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7)
- 2023(10044)
- 2022(9030)
- 2021(8528)
- 2020(7243)
- 2019(16864)
- 2018(16829)
- 2017(32490)
- 2016(18060)
- 2015(20370)
- 2014(20251)
- 2013(20162)
- 2012(18576)
- 2011(16739)
- 2010(16403)
- 2009(14948)
- 2008(14334)
- 2007(12448)
- 2006(10757)
- 2005(9334)
- 学科
- 济(67721)
- 经济(67635)
- 管理(49208)
- 业(46569)
- 企(39133)
- 企业(39133)
- 方法(33346)
- 数学(28650)
- 数学方法(28303)
- 学(18733)
- 农(17362)
- 中国(16670)
- 财(16517)
- 业经(14814)
- 地方(13747)
- 理论(12123)
- 贸(12051)
- 贸易(12046)
- 和(11843)
- 农业(11700)
- 易(11684)
- 制(11168)
- 技术(10868)
- 环境(10778)
- 务(10441)
- 财务(10383)
- 财务管理(10363)
- 教育(9979)
- 企业财务(9827)
- 划(9496)
- 机构
- 大学(256823)
- 学院(252727)
- 管理(100114)
- 济(93490)
- 经济(91314)
- 研究(88033)
- 理学(87541)
- 理学院(86523)
- 管理学(84840)
- 管理学院(84429)
- 中国(62378)
- 科学(59806)
- 京(55651)
- 农(48176)
- 所(46107)
- 业大(43697)
- 研究所(42721)
- 财(41032)
- 中心(38663)
- 农业(38540)
- 江(36081)
- 北京(35082)
- 财经(33488)
- 范(33278)
- 师范(32789)
- 院(32448)
- 经(30504)
- 州(29410)
- 技术(28654)
- 经济学(26797)
- 基金
- 项目(181934)
- 科学(140619)
- 基金(130703)
- 研究(127697)
- 家(116644)
- 国家(115710)
- 科学基金(97370)
- 社会(76714)
- 社会科(72449)
- 社会科学(72426)
- 省(71780)
- 基金项目(69989)
- 自然(66996)
- 自然科(65386)
- 自然科学(65364)
- 自然科学基金(64170)
- 划(61396)
- 教育(58010)
- 资助(54965)
- 编号(51569)
- 成果(41636)
- 重点(41059)
- 部(39240)
- 发(38503)
- 创(37673)
- 科研(35785)
- 课题(35783)
- 计划(35603)
- 创新(35136)
- 大学(33208)
共检索到357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娜 李加儿 区又君 范春燕
对野生鲻(Mugil cephalus)和养殖鲻的消化道指数及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温度和pH对离体状态下消化道淀粉酶和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鲻和养殖鲻的比内脏重、比肝重、比胃重、比肠长分别为0.043±0.001和0.0480±0.004,0.009±0.001和0.007±0.000,0.008±0.002和0.007±0.000,2.886±0.301和3.158±0.141。野生鲻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在各消化器官中的分布与养殖鲻间存在差异。野生鲻和养殖鲻比较,野生鲻各消化器官中淀粉酶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养殖鲻(P<0.01);蛋白酶活力在肝胰脏和胃中差异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江水恒 徐善良 邵波 华玉明 魏小荣 张科胜
为揭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生长阶段的消化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野生和养殖三疣梭子蟹的幼蟹、雌性成蟹及抱卵雌蟹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比较了其肝胰腺中的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肌肉中的SOD活性,结果表明:(1)野生和养殖幼蟹的淀粉酶活性分别为(1.57±0.09)U.mg-1和(2.61±0.01)U.mg-1,显著高于成蟹和抱卵蟹(P<0.05);野生和养殖成蟹的胃蛋白酶活性分别为(5.83±0.45)U.mg-1和(2.77±0.10)U.mg-1,显著高于幼蟹和抱卵蟹(P<0.05),是幼蟹和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顾岩 孙中武 尹洪滨 尹家胜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野生与养殖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比较了两个群体哲罗鱼3种消化酶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野生与养殖哲罗鱼的消化系统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异。两个群体哲罗鱼在食道与胃酯酶相对含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肝脏与幽门盲囊酯酶相对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在肠道酯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极为显著(P0.05),在肝脏与肠道淀粉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在幽门盲囊淀粉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极为显...
关键词:
哲罗鱼 消化系统 消化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西超群 钱静 唐洪玉 郑永华 李芹
采用酶学分析法,检测野生与养殖条件下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前、中、后肠刷状缘膜(BBM)上蔗糖酶、麦芽糖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Na+-K+-atp酶活性。结果显示:(1)Na+-K+-atp酶在两种条件下大鳍鳠各肠段刷状缘膜活性大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Na+-K+-atp酶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0;(2)蔗糖酶、麦芽糖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在两种条件下大鳍鳠各肠道刷状缘膜上分布规律相同,其中,肠段刷状缘膜蔗糖酶、麦芽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各肠段分布均为前肠>中肠>后肠,而γ-谷氨酰转肽酶比活力分布为中肠>后肠>前肠;(3)同种酶在不同条件下大鳍鳠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建升 张秋平 李文笙
以广东省3种较常见的罗非鱼养殖模式作为实验对象,开展养殖模式对尼罗罗非鱼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旨在阐明养殖模式中水温、饲料成分等因素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养殖模式分别为传统养殖模式(M1),一年两造养殖模式(M2),鱼虾混养养殖模式(M3)。养殖中定期进行水质测定,4次取样并运用生化法测定消化酶活性。3种模式酶活性比较结果发现,M2的胃总蛋白酶活性最高,M1肠总蛋白酶活性最高;3种养殖模式总蛋白酶活性趋势都是肠总蛋白酶>胃总蛋白酶>肝胰脏总蛋白酶。M2的肠总脂肪酶、肠总淀粉酶、肝胰脏总脂肪酶活性和肝胰脏总淀粉酶活性总体高于其他两种模式,同时,饲料系数总体低于其他两种模式。研究表明,罗非鱼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波 叶满 陈娈娈 邓思平 朱春华 师尚丽 李广丽
以金钱鱼为对象,测定1龄雌、雄个体日摄食量(IDF)、特定生长率(SGR)、食物转化率(FC)、性腺成熟指数(GSI),及不同年龄阶段(1龄以下、1~2龄和2龄以上)金钱鱼胃、肝胰脏和肠等组织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结果显示:雌性金钱鱼日摄食量、特定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雄鱼(P<0.05);3-5月期间雌、雄金钱鱼GSI均上升,且实验结束时(5月底)雌鱼GSI显著大于雄鱼(P<0.05)。对不同年龄阶段雌、雄金钱鱼消化酶比活力的研究发现,1龄以下和1-2龄组金钱鱼,雌鱼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后肠除外)、肝胰脏和前肠淀粉酶比活力均显著高于雄鱼(P<0.05),而2龄以...
关键词:
金钱鱼 性别 生长性能 消化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区又君 罗奇 李加儿 蔡文超
比较研究了不同的养殖水温和酶反应温度对卵形鲳鲹幼鱼(体重为0.82±0.15 g)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第一组试验,将卵形鲳鲹幼鱼分别在19℃、22℃、25℃、28℃和31℃各温度下养殖7 d,然后在相同的酶反应温度下测定其消化酶活性;第二组试验,将卵形鲳鲹幼鱼在25~26℃驯养7 d,然后分别在15℃、20℃、25℃、30℃、35℃、40℃、45℃和50℃的酶反应温度下测定其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19~31℃养殖水温下,卵形鲳鲹幼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随水温上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28℃时最高,淀粉酶活性在25℃时最高,脂肪酶活性在22℃时最高。在15~50℃的酶反应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侯文久 姜志强 苏玉虹
为探讨丁(Tinca tinca)消化生理,研究了其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变化和分布以及温度变化(10、20、30、40、50、60℃)对丁幼鱼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鱼苗、鱼种、幼鱼、成鱼4个生长阶段,蛋白酶比活力从鱼苗到鱼种逐渐增强,幼鱼和成鱼阶段有所减弱;脂肪酶比活力从鱼苗到鱼种阶段明显降低,到幼鱼至成鱼阶段略有回升;淀粉酶比活力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逐渐增强。(2)在pH 7.5时,丁幼鱼肝胰脏、前肠、后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60、60℃和30、40、40℃。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丁的生长发育,其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但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增强;温...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希国 李加儿 区又君
研究了黄鳍鲷(SparuslatusHouttuyn)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在消化道不同部位(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比活最高的部位分别是胃、肝胰脏和前肠,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部分(P前肠>后肠,脂肪酶比活是前肠>后肠>中肠。
关键词:
黄鳍鲷 消化酶 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敏 陈晓鸣 冯颖 段兆尧
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消化酶的主要种类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有10种消化酶,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有8种消化酶。松墨天牛幼虫的消化酶活性大小排列顺序为:果胶酶>淀粉酶>Cx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β-1,4-葡萄糖苷酶>C1酶>脂肪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小蠹幼虫和成虫不含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顺序均为:果胶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C1酶>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在55℃、pH值8.6时,果胶酶活性最高。
关键词:
蛀干昆虫 松墨天牛 纵坑切梢小蠹 消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建敏 呙于明
试验选用成年海兰褐种公鸡和 4周龄艾维因商品代肉公鸡 ,用 Sibbald“TME”法测定豆粕、棉粕、菜粕氨基酸消化率和强饲 3种蛋白饲料后胰腺、小肠食糜蛋白消化酶比活 ,结果表明 :蛋公鸡和肉仔鸡饲料氨基酸消化率除豆粕组肉仔鸡显著高于蛋公鸡 (P0 .0 5)。蛋公鸡和肉仔鸡蛋白消化酶比活除菜粕组蛋公鸡胰腺胰蛋白酶原比活显著高于肉仔鸡外 (P0 .0 5)。
关键词:
蛋公鸡 肉仔鸡 蛋白消化酶 氨基酸消化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区又君 罗奇 李加儿
研究了pH对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用鱼暂养7 d后解剖取样,在设计的10个酶反应pH值(2.2,3.2,4.2,5.2,6.2,7.2,8.0,8.6,9.6,10.6)下测定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卵形鲳鲹胃内pH为强酸性,幼鱼肠内为中性偏酸性,肝、幽门盲囊和成鱼肠内为中性偏弱碱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幼鱼为2.2,成鱼为3.2;肝、幽门盲囊和肠的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幼鱼为7.2,成鱼为8.0。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幼鱼为8.0,成鱼为8.6。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均为弱酸性,幼鱼和成鱼均为6.2。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相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趋...
关键词:
卵形鲳鲹 成鱼 幼鱼 消化酶 pH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奇 区又君 李加儿 范春燕
研究了盐度对卵形鲳鲹幼鱼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影响及其消化酶活性的昼夜变化。实验设计了6个盐度梯度组,分别为10、15、20、25、30、35。结果表明:(1)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在盐度25时最高,而蛋白酶活性在盐度30时最高。3种消化酶酶活性的平均值在盐度20~30时要明显高于盐度10~15时(P<0.05)。(2)对卵形鲳鲹幼鱼消化酶活性昼夜变化的测定表明,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的最高值分别在20∶00、8∶00和14∶00,最低值分别在2∶00、17∶00和11∶00。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幼鱼 消化酶 盐度 昼夜变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爱君 徐永江 柳学周 姜燕 李影 王开杰 方璐 王滨
为深入了解■鱼的消化生理特性,测定并比较分析了3种■鱼[高体■(Seriola dumerili)、黄条■(Seriola lalandi)、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消化系统(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肝脏)中5种消化相关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组织分布特点。结果显示,3种■鱼中5种消化相关酶主要分布在幽门盲囊、肝脏、肠道中。3种■鱼胃组织中胃蛋白酶活性比较无差异。幽门盲囊中胰蛋白酶活性:黄条■>高体■>五条■(P<0.05),高体■肝脏组织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鱼(P黄条■>高体■(P五条■>高体■(P五条■>高体■(P黄条■>高体■(P<0.05);3种■鱼酸、碱性磷酸酶活性组织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其中黄条■幽门盲囊组织中酸、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P<0.05)。研究表明,3种■鱼消化相关酶活性的组织分布特点基本一致,幽门盲囊是5种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除胰蛋白酶外,高体■其他4种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鱼,黄条■幽门盲囊和肠道5种酶活性显著高。结果可为揭示■属鱼类的消化生理特性、研制适宜■属鱼类消化特点和种特异性生长的高效专用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宁 华雪铭 赵朝阳 冯文和 周鑫 王军 朱站英 周洪琪
实验测定了两种规格(27.0±2.0、12.0±2.0 g)野生克氏原螯虾的肌肉生化成分、组织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等。结果表明:大规格虾的肌肉能量以及整虾除肌肉外其它部分的能量均高于小规格虾,肌肉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也均高于小规格虾;肝胰脏和肠道内蛋白酶、淀粉酶活力随pH值的增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两种规格虾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以及小规格虾肝胰脏中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7.2,而小规格虾肝胰脏中蛋白酶最适pH值则为7.6;大规格虾血清中血蓝蛋白的含量高于小规格虾,而血清和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的活性则都低于小规格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