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8)
- 2023(10958)
- 2022(9313)
- 2021(8316)
- 2020(7034)
- 2019(15583)
- 2018(15102)
- 2017(28941)
- 2016(15779)
- 2015(17167)
- 2014(16809)
- 2013(16390)
- 2012(15029)
- 2011(13760)
- 2010(13714)
- 2009(12883)
- 2008(12853)
- 2007(11345)
- 2006(10017)
- 2005(8988)
- 学科
- 济(61107)
- 经济(60988)
- 管理(52979)
- 业(49142)
- 企(40684)
- 企业(40684)
- 方法(28261)
- 数学(24661)
- 数学方法(24441)
- 财(21155)
- 农(17459)
- 制(16890)
- 中国(15215)
- 业经(14657)
- 学(13178)
- 务(12861)
- 财务(12841)
- 财务管理(12815)
- 贸(12750)
- 贸易(12747)
- 易(12398)
- 企业财务(12289)
- 体(11684)
- 农业(11671)
- 银(11240)
- 银行(11194)
- 融(10733)
- 金融(10730)
- 环境(10692)
- 行(10624)
- 机构
- 大学(235168)
- 学院(232079)
- 济(97667)
- 经济(95944)
- 管理(89666)
- 理学(78950)
- 理学院(78071)
- 研究(77494)
- 管理学(76818)
- 管理学院(76411)
- 中国(57606)
- 科学(47846)
- 财(47675)
- 京(47432)
- 农(44480)
- 所(39246)
- 财经(38355)
- 业大(37828)
- 研究所(35945)
- 农业(35360)
- 经(34981)
- 中心(34837)
- 江(33886)
- 经济学(31281)
- 财经大学(28825)
- 北京(28742)
- 经济学院(28451)
- 范(28215)
- 师范(27784)
- 院(27657)
- 基金
- 项目(162638)
- 科学(129627)
- 基金(123257)
- 研究(111865)
- 家(110140)
- 国家(109277)
- 科学基金(93550)
- 社会(75839)
- 社会科(72014)
- 社会科学(71999)
- 基金项目(65814)
- 自然(62006)
- 省(61596)
- 自然科(60672)
- 自然科学(60648)
- 自然科学基金(59661)
- 划(53035)
- 教育(51272)
- 资助(48831)
- 编号(41897)
- 部(36980)
- 重点(36701)
- 制(34418)
- 创(34406)
- 成果(33270)
- 发(33025)
- 国家社会(32982)
- 创新(32315)
- 教育部(31876)
- 科研(31844)
- 期刊
- 济(102854)
- 经济(102854)
- 研究(64869)
- 学报(42900)
- 中国(42215)
- 农(39337)
- 科学(38007)
- 财(37345)
- 管理(32446)
- 大学(32111)
- 学学(30935)
- 农业(25760)
- 融(21187)
- 金融(21187)
- 财经(19647)
- 教育(18033)
- 经济研究(17462)
- 经(16808)
- 业经(16625)
- 技术(15533)
- 问题(13610)
- 业(13480)
- 版(12711)
- 业大(11437)
- 商业(11172)
- 科技(10926)
- 贸(10874)
- 技术经济(10397)
- 理论(10043)
- 农业大学(9872)
共检索到330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东进 张宇东
对亚健康等社会问题的担忧以及商业性智能应用和可穿戴量化设备的出现和推广,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量化自我,追踪测量自我活动水平和健康状况等。学界和业界对消费者的量化自我关注趋增,已有研究明确了量化自我概念内涵和类型,强调量化自我对优化和管控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效用。但已有研究并未探明量化自我对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且尚未形成整合的消费者量化自我分析框架。构建整合的理论框架,以探明量化自我效应及其影响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心理机制,对量化自我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反应作出合理解释,从个体认知差异视角出发,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结合消费者的自尊水平与测量反馈感知不一致,对量化自我影响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探讨量化对消费者活动参与绩效的影响、感知不一致和自尊水平对消费者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意愿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自我概念清晰性对该影响的中介效应。运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测量阅读页数的实验研究设计,借助方差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量化自我效应及其影响消费者活动参与行为的内在机制,明确消费者自尊水平与感知不一致的交互作用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非量化情景相比,量化自我将增进消费者活动参与绩效,量化将使消费者更易感知到先前未觉的目标预期与实际行为的不一致。当存在量化条件时,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选择参与量化自我。量化自我过程中,消费者的自尊水平与测量反馈感知不一致同时影响其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的意愿,且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当感知到积极不一致时,低自尊消费者较高自尊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更低,且低自尊消费者对积极感知不一致反应越强烈,其自我概念清晰性越低,继而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的意愿越强;当感知到消极不一致时,高自尊消费者比低自尊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更低,且高自尊消费者对消极感知不一致反应越强烈,其自我概念清晰性越低,继而提升量化活动参与绩效的意愿越强。研究结果在丰富相关理论、深入理解量化自我内在机制的同时,对企业驱动消费者参与量化活动、科学设计和开发产品、呈现和传递信息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东进 张宇东
为确保消费者持续参与量化自我,针对设备商产品技术更新、社群平台建设的努力和消费者短期参与量化自我的矛盾现实,本研究基于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探讨消费者量化自我持续参与意愿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提出了消费者量化自我持续参与意愿形成机制的概念框架,并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面对消极测量结果,掌握目标定向较绩效目标定向更能促升消费者量化自我持续参与意愿。掌握目标定向较绩效目标定向更易唤起消费者对参与量化自我的感知价值,更难唤起其感知代价。自我感知价值和感知代价分别积极和消极地影响消费者量化自我持续参与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小平 邓文香
基于互动性理论和认知情感模型,通过实验探究不同互动路径类型的虚拟CSR共创对消费者认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虚拟CSR共创正向影响消费者认同,相对于结构路径型虚拟CSR共创,体验路径型虚拟CSR共创对消费者认同的作用更强;虚拟CSR共创与自我建构对消费者认同存在交互效应:依存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结构路径型虚拟CSR共创活动的认同水平更高,独立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体验路径型虚拟CSR共创活动的认同水平更高;CSR感知在虚拟CSR共创与自我建构对消费者认同的交互效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红红 宫秀双 陆佳雯
作为企业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社交媒体影响者营销为品牌传播带来巨大流量。本研究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和说服知识模型,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数据,探究了影响者生成内容的四个核心因素对消费者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者生成内容的形式、内容享乐价值、推广激励及推广意图对消费者参与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即影响者发布以视频形式、高享乐价值、有推广激励或以品牌宣传为意图的推广内容更能激发消费者的点赞、评论和转发行为。此外,推广意图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当推广意图是品牌宣传时,视频形式(vs.图文形式)或有推广激励(vs.无推广激励)的影响者生成内容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评论和转发行为,而当推广意图是销售转化时,高享乐价值(vs.低享乐价值)的影响者生成内容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评论行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成莉 李金峰
对消费者来说,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难免会遇到因企业服务失误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企业及时服务补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服务失误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后行为。本文以旅游业为例,探讨企业发生服务失误后,服务补救对消费者购后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企业服务补救对消费者购后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在服务补救与购后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者参与在服务补救影响消费者满意度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基于此,企业在发生服务失误后,应从主动性、补救速度等维度加强服务补救,注重消费者参与服务补救过程的有用性,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进而提高重购意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琴 戴思华
虚拟社群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品牌的连接,为企业发展赋予了新的驱动力。然而,虚拟社群对其内部成员是否具有参照作用,学者们的观点还存在分歧。本文从虚拟社群成员群体意识强化视角,探讨了虚拟社群作为参照群体何时会对成员品牌偏好产生显著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采用实验法,考察了在群体间导入任务竞争和话题争论两种情境所引致的成员虚拟社群意识强化如何影响成员的自我-品牌联结。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社群活动会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成员的虚拟社群意识,增强成员与品牌间的联结程度,使虚拟社群具备影响成员决策的基本能力。最后,本文提出塑造健康可持续的内容生产生态、提升社群成员参与感、树立社群独特价值观引导成员认知等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彬 卢梦雷
运气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力量,企业可以在营销过程中通过使用运气线索激发消费者的运气感知,从而影响消费者决策行为。本文设计两个实验分析运气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实验1表明相对于坏运感知,好运感知让消费者的自我控制变差;实验2验证了积极幻觉的中介作用,即相对于坏运感知消费者,好运感知消费者容易产生积极幻觉,导致自我控制变差,不过对于促进定向消费者,积极幻觉的中介作用显著;而对于防御定向消费者,积极幻觉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文章为运气研究、企业营销创新提供一定理论启示。
关键词:
运气 自我控制 积极幻觉 调节定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菲 王霞
敬畏情绪是当消费者面临极其浩大、新奇、复杂以及超越消费者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或者场景时,所引发的混合着惊奇、钦佩、困惑、服从等多种感受的情绪体验。尽管消费者经常在日常生活和消费环境中感受到敬畏情绪,却没有相关研究探讨敬畏情绪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多样化寻求这一普通而重要的行为。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敬畏情绪能够减少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而消费者的自我不安全感在其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消费者的特质调节聚焦导向调节了消费者的自我不安全感在敬畏情绪与减少多样化选择之间的中介作用。对于促进导向的消费者而言,敬畏情绪通过消费者的自我不安全感影响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但对于预防导向的消费者而言,敬畏情绪通过消费者的自我不安全感影响消费者多样化选择的关系不显著。这一方面丰富了有关敬畏情绪、消费者多样化寻求、消费者自我不安全感以及调节聚焦导向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可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在容易诱发敬畏情绪的产品以及容易诱发敬畏情绪的场合和环境中的选择,进而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和零售终端铺货提供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兴邦
“网红”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而诞生的新型职业,由于自带的粉丝群体而具有强大的商业价值与经济效益。鲜有研究关注到网红效应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本文利用调查数据检验了其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络红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积极的影响,网红效应能够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网红效应通过激化消费者面临的社群压力和契合消费者真实消费需求而引发购买意愿,社群压力和消费需求分别呈完全和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的分组检验表明:网红效应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促进作用在青年人群和女性中更为显著,受教育水平无法对该促进作用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商品供给者利用网红效应沟通消费者的新型广告宣传方式的现状、革新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武瑞娟 欧晓倩 李东进
本文重点关注网店情境中图片呈现的产品图片呈现和模特图片呈现,并探讨二者对消费者关注和接近行为的影响效应,以及背后的边界条件和解释机制。研究一为眼动追踪实验,结果证实,对于模特图片呈现,个体对与外貌有关产品关注更高;对于产品图片呈现,个体对与外貌有关和与外貌无关产品的关注无显著差异。研究二和研究三为行为学实验。研究二结果表明,对与外貌有关产品,模特图片会导致更高的接近行为;对与外貌无关产品,模特图片和产品图片对接近行为的影响作用无显著差异;心理模拟在该交互效应中的中介作用显著。研究三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研究二的结果,并且排除了产品表现不确定性和产品呈现有用性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图片呈现 消费者关注 接近行为 心理模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爽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商已成为消费者主流的购物场景。本文分析了电商行业的特点,并结合商家的真实情景,以心理距离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电商客服形象感知对购买行为的研究模型,并且引入了品牌知名度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电商客服形象感知由人员专业性、外形吸引力、身份真实性和沟通流畅性四个维度构成;电商客服形象感知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心理距离作为中介变量,在电商客服形象感知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品牌知名度在电商客服形象感知与购买意愿关系中起正向调节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李红娟
伴随着国货消费市场的快速崛起,新生代消费者的品牌偏好正在发生转变。国货品牌如若重视品牌表达自我,则能够深化与消费者的联系,使消费者感到自我价值与品牌价值的一致性,从而加深消费者的情感依赖,使其认为购买本品牌产品便能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建立起消费者忠诚。因此,本文通过实证方法探究了品牌表达自我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旨在引导国货品牌重视品牌表达自我,提升消费者忠诚度。结果表明:品牌表达自我无法显著影响消费者忠诚,而只能通过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完全中介效应,对消费者忠诚发挥间接影响。品牌表达自我显著促进消费者-品牌契合。消费者-品牌契合显著促进消费者忠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井绍平
所谓绿色营销就是企业在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争取适度利润和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长远发展,将环境保护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条件与机会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和活动,又称为环境营销。 一种新的营销观念或方式的产生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状况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基础的,绿色营销的诞生正验证了这一普遍规律。 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此背景下,科技发展水平已经能够充分认识环境污染的恶果以及潜在威胁,并能够提供防止或减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岳蓓蓓 盛光华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心理抗拒理论,通过两个实验探究了企业道德营销中内疚与非内疚诉求影响消费者道德消费意愿的心理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内疚诉求比非内疚诉求更能促进消费者的道德消费意愿,强迫性感受和操纵意图推断发挥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作用受到消费者涉入度的调节。具体而言,低消费者涉入度情境中,相比于非内疚诉求,内疚诉求能够降低消费者的强迫性感受和操纵意图推断,进而增强其道德消费意愿;高消费者涉入度情境中,相比于内疚诉求,非内疚诉求能够降低消费者的强迫性感受和操纵意图推断,进而增强其道德消费意愿。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设计道德属性产品的广告策略,有效降低受众心理抗拒反应,提升受众广告体验,进而推动道德消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威 郭永谨 鲍勇
目的——对比信任和满意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和结构方程作为分析的方法;结果——人际信任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作用超过一般信任和满意;结论——使用满意作为衡量消费者态度的属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使用满意和信任属性可以提高预测消费者行为的准确性。
关键词:
信任 满意 消费者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