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2)
2023(8290)
2022(6934)
2021(6383)
2020(5180)
2019(11546)
2018(11008)
2017(21364)
2016(11712)
2015(12496)
2014(12174)
2013(11773)
2012(10921)
2011(9973)
2010(10011)
2009(9115)
2008(9020)
2007(8032)
2006(7220)
2005(6237)
作者
(35276)
(29390)
(29234)
(27594)
(18730)
(14118)
(13113)
(11521)
(11174)
(10399)
(10030)
(9461)
(9461)
(9209)
(9200)
(9144)
(8997)
(8804)
(8552)
(8475)
(7529)
(7168)
(6999)
(6793)
(6628)
(6434)
(6429)
(6364)
(5897)
(5848)
学科
(43165)
经济(43115)
管理(34748)
(34147)
(26559)
企业(26559)
方法(17808)
数学(15782)
数学方法(15590)
(14778)
(12951)
中国(12317)
(11778)
贸易(11775)
(11517)
业经(10287)
农业(9754)
(9360)
(9029)
(8833)
地方(8369)
(7863)
银行(7829)
(7465)
技术(7457)
(7444)
财务(7429)
财务管理(7417)
环境(7255)
及其(7222)
机构
学院(164693)
大学(162951)
(70666)
经济(69323)
管理(63909)
研究(59744)
理学(55563)
理学院(54979)
管理学(54104)
管理学院(53819)
中国(44784)
科学(37198)
(34710)
(33901)
(31989)
(31089)
业大(28777)
研究所(28482)
农业(27551)
中心(26979)
财经(25049)
(24866)
(22857)
(22020)
北京(21188)
经济学(20964)
(19911)
师范(19617)
(19119)
经济学院(19048)
基金
项目(113905)
科学(89510)
基金(83647)
研究(78719)
(75630)
国家(74996)
科学基金(63188)
社会(51028)
社会科(48505)
社会科学(48494)
基金项目(44185)
(44026)
自然(42492)
自然科(41538)
自然科学(41524)
自然科学基金(40832)
(37887)
教育(35240)
资助(33699)
编号(30361)
重点(25832)
(24837)
(24769)
(24050)
成果(23953)
创新(22479)
科研(22231)
计划(22018)
课题(21365)
国家社会(21338)
期刊
(75617)
经济(75617)
研究(47602)
(30712)
中国(29975)
学报(29910)
科学(27012)
(22750)
管理(22734)
大学(22218)
学学(21402)
农业(20545)
(17434)
金融(17434)
教育(13883)
经济研究(13478)
业经(13405)
财经(11823)
技术(11781)
(10763)
(10175)
问题(9993)
(9694)
国际(9015)
科技(8488)
业大(8284)
(8273)
商业(8230)
技术经济(7724)
世界(7644)
共检索到242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联盛  
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在全球层面进一步放松流动性,导致全球流动性"结构性"膨胀,加大相关国家"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杨  
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继2009年3月美联储1.7万亿美元注入流动性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是央行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当银行利率、贴现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零或接近零时,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通  肖备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虽然从"有限"发展到了"无限",以印钞放水模式超经济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但似乎很难引起本国核心通货膨胀指数(PCE)的明显上涨,其原因在于:在经济危机尤其是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背景下,"量化宽松政策+政府纾困"模式并未很好地发挥刺激实体经济投资与消费增长的目的,纾困资金中的有些部分成为银行存款,有些部分则大规模流向国内外更有利于保值和增值的股票、房地产、金融产品、大宗商品等投资品市场,而流向对PCE有决定性影响的资金却有减少的趋势,加之大量进口物美价廉的商品,结果使投资品市场严重泡沫化,而PCE却在低位徘徊。这种状态在无限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下是不可持续的,PCE的大幅上升只是时间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树同  刘明学  栾雪剑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对美联储实施该政策的原因、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美联储未雨绸缪,提出该政策的退出机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在经济逐步启稳后把握恰当的时机和节奏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及时转向,防范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琳  
为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美联储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兴华  
为应对长期通货紧缩,日本银行推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数量宽松政策,而后出台分类阶梯管理的负利率政策。日本银行与政府、商业银行、居民的国债交易产生差异化扩张效果,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资产对基础货币的弹性较小,影响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短期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对外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较小。在未来,宽松货币政策可能继续维持负利率,对政策操作方式进行微调,强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发挥政策组合的合力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在当前世界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各国中央银行都在降低利率投放货币,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联储推出QE3等货币政策举措,引起我国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从媒体的信息来看,大多数人认为,美联储的政策将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给我国带来输入性的通货膨胀。我对这种看法不认同,仅从逻辑分析作出的判断过于简单,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实证分析大宗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大幅变动和货币的相关关系,结论非常明确:没有一次大宗商品价格的重大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任哲  
2014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通胀率不断走低,通胀预期持续恶化,欧央行前期推出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和私人部门资产购买计划收效甚微。2015年1月,经过漫长的争议和等待,正当美联储逐步减少购债,开始考虑转向加息周期时,欧洲版的"量化宽松"正式出炉。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检验,从量化宽松政策后欧元区的经济金融表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2010年一季度以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弱化。在降息、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等刺激经济增长的常规政策措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美国采取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非常规措施。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基础货币将导致美元贬值,加大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刺激国际市场短期资本流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稀释美国债务,加大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损失。中国持有的大量固定收益美元资产将因此大幅缩水,并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和短期资本大量涌入的挑战,需采取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管控、加快实施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多方面措施应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成夫  
全球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此,本文在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