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1)
2023(12069)
2022(10423)
2021(9703)
2020(8192)
2019(19016)
2018(18796)
2017(35560)
2016(19819)
2015(22644)
2014(22952)
2013(23208)
2012(22000)
2011(20101)
2010(20925)
2009(19390)
2008(19932)
2007(18460)
2006(16578)
2005(15388)
作者
(60566)
(50588)
(50522)
(47879)
(32153)
(24238)
(23142)
(19785)
(18954)
(18387)
(17288)
(16986)
(16276)
(16273)
(15962)
(15644)
(15519)
(15057)
(14783)
(14735)
(12846)
(12753)
(12386)
(11735)
(11528)
(11457)
(11391)
(11354)
(10432)
(10124)
学科
(87204)
经济(87117)
管理(65716)
(62747)
(51725)
企业(51725)
方法(35126)
数学(30162)
数学方法(29904)
(26450)
中国(25602)
(24992)
地方(23415)
业经(19821)
(18900)
(17916)
财务(17863)
财务管理(17822)
农业(17215)
企业财务(17000)
(16443)
(16305)
银行(16261)
(15463)
(14956)
金融(14954)
(14830)
贸易(14818)
(14259)
(13703)
机构
学院(290092)
大学(288855)
(117667)
经济(114748)
管理(110845)
研究(102328)
理学(91524)
理学院(90391)
管理学(89027)
管理学院(88418)
中国(81602)
(63905)
科学(62700)
(58822)
(54147)
(53135)
研究所(48214)
(48050)
中心(47758)
财经(44236)
业大(42841)
农业(41581)
北京(41372)
(39912)
(38605)
(38015)
师范(37620)
(36428)
(35742)
经济学(34587)
基金
项目(176688)
科学(136836)
研究(129636)
基金(124068)
(107983)
国家(107004)
科学基金(90228)
社会(79262)
社会科(75115)
社会科学(75086)
(70859)
基金项目(65381)
(59825)
教育(58912)
自然(57836)
自然科(56403)
自然科学(56379)
自然科学基金(55367)
编号(53975)
资助(51827)
成果(45206)
(42740)
重点(39779)
(38607)
课题(38077)
(36695)
创新(34392)
发展(34016)
科研(33719)
(33437)
期刊
(144318)
经济(144318)
研究(89917)
中国(68846)
(50296)
(49684)
学报(44971)
管理(44849)
科学(41783)
(33659)
金融(33659)
大学(33435)
农业(33113)
教育(32772)
学学(31209)
技术(26621)
业经(24100)
财经(22615)
经济研究(21307)
(20106)
(19390)
问题(18712)
技术经济(15612)
图书(14959)
现代(14157)
(14146)
科技(14125)
理论(14111)
(14059)
财会(13998)
共检索到470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丹  陈纤  
2006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后,股权激励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理论上讲,股权激励制度可以约束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股东对其进行监督的成本,实现委托代理双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兰素英  
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一种重要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但是也可能会诱发经营者操纵盈余的行为。文章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利润操纵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经营者为了攫取私利,在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前普遍会进行负向的利润操纵;股权激励的水平越高,其股权激励方案公告前一个季度的利润操纵程度越大;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激励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这一研究发现可为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规范和监督提供借鉴,为上市公司设计股权激励契约开启新的思路,并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尤谊  刘阳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CFO在公司中的治理效应逐渐凸显,本文以2012~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CEO与CFO的股权激励差异额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应提高CFO的管理地位,对CEO的权力形成牵制,从而减少盈余管理中的股权激励动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管建强  王红领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的手段,它是股票市场监管部门和投资机构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借助修正的Jones模型就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在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情形下,企业高管人员为了追求高额报酬有积极性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同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呈倒U型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淑芳  张晨宇  张超  轩然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沪深两市首次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单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研究了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的三个季度,经理人通过操纵"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公告日后盈余存在反转现象;但是,并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经理人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通过操纵"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振华  冯琼诗  
文章以2006至2008年1413至157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公司未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的情形相比,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会使公司拥有更高的任意费用水平;与其他情形相比,公司在已提出但尚未通过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情形下拥有更低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向上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向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异常水平以及向上生产成本异常水平。这表明,当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时,公司主要存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当公司已提出但尚未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时,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均显著少于其他情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振莲  吕聪慧  
本文选取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寻找行业相同、规模相近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否诱发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得出管理层在基准年度下调盈余的结论,并经回归分析证实。本文分析管理层控制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得出结论是被激励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总经理包含在激励计划在内的股权激励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对大,说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基准年度会对报告盈余做出下调处理,而且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而独立董事的比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没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华伟  
公司的经理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已被认为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机制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管人员以各种形式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以此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很可能会诱使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股权激励是如何影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呢?笔者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规模,并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规模,来探索股权激励计划对经理人盈余管理规模的影响。同时笔者利用不同的模型来估计上市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冬蔚  林大庞  
产权多元化、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是考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独特的制度变化,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研究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尚未提出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CE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提出或通过激励预案的公司,其CEO股权和期权报酬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大幅减弱并不再统计显著,盈余管理加大了CEO行权的概率,而且CEO行权后公司业绩大幅下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的股权激励具有负面的公司治理效应,只有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并加快现代公司制度建设,才能强化CEO与股东之间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切实改善公司治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娟娟  陈志阳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剔除盈余管理"噪音"的总资产收益率度量公司绩效,研究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两种激励模式对盈余管理及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模式与盈余管理程度和剔除盈余管理影响的公司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处于高科技行业、公司的成长性及规模对激励模式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相对于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更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水平,但也会诱发更为严重的盈余管理问题;公司最终应该选择何种激励模式,受到公司所处行业、成长性及公司规模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亚东  张琦  吴伟伟  
本文选取2005-2014年上深交所主板公告实施股权激励方案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分析的回归方法,研究股权激励对不同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及CEO权力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正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CEO结构权力强化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CEO所有者权力、专家权力和声誉权力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负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企业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拓展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慧  熊婷  
本文以2008-201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薪酬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股权激励,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大。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应该合理的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从而避免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岗  陈旭东  
本文以我国2006年至2010年通过股票期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发现: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股权激励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有效期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负相关;较高市场化进程对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有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华伟  
公司的经理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已被认为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机制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管人员以各种形式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以此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很可能会诱使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股权激励是如何影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呢?笔者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规模,并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规模,来探索股权激励计划对经理人盈余管理规模的影响。同时笔者利用不同的模型来估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规模,以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理人在股权激励实施前的盈余管理规模要显著高于股权激励实施之后,存在股权激励事前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亚东  张琦  吴伟伟  
本文选取2005-2014年上深交所主板公告实施股权激励方案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分析的回归方法,研究股权激励对不同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及CEO权力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正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CEO结构权力强化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CEO所有者权力、专家权力和声誉权力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负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企业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拓展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