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7)
2023(5906)
2022(5205)
2021(4777)
2020(4333)
2019(10183)
2018(10112)
2017(19600)
2016(11052)
2015(12807)
2014(13004)
2013(13264)
2012(12552)
2011(11521)
2010(11708)
2009(11002)
2008(11330)
2007(10380)
2006(8873)
2005(7886)
作者
(35490)
(29880)
(29852)
(28507)
(18805)
(14466)
(13741)
(11813)
(11060)
(10523)
(10133)
(10092)
(9577)
(9553)
(9504)
(9485)
(9332)
(8803)
(8716)
(8630)
(7558)
(7425)
(7358)
(6856)
(6679)
(6675)
(6646)
(6625)
(6120)
(6097)
学科
(47662)
经济(47620)
管理(30244)
(28266)
方法(24302)
(21960)
企业(21960)
数学(21751)
数学方法(21569)
(13344)
(12485)
(11609)
中国(11308)
地方(9614)
(9044)
农业(8858)
(8797)
贸易(8795)
业经(8629)
(8508)
(8256)
环境(7474)
资源(7280)
(7137)
财务(7120)
财务管理(7098)
理论(6699)
企业财务(6685)
(6561)
银行(6530)
机构
大学(169099)
学院(167422)
(66392)
经济(64825)
管理(62485)
研究(59170)
理学(53609)
理学院(52954)
管理学(51911)
管理学院(51600)
中国(44541)
科学(40034)
(36549)
(34248)
(32295)
(29996)
研究所(29771)
业大(28299)
中心(27746)
农业(27426)
(26172)
财经(24126)
北京(23037)
(22899)
师范(22643)
(21796)
(20947)
(20582)
经济学(20395)
(18737)
基金
项目(112077)
科学(86325)
基金(80155)
研究(78034)
(71621)
国家(71069)
科学基金(58822)
社会(47270)
社会科(44687)
社会科学(44668)
(43951)
基金项目(43047)
自然(39639)
自然科(38514)
自然科学(38498)
自然科学基金(37806)
(37679)
教育(35740)
资助(33137)
编号(32448)
成果(26582)
重点(26092)
(24968)
(24585)
(22353)
科研(22265)
计划(22097)
课题(21932)
创新(21005)
教育部(20414)
期刊
(70663)
经济(70663)
研究(44631)
学报(31432)
中国(31406)
(29551)
科学(27571)
(23522)
大学(21818)
学学(20463)
农业(19731)
管理(19310)
教育(14893)
技术(13534)
(12368)
金融(12368)
财经(11720)
业经(11501)
(11382)
资源(11063)
经济研究(10994)
问题(10083)
(10030)
图书(9993)
(8801)
技术经济(8697)
理论(8257)
统计(8185)
商业(7651)
实践(7559)
共检索到242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左慧  
对辽宁铁岭平榛生境及平榛种质资源样品的5个形态性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平榛资源的形态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单株果序与单株结果的变异系数最大(≥51.79%),单果直径与单果质量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18.16%和34.09%;单株果序与单株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直径和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占41.412 9%,每序结果数对它的作用很大,第2主成分占33.770 3%,单株结果对它的作用很大。根据区位与海拔的不同及辽宁铁岭平榛资源现状,可将辽宁铁岭平榛资源分为3类,铁岭南部地区聚为一类表现为每序结果数最多。铁岭东部地区聚为一类表现为单株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鹤山  刘洋  田宏  蔡化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对29份莜麦种质的13个植物学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存在广泛变异,其中倒伏性状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2.62%,其次为叶宽(27.85%)、有效分蘖数(15.31%)、茎粗(14.56%)、花序长(14.30%)、芒长(12.54%)、花序宽(11.89%)、千粒重(11.13%),而节长、株高、叶长、种子长和宽变异系数较小;各性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株高和茎粗、倒伏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506、-0.481;花序长和宽的相关系数为0.848;种子长度和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0.618);植株越高,其茎节特征表现细长,叶片宽大,易倒伏;芒越短,产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卫国  罗燕  吴素芳  葛会敏  
为了给南北盘江河谷野生芒果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对南北盘江河谷的野生芒果资源进行了调查,并选择代表性单株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和果实性状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南北盘江下游海拔395~550 m的河谷地区有野生芒果(Mangifera indica L.)资源分布,并有数百年生的野生古芒果树存在。这些野生芒果果皮厚,果实小,种子大,可食率低,品质差,多胚和单胚共存,未经种质改良过的野生性状特征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丽莉  黄武刚  周志军  刘建立  王艳梅  苏淑钗  翟明普  
利用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11对欧洲榛微卫星引物对榛属6个近缘种的34个DNA样本进行扩增,共获得81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4~13之间,平均数目为7.36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47~0.86,平均为0.73。PCR扩增产物的DNA测序证明欧洲榛SSR基因座位中微卫星序列在6个种内的保守性,而在CACC28位点,一个被忽略的短三碱基重复序列也表现出长度多态性。另外,对于具有商业潜力的平榛、毛榛、川榛3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平榛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为0.59。研究结果表明欧洲榛微卫星是用于榛属资源保护、品种改良以及种间遗传图谱构建的有力工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文昊  李嘉欣  王生菊  靳瑰丽  吴雪儿  周时杰  
种子的形态特征体现了物种的遗传特性,外界环境及自身条件的影响会产生趋异适应,探索不同地区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种子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异对揭示该物种种群更新及环境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天山北坡9个地区野生无芒雀麦的种子为研究对象,采集地分别是西段温泉县(T1)、昭苏县(T_2)、新源县(T_3),中段沙湾县(T_4)、呼图壁县(T_5)、乌鲁木齐县(T_6),东段吉木萨尔县(T_7)、奇台县(T_8)、巴里坤县(T_9)。研究种子的附属物结构(外稃长、内稃长、芒长)、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千粒重、体积指数及变异系数,观察种皮纹饰,探讨生境差异(年均温、年降水、土壤养分)对种子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无芒雀麦种子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T1、T7及T8地区种子不具芒,种子表皮纹饰有条纹、棱纹及网纹3种类型。2)形态指标在研究区域内的变异在7.74%~44.17%,变异程度芒长>体积指数>种子厚>种子宽>种子长>外稃长>内稃长>千粒重。3)种子形态指标与年均温、土壤全磷含量正相关,与年降水、土壤全氮及全钾含量负相关,而受土壤电导率与pH的影响较小。4)聚类分析将9个地区的无芒雀麦种子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T_1、T_4、T_5、T_7、T_8)种形短、体积小,类群Ⅱ(T_2、T_3)种形及体积处于中间水平,类群Ⅲ(T_6、T_9)种形长、体积大。种子形态对不同的生境表现出一定趋异适应性,但随经度变化并未呈现出分异规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蒋冬月  沈鑫  陈雅静  邹宜含  吴帆  李因刚  柳新红  
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浙江省野生樱花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野生樱花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枝干、叶片的50个形态学性状进行测定,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其种间及种内各性状的变异,探明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除株高外,其余17个数值型性状在8个种(变种)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16个性状为极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熊仕发  吴立文  陈益存  高暝  周新华  汪阳东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白栎果实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变异规律,为白栎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白栎自然分布区14个天然种源368个单株果实,分别测定4个形态特征指标和6个营养成分含量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白栎4个形态特征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差异极显著,6个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源间均差异极显著。白栎果实形态特征的Shannon-Wiener指数(H)均值为1.839,其中,果实宽度(1.886)>果实长度(1.837)>长宽比(1.832)>百粒质量(1.801);(2)白栎果实10个特征参数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仅个别存在显著相关性;(3)对10个特征参数进行Q型聚类分析,可将14个白栎种源划分为3大类群:湖北利川、四川邻水、四川阆中、贵州黄平、湖南新晃、江西宜黄和广西全州种源为第一类;重庆万州、重庆江津、湖南龙山、福建武夷山、浙江武义、浙江西湖种源为第二类;浙江遂昌种源单独归为一类。[结论]白栎果实形态特征在种源内和种源间均差异极显著,种源内的变异高于种源间的变异,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源间均差异极显著,说明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果实特征参数与地理气候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综合聚类分析和营养成分含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浙江遂昌种源果实综合品质最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佟广香  匡友谊  尹家胜  
目前哲罗鱼(Hucho taimen)处于濒危状态,野生样品采集较困难,因此对其种群遗传结构了解甚少。本研究应用7对AFLP引物对5个野生哲罗鱼群体(104个体)进行了扩增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7对引物共扩增出193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70.18%;多态性位点数(AP)、多态性位点比率(P)、观测等位基因(Na)、有效等位基因(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和遗传距离(D)揭示的规律一致,在5个群体中上述指标从大到小依次均为虎头江段2002、抓吉江段、海青江段、虎头江段2006、呼玛河,H在0.148~0.1953之间,I在0.2215~0.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文林  郭蓓  文自翔  李囡  濮绍京  赵波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份不同来源地的野生小豆种质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2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40个DNA片段,其中197条谱带表现出多态性。对基于数字化处理后的多态性谱带进行聚类,16个野生小豆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日本类群、中国类群、不丹类群和尼泊尔类群,材料的归组与其来源地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振旭  秦光华  宋玉民  乔玉玲  姜岳忠  王华田  
【目的】在山东境内调查收集旱柳优树种质,探索旱柳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方法】在试验区建立旱柳无性系苗期对比试验林,利用2年生苗木,分别进行表型数据观测和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标记,分析旱柳种内遗传多样性。【结果】旱柳种质资源群体内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和分子遗传变异:不同无性系枝干颜色呈黄绿、灰绿、绿色、灰褐、红褐、褐色,且色差重叠少,差异显著;主干有直立、稍弯、中等弯曲、较强弯曲、扭曲,小枝有上弯、直立、下垂,且形态差异显著;不同无性系树高变异范围为1.2~5.5 m,地径为0.6~4.6 cm,叶长为8.5~18 cm,叶宽为0.92~3.49 cm,叶面积为6.258~33.584 cm~2,差异极显著(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玮  冉启凡  徐远东  张丽  范彦  
[目的]对重庆武陵山区10个野生芒居群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结果]10个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体现在居群内,居群内多样性指数为1.88。聚类分析将10个居群分为3组;主成分分析表明17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可归为7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1.15%,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所有材料的表型特征。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7个形态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表型性状与地理信息中海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数、节数、叶片长、旗叶长、旗叶宽、花序长、第二外颖长、第二内颖长、花序干重、单茎干重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野生芒自身所具有的遗传物质差异和地理微环境差异导致了野生芒居群内植株在形态特征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从而保持了居群内的高度多样性。海拔对芒植株的生物产量和生殖器官影响很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连润  陶磅  陈霞  李坤明  丁仁展  王卫清  吴定财  沙毓沧  
【目的】综合比较分析野生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感官性状、形态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及营养品质,为云南省野生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大果、无毛或少毛、优质为目标,确定选优标准,通过感官和形态指标评价,筛选出优良单株LB-2、LBBH-1和XSD-1;测定总糖、总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优异资源的感官性状、形态指标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按照品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进行营养品质比较分析。【结果】果实纵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SD-1>LB-2>LBBH-1,LB-2、LBBH-1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LB-2>XSD-1,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LB-2>XSD-1,3个优良单株之间差异不显著,3者与‘云猕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PXSD-1>LB-2,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LBBH-1>XSD-1,3个优良单株均比‘云猕1号’低。糖酸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为XSD-1>LBBH-1>LB-2,风味方面XSD-1最甜,LBBH-1次之,LB-2甜味最淡。3个优良单株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云猕1号’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是LB-2,LBBH-1和XSD-1均低于栽培种‘云猕1号’。综合评价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B-2>LBBH-1>XSD-1。【结论】营养品质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B-2>LBBH-1>XSD-1,3个野生猕猴桃优良单株果实大小均匀,果形整齐美观,风味好,质地细嫩,汁液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慧峰  陈天渊  黄咏梅  吴翠荣  李彦青  滑金锋  范继征  
对广西保存的476份国内外不同甘薯种质资源的形态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7个形态性状在不同甘薯种质材料间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0.14%,平均多样性指数达到了0.6012;来源于广西的甘薯种质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其平均多样性指数比整个群体平均值高88.24%;从国内三大薯区和国外甘薯种质资源群体划分来看,国外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应更好地保护和加以利用;前9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2.41%,它们代表了全部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可为甘薯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淑春  郑晓鹰  刘玉梅  何伟明  刘庞沅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与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更新密切相关,而且是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基础。在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种质间的相似和相异性,探讨作物的起源和演化,研究种质间的亲缘和系统分类关系,已经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65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茸毛、中肋色、中肋长度、叶球重量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存在较大的极差,不同的性状在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状,如茸毛的变异系数达到了77.5%,中肋色的变异系数为53.5%;株高的极差达到60.0 cm,叶片长度极差达到了62.0 cm;直接影响植株开展度的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维泽  左应梅  张金渝  杨天梅  杨绍兵  杨美权  邓先能  许宗亮  陈秀花  李新华  
【目的】利用EST-SSR标记分析云南省珠子参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17对人参属EST-SSR引物对云南省珠子参主要分布区的19个珠子参野生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物种水平,17对人参属EST-SSR引物在19个珠子参居群中共检测到34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96个,平均为17. 4个,珠子参的等位基因数(A)为1. 8555,Nei’s基因多样性(H)为0. 2023、Shannon指数(I)为0. 3230;在居群水平,19个居群的等位基因数(A)为1. 0954~1. 2977,Nei’s基因多样性(H)为0. 1043~0. 1387,Shannon指数(I)为0. 0309~0. 1077,多态位点数(PPB)为8. 67%~29. 77%。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 6357,居群每代迁移数(Nm)为0. 2866。遗传相似度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19份珠子参居群被划分为2个大类群,其中第二类群16个居群被分为4个小类群。【结论】珠子参总体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各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不高,居群间缺乏基因交流;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高,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聚类分析显示,不同表型的珠子参虽然形态差异较大,但遗传差异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