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7)
2023(11037)
2022(9507)
2021(8591)
2020(7310)
2019(16887)
2018(16869)
2017(31766)
2016(17840)
2015(20353)
2014(20944)
2013(20683)
2012(20013)
2011(18352)
2010(18841)
2009(17410)
2008(17449)
2007(16181)
2006(14214)
2005(13100)
作者
(56514)
(47158)
(47042)
(44611)
(29951)
(22802)
(21650)
(18606)
(17920)
(17110)
(16153)
(15906)
(15323)
(15137)
(15053)
(14630)
(14623)
(14033)
(13753)
(13616)
(12168)
(12162)
(11697)
(10902)
(10787)
(10760)
(10590)
(10529)
(9811)
(9807)
学科
(78344)
经济(78256)
管理(44731)
(43335)
(32170)
企业(32170)
方法(28983)
数学(25117)
数学方法(24881)
中国(24601)
(23936)
地方(23101)
(17891)
业经(17172)
(17072)
农业(15918)
(15732)
(15048)
贸易(15038)
(14484)
(14216)
银行(14168)
(13926)
金融(13918)
(13731)
地方经济(12718)
(12120)
(12085)
环境(11971)
理论(11731)
机构
学院(262458)
大学(259974)
(104065)
经济(101543)
研究(98834)
管理(91375)
理学(76455)
理学院(75462)
中国(74377)
管理学(73887)
管理学院(73414)
科学(64157)
(58237)
(55885)
(53492)
研究所(48472)
(48342)
中心(44853)
农业(43913)
业大(43757)
(43323)
北京(37413)
财经(36899)
(36677)
师范(36205)
(35519)
(34491)
(33673)
(33122)
技术(32040)
基金
项目(167096)
科学(127181)
研究(120536)
基金(114820)
(101782)
国家(100877)
科学基金(82922)
社会(72157)
(69045)
社会科(68094)
社会科学(68073)
基金项目(60482)
(57434)
教育(55406)
自然(53106)
自然科(51782)
自然科学(51761)
自然科学基金(50781)
编号(50679)
资助(47682)
成果(42554)
(41923)
重点(38627)
课题(37034)
(35428)
(34108)
发展(32985)
(32432)
计划(32052)
创新(31978)
期刊
(125952)
经济(125952)
研究(79398)
中国(60833)
(52881)
学报(48855)
科学(41789)
(37568)
大学(35744)
农业(35547)
教育(33720)
学学(33716)
管理(33379)
(26872)
金融(26872)
技术(24100)
业经(22596)
经济研究(19953)
(18801)
财经(18129)
问题(16832)
(15624)
(14286)
图书(13435)
科技(13027)
技术经济(12989)
(12956)
商业(12854)
业大(12804)
理论(12004)
共检索到415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舒丽  陈强  曾树  刘定辉  
本文在前期试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讨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YW-2液体深层培养的优化条件及其子实体氨基酸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液体发酵试验,初步获得最佳液体配方为马铃薯麸皮培养液,进而采用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培养基配方为:A1B2C2D3,即为马铃薯15g/0.1L,蔗糖2g/0.1L,KH2PO40.2g/0.1L,豆芽与麸皮汁比3:2;在玉米粒培养基中接入固体原种与液体原种,液体原种转接后更能促进菌丝快速生长;通过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该株野生茶树菇含有9种非必需氨基酸和7种必需氨基酸成分,营养价值丰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应平  
设置2种配方,即巨菌草38%+莲子壳39%+麸皮20%+石灰3%(配方1)和五节芒38%+莲子蓬19%+莲子壳20%+麸皮20%+石灰3%(配方2),用菌袋栽培平菇,依据国家标准,测定平菇子实体氨基酸与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配方1栽培的平菇子实体氨基酸总量为169.06 g·kg~(-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9.42 g·kg~(-1);配方2栽培的平菇子实体氨基酸总量为166.35 g·kg~(-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7.53 g·kg~(-1).二者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二者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亮氨酸,其评分分别为79.73和79.20;二者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模式.前者主要含有9种脂肪酸,后者主要含有8种脂肪酸,均以软脂酸(C16∶0)、油酸(C18∶1n9c)、亚油酸(C18∶2n6c)为主.前者脂肪酸中软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0.8%、18.1%、62.1%,后者分别为9.8%、12.6%、70.3%,均存在显著差异;二者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4.8%和14.0%;二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0.7%和83.2%.其中:前者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8.4%,后者为12.9%;前者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3%,后者为70.3%.可见,以菌草混合莲子废弃物栽培的平菇子实体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多样且含量较高,营养丰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疏雨  杜双田  张园园  徐鸿雁  孟胜楠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物质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菌株SH-3为研究对象,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用摇瓶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试验方案,并通过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红汁乳菇发酵基质的配方。【结果】在试验范围内,以葡萄糖和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和酵母膏为氮源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佳;最佳的液体发酵基质配方为:葡萄糖48.30g/L,麦芽糖45.29g/L,蛋白胨4.69g/L,酵母膏4.12g/L,KH2PO41.0g/L,MgSO40.5g/L,水1 000mL(pH=7.0),抑菌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亮  唐茜  李慧  王馨语  
为研究茶树新品种川茶2号的主要生化成分及绿茶的适制性,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川茶2号茶树新品种进行了芽叶性状、营养芽物候期、主要生化成分以及绿茶品质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萌芽较早、茶芽匀齐直立等优良性状,适宜采制名茶原料。分析主要生化品质成分含量,其内含物较丰富,水浸出物含量为(47.89±0.04)%(49.42±0.03)%,氨基酸总量范围为(3.68±0.11)%(6.67±0.12)%,其中,2015年春茶茶氨酸比照福鼎大白高46.58%。茶多酚含量范围为(15.65±0.21)%(1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柴新义  王四宝  樊美珍  
探索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杨树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40g/L蚕蛹粉、20g/L可溶性淀粉、2g/LKH2PO4和1g/LMgSO4·7H2O;最优培养条件为:装液量320mL/L,接种量100mL/L,pH6.5,摇床转速180r/min,在(25±0.5)℃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8d,菌丝体生物量可达0.03g/m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有方  倪兆朝  沈永林  盛维银  
研究了来源水牛、黄牛体内的肝片吸虫虫体抗原的氨基酸组分,并对黄牛体内虫体进行先超声裂解后冷浸或先冷漫后超声裂解处理以比较其抗原氨基酸组份的变化。结果表明先超声裂解后冷浸的脱脂和未脱脂的水牛、黄牛虫体抗原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74.053mg·dL~(-1),396.318mg·dL~(-1)和119.958mg·dL~(-1),243.341mg·dL~(-1),水牛虫体氨基酸明显高于黄牛虫体。而先冷浸后超声裂解处理的脱脂和未脱脂的黄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洪秀  魏云辉  靳亮  胡中娥  李菁  陈庆隆  李胜杰  钟国祥  
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供试18株(4株野生菌株、7株工厂化栽培菌株、5株经钴60辐照诱变菌株和2株搭载神十的航天诱变菌株)茶树菇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种的ITS序列长度为703~721 bp,与Gen bank数据库中茶树菇菌种的ITS序列相似度为99%以上,在种的水平上证明供试菌种为茶树菇。运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供试菌种聚为6个类群,其中Cha3与Cha3Shen,aS-2与aS-2-600,aS-1与aS-1Shen、aS-1-700,分别聚在了不同的类群,说明这7株茶树菇菌株可能由于辐照或航天诱变后使得ITS序列存在着种内的变异。ITS序列分析结果从系统发育角度反映出了研究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梅申  沈爱光  熊晓辉  沈昌  
以植酸钙作为唯一的磷源,从无花果中分离到一株产植酸酶的菌株,利用液体发酵对该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 获得最适发酵培养基即淀粉8 % , 葡萄糖2 % , NaNO3 1 .0 % , KH2PO40 .01 % ,KCl0 .05 % ,MgSO4 0 .05 % ,FeSO4 0 .01 % ,pH 值为5-0 ,采用10 % 的接种量,10 % 的装液量,经30 ℃,150 r/min 摇瓶培养8 d,发酵液酶活达870-87 pu/mL;采用该酶处理豆粕粉30 ℃下反应90 min,植酸( 盐) 降解率达75 % ,处理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由0-167 mg/mL增加到12-1 m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晶  林雄杰  童金华  刘朋虎  林占熺  
为筛选富萜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菌株,对收集的3株牛樟芝菌株(Ac620,Ac1404,Ac001)进行itS序列分析,通过香草醛-冰醋酸法对牛樟芝液体发酵菌丝体总三萜含量进行分析。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Ac1404和Ac001的itS序列完全相同,长度均为593 bp,Ac 620菌株的长度为581 bp。供试菌株Ac001、Ac1404和Ac620菌丝体中的三萜含量分别为34.30、18.47和16.68 mg·g-1(dW),菌株Ac001与Ac1404和Ac620间菌丝三萜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牛素贞  宋勤飞  樊卫国  
为有效保护贵州野生茶树、发掘和利用特异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37个典型野生茶树立地土壤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贵州省野生茶树立地土壤质地类型主要有黄砂土、黄泥土、黄砂泥土、黄扁砂土、紫砂土等五种类型,其中黄泥土占45.95%、黄砂泥土占29.73%;立地土壤pH值在4.50~5.50的占40.54%;从土壤肥力指标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丰富,全磷、速效磷含量偏低,速效钾亏缺。土壤养分状况分布不均,各地区野生茶树立地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变化幅度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吴月  李海群  乔雪  姜治民  
为提高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专化型001菌株发酵的生物量,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证明可溶性淀粉(X1)、初始p H值(X4)以及温度(X5)3种因素对不吸水链霉菌生物量的积累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响应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中,X1、二次项X42和X52均能显著影响该菌株生物量的积累。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组成为:可溶性淀粉34.66g·L-1、p H值7.62、温度28.29℃,此时不吸水链霉菌菌体生物量达0.0137g·L-1。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红  冉炜  张富国  杨兴明  徐阳春  沈其荣  
【目的】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以菜粕作为主要基质,两株产蛋白酶菌株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rophilia G12(FJ211222)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K11(FJ211221)混合菌种固体发酵生产氨基酸肥料的发酵过程参数,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中的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完成整个优化过程,用Mintab15.0软件和Design-Expert7.0软件分析试验数据。【结果】最终确定了麸皮添加量,基质起始含水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智杰   张巧毅   赵柔   王常贵   林元山  
以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转速、时间为单一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因素中筛选显著性因素,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探究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p H、葡萄糖质量分数和酵母膏质量分数是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显著性因素;在接种量9%、pH 5.7、葡萄糖质量分数4%、酵母膏质量分数1%、时间7 d、温度28℃、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茯苓胞内多糖的含量为(5.82±0.18) g/L,生物量为(14.63±0.21) g/L,分别为未优化前的1.6倍和2.0倍。与常规栽培相比,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松材消耗,且茯苓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本低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晶晶  曹宁宁  刘刚  吴建梅  殷浩  胡祚忠  张剑飞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DY-1菌株进行液体发酵配方优化,以期得到适合蛹虫草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指标,首先采用单次单因子方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优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和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佳的碳氮比(C/N);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BP)设计筛选出影响菌丝体干质量浓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中心组合和响应面法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从而得到出菌株DY-1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6.40 g·L-1,酵母浸膏粉5.00 g·L-1,硝酸钾1.00 g·L-1,硫酸镁0.20 g·L-1,磷酸二氢钾1.80 g·L-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冬华  刘红  汪彬  张爱群  李咏梅  
以姬松茸深层发酵菌丝体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粗多糖的产量为评价指标,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碳源配比、氮源配比、微量元素、装液量、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前pH自然、500 mL锥形瓶装液量80 mL、培养温度25℃、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培养10 d,姬松茸的发酵培养效果最佳,胞内多糖产量可达7.028 mg/m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