要处于底端的上市公司有一个终极控股股东并且至少有一个公司(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存在于底端的上市公司和其终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蕊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红 杨凌霄
金字塔股权结构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之中,并以其复杂的结构降低公司透明度,隐藏终极股东身份,发挥放大控制权的杠杆效应,加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以2008年至2010年我国大宗股权转让事件为样本研究金字塔结构与终极股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字塔形态特征和内部权力结构对终极股东利益侵占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对大股东的监管势在必行。
关键词:
金字塔股权结构 利益侵占 控制权私人收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汤颖梅 董静 王怀明
文章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金字塔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金字塔股权结构的控制层级数与盈余管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现金流权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最终控制人所拥有的现金流权比例越高,控制层级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会被降低;最终控制人投票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加剧了控制层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
金字塔股权结构 控制层级数 盈余管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亮亮 李凯 方圆
本文以2005年我国270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内部资本市场假说"和"终极股东利益侵占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金字塔股权结构复杂性与上市公司全部非银行借款率、短期非银行借款率显著正相关,即金字塔股权结构越复杂,所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规模越大,上市公司越倾向选择非银行借款,这表明金字塔股权结构确实发挥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终极股东现金流权与总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终极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大,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程度越低,避免了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相反,终极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小,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程度越高,从而引起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资产负债率增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立燕 熊胜绪
对我国2005-2007年间发生控制权转让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控制层级与获取的超控制权收益正相关,法律保护水平与超控制权收益负相关。研究表明最终控制人的控制链条越长,其获取的超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而较好的法律保护水平能够抑制其超控制权收益的水平。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采取政策措施推进控股股东缩短控制链条,发展核心能力,既能有效降低控股股东的超控制权收益,也有利于促进其获取合理收益;同时应进一步落实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改善执法效率。研究还显示对最终控制人较高的股权制衡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其获取的超控制权收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志鹏 宋娟娟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以来,其发展十分迅猛,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也日趋活跃。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体,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再融资和股权再融资偏好,已成为制约上市公司和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视角出发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私有收益 再融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和突出矛盾,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剥削的主要动因,因此,控制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就成为衡量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有收益规模的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侵害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的建设性意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较大,平均占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达到7.5%,但从时间序列上看,2004年比20...
关键词:
控制权私有收益 股权转让 控股股东侵害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储成兵
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确保企业实现其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金字塔股权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CR/VR)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上市公司内控有效性越低;金字塔层级越多,终极控股股东控制的董事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内控有效性越低。这表明终极控股股东可以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来选择和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从而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字塔结构 内控有效性 现金流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卢馨 陈冉 张乐乐
大股东有可能采用金字塔股权结构获得超额控制权,并通过投资活动损害中小股东及外部投资者利益。以2010—2016年沪深两股上市民营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金字塔股权结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股权制衡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金字塔层级和两权分离程度均与企业的综合投资效率负相关;(2)股权制衡对两权分离和投资过度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在考虑直接控制链的情况下,这种调节作用会加强;同时,股权制衡对金字塔层级与投资不足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珍丽 杨立芳
本文选取2006-2010年新疆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收集整理,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数据量化内部控制质量,实证检验了金字塔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字塔结构下两权分离度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字塔结构 两权分离度 内部控制质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昌文 蒲自立 杨安华
本文比较分析了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不同方法,构建了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数据库,计算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除宏观因素外,公司规模、交易价格、公司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也会影响控制权的私有收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私有收益 度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魁
学术界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大多从融资成本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出发进行分析。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这一新的角度出发,选取2009~2011年沪深两市A股1 567家进行大宗股权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上市公司再融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变量,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企业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罡 莫夏君
后股权分置时期控制权市场的激活使得控制权争夺战将愈演愈烈。以鄂武商的控制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了双方争夺控制权的原因以及资本市场对控制权争夺的反应。研究表明,鄂武商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达到27%,且这一私有收益是造成本次控制权争夺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资本市场对控制权争夺的反应后,发现投资者更倾向于支持原来的国有控股股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信东 张莉
通过利用中国2004~2010年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该类企业的零负债现象。研究发现中国部分民营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为零,并且企业的这种零负债现象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不利用债务融资。为了研究零负债企业的特点,通过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选择零负债企业的具体公司特征,研究发现零负债企业有许多相似的公司特征,相比于其他企业,零负债企业规模更小,赢利能力更强,成长性更高,担保能力更弱。
关键词:
金字塔股权结构 民营企业 零负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字塔控制结构与股权制衡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金字塔股权结构:抑制国有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中利益输送的重要机制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金字塔式结构和侵占行为——来自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证据
治理环境、股权特征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融资约束、控制权私利与金字塔结构——来自中国中小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制权私有收益、公司治理与非效率投资研究
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测度——基于“大小非”减持行为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变更对金字塔控股结构演变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终极控股股东、金字塔股权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