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2)
2023(6628)
2022(5549)
2021(4994)
2020(4154)
2019(9209)
2018(8792)
2017(16449)
2016(8950)
2015(9672)
2014(9064)
2013(8897)
2012(8205)
2011(7395)
2010(7184)
2009(6535)
2008(6341)
2007(5469)
2006(4801)
2005(4172)
作者
(29285)
(24419)
(24387)
(22751)
(15529)
(11971)
(10756)
(9675)
(9408)
(8436)
(8351)
(8114)
(8015)
(7748)
(7579)
(7576)
(7571)
(7338)
(7100)
(7088)
(6421)
(6016)
(5708)
(5703)
(5596)
(5444)
(5265)
(5244)
(5020)
(4989)
学科
(34505)
经济(34449)
管理(26804)
(25974)
(20551)
企业(20551)
方法(16974)
数学(15137)
数学方法(15010)
(10181)
(9890)
(9302)
中国(8540)
(8457)
贸易(8455)
(8246)
业经(7902)
农业(7112)
(6399)
(6158)
财务(6154)
财务管理(6140)
技术(5977)
企业财务(5883)
环境(5729)
(5325)
银行(5284)
地方(5129)
(5120)
(5082)
机构
大学(131726)
学院(129111)
(53113)
经济(52250)
管理(49816)
研究(47295)
理学(44505)
理学院(43980)
管理学(43151)
管理学院(42960)
中国(34261)
(33433)
科学(32497)
(27628)
农业(27137)
业大(26723)
(25367)
研究所(23719)
(22052)
中心(20999)
(18437)
财经(18348)
农业大学(18216)
(17134)
(16953)
北京(16756)
经济学(16298)
(15122)
科学院(14914)
经济学院(14876)
基金
项目(96907)
科学(76219)
基金(73461)
(68741)
国家(68203)
研究(60670)
科学基金(57208)
自然(40918)
社会(40513)
自然科(40039)
自然科学(40022)
基金项目(39564)
自然科学基金(39382)
社会科(38459)
社会科学(38447)
(36719)
(32586)
资助(29310)
教育(27180)
重点(22148)
编号(21305)
(21273)
计划(21033)
(20564)
(19965)
科研(19833)
创新(19271)
(18805)
科技(18405)
国家社会(17579)
期刊
(51177)
经济(51177)
研究(33028)
学报(31157)
(28531)
科学(26054)
中国(23079)
大学(22215)
学学(21526)
农业(19160)
管理(17127)
(16031)
(10581)
(10059)
金融(10059)
经济研究(9720)
业大(9357)
财经(9098)
业经(8612)
技术(8085)
农业大学(8010)
(7924)
教育(7820)
(7764)
科技(7105)
问题(7025)
商业(6276)
技术经济(6071)
林业(6041)
(5828)
共检索到178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柏青青  张东雪  王林龙  王展  李文涛  张秀梅  
为探讨不同规格雄性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在求偶交配过程中的竞争及优势等级,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分别设置1L1S组、1L2S组和1L4S组(L和S分别表示大规格雄性和小规格雄性,数字表示实验中雄性金乌贼数量),连续摄像观察和记录金乌贼的繁殖行为。结果显示:(1)繁殖过程中金乌贼具有明显的领域行为和护卫伴游行为。(2)随着群体中小规格雄性比例的增加,处于优势地位的大规格雄性个体的优势等级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大规格雄性护卫伴游时间、成功交配次数逐渐减少,而小规格雄性护卫伴游时间、成功交配次数逐渐增多。(3)当群体中小规格雄性较少时,大规格雄性常常主动攻击小规格雄性,而当小规格雄性数量远大于大规格雄性时,小规格雄性主动向其他雄性发起攻击,以争取护卫权和交配权。研究表明,雄性金乌贼的规格和数量对于求偶竞争以及交配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繁殖群体中小规格雄性增多,大规格雄性成功交配次数逐渐降低。1L4S组成功交配次数稍高于1L2S组,显著高于1L1S组(P<0.05)。人工苗种繁育过程中选择合适规格的雄性亲体和合理的雌雄比例,对提高金乌贼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韦柳枝  高天翔  韩志强  柳志强  金显仕  
对金乌贼 (SepiaesculentaHoyle)的腕式及其在分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金乌贼不同时期的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的腕式。Duncan多重比较分析表明 ,腕式依个体、大小、左右和性别不同而有差异。当一个种雌性及雄性样本左、右腕的腕式都一致时 ,可以认为是该种的腕式。否则 ,需指出性别、大小、左右等前提。建议在金乌贼研究中慎重使用腕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林龙  王展  张雪梅  张秀梅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初孵仔乌为实验对象,研究饥饿胁迫下仔乌的行为、体征等的变化,以及不同底质(细沙组、无底质组、沙泥组)和温度条件对仔乌耐饥饿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其增殖放流最佳时期的选择和放流海域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饥饿对仔乌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活力状态等影响较大,饥饿12 d时仔乌全部死亡。水温25℃条件下,细沙组、无底质组和沙泥组的饥饿不可逆点(PNR)分别为7.5 d、8 d和9.5 d;饥饿前7 d,各组的累积死亡率相差不大,之后由高到低依次为细沙组、无底质组、沙泥组;饥饿10 d后,3个实验组仔乌的体重损失率分别为7.72%±2.80%、6.95%±2.64%和5.30%±2.41%。无底质条件下,28℃组、25℃组和22℃组的PNR时间分别为7 d、8 d和9.5 d;28℃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展  王林龙  李文涛  张秀梅  
为了解金乌贼(Sepiaesculenta)精子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存活机制,分析测定了不同温度(16℃、20℃、24℃)和不同溶解氧(1 mg/L、3 mg/L、6 mg/L)条件下保存36 h后精荚能量物质含量、糖脂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精子激活后的活力变化。结果显示,温度和溶氧处理36h后精荚糖原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当温度从16℃升高至24℃时,精荚糖原含量逐渐下降,甘油三酯的含量则先降后稳;己糖激酶(HK)、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脱氢酶(P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脂肪酶(LIP)活性先升后稳;精子激活初期运动速度和不运动率随温度升高无显著变化,而快速运动率则先稳后降。当海水溶解氧从1 mg/L升至6 mg/L时,精荚糖原含量逐渐下降,甘油三酯含量先稳后降; HK、PDH、SDH活性随溶解氧上升呈逐渐上升趋势, LDH先升后降, LIP则先稳后升;精子激活初期运动速度和快速运动率随溶解氧升高呈先升后稳的变化趋势,而不运动率则呈先降后稳趋势。上述结果表明,精荚中的糖原和甘油三酯是精子的主要供能物质,精子较低的能量物质消耗为其长期存活提供了保障,低温和低氧环境可抑制精子的耗能,更利于其在精荚中长期存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展  王林龙  李文涛  张秀梅  
为揭示金乌贼精子进入纳精囊及产卵过程中的精子利用方式,丰富金乌贼繁殖生物学研究内容,本研究利用实验生态学和组织切片技术,检测了交配后不同时间段雌性口膜表面精子囊和纳精囊中精子数量的变化,观察分析了雌性金乌贼纳精囊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金乌贼纳精囊位于繁殖期雌性个体口膜腹面的突起处,共1对。纳精囊开口于口膜内表面,通过一根中央管连通整个纳精囊。中央管内壁含有大量褶皱和纤毛。在中央管两端,有12~20个储精小囊与之相连。储精小囊四周具有发达的环肌,其中储存有大量精子,并且大部分精子头部均朝向腔室内壁。完成一次交配后,雌性金乌贼对精子囊和纳精囊中精子的利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利用精子囊中的精子(交配后1~2 d);由利用精子囊中的精子向纳精囊中的精子过渡(交配后2~3 d);主要利用纳精囊中的精子(交配后3 d以上)。研究表明,从精子囊释放出的精子进入雌性口膜表面的褶皱中,通过自身运动到达纳精囊。进入纳精囊的精子通过自身运动及中央管内壁纤毛的摆动进入储精小囊,其中大部分精子头部朝向储精小囊内壁有规律地分布。在产卵过程中,雌性优先利用精子囊中的精子,而在精子囊中精子不足时,纳精囊通过肌肉收缩以及纤毛摆动将其中的精子逐渐释放出来,卵子在雌性口膜附近完成体外受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郝振林  张秀梅  张沛东  董晓煜  卞晓东  
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标志方法,对更好地评价金乌贼增殖放流效果和渔业资源现状非常重要。以金乌贼为实验对象,利用荧光物质—茜素络合指示剂(Alizarin Complexone,ALC)浸泡金乌贼幼体,对其内壳进行标志,所用荧光染色剂浓度为(6.0~8.0)×10-3%,浸泡染色时间24h。将标志组和对照组的金乌贼幼体分别暂养于1.5m×1.5m×1.5m水泥池30d,后将暂养的幼体放养于面积为2667m2的室外土池,并在60d后,将平均胴背长达91.4mm(对照组)、87.6mm(标志组)金乌贼幼体移入室内水泥池越冬,整个实验历时210d。实验期间,分别在标志后15、30、45、60、90、21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韦柳枝  高天翔  张秀梅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山东日照近海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对金乌贼眼、鳃、肌肉、口球、肝脏、鳃心6种组织的19种同工酶进行分析,检测出PGDH、GPI、MPI、IDHP、SOD、ME、AAT、DIA、MDH、LDH、G3PDH、PGM共12种同工酶在几种组织中有较稳定而清晰的表达。结果表明,金乌贼同工酶的表达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选择金乌贼3种组织(眼、口球、鳃心)进行同工酶分析,共记录了18个基因座位,其中3个基因座位LDH-2*、G3PDH-1*、PGM*呈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0.166 7(P0.99)和0.055 6(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长琳  邹健  刘君刚  庄志猛  陈四清  刘春胜  孙建明  王晓华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金乌贼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精子全长为191.84μm(n=10),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其中,头部主要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尾部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3个部分。头部顶体为呈倒"U"字形的囊状体,亚顶体腔呈∩形。细胞核细长,呈圆柱状,稍弯曲,为高电子密度的均质结构。核后窝偏离细胞核中心位置。尾部中段较长,由线粒体距及其不完全包围的鞭毛组成。线粒体距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含较多线粒体,下段无线粒体。尾部鞭毛主段细长,由"9+2"结构的轴丝及外围9束粗纤维组成,构成典型的"9+9+2"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雷舒涵  吴常文  高天翔  郝振林  张秀梅  
采集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及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受精卵,观察了金乌贼胚胎发育过程,比较分析了2种乌贼受精卵和仔乌的形态特征;分别研究了金乌贼受精卵在盐度20、25、30(对照)、33、36及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在盐度15、20、25、30(对照)、36条件下的孵化率,分析了2种乌贼受精卵在192h盐度突变过程中卵液渗透压和受精卵Na+/K+-ATPase活力的变化,比较了其在相同盐度20、25、30、36条件下的孵化率及耐受盐度突变的生理适应过程。结果表明,金乌贼胚胎发育第7天器官开始分化,第14天器官开始形成,盐度30、水温22~24℃时,其孵...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长琳  赵法箴  边力  葛建龙  谭杰  陈四清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对金乌贼(Sepia esculenta)成体副缠卵腺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解剖结构显示,副缠卵腺呈耳状,下端呈‘M’型与缠卵腺紧密连接,颜色为白色并夹杂着橙黄色;(2)显微结构显示,副缠卵腺由腺壁、腺体小管和结缔组织构成,腺壁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膜层和肌肉层,其中,外膜层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腺体小管数量较多,平均直径为70μm,内腔表面可见微绒毛层,管腔内含有大量的分泌物质;结缔组织具有集中分布的血管和肌肉纤维;(3)超微结构显示,上皮细胞细胞质中含有数量较多且分布集中的囊泡,部分囊泡中含有分泌球状体;微绒毛分布面积较广且排列密集,而纤毛一部分集中分布,另一部分呈单行排列,着生不连续;腺体小管管腔内具有大量的共生菌,绝大部分为球菌,且在管腔中具有较多的分泌球状体。研究表明,金乌贼副缠卵腺是一种起分泌作用的腺体,存在的共生菌据认为在胚胎发育阶段的病害防治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牛超  杨超杰  黄玉喜  张秀梅  
2015年6—7月和2016年6—7月在青岛金沙滩水产有限公司室内产卵池中开展了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水深金乌贼(Sepia esculenta)产卵附着基附卵效果对比实验,以及柽柳附卵器对附卵效果的影响实验。实验用产卵附着基为0.33 m×0.33 m×0.33 m的十字形可折叠钢丝框架,上覆黑白2种聚乙烯网衣材料;每个产卵池中金乌贼亲体数量约35只,雌雄比约为1∶1,胴长(139.2±1.1)mm,体重(435.9±8.5)g。同时选用等比例放大的1.0 m×1.0 m×1.0 m钢筋框架与不同颜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四清  刘长琳  庄志猛  贾文平  孙建明  于广成  刘克奉  王晓华  
对人工孵化条件下金乌贼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刚产出的卵子,均重0.99g/粒(n=100),长轴为11~24mm,短轴为8~15mm,卵黄如鸡蛋状,梨形,长径5~6mm,短径3~4mm,外包三级卵膜。三级卵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历一个柔软-定形-缩小-膨大的变化过程。受精卵在20~25℃水温下孵化,经过26d幼体陆续脱膜孵出。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将金乌贼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细胞分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器官发育期、出膜期5个典型时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眼的形态变化比较大,且经历一个无色、红色再到黑色的变化过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雷舒涵  张秀梅  张沛东  蔡星媛  
收集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受精卵,对孵化后1~56日龄金乌贼幼体的胴背长、胴宽、体质量、骨板壳长、壳宽及骨板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了金乌贼幼体早期发育特征和功能器官的异速生长特征。结果表明,金乌贼幼体早期发育过程中,胴背长、体质量和骨板层数分别与日龄呈指数关系,但由于器官发育的逐步完善和饵料生物种类的转变,早期发育过程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两个发育阶段骨板层数的增长率均显著小于1(P<0.05),因此骨板层数不能成为判定其日龄的指标。胴体和骨板的生长均出现异速生长的特点,表明金乌贼有关运动的重要器官具有优先发育的特征。研究结果验证了在头足类早期发育过程中功能器官亦存在异速生长的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项子龙  刘长琳  张金勇  胡鹏  何暮春  柳淑芳  庄志猛  薛同明  
本研究从金乌贼(Sepia esculenta)转录组中筛选出疑似TERT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基因序列,通过系统进化和同源序列分析,鉴定出该基因为金乌贼TERT基因,序列长度为2415 bp。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和分析金乌贼TERT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性别的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与产卵期相比,濒死期的心、肝、胰、鳃、性腺、食道上神经团(除去视腺和视叶后的脑组织)等6个组织的TERT基因表达量呈显著下调趋势,推测与濒死期的器官组织分裂和增殖能力下降有关。TERT基因在金乌贼不同组织中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说明金乌贼各组织器官的衰老状态并不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头足类生殖与衰老等生命过程的端粒酶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亚南  刘长琳  胡鹏  张金勇  柳淑芳  庄志猛  薛同明  
为了深入了解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生殖生理特性,本研究采用解剖学方法及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和描述了金乌贼卵巢形态和卵子各个时相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卵子发生过程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卵子成熟之前滤泡细胞一直存在且伴随着其结构变化,滤泡细胞解体与卵黄物质出现同步发生,卵黄物质从无到有再到大量积累直至充满整个卵母细胞,细胞核则随着滤泡细胞内折逐渐发生偏移直至最后消失。研究还发现金乌贼卵巢内卵子发生不同步且形态差异显著,未成熟的卵子粘连在卵巢基质上,依次环布于卵巢基质周围,越靠近中心,卵母细胞发育程度越低;成熟后的卵子游离在卵巢腔中,经过输卵管排出体外。根据卵巢内卵子的大小和形态、滤泡细胞形态及卵黄形成情况,将金乌贼卵子发生分为增殖期(卵原细胞期)、小生长期(无滤泡期,单层滤泡期,双层滤泡期)、大生长期(滤泡内折期,卵黄形成早期,卵黄形成晚期)、成熟期、退化吸收期共5个时期9个时相。卵巢发育分期则是以卵子时相为基础,根据卵巢的外观形态、性腺系数以及切面上优势卵子的时相,把卵巢分为Ⅰ~Ⅵ共6个时期。金乌贼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的动态观察与描述,对丰富头足类繁殖生物学理论及提升人工繁殖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