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28)
- 2023(3918)
- 2022(2396)
- 2021(1546)
- 2020(959)
- 2019(1959)
- 2018(1837)
- 2017(3361)
- 2016(1813)
- 2015(2003)
- 2014(2180)
- 2013(2267)
- 2012(2131)
- 2011(2135)
- 2010(2080)
- 2009(1842)
- 2008(1875)
- 2007(1671)
- 2006(1517)
- 2005(1488)
- 学科
- 济(14147)
- 经济(14139)
- 业经(8712)
- 信息(7599)
- 产业(7587)
- 总论(7394)
- 信息产业(7339)
- 管理(6923)
- 业(6163)
- 企(5656)
- 企业(5656)
- 中国(3835)
- 方法(2981)
- 融(2728)
- 金融(2728)
- 银(2629)
- 银行(2627)
- 行(2567)
- 学(2445)
- 理论(2436)
- 农(2366)
- 图书(2356)
- 财(2323)
- 书馆(2305)
- 图书馆(2305)
- 数学(2068)
- 发(2014)
- 数学方法(2002)
- 和(1921)
- 农业(1858)
- 机构
- 大学(36195)
- 学院(34113)
- 管理(14004)
- 济(13996)
- 经济(13672)
- 理学(12167)
- 研究(12104)
- 理学院(12025)
- 管理学(11835)
- 管理学院(11762)
- 中国(9198)
- 京(7857)
- 科学(7065)
- 财(6596)
- 所(5679)
- 范(5415)
- 中心(5398)
- 师范(5359)
- 财经(5229)
- 研究所(5177)
- 北京(5069)
- 江(4863)
- 经(4816)
- 院(4594)
- 师范大学(4532)
- 经济学(4462)
- 经济学院(4092)
- 农(4065)
- 财经大学(3971)
- 州(3954)
共检索到52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瑾
数字人文对多样化研究内容、语言和学者的包容性,使其在近20年得到突飞猛进的壮大,并逐渐涉及人文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然而,包容的"大帐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数字人文具体学科内容、科研范畴、学者群体和学科历史的理解,也使得学科成长和拓展缺少客观数据和理论的支持,从而无法健康且可持续地发展。文章回顾前人对数字人文所做的学科研究,重点集中在使用计量和统计等方法来揭示数字人文的知识结构、内容演变、合作模式和学者背景等工作上,以期帮助学界从量化的角度认识数字人文的形成、发展和前景。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文献综述 量化方法 学科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付雅明 刘炜 祝蕊
在数字媒介与计算技术对研究工具与人文学科研究范式深入影响的当下,针对东亚人文素材展开的数字人文研究与图书馆等支持机构面临范式革新与形态转化的机遇和挑战。2023年3月14-16日,美国哈佛大学举办的以“业界工具:通往未来”为主题的数字人文国际会议,讨论技术与媒介变迁下东亚数字人文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在此过程中数字研究工具对于人文研究的价值与影响、图书馆及相关机构的发展策略等问题。文章综述会议中演讲者分享的两个主题:“从东亚数字人文工具到东亚文明传承”“技术变迁下图书馆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发展策略”,分析东亚数字人文研究在工具建设和机构支持方面的最新动向与前景预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本军 聂华
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以"互动与共生:数字人文与史学研究"为主题,围绕"数字史学与量化史学""数字工具GIS与史学研究""史料与历史文献数字整理"和"史学研究数字环境与网络基础设施"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对高校图书馆实践数字人文提出了一些新主张和新看法。
关键词:
数字人文 会议综述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本军 聂华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项目和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共同举办的首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对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的概念、内容与实践进行了全景式扫描,集中对数字技术与历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学等人文学科融合的"历史学与史料的深度挖掘""语言文学与文本处理、知识探索""人文艺术与数据可视化呈现"等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四个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可具体实践的方面:分类汇总整理并展示来自全球的数字人文数据库、工具软件或平台;开展数字人文数据集建设;新增数字人文咨询;成立数字人文相关部门。
关键词:
数字人文 会议综述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薛翔 马海云 张轩慧 赵宇翔 朱庆华
中国数字人文大会是国内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会议之一,也是加强中国数字人文领域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展示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成果、探讨数字人文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平台。2021年11月6–7日,第三届中国数字人文大会以“时代经纬:迈向新文科的数字人文”为主题在南京大学召开。笔者以此次会议中的专家报告、专题讨论、青年论坛和案例分享内容为综述对象,根据研究主题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出数字人文研究中的新理念、新成果。总体而言,本届大会聚焦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深入探讨了数字人文知识生产范式,充分展现了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呈现出了数字人文学科边界不断拓展、交叉融合持续深入、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研究技术持续创新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立力 张宏玲 韩春磊 刘炜
[目的/意义]对上海图书馆举办的2020年数字人文年会会议征集的51个汉语语境下数字人文项目进行分析,总结汉语世界关于中华文化主题的数字人文项目概况,为国内数字人文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51个数字人文项目进行分类研究,根据项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础设施类型和项目成果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与讨论以获取有价值的特征。就“数字人文与人文学科”“技术手段与方法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模式与问题解决”四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51个项目的总结显示出五大特点:在历史学、文学领域蓬勃发展,机器学习与数字人文深度结合,数字资源建设至关重要,综合性数字人文平台的时代已经到来,跨学科、跨机构、跨国家的合作性项目开始显现。本文也针对当前数字人文项目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促进机构间合作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大数据交叉思维和人文素养培养,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继续提升学科服务能力和基础资源建设的主要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琼 卢章平 李永卉 苏文成
2017年7月1-2日南京大学召开“数字人文:大数据时代学术前沿与探索”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数字人文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从与会学者的学术背景发现,数字人文研究学者既来自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学院,也来自统计科学研究中心、数字化设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从研究内容发现,数字人文学科结构涵盖历史地理信息技术、数字史学、文学、艺术、数字博物馆等,技术结构包括数字计算、关联网络、数据统计、文本识别、主题分类、数学建模等。文章从图书馆的角度对数字人文的发展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敬达 钟建兰
[目的 /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近10年新兴主题属性量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新兴主题探测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过程]在梳理新兴主题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内容分析归纳新兴主题的主要属性,从单一属性量化、多属性融合量化2个方面综述目前的研究进展。[结果 /结论 ]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文献外部特征对新兴主题的新颖性、增长性、关注度、影响力、连贯性和持续性等属性进行量化,多属性融合的量化方法包括赋权法、交点法、复杂融合法和回归法等。但现有的量化方法仍存在不足,未来需要基于多元数据来提高属性量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探索新兴主题其他属性的量化方法、提高属性量化结果阈值设置的科学性、加强对新兴主题属性的重要性和各属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并进一步拓宽新兴主题属性量化方法所选用的领域范围。
关键词:
新兴主题 属性量化 量化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敬达 钟建兰
[目的 /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近10年新兴主题属性量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新兴主题探测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过程]在梳理新兴主题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内容分析归纳新兴主题的主要属性,从单一属性量化、多属性融合量化2个方面综述目前的研究进展。[结果 /结论 ]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文献外部特征对新兴主题的新颖性、增长性、关注度、影响力、连贯性和持续性等属性进行量化,多属性融合的量化方法包括赋权法、交点法、复杂融合法和回归法等。但现有的量化方法仍存在不足,未来需要基于多元数据来提高属性量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探索新兴主题其他属性的量化方法、提高属性量化结果阈值设置的科学性、加强对新兴主题属性的重要性和各属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并进一步拓宽新兴主题属性量化方法所选用的领域范围。
关键词:
新兴主题 属性量化 量化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丽 李娟
情报研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知识活动,对情报价值的定量化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国内外情报价值定量化研究的现状和热点,重点对情报价值量化理论与量化方法进行全面综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向明
在国家精品课程《职业人文基础》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确定职业人文修养和职业通用能力两个模块,并在内容组织与安排上遵循职业能力培养基本规律,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职业人文基础》课程特色在于,立足职业需求,突出人文特色;淡化学科体系,注重素质养成;强调知行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海贝 卓翔芝
数字赋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等带来了巨大影响,对数字赋能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可更好地理解新时代背景下赋能的重要地位。文章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作为样本数据,利用文本编码对样本文献进行处理,探究该领域的主要工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数字赋能研究涉及商业、医疗、媒体和政务等领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赋能 数字赋能 综述 文本编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金家琴 夏翠娟
"快闪报告"是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2018)"数字学术与人文研究"分会场的一个特别环节,12位分别来自哈佛大学、伦敦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图书馆的报告人,围绕"技术变革范式""数据塑造世界"和"需求决定导向"三个方面的议题,从"方法与工具""基础设施建设"和"用户体验"等角度,分享各自在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数字人文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和依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鑫 熊泽泉
在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2018)的数字学术与人文研究分会场举行了一场"互动与争鸣"为主题的讨论,就数字人文的方法与工具、数字人文的定义与意义、如何吸引传统人文学者接受数字人文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对目前数字人文技术进行了全景扫描,为数字人文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斌元
会计信息质量的量化测度是开展相关实证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盈余质量和信息披露质量两个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量化测度研究的相关经典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