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8)
2023(6733)
2022(5643)
2021(5284)
2020(4243)
2019(9477)
2018(9148)
2017(17700)
2016(9274)
2015(9916)
2014(9203)
2013(8740)
2012(7741)
2011(6860)
2010(6628)
2009(6298)
2008(5798)
2007(4668)
2006(3970)
2005(3471)
作者
(21947)
(18494)
(18264)
(17368)
(11720)
(8663)
(8410)
(7042)
(6774)
(6297)
(6026)
(5905)
(5709)
(5610)
(5547)
(5523)
(5476)
(5353)
(5345)
(5196)
(4325)
(4300)
(4250)
(4161)
(4134)
(3923)
(3905)
(3872)
(3616)
(3612)
学科
(31230)
经济(31196)
管理(25265)
(23965)
(20269)
企业(20269)
方法(13817)
(13339)
贸易(13337)
(13174)
数学(12028)
数学方法(11921)
(11708)
(11099)
(9359)
中国(9271)
(7970)
出口(7967)
出口贸易(7967)
业经(7651)
(6933)
财务(6923)
财务管理(6910)
企业财务(6528)
农业(6150)
(6096)
(5807)
金融(5806)
(5450)
银行(5448)
机构
学院(117667)
大学(117230)
(51279)
经济(50438)
管理(44619)
理学(38710)
理学院(38371)
管理学(37811)
管理学院(37602)
研究(37003)
中国(28573)
(25089)
(23296)
财经(20202)
科学(19973)
(18541)
经济学(17542)
(17034)
中心(16991)
(16245)
经济学院(16103)
(15700)
师范(15598)
研究所(15347)
财经大学(15272)
业大(14885)
北京(14306)
(14118)
(14116)
(13036)
基金
项目(81248)
科学(65203)
研究(63025)
基金(60194)
(51566)
国家(51162)
科学基金(44318)
社会(42145)
社会科(40067)
社会科学(40062)
基金项目(31385)
(30781)
教育(29714)
自然(26555)
(26083)
自然科(25967)
自然科学(25962)
编号(25760)
自然科学基金(25498)
资助(23814)
成果(20754)
(18588)
重点(18193)
国家社会(18007)
(17929)
(17537)
课题(17426)
教育部(16915)
人文(16805)
(16710)
期刊
(53559)
经济(53559)
研究(36982)
(19672)
中国(19305)
管理(15902)
学报(15161)
教育(14611)
科学(14508)
(13487)
大学(12744)
(12082)
金融(12082)
学学(11735)
经济研究(10421)
财经(9940)
业经(9850)
农业(9434)
(9199)
(8633)
技术(8624)
国际(8221)
问题(7320)
世界(6358)
商业(5842)
图书(5140)
现代(5082)
财会(5060)
科技(4905)
(4875)
共检索到170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会师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大举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然而美国的宽松政策并未有效刺激本国信贷增长及投资扩张,却助长了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本文从美国资本外流的角度,分析造成美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通货膨胀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并对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宏观经济风险提出警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中国通货膨胀首要的特点是通货膨胀压力总体上趋向减轻,这一趋势不因其他国家和地区放松货币政策而改变中国及其他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呈减轻趋势当前,中国通货膨胀首要的特点是通货膨胀压力总体上趋向减轻,在工业品特别是原料领域表现得极为突出,这一趋势不因其他国家和地区放松货币政策而改变。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突出表现在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下降的趋势上。2013年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0.6%。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正位  
2013年以来,对美国量化宽松(QE)退出的揣测不断,直接冲击了部分新兴经济体。2013年12月28日,美国QE退出正式拉开帷幕。事实上,这种由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简称"中心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引发的危机,在历史上已多次上演。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天生缺陷更加明显,特别是中心国家权责不对称,只顾收取"铸币税"的好处,却不愿承担国际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英、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公共债务急剧增加。而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可能直接增加流向中国的热钱。另外还有三大因素将直接抬高中国的通胀压力:第一是粮食及大宗商品价格直线上升;第二是工资水平急剧上涨;第三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所有这些表明通货膨胀可能是2011年中国最大的宏观经济风险,央行需要采取包括加息、升值等的全面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来控制通胀风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琳  黄蕊  
美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产生协同效应,并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形成正向冲击。但冲击程度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制约。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通胀问题的治理应更侧重于结构性的经济改革,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与转型,从而在经济内部引致真实的有效需求,实现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切实同步,最终依靠内生动力,平抑因货币扩张而造成的通胀风险,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干杏娣  杨阳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产生重大影响,QE带来丰富的流动性,推升了中国资产价格,QE退出又引发资本重新流回美国,造成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紧缺和资产价格下降的风险。文章主要考察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资产价格的传导机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厘清QE作用于中国资产价格的内在机理。其中,宏观传导渠道包括美国实体经济、金融市场以及政策渠道三个方面,微观传导机制包括利率、汇率与信用三个传导机制。面对QE引发的资本流动风险,中国央行应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弹性,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白玥明  王自锋  何翰  
本文以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为例,从股票市场、贵金属市场和外汇市场入手,应用GARCH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资本市场波动性受外部信号冲击在不同层面具有差异性,受影响程度随着不同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大而增大。在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外部信号冲击造成本国资本市场波动性的增大需要提起注意并加以防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  
2020年3月,美联储宣布实施"无限量"量化宽松。这一政策实施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是否变异值得关注。文章构建TVP-VAR模型,采用1996—2021年的月度数据对这一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相比美联储前三次量化宽松,此次"无限量"量化宽松通过贸易渠道传导的溢出效应无明显变异,而通过汇率传导的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变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  
2020年3月,美联储宣布实施“无限量”量化宽松。这一政策实施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是否变异值得关注。文章构建TVP-VAR模型,采用1996—2021年的月度数据对这一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相比美联储前三次量化宽松,此次“无限量”量化宽松通过贸易渠道传导的溢出效应无明显变异,而通过汇率传导的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变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爱宗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已推出四轮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政策在稳定美国经济与金融形势的同时,也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对其他国家带来负面溢出效应。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确实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入东亚经济体,并带来货币升值、资产价格泡沫等负面影响。考虑到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无限量"特征,东亚经济体将会面临更大挑战。东亚经济体可采取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汇率干预等手段进行应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俊领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量化宽松政策概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采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时,中央银行可以使用QE政策工具,比如,从商业银行和其他私人机构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提高金融资产的价格,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长期利率(伯南克,2009),防止通货紧缩。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慧  丁建臣  李岩  
本文从金融与实体两个层面梳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中止的实际影响效应,简要阐述政策退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及对策,对美国可能实施的退出策略作出预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婧  康立  
2014年1月美国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政策(QE)的退出,未来QE如何退出不仅关系到美国经济发展,也会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冲击。结合历史经验、机构预测及相关测算,分析通货膨胀和就业这两个关键指标的未来走势,并在此基础上对量化宽松的退出时间及具体步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成祥  卜振兴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政策间的相互影响也愈发明显。2008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也重创了美国经济,为了有效应对危机,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到目前为止,美国一共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其中第一、二轮宽松政策已经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刚刚退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大大降低了国内失业率,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美国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改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文章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李欢丽  
在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支持下,2013年美国的银行业显著复苏,证券市场蓬勃向上。2014年美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看点是QE3如何逐步推出2013年是美国历史上货币政策最为宽松的年份,在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美联储向市场投放的基础货币规模史无前例。在庞大的美元流动性刺激下,银行业显著复苏,美国的证券市场蓬勃向上,令全球瞩目。欲罢不能的宽松货币政策2013年,尽管面临来自各方的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