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9)
- 2023(11937)
- 2022(10218)
- 2021(9360)
- 2020(7968)
- 2019(18173)
- 2018(17756)
- 2017(34540)
- 2016(19256)
- 2015(21388)
- 2014(21280)
- 2013(21075)
- 2012(19898)
- 2011(18129)
- 2010(18209)
- 2009(17005)
- 2008(17121)
- 2007(15604)
- 2006(13560)
- 2005(12096)
- 学科
- 济(78517)
- 经济(78438)
- 管理(55548)
- 业(55516)
- 企(44684)
- 企业(44684)
- 方法(36563)
- 数学(32554)
- 数学方法(32232)
- 农(23274)
- 财(21664)
- 中国(19921)
- 贸(18541)
- 贸易(18536)
- 易(18091)
- 业经(16942)
- 学(16343)
- 地方(15819)
- 农业(15336)
- 制(14764)
- 策(13370)
- 务(13286)
- 财务(13259)
- 财务管理(13229)
- 银(12658)
- 银行(12606)
- 企业财务(12494)
- 行(11972)
- 技术(11922)
- 融(11737)
- 机构
- 学院(281021)
- 大学(280592)
- 济(118105)
- 经济(115706)
- 管理(107203)
- 研究(98833)
- 理学(92589)
- 理学院(91533)
- 管理学(90009)
- 管理学院(89477)
- 中国(74496)
- 科学(62309)
- 京(58599)
- 农(56485)
- 财(53844)
- 所(51998)
- 研究所(47497)
- 业大(46885)
- 中心(45116)
- 农业(45078)
- 财经(42856)
- 江(42758)
- 经(38842)
- 北京(36583)
- 经济学(35989)
- 院(35353)
- 范(34954)
- 师范(34493)
- 州(33504)
- 经济学院(32795)
- 基金
- 项目(187778)
- 科学(146223)
- 基金(136492)
- 研究(130792)
- 家(121850)
- 国家(120834)
- 科学基金(101431)
- 社会(82869)
- 社会科(78667)
- 社会科学(78639)
- 省(73438)
- 基金项目(72298)
- 自然(67690)
- 自然科(66126)
- 自然科学(66101)
- 自然科学基金(64976)
- 划(62841)
- 教育(59699)
- 资助(56147)
- 编号(51886)
- 重点(42868)
- 成果(41897)
- 部(41450)
- 发(40817)
- 创(38944)
- 科研(37038)
- 创新(36460)
- 计划(36369)
- 课题(36290)
- 教育部(34887)
- 期刊
- 济(125993)
- 经济(125993)
- 研究(79546)
- 中国(50440)
- 农(50154)
- 学报(50118)
- 科学(44631)
- 财(41370)
- 管理(37415)
- 大学(36520)
- 学学(34964)
- 农业(33278)
- 融(28995)
- 金融(28995)
- 教育(23727)
- 技术(21787)
- 经济研究(21202)
- 业经(21132)
- 财经(20986)
- 业(18039)
- 经(17961)
- 问题(17091)
- 贸(15745)
- 版(14496)
- 技术经济(14217)
- 国际(13869)
- 商业(13665)
- 科技(13242)
- 理论(13107)
- 统计(12899)
共检索到410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青松
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措施和影响差异的表现,指出货币乘数下降及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美元本位制及贸易生产全球化也降低了发达国家的通胀压力。在总结部分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建议,即适度推动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加强短期资本流入管制、采取"紧货币、宽财政"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参与G20等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影响差异 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日本银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本文以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逻辑起点,研究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和运行机制;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阐述了政策的两种类型——"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其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
政策利率 量化宽松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效果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翟会颖 刘婧
金融危机时期,鉴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无效性,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系统分析了其运行效果。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流动性陷阱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阐述了"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政策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所呈现的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认为在肯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并高度关注其所面临的政策措施防卫性特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广义流动性的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吴琼
本文分析了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新特点和演化趋势,并分析了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我们发现:近年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发达经济体间形成了多元化局面;由以往的"量化"逐步向"质化"转变;由以往的"救市与救政府并举"转变为"重点救市,兼顾救政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变化必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影响,即: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压力增加,相对日元和欧元不确定性增加;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增强了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相关性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复杂程度;目前宏观因素仍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这种变化,中国应采取相应对策,以避免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良
2012年10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第4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是"积极应对国际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背景、目标、特点及影响进行了分析。他认为,QE3对美国经济利大于弊;对全球经济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压力,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加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再度贬值,美国企业竞争力加强后,倒逼中国企业转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驰
2013年12月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货币政策决策声明中宣布,将从2014年1月开始,将每月850亿美元的资产采购规模削减至750亿美元,其中,国债采购规模从每月450亿美元降至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担保证券的采购规模从每月400亿美元降至350亿美元。这一决定标志着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实施5年的3轮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开始进入退出过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宾建成 詹花秀 王凯
在分析美国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展情况及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短期资本流入状况基础上,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利率的变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具有短期推动作用,但长期内趋于平衡;美国直接量化的货币政策会造成我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短期资本流动 实证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永刚
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宣布决定在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同时还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不变。这种极端措施给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很大的外部压力,并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