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
- 2023(358)
- 2022(309)
- 2021(276)
- 2020(234)
- 2019(550)
- 2018(528)
- 2017(1089)
- 2016(621)
- 2015(648)
- 2014(653)
- 2013(691)
- 2012(741)
- 2011(736)
- 2010(801)
- 2009(703)
- 2008(644)
- 2007(571)
- 2006(555)
- 2005(562)
- 学科
- 济(2409)
- 经济(2408)
- 土地(1574)
- 学(1559)
- 资源(1122)
- 管理(1110)
- 业(862)
- 经济学(841)
- 发(776)
- 农(742)
- 利用(686)
- 方法(635)
- 环境(629)
- 城市(621)
- 开发(615)
- 数学(571)
- 数学方法(566)
- 农业(525)
- 和(510)
- 地方(508)
- 企(457)
- 企业(457)
- 生态(456)
- 地(352)
- 制(349)
- 中国(339)
- 耕(328)
- 耕地(320)
- 业经(300)
- 水产(299)
- 机构
- 大学(10614)
- 学院(10462)
- 研究(5417)
- 科学(4685)
- 农(4486)
- 中国(3915)
- 农业(3800)
- 所(3536)
- 研究所(3354)
- 业大(3278)
- 京(3167)
- 管理(2919)
- 资源(2873)
- 济(2650)
- 农业大学(2530)
- 经济(2508)
- 省(2462)
- 科学院(2392)
- 理学(2363)
- 理学院(2301)
- 管理学(2214)
- 管理学院(2205)
- 室(2200)
- 中心(2126)
- 实验(2080)
- 院(2067)
- 环境(2057)
- 实验室(1998)
- 北京(1987)
- 江(1919)
共检索到16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元 胡学明
野生滇刺枣的改造利用李金元,胡学明关键词滇刺枣,萌生枝,紫胶虫滇刺枣(ZiziphusmauritianaLam.)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而且还是优良紫胶虫─—信德紫胶虫(Kerriasindica(Mahd.)]和四号紫胶虫[K.lacca...
关键词:
滇刺枣,萌生枝,紫胶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云
滇刺枣地理种源试验初探汪云关键词滇刺枣,地理种源,发芽试验滇刺枣(ZizyphusmauritianaLam.)系鼠李科落叶乔木,是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紫胶虫种之一——信德胶虫(KerriasindicaMahd.)的主要寄主。随着信德胶虫在我国...
关键词:
滇刺枣,地理种源,发芽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云 马显达
滇刺枣五个地理种源的同工酶分析*汪云马显达关键词滇刺枣地理种源同工酶滇刺枣(ZiziphusmauritianaLamk.)是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落叶乔木,为一种新兴的多用途经济树木。在长期的天然杂交和地域隔绝下,形...
关键词:
滇刺枣,地理种源,同工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喻赞仁
干热河谷区滇刺枣生物学特性喻赞仁关键词干热河谷,滇刺枣,生物学,信德紫胶虫滇刺枣(ZiziphusmauritianaLam.)是信德紫胶虫(Kerriasindica(Mahd.)]的主要寄主植物,我国以台湾省和云南省分布最广。在云南以怒江、金沙江...
关键词:
干热河谷,滇刺枣,生物学,信德紫胶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玲
“改造利用野生培林提高角倍产量技术”项目1984年由林业部下达,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主持,经6年深入研究,于1991年11月29日在昆明通过鉴定。 本项目旨在为改造利用野生培林提供可行的技术措施,使亩产仅1~1.5kg的野生倍林达到高产并基本稳产。在研究过程中,总结理论、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相结合,依据产区的经济状况、生产水平、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庆华 王贵禧 梁丽松 李琴
采用质构仪整果穿刺法,研究了不同地点、不同选优单株、不同果实发育阶段和不同贮藏时间冬枣的穿刺质地,结果显示:冬枣的各项穿刺质地参数为,果皮强度为69.28 g,果皮的破裂深度为0.18 mm,果皮脆性为386.71 g.s-1,果皮韧性为7.04 g.s,果肉的最大硬度为309.40 g,平均硬度为159.32 g。冬枣的穿刺质地在不同采样地点间差异显著,与冬枣的果实大小和营养品质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同一选优园冬枣的果实质地也存在差异,果皮质地的变幅大于果肉质地;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和贮藏时间的延长,冬枣的穿刺质地也存在差异;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本文对提高冬枣质地品质的技术措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鑫 苏火生 林秀琴 毛钧 刘洪博 蔡青
以热带种路打士(Saccharum officinarum)与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云南95-19属间远缘杂交F1群体的62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相关、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方法对其单茎重、株高、茎径、有效茎、节间长度、小区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分布频率接近正态分布,单茎重、株高、茎径、节间长度在后代群体中存在双向超亲分离,有效茎平均表型值高于母本,小区产量平均表型值低于母本;有效茎、节间长度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并解释小区产量48.9%、3.4%的变异信息;单茎重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并解释小区产量32.3%的变异信息;株高、茎径主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庆华 王贵禧 梁丽松
【目的】丰富鲜食枣果实品质评价的内容,为合理指导生产、建立标准化、统一化的鲜食枣果实质地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方法】采用质构仪质地整果穿刺法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冬枣进行质地检测、Macro程序编辑和测得数据的方差分析,建立一套适合鲜食枣果实的质地检测方法。【结果】主要试验参数为:采用完整的冬枣为试验对象,每果取最大横径处阴阳面2个部位测定(取平均值),各样品随机取20个(以上)果实进行测定;采用P/2n针状探头(直径2 mm),测前速度5 mm.s-1,贯入速度1 mm.s-1,测后速度5 mm.s-1,最小感知力5 g,穿刺深度小于最小样品的果肉厚度(冬枣,5 mm),感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建伟 魏琦 杨秀艳 许秀玉 武海雯 张华新 刘涛
以野生唐古特白刺的茎段、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Na Cl O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和激素2,4-D、NAA和6-BA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形态的影响,并利用疏松型愈伤组织建立了白刺悬浮细胞系,对其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茎段和叶片用2%的Na Cl O消毒10 min最适宜,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成活率;3种激素对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和形态均有影响,其中,2,4-D是主要影响因子,且茎段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比叶片的高;根据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和形态,适宜用浅黄色疏松型愈伤组织构建唐古特白刺悬浮细胞系,最佳试验组合为MS+2,4-D 1.5 mg·L-1+NAA 0.2 mg·L-1+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翔 吴根松 赵印泉 张强英 吕英民 程堂仁 罗乐
通过近年来对我国安徽、江西、四川、云南4省梅花野生资源的调查,新发现了一些野生梅的分布。安徽野生梅花资源不仅仅分布在黄山风景区,在潜山县天柱山、歙县、祁门县牯牛降、休宁县齐云山、青阳县九华山等均有野生;四川盐源县黄草镇、平川镇,冕宁县大桥镇、麦地沟乡有野梅零星分布。而云南宁蒗县扎美戈寺沿途有成片杏梅。在对上述4个省调查中,均发现了具有相当树龄的古梅树。这些古梅经历沧桑,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梅花 分布范围 保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奎 王雁 郑宝强 朱向涛 吴红芝 史倩倩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滇牡丹40个群体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其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不同群体的花粉赤道面观多为长球形,少数为超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可分为小穴状、穴状、网状、粗网状、皱波-网状、皱波状等。按照数量分类学性状对40个群体进行了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结合表型性状特征分析认为花粉形态与植株不同群体及花色等密切相关。最后讨论了花粉形态在牡丹分类和系统演化方面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滇牡丹 群体 花粉形态 亲缘关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湘林 潘文贤 姚建祥 蒋小凡 许凤华 王白坡
调查研究表明,由野生板栗嫁接成的板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砧木未能及时彻底抹芽去蘖,导致接穗死亡。基部茎粗1.2cm以上的野生板栗均可以嫁接利用。
关键词:
野生果树 板栗 嫁接 技术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巧云
采用劈杂除草不施肥、劈杂垦复后 1次施肥、劈杂垦复后 1次施药肥、劈杂垦复后 2次施肥、劈杂垦复后 2次施药肥等 5种低产林改造措施防治竹剌瘿螨表明 ,劈杂垦复后施药肥防治竹剌瘿螨效果达到 78 9~85 8% ,竹林螨害指数显著下降。劈杂除草后不施肥使螨害指数有所上升。 5种措施改造后新竹数量、胸径、新竹产量、叶面积、百叶鲜重、百叶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 ;投入产出比分别为 1∶2 4、1∶3 3、1∶3 6、1∶5 7、1∶6 1 ,经济效益显著。防治低产毛竹林中的竹刺瘿螨要与林分改造结合进行 ,要因地制宜 ,螨害发生严重的实施劈杂垦复施药物肥料 ;轻度发生的实施劈杂垦复施肥。
关键词:
毛竹 竹剌瘿螨 防治 低产毛竹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传宏 戴振伦 韩兆富 王敬华
介绍了湖北省保康县刺滩沟野生蜡梅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了保护区在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领导、扩大面积、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经费、强化保护措施、规范旅游开发行为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蜡梅 自然保护区 现状 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孟莹 王骞 周浓 杨敏 母茂君 黄瑜 田朝敬 李杨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野生滇重楼和栽培滇重楼的核苷类成分含量差异,探讨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是否具有质量等同性。[方法]利用HPLC法对16批野生品种和17批栽培品种的9种核苷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的胞苷、胸苷、2’-脱氧腺苷含量有显著性差异(Sig.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品种和栽培品种不能依据核苷成分含量的差异加以区分。[结论]野生滇重楼和栽培滇重楼的核苷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栽培滇重楼可作为野生滇重楼的替代资源使用。
关键词:
滇重楼 野生品种 核苷 HPLC 主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