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4)
- 2023(13528)
- 2022(11863)
- 2021(11297)
- 2020(9486)
- 2019(22127)
- 2018(21913)
- 2017(42550)
- 2016(23141)
- 2015(26195)
- 2014(26161)
- 2013(25796)
- 2012(23723)
- 2011(21509)
- 2010(21494)
- 2009(19949)
- 2008(19796)
- 2007(17482)
- 2006(15536)
- 2005(14019)
- 学科
- 济(86423)
- 经济(86285)
- 管理(70827)
- 业(64607)
- 企(55607)
- 企业(55607)
- 方法(40101)
- 数学(34063)
- 数学方法(33653)
- 制(27951)
- 财(25664)
- 银(24345)
- 银行(24198)
- 中国(22843)
- 行(22784)
- 农(22369)
- 业经(20617)
- 学(20162)
- 融(18392)
- 金融(18388)
- 务(16389)
- 财务(16319)
- 财务管理(16277)
- 体(16194)
- 地方(16057)
- 理论(15703)
- 企业财务(15449)
- 贸(15288)
- 贸易(15275)
- 度(14911)
- 机构
- 大学(332070)
- 学院(327058)
- 管理(130643)
- 济(127438)
- 经济(124474)
- 理学(112457)
- 理学院(111185)
- 研究(109439)
- 管理学(109304)
- 管理学院(108712)
- 中国(87900)
- 京(71246)
- 科学(67586)
- 财(63468)
- 所(55196)
- 农(53856)
- 中心(50250)
- 研究所(50169)
- 财经(50110)
- 江(48960)
- 业大(48676)
- 经(45444)
- 北京(45053)
- 范(42778)
- 农业(42428)
- 师范(42377)
- 州(39809)
- 院(39439)
- 经济学(38283)
- 财经大学(37508)
- 基金
- 项目(222491)
- 科学(175094)
- 基金(162719)
- 研究(162212)
- 家(141779)
- 国家(140628)
- 科学基金(120764)
- 社会(101535)
- 社会科(96097)
- 社会科学(96073)
- 基金项目(86798)
- 省(85466)
- 自然(79501)
- 自然科(77631)
- 自然科学(77612)
- 自然科学基金(76237)
- 教育(74413)
- 划(72920)
- 资助(66991)
- 编号(65916)
- 成果(54602)
- 部(49709)
- 重点(49605)
- 创(46175)
- 发(45784)
- 课题(45117)
- 制(43190)
- 创新(43125)
- 教育部(42684)
- 科研(42593)
- 期刊
- 济(140158)
- 经济(140158)
- 研究(100970)
- 中国(64059)
- 学报(53047)
- 财(49067)
- 科学(48897)
- 农(48683)
- 管理(48328)
- 融(42295)
- 金融(42295)
- 大学(40173)
- 学学(37765)
- 教育(35379)
- 农业(31990)
- 技术(26384)
- 财经(25025)
- 业经(21971)
- 经济研究(21249)
- 经(21108)
- 理论(18024)
- 问题(17938)
- 图书(16871)
- 实践(16609)
- 践(16609)
- 业(16046)
- 科技(15713)
- 版(15693)
- 技术经济(14898)
- 现代(14830)
共检索到489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宏
随着巴塞尔委员会逆周期资本缓冲制度的确定,量化监管下商业银行的顺周期行为及其矫正机制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问题。本文讨论了资本监管与会计监管这两个最为重要的量化监管制度所导致的顺周期性。前者的顺周期性源于风险评估技术的内在缺陷,后者的顺周期性则主要通过贷款损失准备与公允价值计量予以体现。本文提出了四点相应的矫正机制,包括根据宏观经济状况逆周期调整资本充足率要求;引入动态贷款损失准备机制;在不活跃市场中慎用公允价值计量;加强与会计准则及货币政策制定机构的协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顺周期行为 资本监管 会计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佟玲
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及其矫正问题备受政府部门和国际社会关注,文章基于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分离的全新视角,在剖析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具有强化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矫正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龙菊 汪长春
对顺周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把握金融运行的规律,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监管顺周期性和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进一步研究,探讨缓释顺周期性的主要解决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肖飞 史璐寒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顺周期性仍然是金融监管的重点,过度的银行顺周期性使金融市场失去了长期均衡,导致经济过度波动,从而引发危机。《巴塞尔协议Ⅲ》提出逆周期监管工具,用于抑制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问题;我国在2013年也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加强对逆周期的监管。虽然《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实际效果仍待检验。基于此,围绕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产生、成因及经济后果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及其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研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科 刘静平 何理
金融系统固有的顺周期性导致金融失衡的累积与释放,放大了经济的波动,加剧了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不稳定,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政策机制,成为次贷危机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VEC模型及互谱分析,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行为现状,结果显示,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顺周期行为,经济繁荣时扩张信贷,衰退时惜贷,针对该现象,本文提出了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逆周期资本监管建议,包括动态资本监管、前瞻的贷款损失拨备、全周期信用评级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敏锋
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成为巴塞尔协议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采用37家商业银行2004—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顺周期行为,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一样存在顺周期行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总体上并没有改变其顺周期行为的性质;我国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在经济下行期对资产充足率的调整,即其顺周期行为在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存在非对称效应。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爱玲 韩文静 于瑶
金融危机爆发后,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1978年至2010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经营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的深层次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并结合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及最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提出弱化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模式、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顺周期经营 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青云
2007年金融危机促使巴塞尔委员会迅速启动了新一轮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本次改革中,杠杆率监管作为集"逆周期"和"宏观审慎"于一身的新型监管工具,引起了学术界、监管部门和银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杠杆与经济增长、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2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杠杆具有顺周期变动效应。因此,笔者建议将杠杆率指标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一个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坚持和改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史燕丽 孙园园 张一琳
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以单一银行稳健经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无法有效抵御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风险,于是通过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来克服这一弊端成为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的共识。文章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资本缓冲为切入点,结合立足于中长期规划的跨周期调节,深入剖析建立跨周期资本预警机制对防范和化解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性和作用机理。从信贷增长、房地产价格高估、民营企业债务负担、外部失衡、潜在的错误定价风险以及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强度六大类风险中寻找可用于准确反映经济运行周期性的指标数据,并进行跨周期调节背景下银行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应用机制分析,旨在为金融监管机构有效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
跨周期调节 银行逆周期资本缓冲 预警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婵婵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加速,金融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显著,金融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微观机制模型,运用系统GMM模型对我国70家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周期性问题以及顺周期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建华
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逆周期资本监管《指引》,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正式提出了实施的基本路径。逆周期资本缓冲实施的关键在于选择有效的识别指标,将资本要求与该指标挂钩。但在我国,由于指标正处于结构性变化之中,数据非平稳,含义不明确。且对于指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尚缺乏完整的周期性数据进行检验,所以指标的可靠性未被证明。本文建议慎用逆周期资本监管,如确实需要实施,可采取先相机抉择,后规则的方案,并在参考信贷余额/GPD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宏观经济变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海 袁典
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它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危机过后各国学界与监管当局纷纷提出逆周期监管的设想。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了引发银行系统亲周期的因素,分析了实施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总结了逆周期监管政策在各国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归纳了学界对于实施逆周期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商业银行 亲周期 逆周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富根 万惠珍 曾欣
非现场监管在倡导风险监管理念的国际金融监管背景下凸显出独特的优越性。结合其在我国银行监管应用实践中存在的偏差,为使这一监管手段发挥最佳监管效用,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体系予以完善,并调整现行监管职能,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和多元化监管。
关键词:
银行监管 非现场监管 监管效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黎四奇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银行监管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随着人们对银行业务性质及风险认识的加深.银行破产法理论已历经了从一般企业破产理念到时存款人特殊利益的保护、再从对存款人特殊保护到破产预防的变迁。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符合了金融是经济核心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存款人利益的一种应有的人性关怀。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破产理论与实践仍停滞于原始阶段。因此,进行现实的分析,并在立法上进行一定的矫正思维势在必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宇
随着资本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资本充足率成为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次贷危机后,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考虑,巴塞尔协议提高了银行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并主张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通过建立监管资本约束下的银行信贷最优选择行为的比较静态分析表明,银行资本金下降或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那么在宏观经济波动时,银行信贷的波动幅度会更大。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与资本监管标准和银行信贷供给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紧密相关,而银行的资本缓冲是信贷顺周期波动幅度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该分析表明巴塞尔协议Ⅲ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增强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效应;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经济扩张时期要求银行提高资本缓冲...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监管 资本缓冲 信贷顺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