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6)
- 2023(4931)
- 2022(4205)
- 2021(3835)
- 2020(3132)
- 2019(7162)
- 2018(6950)
- 2017(13857)
- 2016(7511)
- 2015(8317)
- 2014(8266)
- 2013(7961)
- 2012(7623)
- 2011(6904)
- 2010(7321)
- 2009(6852)
- 2008(6649)
- 2007(5911)
- 2006(5503)
- 2005(5074)
- 学科
- 济(28383)
- 经济(28354)
- 管理(21854)
- 业(20394)
- 企(16283)
- 企业(16283)
- 方法(9495)
- 农(9122)
- 贸(8743)
- 贸易(8741)
- 中国(8572)
- 易(8562)
- 财(8227)
- 数学(8064)
- 数学方法(7897)
- 策(7878)
- 地方(7407)
- 融(6680)
- 金融(6680)
- 制(6459)
- 业经(6371)
- 银(6134)
- 银行(6130)
- 行(5960)
- 及其(5883)
- 农业(5672)
- 政策(5424)
- 税(5212)
- 税收(4972)
- 收(4939)
- 机构
- 学院(103543)
- 大学(101857)
- 济(46795)
- 经济(45796)
- 管理(40134)
- 研究(38070)
- 理学(33550)
- 理学院(33237)
- 管理学(32815)
- 管理学院(32607)
- 中国(30521)
- 财(23222)
- 京(21650)
- 科学(20481)
- 所(18932)
- 中心(17179)
- 财经(17163)
- 研究所(16799)
- 江(16608)
- 经(15572)
- 院(14534)
- 农(14374)
- 北京(14218)
- 经济学(13859)
- 范(13484)
- 师范(13417)
- 州(13099)
- 业大(13040)
- 财经大学(12546)
- 经济学院(12397)
- 基金
- 项目(64162)
- 科学(51038)
- 研究(50487)
- 基金(46110)
- 家(39422)
- 国家(39105)
- 科学基金(33354)
- 社会(31659)
- 社会科(30119)
- 社会科学(30115)
- 省(24568)
- 基金项目(23101)
- 教育(23067)
- 划(21083)
- 编号(20989)
- 自然(20380)
- 自然科(19893)
- 自然科学(19889)
- 资助(19590)
- 自然科学基金(19532)
- 成果(18431)
- 课题(15613)
- 发(14863)
- 重点(14554)
- 部(14498)
- 性(13453)
- 创(13384)
- 策(13127)
- 制(12820)
- 项目编号(12740)
共检索到170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一涵
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在金融危机之后登上了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舞台。以美、日、欧为主要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市场持续萎靡的情况下,以印钞机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但是,除了美国以外,日本和欧元区的经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美、日、欧的量化宽松政策开始走向分化,美国开始逐步退出量化政策,而日本和欧元区则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一涵
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在金融危机之后登上了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舞台。以美、日、欧为主要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市场持续萎靡的情况下,以印钞机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但是,除了美国以外,日本和欧元区的经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美、日、欧的量化宽松政策开始走向分化,美国开始逐步退出量化政策,而日本和欧元区则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成夫 刘刚
主要利用美国国际收支(简称BOP)账户、资金流量表等统计数据探讨量化宽松与资本流动之间相互联系。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动与量化宽松之间关系密切,量化宽松是资本流向EMEs的重要原因,反过来资本流动则影响了量化宽松的有效性,量化宽松和资本流动是引发全球货币汇率冲突的关键性因素。各国应通过国际协调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生效和压制冲突,使全球经济得以更加平衡地复苏以压制冲突,而且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调整责任。
关键词:
资本流动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新兴经济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杨
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继2009年3月美联储1.7万亿美元注入流动性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是央行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当银行利率、贴现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零或接近零时,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任哲
2014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通胀率不断走低,通胀预期持续恶化,欧央行前期推出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和私人部门资产购买计划收效甚微。2015年1月,经过漫长的争议和等待,正当美联储逐步减少购债,开始考虑转向加息周期时,欧洲版的"量化宽松"正式出炉。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检验,从量化宽松政策后欧元区的经济金融表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玉 张玉
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关乎中国能源安全。采用货币乘数理论和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对国际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市场的冲击。在"一价定律"的框架下讨论了国际能源价格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后,波动如何传导至中国煤炭和石油市场。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乘数效应、货币贬值和贸易等途径使得国际原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价格分别上涨了约28.23美元/桶、1.65美元/MMBtu、45.21美元/t和12.05美元/磅。而该政策通过贸易和汇率途径使得中国原油和煤炭价格分别上涨了约15.71美元/桶和10.03美元/t。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扭曲了能源市场的传导机制,使得国内外能源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昊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风险剧增,由此,我国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下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元流动性的泛滥,我国连续上调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套汇、套利等投机交易下的短期资本流动风险加剧,增加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对此,本文提出了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白玥明
本文应用了"时间序列事件研究法"对2008年1月2日至2015年3月20日间国际货币政策信号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及央行干预冲销效果和动态演进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信号对人民币汇率冲击最为显著,宽松货币政策信号会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紧缩货币政策信号会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其他国家央行受关注程度不及美联储;从美联储第二轮QE政策后中国央行采取了合适的干预冲销政策,冲销了宽松货币政策信号的影响,但经历了适应和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几点富有政策含义的启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信号冲击 货币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孙维尧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造成上涨的压力,而大宗商品价格又和国内物价水平具有影响关系。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当前美国量化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及其对我国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最后本文从产业结构、金融监管及货币政策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国际消费需求 大宗商品价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2010年一季度以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弱化。在降息、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等刺激经济增长的常规政策措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美国采取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非常规措施。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基础货币将导致美元贬值,加大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刺激国际市场短期资本流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稀释美国债务,加大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损失。中国持有的大量固定收益美元资产将因此大幅缩水,并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和短期资本大量涌入的挑战,需采取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管控、加快实施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多方面措施应对。
关键词:
美国 经济复苏 货币政策 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琳
为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美联储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