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4)
- 2023(11890)
- 2022(10033)
- 2021(9222)
- 2020(7972)
- 2019(17756)
- 2018(17104)
- 2017(33556)
- 2016(18215)
- 2015(19841)
- 2014(19463)
- 2013(19081)
- 2012(17746)
- 2011(15748)
- 2010(15598)
- 2009(14290)
- 2008(14653)
- 2007(12913)
- 2006(11103)
- 2005(9922)
- 学科
- 济(76144)
- 经济(76044)
- 业(61938)
- 管理(60215)
- 企(53147)
- 企业(53147)
- 方法(40412)
- 数学(36402)
- 数学方法(36132)
- 财(28514)
- 务(21121)
- 财务(21103)
- 财务管理(21059)
- 企业财务(20341)
- 农(18077)
- 中国(17689)
- 制(16295)
- 业经(16200)
- 学(15015)
- 贸(14190)
- 贸易(14182)
- 易(13818)
- 融(12752)
- 金融(12749)
- 银(12387)
- 农业(12361)
- 银行(12343)
- 技术(11967)
- 体(11555)
- 行(11548)
- 机构
- 大学(265162)
- 学院(260113)
- 济(109675)
- 经济(107851)
- 管理(103683)
- 理学(90742)
- 理学院(89792)
- 管理学(88464)
- 管理学院(87979)
- 研究(85258)
- 中国(65518)
- 京(54177)
- 财(54111)
- 科学(52082)
- 农(47949)
- 财经(44081)
- 所(43392)
- 业大(41639)
- 经(40511)
- 中心(39748)
- 研究所(39424)
- 农业(38304)
- 江(36411)
- 经济学(35222)
- 财经大学(33527)
- 北京(33267)
- 经济学院(32276)
- 院(30208)
- 商学(30198)
- 商学院(29961)
- 基金
- 项目(181274)
- 科学(143917)
- 基金(137689)
- 研究(123826)
- 家(123733)
- 国家(122452)
- 科学基金(104900)
- 社会(82841)
- 社会科(78964)
- 社会科学(78941)
- 基金项目(73281)
- 自然(70525)
- 自然科(69050)
- 自然科学(69027)
- 自然科学基金(67912)
- 省(67726)
- 划(58410)
- 资助(56639)
- 教育(56626)
- 编号(46038)
- 部(41562)
- 重点(40735)
- 创(37870)
- 成果(37362)
- 发(36508)
- 科研(36065)
- 国家社会(35963)
- 教育部(35865)
- 创新(35532)
- 人文(34333)
- 期刊
- 济(107226)
- 经济(107226)
- 研究(70275)
- 学报(49070)
- 财(46143)
- 中国(43733)
- 科学(41257)
- 农(40865)
- 管理(36840)
- 大学(36043)
- 学学(34538)
- 农业(27249)
- 融(26322)
- 金融(26322)
- 财经(23082)
- 经(19589)
- 经济研究(19139)
- 技术(17628)
- 教育(16530)
- 业经(16071)
- 业(16001)
- 问题(14566)
- 版(13776)
- 财会(13569)
- 会计(12495)
- 贸(12489)
- 理论(12472)
- 业大(12149)
- 技术经济(12086)
- 图书(12071)
共检索到370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忠 吴翔宇
本文通过构建简单的理论模型研究了金字塔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并以2002—2004年我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为了获取私人利益而倾向于抑制对外披露私人信息,即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终极控制权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越低,而董事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终极控制人行为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臧秀清 王立静
本文以100家深沪两市家族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证监会2012年颁布的信息披露准则为标准,在构建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家族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控制权比例对家族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影响均显著,两权分离度的影响相对复杂。
关键词:
家族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自愿性信息披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远勤 刘艳萍
本文以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例,采用2004年度的数据,从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高管持股等多个角度研究了股权结构与自愿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自愿信息披露 国有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远勤
本文以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例,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代表企业声誉,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声誉与自愿性披露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高质量声誉与自愿性披露水平正相关,但不显著,低质量声誉与自愿性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在控制变量中,公司规模、扣除项后的每股收益以及独立董事人数,均与自愿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有效的声誉激励与约束机制,在股权分置改革后,需要尽快建立信息披露的声誉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长期稳步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增强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关键词:
企业声誉 自愿性信息披露 激励与约束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长兵 郭萍
中国家族上市公司具有代表性的最终所有权结构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中间层持股中介基本都是股权较为封闭的非上市公司,最终控制者的家族和泛家族成员对其持股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和模糊性,使得控制性家族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较低但容易被实证研究高估。剖析中国家族PH结构的特征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前提假设,同时也可供政策制定者和监管当局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再胜
不断强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增强高管薪酬激励透明度,一直被视为提升企业高管薪酬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了企业管理层实施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动机和策略。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更多但相关性不高的高管货币性薪酬信息;(2)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高管在职消费信息的程度就越低;(3)企业高管货币性私有收益与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显著相关性主要存在于国有控股企业中。上述发现表明,国有企业管理层攫取货币性私有收益后,企业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存在明显的信息操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凡
本文选取2008年度至2010年度深市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治理结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状态对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而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和国有股比例与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治理结构 自愿性信息披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彤缨 冯莉 陈修德
本文研究金字塔结构对在职消费程度的影响。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2009年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研究发现:(1)金字塔结构的层级越多,在职消费程度越高,而金字塔结构控制链条数越多,在职消费越可以得到有效抑制,这一结论在非国有企业尤为显著,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2)不论在非国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当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控制层级多于控制链条数时,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负相关,反之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终极控制链的改革以及控制策略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与理论启示。
关键词:
金字塔结构 终极产权 在职消费 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华芳 袁建国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年报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进行度量,通过多元回归检验了公司特征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而与公司成长性负相关;医药、生物制药及计算机等高科技行业的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相对较高;异地上市能促进公司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自愿性信息披露 公司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红英 周露露
本文以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府控制、审计师选择与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控制公司更倾向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对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具有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监管部门通过推动国有控股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来发挥示范作用,有利于增强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动机,审计师自身声誉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动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洪灵 张立燕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内部控制管制政策的演进与变革,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行为的研究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自愿性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经验结果表明,公司控制风险因素和外在披露压力共同决定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自愿性披露行为,鉴证报告的自愿披露有着丰富的信号发送功能。经验结果为强制性披露框架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的重点方向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惠芳 原改省
文章以探寻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为目的,对524家深市上市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中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3家ST公司和1家严重预亏公司,其他520家公司都未在年报中自愿披露“新年度的盈利预测”信息。(2)有289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自愿披露“新年度的经营计划”。通过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新年度经营计划”的自愿披露与盈利能力、年报披露时间相关,而与产品市场竞争度、公司规模和股权集中度的相关性则不显著。(3)除建筑业外,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并未呈
关键词:
自愿披露 影响因素 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向艺 徐宁
在金字塔结构下,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以及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两类治理关系普遍存在,对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也从单一治理关系分析框架向两者权衡分析转变。在双重治理关系视阈下,股权激励成为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提出双重治理关系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2006~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股权激励的双重效应及其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于第一类代理问题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但对第二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并未显现,这与控股股东对其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有关,股权性质能够对股权激励与控股股东不同效应的体现以及两者关系产生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唐清泉
通过追溯2003-2004年度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控股资料,文章系统研究了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中国上市公司在金字塔控股方式下,公司的所有权分离度、层级结构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十分普遍,但对不同所有权性质的公司,其所有权分离度及层级结构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却呈现了很大的差异。只有在民营控制的上市公司,金字塔控股结构中的所有权分离度、控制层级高低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没有观察到这种显著的影响。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所有制下,金字塔的形成动因不同有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亦一 潘越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因金字塔控股结构所造成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以及最终控制者性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程度及其方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金字塔股权结构引发的两权分离加剧了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并且这种现象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在棘轮效应和预算软约束作用下,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最终控制者性质对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方向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