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0)
2023(9753)
2022(8226)
2021(7844)
2020(6477)
2019(14623)
2018(14188)
2017(27422)
2016(14868)
2015(16731)
2014(16593)
2013(16324)
2012(15476)
2011(14126)
2010(14219)
2009(13593)
2008(13521)
2007(12070)
2006(10966)
2005(10260)
作者
(40938)
(34423)
(34073)
(32763)
(22056)
(16137)
(15493)
(13217)
(13164)
(12358)
(11945)
(11305)
(11199)
(11169)
(11164)
(10648)
(10358)
(10016)
(9970)
(9663)
(8839)
(8348)
(8206)
(7775)
(7740)
(7696)
(7585)
(7475)
(6879)
(6746)
学科
(60277)
经济(60183)
管理(48026)
(42784)
(34827)
企业(34827)
方法(23502)
数学(21022)
中国(20886)
数学方法(20796)
(19454)
(18191)
(17648)
(14982)
贸易(14973)
(14757)
业经(13182)
(12547)
银行(12541)
(12125)
(12093)
(12065)
(11316)
金融(11314)
农业(10759)
(10603)
财务(10575)
财务管理(10548)
环境(10272)
体制(10118)
机构
大学(215474)
学院(213456)
(101499)
经济(99685)
管理(80624)
研究(79628)
理学(68170)
理学院(67448)
管理学(66640)
管理学院(66211)
中国(63887)
(50552)
(46018)
科学(42252)
(39221)
财经(38631)
(35295)
中心(35099)
研究所(35003)
经济学(32974)
(32214)
北京(30065)
(29966)
经济学院(29529)
(29205)
财经大学(28685)
(26378)
师范(26205)
业大(26199)
(24470)
基金
项目(135396)
科学(109033)
研究(103243)
基金(101997)
(88236)
国家(87560)
科学基金(74988)
社会(69217)
社会科(65849)
社会科学(65840)
基金项目(51930)
(48162)
教育(47023)
自然(45416)
自然科(44369)
自然科学(44359)
自然科学基金(43632)
资助(42668)
(41859)
编号(40097)
成果(34756)
(32843)
(31575)
重点(30783)
国家社会(30055)
(29219)
教育部(28972)
课题(28889)
中国(28601)
(27917)
期刊
(115278)
经济(115278)
研究(73670)
中国(46208)
(39072)
管理(32640)
科学(29096)
(28318)
学报(27715)
(25973)
金融(25973)
大学(22894)
教育(21971)
学学(21496)
财经(20381)
经济研究(19481)
农业(18897)
(17610)
技术(17025)
业经(16254)
(15393)
问题(15171)
国际(13960)
世界(13299)
技术经济(10272)
(10093)
现代(9769)
理论(9518)
经济问题(9224)
(9040)
共检索到340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垠  何涛  易莉  
欧美日量化宽松政策在短短数月之内频繁宣布并出台虽说不能完全被认定为"货币战争",但其政策出台的速度、强度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远超出教科书的一般化定义,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国当下正面临左右为难的政策选择,应对的关键在于不应只看到量化宽松短期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更要看到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契机。可从审慎战略出发,制定短期和长期的两种政策组合,实现对欧美日频繁量化宽松的"防守反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礼卿  
作者阐明了美联储提出量化宽松Ⅱ(QE2)的现实背景和政策思想渊源,分析了QE2的经济后果以及中国面临的政策挑战。如果QE2引起的流动性增加主要在美国国内被消化,那么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有可能使美国重演2002-2007年的"泡沫生成和破裂"周期;如果QE2引起的流动性大量流向新兴市场经济体,那么后者有可能再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金融动荡。而无论何种可能性发生,QE2都将导致美元贬值。面对QE2冲击,中国应该实施的政策安排包括:加快人民币名义升值、实施稳健甚至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资本管制、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QE3的推出有可能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压力,同时也加剧了未来美联储通过"退出策略"回收流动性的挑战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终于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美联储将以每月0400亿美元的规模购入机构按揭证券(MBS)。在今年年底扭转操作到期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旭茂  
文章以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选用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正向冲击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L型"冲击效应,而且分别给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带来了正响应和负响应。同时,结构性方差分解表明,相比国债收益率,美国基础货币量的变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预测:一旦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中国股票市场将出现上涨趋势,而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则会表现得很平淡;相反,倘若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中国股票市场将不会有太多表现,而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前景则看好,资金将从金融市场转移到实体经济。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和货币渠道传导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出口额、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有长期正效应,对产出则有短期的正效应,且贸易渠道是该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玉  张玉  
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关乎中国能源安全。采用货币乘数理论和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对国际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市场的冲击。在"一价定律"的框架下讨论了国际能源价格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后,波动如何传导至中国煤炭和石油市场。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乘数效应、货币贬值和贸易等途径使得国际原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价格分别上涨了约28.23美元/桶、1.65美元/MMBtu、45.21美元/t和12.05美元/磅。而该政策通过贸易和汇率途径使得中国原油和煤炭价格分别上涨了约15.71美元/桶和10.03美元/t。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扭曲了能源市场的传导机制,使得国内外能源市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夏  
次贷危机后,美国持续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及宏观金融风险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本文结合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和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试图对其影响进行量化研究。模型引入宏观金融风险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选用2007~2010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说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不同部门风险冲击不一,对公共部门冲击的时滞较短,其金融脆弱性明显升高,对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冲击的时滞较长,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白玥明  王自锋  何翰  
本文以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为例,从股票市场、贵金属市场和外汇市场入手,应用GARCH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资本市场波动性受外部信号冲击在不同层面具有差异性,受影响程度随着不同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大而增大。在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外部信号冲击造成本国资本市场波动性的增大需要提起注意并加以防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波  
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资本经由贸易顺差和热钱两条途径进入中国,加剧了国内资产的泡沫程度;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推高货币价格,挤压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减弱人民币政策自主性;同时还致使中国市场流动性增强,抬高物价,增加了通货膨胀调控压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杜婕  朱欣乐  赵宣凯  
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够通过多种传导路径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选择2000年1月至2013年2月的月度数据,以美国总准备金水平作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替代变量,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就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冲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单位美国总准备金的冲击,将以世界石油价格为传导路径,引致中国1年期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并将导致M2在短期内大幅波动,同时也将引致物价水平和零售商品总额表现为短期内下降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王戴黎  孙明春  
2016年11月8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全球金融市场预期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全球通货紧缩的担忧转变为对通货膨胀或再通胀的期待。上述预期的转变导致过去多年在各个资产类别不断加强的诸多"拥挤交易"出现大规模平仓。相比短期的市场波动,我们认为全球金融体系在未来12个月面临的一个更大挑战在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拐点的来临,其驱动因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体带来的收益逐渐小于成本;第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使用上的技术极限。我们估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拐点将再次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可能带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王戴黎  孙明春  
2016年11月8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全球金融市场预期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全球通货紧缩的担忧转变为对通货膨胀或再通胀的期待。上述预期的转变导致过去多年在各个资产类别不断加强的诸多"拥挤交易"出现大规模平仓。相比短期的市场波动,我们认为全球金融体系在未来12个月面临的一个更大挑战在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拐点的来临,其驱动因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体带来的收益逐渐小于成本;第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使用上的技术极限。我们估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拐点将再次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可能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白玥明  
本文应用了"时间序列事件研究法"对2008年1月2日至2015年3月20日间国际货币政策信号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及央行干预冲销效果和动态演进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信号对人民币汇率冲击最为显著,宽松货币政策信号会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紧缩货币政策信号会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其他国家央行受关注程度不及美联储;从美联储第二轮QE政策后中国央行采取了合适的干预冲销政策,冲销了宽松货币政策信号的影响,但经历了适应和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几点富有政策含义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治  尹力博  付萱  
本文建立了一个投资者具有异质性信念下的理性预期均衡资产定价模型,分析公众异质性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潜在影响。该模型将货币政策在"相机和规则"之间的选择视为一个随时间和外部环境转移的动态过程。若存在异质性预期,则资产价格的变化对于政策变量的敏感程度将随时间降低,货币政策规则趋于无效,相机优于规则;若不存在异质性预期,即在适当的相机货币政策引导和公众的学习效应作用下,异质预期收敛于一致性预期的情形,相机的货币政策趋于无效,规则优于相机。量化宽松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的经验研究,支持了模型结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干杏娣  杨阳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产生重大影响,QE带来丰富的流动性,推升了中国资产价格,QE退出又引发资本重新流回美国,造成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紧缺和资产价格下降的风险。文章主要考察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资产价格的传导机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厘清QE作用于中国资产价格的内在机理。其中,宏观传导渠道包括美国实体经济、金融市场以及政策渠道三个方面,微观传导机制包括利率、汇率与信用三个传导机制。面对QE引发的资本流动风险,中国央行应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弹性,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