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6)
- 2023(11934)
- 2022(10131)
- 2021(9525)
- 2020(7984)
- 2019(17948)
- 2018(17393)
- 2017(33559)
- 2016(18891)
- 2015(20591)
- 2014(20466)
- 2013(20147)
- 2012(18593)
- 2011(16510)
- 2010(16886)
- 2009(15872)
- 2008(16291)
- 2007(14688)
- 2006(13100)
- 2005(11819)
- 学科
- 管理(65788)
- 济(63176)
- 经济(63088)
- 业(60474)
- 企(50166)
- 企业(50166)
- 方法(29373)
- 财(28759)
- 数学(25401)
- 数学方法(25091)
- 务(19673)
- 财务(19638)
- 财务管理(19589)
- 中国(19109)
- 农(18822)
- 企业财务(18695)
- 制(16608)
- 银(15196)
- 银行(15150)
- 业经(15063)
- 贸(14859)
- 贸易(14854)
- 易(14547)
- 行(14126)
- 策(14041)
- 学(13790)
- 融(12906)
- 金融(12905)
- 农业(12126)
- 险(11215)
- 机构
- 大学(259535)
- 学院(258940)
- 济(103581)
- 管理(102602)
- 经济(101203)
- 研究(86865)
- 理学(85899)
- 理学院(84947)
- 管理学(83578)
- 管理学院(83076)
- 中国(73827)
- 财(57617)
- 京(54811)
- 科学(53381)
- 农(47010)
- 所(45288)
- 财经(42980)
- 江(41138)
- 中心(40793)
- 研究所(40750)
- 业大(39499)
- 经(39011)
- 农业(37131)
- 北京(34667)
- 州(32425)
- 财经大学(31972)
- 院(31480)
- 经济学(31105)
- 范(31002)
- 师范(30595)
- 基金
- 项目(166969)
- 科学(130047)
- 基金(122047)
- 研究(117738)
- 家(108331)
- 国家(107410)
- 科学基金(90794)
- 社会(74655)
- 社会科(70774)
- 社会科学(70754)
- 基金项目(63942)
- 省(63628)
- 自然(60665)
- 自然科(59253)
- 自然科学(59233)
- 自然科学基金(58249)
- 划(54906)
- 教育(53505)
- 资助(50901)
- 编号(46841)
- 成果(39088)
- 重点(37418)
- 部(37012)
- 创(34339)
- 发(33896)
- 科研(32841)
- 课题(32300)
- 创新(32199)
- 教育部(31505)
- 计划(31191)
- 期刊
- 济(114927)
- 经济(114927)
- 研究(79153)
- 中国(52325)
- 财(48737)
- 学报(43314)
- 农(41194)
- 科学(39096)
- 管理(38826)
- 融(36430)
- 金融(36430)
- 大学(32412)
- 学学(30907)
- 农业(27022)
- 教育(22260)
- 财经(21193)
- 技术(19364)
- 经济研究(18429)
- 经(17920)
- 业经(17506)
- 业(16266)
- 问题(14208)
- 财会(13863)
- 版(13420)
- 贸(13252)
- 会计(13234)
- 国际(12764)
- 理论(12541)
- 图书(12457)
- 技术经济(11856)
共检索到403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肖立晟 肖然
金融危机爆发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三个方面影响了公共债务:央行向财政部上缴铸币税;降低再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有效提高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水平。在此过程中,国债市场同时承担了货币政策传导和政府融资功能,中央银行致力于将投资者的资金从长期国债市场挤入短期资本市场,降低投资者的债务久期,而公共债务管理者则试图在低利率环境下发行长期债券延长债务久期,降低债务成本,二者的政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随着发达国家相继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债利息将会迅速增长,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对中国而言,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国内债券市场;降低主权债务管理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的潜在冲突,建立国家层面的资产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树同 刘明学 栾雪剑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对美联储实施该政策的原因、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美联储未雨绸缪,提出该政策的退出机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在经济逐步启稳后把握恰当的时机和节奏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及时转向,防范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通货膨胀 资产泡沫 影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于加武 庞丽艳 金虹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虽然在短期内促进了美国经济复苏,但也同样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向影响。不断推升的财政赤字,酝酿着债务货币化的风险;美联储的独立性亦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下受到威胁;而最为重要的是,大规模的政府干预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凸显,财政悬崖问题严重。危机下美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受损、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激增以及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是货币政策出现负向效果的根源。因此,对于中国而言,正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可能弊端,正确处理好经济目标的长短期关系,利用市场机制重塑经济活力,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复苏与向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长生 贺燕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实体经济压力,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稳健基调。本文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不同类型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有显著影响,但却因企业特征而异,货币政策对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影响比较显著,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却有限。因此在考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时,仅仅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需要不断优化融资环境、完善金融体制、扶植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宽松货币政策 企业异质性 融资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长生 贺燕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实体经济压力,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稳健基调。本文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不同类型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有显著影响,但却因企业特征而异,货币政策对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影响比较显著,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却有限。因此在考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时,仅仅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需要不断优化融资环境、完善金融体制、扶植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企业自身
关键词:
宽松货币政策 企业异质性 融资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俊领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量化宽松政策概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采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时,中央银行可以使用QE政策工具,比如,从商业银行和其他私人机构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提高金融资产的价格,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长期利率(伯南克,2009),防止通货紧缩。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闾海琪
近期,为应对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和价格水平走低,美联储开始不断释放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会通过多个渠道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但也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产生诸多负面冲击,其中美元贬值和其他主要货币升值正引发各国竞相贬值的汇率战甚至贸易保护加剧,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后果十分严重。其对我国的负面冲击尤其巨大,需要统筹考虑,妥善应对。
关键词:
美国 货币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原本是拉动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水平,然而就是在这两方面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开始以每月400亿美元规模购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此举标志着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彬 邓美薇
在国际与国内因素影响下,安倍政权出台了史无前例的无限度、无限期的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旨在短期内提振日本经济。时隔一年多,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差强人意。在出口方面,日元大幅贬值却未带来"J曲线效应"。在消费方面,受提高消费税影响,物价增幅过快,没有达到稳定增长目标。在投资方面,企业没有显著增加设备投资,整体经济规模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外,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潜藏着债务加剧和海外投资者投机行为加剧等风险,从而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金融动荡等诸多隐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阐述了"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政策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所呈现的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认为在肯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并高度关注其所面临的政策措施防卫性特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广义流动性的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成夫
全球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随着短期利率接近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此,在对量化宽松政策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当前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的的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金融危机 流动性陷阱 零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