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6)
- 2023(14649)
- 2022(12321)
- 2021(11498)
- 2020(9586)
- 2019(22028)
- 2018(22016)
- 2017(42243)
- 2016(23592)
- 2015(26547)
- 2014(26856)
- 2013(26139)
- 2012(24195)
- 2011(21723)
- 2010(21662)
- 2009(19790)
- 2008(19698)
- 2007(17381)
- 2006(15268)
- 2005(13547)
- 学科
- 济(90812)
- 经济(90698)
- 管理(65927)
- 业(63242)
- 企(52558)
- 企业(52558)
- 方法(41334)
- 数学(34950)
- 数学方法(34433)
- 农(25467)
- 中国(25075)
- 学(23832)
- 财(22567)
- 业经(21463)
- 地方(18034)
- 理论(17212)
- 制(16964)
- 农业(16815)
- 贸(15869)
- 贸易(15861)
- 易(15366)
- 和(14955)
- 务(14743)
- 财务(14666)
- 财务管理(14637)
- 技术(14452)
- 银(14155)
- 银行(14096)
- 企业财务(13922)
- 教育(13621)
- 机构
- 大学(340855)
- 学院(336865)
- 管理(128652)
- 济(125109)
- 经济(122164)
- 研究(115849)
- 理学(111587)
- 理学院(110214)
- 管理学(107890)
- 管理学院(107296)
- 中国(83825)
- 科学(76554)
- 京(73815)
- 农(60522)
- 所(60165)
- 财(57813)
- 研究所(55296)
- 业大(54111)
- 中心(51444)
- 江(49892)
- 农业(47869)
- 范(47055)
- 财经(46766)
- 师范(46512)
- 北京(46306)
- 经(42527)
- 院(41861)
- 州(40548)
- 师范大学(37728)
- 技术(37132)
- 基金
- 项目(232859)
- 科学(181633)
- 基金(168091)
- 研究(166051)
- 家(148719)
- 国家(147478)
- 科学基金(125014)
- 社会(102219)
- 社会科(96622)
- 社会科学(96595)
- 省(90938)
- 基金项目(89243)
- 自然(83388)
- 自然科(81494)
- 自然科学(81468)
- 自然科学基金(79981)
- 划(77571)
- 教育(76531)
- 资助(69278)
- 编号(67256)
- 成果(55683)
- 重点(52485)
- 部(50507)
- 发(48915)
- 创(47708)
- 课题(46948)
- 科研(45000)
- 创新(44505)
- 计划(43388)
- 大学(42909)
- 期刊
- 济(137664)
- 经济(137664)
- 研究(97377)
- 中国(63869)
- 学报(62215)
- 农(55754)
- 科学(55100)
- 管理(47083)
- 大学(46101)
- 财(43372)
- 学学(43185)
- 教育(41315)
- 农业(38774)
- 技术(28220)
- 融(26857)
- 金融(26857)
- 财经(22727)
- 业经(22219)
- 经济研究(21377)
- 业(19952)
- 图书(19535)
- 经(19368)
- 问题(18247)
- 版(17990)
- 科技(16889)
- 业大(16610)
- 理论(16104)
- 技术经济(15610)
- 现代(15010)
- 实践(14829)
共检索到488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建浩 曾弢 朱健辉 王文华 周光宏
通过对金华火腿传统加工过程中游离脂肪酸(FFA)、硫代巴比妥酸(TBARS)及双烯值和羰基值等的分析,研究其在加工过程中的脂质分解氧化规律及其与温度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是火腿中FFA的主要成分,在成熟结束时占FFA总量的93.58%,多不饱和脂肪酸由亚油酸占主导地位;在加工过程中各种FFA均先降低再增加,其总量在发酵中期达到最高点;高温成熟促进脂质分解,同时加速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使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TBARS显著地降低;双烯值、羰基值与温度呈正相关(R2分别为0.938 8和0.841 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建浩 周光宏 朱健辉 马爱凤
通过对金华火腿传统加工过程中游离氨基酸 (FAA)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研究确定FAA的形成变化与温度条件、NaCl含量及其传统特色风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加工过程中FAA与温度变化呈正相关 (R2 =0 91) ,高温成熟期温度升高使各种FAA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显著增加 ;成熟后期和后熟过程中 ,NaCl含量大幅度提高使蛋白质水解酶活性降低 ,其与FAA提高呈负相关 (R2 =0 98) ;特定比例的各种FAA产生金华火腿滋味和风味特性 ;来自于Maillard反应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温度提高和FAA的显著增加呈正相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锦晓 胡亚亚 邢路娟 周光宏 张万刚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传统工艺与新工艺金华火腿中抗氧化肽的活性。[方法]分别以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生产的金华火腿为材料提取粗多肽,测定粗肽粉中粗肽含量及抗氧化肽活性。以谷胱甘肽(GSH)为对照,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粗肽液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以及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比较2种工艺条件下金华火腿中抗氧化肽活性的差异。[结果]传统工艺粗肽含量显著高于新工艺,并且当质量浓度1.0~5.0 mG·m L~(-1)时,传统工艺粗肽液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强于新工艺;当质量浓度为1.0 mG·m L~(-1)时,传统工艺粗肽液螯合亚铁离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改名 周光宏 徐幸莲 彭增起 郇延军 金志明
以 60条浙江兰溪当地杂交猪后腿为原料, 按传统加工工艺加工金华火腿。分别在腌制前、腌制结束、晒腿结束、成熟中期、成熟结束和后熟结束 6个工艺点随机取 5条腿的股二头肌, 测定各样品的常规指标和二肽酰肽酶Ⅰ (DPPⅠ)在pH6 0和 37℃条件下的活性; 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温度、NaCl含量、硝酸钠含量和pH值对DPPⅠ活性的影响, 并对金华火腿各加工阶段后的肌肉DPPⅠ活性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 肌肉理化指标随加工进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DPPⅠ活性在晒腿结束前持续下降, 而成熟开始后持续升高。加工温度 (4~40℃)、肌肉pH值 (5 0~6 5) 和NaCl含量 (0~10% ) 显...
关键词:
金华火腿 二肽酰肽酶Ⅰ 响应曲面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黎洪 唐宏刚 肖朝耿
【目的】分析金华火腿副产品酶解物的组成,研究其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高效凝胶过滤色谱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情况。通过与葡萄糖、木糖进行反应制备MRPs,经体外试验评定MRPs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酶解物中游离氨基酸占5.52%,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1.68%;酶解物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180—500 D的成分组成。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金华火腿副产品酶解物的MRPs颜色不断加深,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还原力均呈上升趋势。酶解物与木糖的反应速度相对较快;在反应90 min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还原力显著高于与葡萄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亚亚 邢路娟 周光宏 张万刚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金华火腿粗肽液对过氧化氢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金华火腿粗肽液为研究对象,建立PC12细胞过氧化氢损伤模型,测定不同质量浓度(200和400μg·m L~(-1))粗肽液对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和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渗漏率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经过尺寸排阻色谱分离的金华火腿粗肽液CPC,显著提高了受损细胞的存活率,同时提升了细胞中的CAT、SOD和gSH-Px酶活性,降低了细胞中mDA含量和LDH渗漏率,其中以400μg·m 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国安 郭香凤 包满珠
【目的】研究牡丹开花和衰老期间活性氧含量和清除活性氧酶类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洛阳红"和"胡红"2个牡丹品种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并采用简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MDA含量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MDA增加导致细胞膜透性持续升高,2个牡丹品种花瓣脂质过氧化代谢有一定差异。"洛阳红"花瓣中O2-、H2O2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登勇 周光宏 徐幸莲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鉴定金华火腿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结合感觉阈值定义了一个新参数"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用于评价各化合物对金华火腿总体风味的贡献,进而确定主体风味成分。结果显示,金华火腿的主体风味成分(ROAV≥1)有7种:二甲基三硫醚、3-甲基丁醛、二甲基二硫醚、1-辛烯-3-醇、辛醛、(E)-2-癸烯醛、壬醛。己醛、庚醛、苯甲醛、苯乙醛、(E)-2-辛烯醛对总风味也具有重要贡献(0.1≤ROAV<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路娟 胡亚亚 周光宏 张万刚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粗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宣威火腿为材料,通过磷酸溶解的方法提取其粗肽,测定了冻干后粗肽粉中粗肽含量、粗肽提取率及粗肽液抗氧化活性指标。以丁基羟基甲苯(BHT)和谷胱甘肽(GSH)作对照,通过体外试验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粗肽液的羟自由基(·OH)清除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螯合金属离子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抑制脂质氧化的能力。[结果]宣威火腿的粗肽提取率为3.44%,其抗氧化活性随粗肽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强。当质量浓度为5.0 mg·m L-1时,宣威火腿粗肽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4.71%;亚铁...
关键词:
发酵肉制品 宣威火腿 粗肽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莹 刘源 张丹妮 周光宏 徐幸莲 李春保 郑福平
[目的]比较传统与现代2种加工工艺条件下金华火腿蛋白质的消化特性。[方法]以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的金华火腿为材料,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反应,样品经过匀浆、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测定蛋白质消化率和匀浆物粒径,并进行SDS-PAGE分析,运用LC-MS/MS分析消化产物。[结果]经胃蛋白酶和/或胰蛋白酶消化后,现代工艺火腿的消化率显著高于传统工艺(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吉娜 王忆 吴婷 张新忠 韩振海
为证明苹果实生树童性变化与氧化还原平衡态的相关性,采取小金海棠实生树不同节位的叶片,测定miR156相对表达量,H2O2含量以及CAT、APX和GR酶活性。结果小金海棠实生树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miR156相对表达量从1.4m高度显著降低。叶片H2O2含量,CAT、APX和GR酶活性均随节位逐渐升高。表明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机制的CAT途径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均随个体发育逐渐增强。
关键词:
小金海棠 个体发育 童性 氧化还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萍 周光宏 徐幸莲 韩衍青 徐宝财 刘军昌
应用16S r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揭示了火腿切片在真空包装、4℃贮藏条件下主要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直接从火腿中提取总的细菌DNA,用巢式PCR和降落PCR扩增16S rDNA V3可变区序列,再通过DGGE得到动态变化指纹图谱。DGGE图谱表明,产品在贮藏初期具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说明污染微生物的多样性,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只有少数种类细菌存活并最终成为主导菌群。DGGE优势条带经DNA序列分析表明,代表最相似菌为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和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其次是长膜明串珠菌(Leuco...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生吉萍 罗云波 申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祥 徐秋良 刘艳丽 姜东风 杨建平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及原因。【方法】将96只1日龄AA(Arbor Acre)雄性肉仔鸡用玉米-豆粕日粮饲喂至3周龄,在3周龄末,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LA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CLA日粮,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42日龄时屠宰,剥离胸肌和腿肌,检测其中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结果】日粮中添加CLA降低了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丙二醛(MDA)(P<0.01)和活性氧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CL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巨鳌 田森林
在添加亚油酸作为反应底物的条件下,以分别含有Lox1Lox3和Lox1Lox2的大豆为材料,研究Lox1Lox3和Lox1Lox2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己醛生成量.结果表明各个Lox1Lox3材料之间在己醛生成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为6.88%;各个Lox1Lox2材料之间在己醛生成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为6.51%.但进一步作显著性测验都未能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不同遗传背景对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Lox1Lox3和Lox1Lox2在生成己醛量活性方面没有明显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